第248章
躺平一个月的了。 晚饭虽然没下来吃,但杨落雁依旧给她留出了饭菜,端到楼上去了。 饭后,吴远如往常一样,喂了仨条大狗和小花。 然后信步出去溜达,在村里走走闯闯地消失遛弯。 走到学校跟前的时候,里面依稀有灯光。 吴远不由想到,算命瞎子那套文曲星转世的说辞,之所以能在村里骗到好几家人,跟村办小学的落地,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多少有点关系。 从这方面来讲,这其实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老农意识的觉醒,通过读书实现阶级跃迁。 听起来目标有些宏大,但在眼下这个年代,还是具有可行性的一条路。 如此放松地溜达到董二家房屋后面。 吴远忽然心中警兆凸现,下意识地横跳出三十公分去。 随即一个车轮出现在他刚刚的位置。 如果他不横跳这一步的话,瞅那车轮的位置和高度,应该刚好卡着蛋。 黄昏的光鲜下,宋春红那张窘迫到无力辩驳的脸庞,清晰地映在眼前。 吴远摇摇头,指着车轮的位置无奈道:“宋老师,你现在连个解释都不解释了,是吧?” “我……”宋春红能说什么,她总不能说,我见着别人也不这样,就见到你,会忍不住撞上去。 这理由真实归真实,但多少有些子针对了。 第772章 老师的直觉,媳妇的软肋 这毕竟不是一回两回了。 吴远瞅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其余都响的二六式自行车,觉得它才是罪魁祸首。 即便这车被宋春红用油漆粉饰过,刷新过。 可改变不料它几次要撞上自己的事实。 “宋老师,听我媳妇说,上回你坚持不收家教费,她费了百般心思,给你换了新车才收下的。怎么新车不骑,还骑这么个破车?” 宋春红推车跟上吴远的脚步道:“新车让我卖了。” 吴远嗟叹一声道:“你说你要是缺钱,我媳妇跟你结算现钱时,为啥不要?” 宋春红无奈解释道:“后来有几户家里穷,连给孩子的纸笔和书包都买不起,我就把新车兑了,买了些材料回来……” 其实这些自己私下里做过的事,宋春红除了自家老娘,谁都没说过。 但在吴远面前,她就是克制不住。 仿佛嘴上的开关被打开了一样,问什么说什么。 这理由听着实在叫人窝心。 吴远又叹了口气道:“叫我说,那算命瞎子说的文曲星不是别人,就是你。文曲星转世,不是转成哪个孩子了,转世成你了。” 宋春红不明就里地问:“什么?” 于是吴远就把今天丈母娘刘慧,连同村里好几家上当受骗的事儿说了一通。 不知不觉间,就溜达到了村部。 吴远驻足。 就听宋春红突然煞有介事地道:“不过算命瞎子在你家说的没错,你家那俩孩子,我总觉得,至少能出一个大学生!” 吴远不由失笑道:“宋老师,你说这话,我可没有卦金给你!” 更何况,前世吴远没孩子。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只是几位姐姐家的孩子,稍微跟他沾亲带故点的,就属三姐家的熊武,以及四姐家的仨孩子,后来念出点出息来,从农村走向了大城市。 然而宋春红却被吴远的调侃,急红了脸,直跺脚道:“我这是身为人民教师的直觉,你不信拉倒。” 说着就骑上二六如风般走了。 吴远还在后头叮嘱道:“你慢点,小心再撞着别人。” 一听这话,宋春红好险一个激动,差点拐到河沟里去。 村部的小卖部里,一伙人顶着昏黄的白炽灯,打着牌。 旁边许家饭店里的儿子许三金也在看热闹。 见状抬起头来,打趣吴远道:“吴老板,宋老师就爱跟你说话,跟俺们都不爱搭理的。” 吴远俩眼一瞪:“怪我咯?” 许三金当即服软低头:“不敢不敢。” 随即连忙支走吴远道:“俺大跟老支书都在里头呢,到现在没出来,你快去。” 吴远抬脚进了村部。 