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汉室和匈奴之间的另一股势力是什么意思?简单的介绍,那便是不服从汉室也不臣服匈奴,对两边都有开战又打打停停的政权。 为什么卫青会游离在汉室之外?可以不说么,这有破坏和谐的内容…… 好吧,其实卫青就是害怕史书上那位刻薄寡恩喜欢杀害功臣的孝武皇帝,担心不明不白的被咔嚓掉,犹犹豫豫间被部下和汉室的一名公主逼着自立。卫青最初是想在汉室大旗下或庸庸碌碌地生活一生或风风光光的争取封侯拜相,可惜的是想象从来都和现实不一样。 卫青创建的势力大不大?可以逼得汉室不敢轻举妄动,可以将匈奴打得屁滚尿流,你说大不大?答案是实力很强。卫青最初的想法是替汉室把匈奴打趴下后转战西方,去欧洲或者哪块旮旯地方打下大大的疆土做个土皇帝,但后来开始身不由己了…… 所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错了,是身不由己,自己的想法并不是想法,还要考虑到部下以及子民的意愿,那也就走上一条怪异的道路。用一个形容,那便是卫青不是一个人,卫青绝对不是一个人,卫青背后还有战将百名子民无数,势力的意志无坚不摧。 卫青花了十几年将匈奴打成残废,部下坚决要求南下一统宇内的时候,卫青既开开心心又忧郁寡欢地……这个心情很矛盾?好吧,的确很矛盾。卫青要说的是,经过十余年的犹豫终于正式举行与平民女子、汉室公主、汉室翁主的大婚。 在即将挥军南下的时刻选择大婚是一件好事,娶了汉室的公主、翁主可以减少中原门阀、豪强和平民的敌意,战争之后可以很快稳定局势。但是……在举行大婚的当夜,所谓的洞房花烛夜,卫青醉酒之下十分突兀外加郁闷地被汉室公主刺杀了。第一次穿越也就在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状态下结束。 其实……卫青到现在还在想,卫青那个只有几岁大的儿子有没有继承强大的势力,部下有没有造反,还是突然的动荡让卫青的势力分崩瓦解,最终便宜了忍耐十数年的刘彻, 在这位帝皇的领导下,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得到缓解,他麾下将士打下了前所未有的广袤疆土,强悍的武功奠基了华夏民族初始的疆域。 汉,汉子,男子汉,壮汉,大汉…… 一个个代表勇敢和荣誉的词,它们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汉民族拥有了骄傲的本钱。 闪光总是一瞬间,王莽篡政,绿林、黄眉起义,西汉的辉煌转眼即逝,几代人的骄傲被击得粉碎…… 被一些人称呼为“窃取农民起义者胜利果实”的刘秀,他获得了国家的统治权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继续谱写属于族群的历史。 刘秀定都洛阳之后,不断对四方用兵,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立地称王的隗嚣与在西蜀称帝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经过12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东汉建武十二年