果然就见从自家先行离开的杨支书,还蹲在这里。 从家里带来的给大黑的狗饭,就放在旁边,隐隐约约地还能闻着饭香哩。 吴远掏烟散了一圈,才指着袋子里的狗饭道:“爹,这饭再不喂给大黑,一会该凉了。” 结果杨支书浑不在意地道:“凉就凉,它还吃不了凉饭了?” 这年头农村的狗子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是没那么多讲究的。 吴远默默为大黑伤心了三秒,就问起愁云惨淡的老三位道:“爹,许叔,李叔,这都商量什么呢,愁成这样?” 杨支书吐了一大口烟雾,老脸拧巴得,把烟雾都拧巴成了发愁的模样。 老许头也是唉声叹气地不说话。 最后还是李会计道:“这不秋蚕马上开始了,咱村养蚕的户少。乡里给下达的蚕张数,连一半都没到。” “还有一年一度的提留款又该要催收了,每年到这时候,我都没脸见人。” “还有计划生育……” 果然,能让老几位愁成这样的,就不是一件两件小事。 不过吴远一句话,就让老几位格局打开了。 “爹,许叔,李叔,这年头日子难过,又不光咱们一个村。跟别的村相比,咱们额外存在的问题还有几个呢?” 老许头顿时抬起头来,嗳了一声道:“那就剩一个了,养蚕。” 吴远侃侃而谈道:“养蚕这事,照我说也好办。” 老许头和李会计顿时兴致勃勃地看过来,杨支书也跟着露出注意倾听的神色。 吴远续道:“最后无非是卖多少茧子到缫丝厂的事儿。咱们村里悄摸地从别的村收点过来,凑足了数,问题不就解决了?” 老许头眼前一亮:“无非就是花钱的事,相比于其他村,这是咱村的优势。” 账上宽裕点,其实已经是很大的优势了。 换做前些年,想要这样腾挪应对,都办不到。 总不能收茧子,跟人打白条吧? 不过吴远这三言两语,顿时让老几位打开了思路。 杨支书提起狗饭,回去伺候大黑去了。 剩下老许头和李会计也起身关了窗,熄了灯,锁了门,准备离开。 老几位一走。 吴远就信步往回溜达了。 回到家,已经过了央视的黄金时间,八点多了。 看着俩孩子玩得兴起,刘慧也从楼上下来了,只是依旧臭着个脸。 杨落雁自顾自地在沙发上忙活着,母女俩这关系还没缓和。 吴远一屁股坐下道:“刚才出去的时候,碰见宋老师刚从学校里出来。” 一说出这话,连刘慧都替他捏了把汗。 可不兴在媳妇面前提其他女人哪,这傻孩子。 果不其然,杨落雁目光有如实质地射过来。 吴远话锋一转,伴随着微微一笑道:“宋老师说了,她觉着,咱家俩孩子,将来铁定能出个大学生。” 刘慧一听,心里一下子透亮了,连带着整个人都自信起来,当即对女儿道:“你听听,你听听!” 因为她知道闺女是信宋老师的。 杨落雁并没有直接相信,而是质疑道:“真的?” 吴远无所畏惧地道:“这我还能骗你么?不信你去问她。” 杨落雁俏脸上瞬间明亮起来。 跟刘慧听见算命瞎子说起文曲星转世、落到俩孩子身上时,一样的明亮。 一听到吴远提起:“不过你送她的那辆新车被卖了,给孩子们换了学习用品。”,立马就道:“咱再送她一辆!” 吴远不由失笑,这跟刘慧给人家五十块有何区别? 第773章 免费转收费,客户损失很正常 纵使媳妇杨落雁对于宋老师的话信以为真,甚至还要再送人一辆坤车,吴远也觉得这话不能当真。 毕竟两三岁的孩子能看出个什么来? 纵使是从小看大,三岁知老。 可俩孩子距离两周岁生日,都还差些时日,终究是没到三岁。 但即便如此。 也打击不了媳妇张罗的积极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的期望。 如今媳妇也是不能免俗。 好在由于宋老师这大旗一扯,娘俩这小别扭算是解开了。 刘慧就免不了趾高气扬的,对小江愈发地娇宠偏爱。 一直到夜深人静时。 杨落雁还在琢磨这事。 仿佛俩孩子靠读书出息,比她厂里服装大卖还要令人激动、令人兴奋。 琢磨到后来,甚至扯着吴远的手臂提议道:“要不咱们让宋老师当俩孩子的干妈吧?” 吴远拿眼瞅她:“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农村给孩子找干妈,那是怕孩子命不够硬,找来扛灾的。 为此,那是要有非常严谨的一套流程要走。 孩子的亲生父母,不仅要张罗个正经八百的认亲仪式。 还要在每年的四节时,代孩子准备重礼,送与干妈。 否则即便是迷信,也没人愿意为个其他人家的孩子挡灾什么的。 当然,这种仪式发展到现在,也有诸多变迁。 毕竟一般人家温饱都是问题,四节的重礼着实是不小的负担。 所以就有人采用寄托转移法,转移到认村头的一棵树,地头的一口井…… 这样就不用四节去送重礼。 只需要烧纸祭奠的时候,去烧烧草纸,还还愿就可以了。 杨落雁难得被自家男人瞅了一下,不仅不恼火,反而沾沾自喜。 向丈夫更加靠近一些,撒娇道:“你不也希望,宋老师当你孩子的妈么?” 吴远挣脱媳妇的互锁,矢口否认道:“我不想,我没有。你再说,我告你诽谤。” 杨落雁却理直气壮地道:“难道你就不一点都不为俩孩子着想么?” 随即又一幅大义凛然的口吻道:“你放心,为了俩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我受点委屈,没什么的啦。” “说你是傻媳妇,你就不聪明。”吴远一口拿捏的口吻道:“咱俩把家业做大做强,将来交给俩孩子,比什么不强?” 杨落雁却得寸进尺道:“如果俩孩子将来能够大学毕业,再接咱们的班,咱俩是不是更放心一点?” “就算是吧,”吴远沉吟道:“那上大学的办法也多得是。” 杨落雁摇摇他的手臂道:“那你说说看呢。” 吴远放下报纸道:“首先,上海BJ的本科录取率,都比咱们省要高。你想提高俩孩子念大学的概率,把他们学籍转移到这俩地方,肯定比认干妈靠谱。” “再一个,俩孩子如今才2岁,等他们考大学的时候,那得是06、07年了。那时候考大学,兴许就容易多了……” 吴远一秃噜嘴,差点把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本科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这些词汇抖落出来了。 好在他及时刹住了嘴。 可如此一来,就有点缺乏说服力了。 尤其是杨落雁坚持道:“可我还是想让俩孩子靠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学。” 吴远同意道:“没错,咱们给他们想的法子再多,最终也得靠他们自己的努力。” 杨落雁登时坐起身来道:“那你同意让俩孩子认宋老师做干妈了?” 吴远不由一阵头大。 说了半天,怎么又绕回来了? “随便你,”吴远也是没辙了,一把扑倒媳妇道:“与其操心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再生俩个,到时候就不信,没个能出息的!” 杨落雁嬉笑着道:“你当我是什么啦?再说计划生育,是你想生就生的?” 吴远不以为意地在媳妇身上摸索道:“想不被罚款就出国生呗。不过话说回来,让咱爹操作操作,罚的少点,没准比出国生还省钱。” 杨落雁拧着身子笑道:“你又懂了!你怎么什么都懂……” 吴远矢志不渝地道:“我还懂外语,让我教你学外语!” 这一学,就学了一宿。 比陈院长和乌克兰女郎学得认真多了。 一连两天,转瞬即逝。 三姐的烧烤摊,也将在29日当晚,正式推出。 毕竟连着免费吃了三天了。 对内,吴秀华、苗红和张艳的烧烤手艺都练得差不多了。 对外,烧烤摊也这项业务,也通过免费试吃,彻底打出去了。 因为这两天,召回了不少以往酷爱小龙虾的老客。 暮色降临。 西头的陵园慢慢没入黑暗之中,显得幽静而肃穆。 东头的夜市却在零星的灯火中,变得明亮而又温度起来。 吴远下了班,就直接过来了。 熊刚也是早早地下了班,回到家中。 于是俩人各执一根华子,蹲在门面房旁边的黑暗里,看着逐渐上人的摊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整整三天,烤串免费试吃了三天!”熊刚皆叹着道:“单单串串的食材成本就花掉了五百块,这还不算烧掉的木炭和人工费。都快赶上我仨个月的工资了!” 吴远瞧着三姐干劲满满的背影道:“三姐就是有魄力,今晚人肯定不会少。” 熊刚弹弹烟灰,略显保守地道:“免费这三天,上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不少人甚至是慕名而来,专吃免费烤串的。当然到后头,免不了买点饮料小菜什么的。” 吴远点点头,一点都不意外。 免费模式,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的。 不仅能吸引来原先的老客,就连新客也会因免费而勇于尝试。 如此一来,吃掉五百来块的食材,是一点都不稀奇了。 然而熊刚接着道:“可今天一收费,怕是免不了有人不乐意的,到最后能留下多少愿意花钱吃烤串的,还不知道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 免费转收费,带来的客户流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吴远也不瞎安慰,只是一针见血地道:“三姐夫,你得承认,这样的客人,本来就不是烧烤摊的目标客人。流失了他们,压根不算损失。” 熊刚迟疑一下道:“你说得也对。” 但眉头依旧皱的能拧出水来。 第774章 这算盘打得,连三岁孩子都听见了 初上的几桌客人,似乎也印证了熊刚的担忧。 一听说烤串要收费了,连价格问都不问,就摆摆手说不要了。 直到县招待所的一大帮莺莺燕燕,簇拥着沈清过来,占据了一个大圆桌台面之后,才开始点起了烤串。 熊刚回头看了看妹夫一眼,那意思俨然是‘这人不会是你叫来撑场面’的吧? 吴远失笑道:“我没那么无聊!她们肯定是周日晚上吃得好,才成了回头客的。” 熊刚也看向那群招待所小姐姐道:“嗯,她们昨儿晚上也来了。” “这就对了,这就属于真正的目标客户。” 对于沈清这帮第一波愿意花钱吃烤串的客户,吴秀华亲自上阵烧烤,确保她们吃得开心,吃得满意。 结果这一开烤,烧烤的肉香味立马飘散开来。 闻得先前拒绝了烤串的那几桌,也开始有人询价,最终又有两桌也补点了烤串。 等到大部分桌子上都有了烤串,后来的客人想不点都不好意思了。 在这过程中,吴远又看见了一拨熟人。 厂里财务部的赵果她们,以及行政部的三姐妹桑语、花蓉和葛丽丽。 连赵果这样的小龙虾拥趸,都专程来吃烤串了,那三姐这烧烤摊的生意做起来,只是早晚的事。 看到这里,吴远抽完最后的华子,扔在脚底下碾灭,随后长身而起。 熊刚见状,也跟着起身挽留道:“他舅,再坐一会。” 吴远抖抖俩腿,任由卷起的裤脚掉落道:“不了,有这样的开局,我也就放心了。我去跟三姐打声招呼。” 吴秀华一见幺弟要走,一方面急着要送,一方面又离不开烧烤架上的烤串。 忙得两头是难。 最后被吴远按回了烧烤架。 可经此一闹腾,原本坐着的沈清和赵果一行人全都看见了吴远。 沈清盈盈起身。 而赵果这桌人,则是大大方方地喊了声道:“老板,一起吃点?” 吴远摆摆手,“你们吃好喝好。” 随即上车离开。 9月1日,就在这样的节奏中到来。 虽说是周六,但依旧成了村办小学的开学报到日。 一大早,学校的广播就准时响起。 那声音,足以笼罩到最东边代婶家,最西边董二家。 至于南面是稻田和鱼塘,北面则是桑树地,基本上不受影响。 当然,耳朵灵便的人,哪怕是逆风隔着二里地,也依旧能听得到。 但不会像吴远这样被吵醒。 洗漱之后,吴远出来就发现,儿子和闺女正跟着学校广播里的韦大嘴,很有节奏地拍手跺脚。 不得不说,这首专为亚运会而写的《亚洲雄风》,颇有让人热血澎湃的感染力。 村办小学选着这首歌作为报道日循环播放的主题曲,就很应景。 刘慧也从外面回来,嚷嚷着道:“学校门口,弄得挺像是那么一回事的。” 紧跟着,吴远也就去看了。 毕竟就几步路的事儿。 看了之后发现,抛开三大恶人不谈,村办小学的入学礼,整得确实挺有仪式感的。 生活需要仪式感。 这方面,宋老师是属实拿捏了。 至于大姐夫蔺先学,他就纯粹是个工具人,平日里的心思和主意没那么多。 这一点,吴远是太了解他了。 不过吴远也很意外的是,大姐夫都已经过来接任校长了,大姐吴淑华那边,依然是毫无动静。 难不成大姐夫已经在家里把她的思想工作摆平了? 瞅着不像。 饶是如此,吴远也不大可能当着开学礼的时候,去问蔺先学。 更何况,从四面八方过来报道入学的孩子们,着实不少。 蔺先学、宋春红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根本顾不上围观的父老乡亲。 回到家吃早饭的时候,杨落雁耳畔回想着这首《亚洲雄风》,就不由问起道:“亚运会是哪天开幕来着?”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9月22号。” 顺便就问起道:“办事处那边拿了不少票,你们去不去?这机会可难得。” 杨落雁毫不迟疑地道:“翠花姐带着顾媛姐已经到BJ筹备专卖店工作了,我这个月指定得去一趟。” 刘慧看了看俩孩子,直摇头道:“我们在家看看电视就好了。” 纵使是已经回了上海认了亲,刘慧依旧是不愿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这一点,吴远也不强求。 吃过早饭,杨支书背着手溜达着过来了。 杨落雁要给他盛稀饭,他却摆摆手,说自己个在李会计家吃过了。 然后就闷在沙发上不说话。 虽然不说话,可那算盘打得,连俩孩子都看出来了。 一个劲地拉着扯着杨支书道:“姥爷姥爷,你是又有难题来找粑粑吗?” 一句话,说得杨落雁忍不住笑了。 刘慧更是没好气地指着他道:“瞧瞧你这点小心思,连三岁小孩都懂。” 杨支书顿时觉得老脸有些个挂不住。 吴远连忙递话过去,给接着,总不能真让老丈人这脸面掉地上,拾不起来。 “爹,有什么事你就说。” 杨支书一拍大腿:“还是那师资力量的事儿。咱们照万主任那说法,英雄帖已经发出去了。可到今天也没个音讯!” “今天孩子都开学了,刚才我路过也看了,一年级足足有两个班的规模。这还不算其他年级的。这么多孩子,满打满算就五个老师,这怎么带?” 事情确实没有万主任说得那么容易。 吴远也琢磨出原因来了,毕竟这年头的为人大都还没那么功利。 加之村里和学校里,确实没有积极主动出去接触。 那这双向奔赴的第一步,让对方来迈,就很难迈出。 毕竟谁都是倾向于待在舒适圈的。 所以吴远沉吟一下就道:“我记得,学校的教导主任是不是还空着?” 杨支书不以为然道:“现在教导主任由宋老师兼任了,毕竟拢共五个老师,整仨个官儿,那实在是……” 吴远连连点头,“这个我懂,但是再招三四个
相关推荐:
[莲花楼同人] 莲花楼之莲花醉
[秦时+天九]忘机(H)
监守自盗(青梅竹马)
爱玛的私密生活(西曼高H)
穿成黑月光恶女,深陷虐文修罗场
葡萄园里那小伙儿
[gl]妖后的小太监
万人嫌女配她躺平了[穿书]
染指之后【校园1v1】_御宅屋
臣服之鞭下之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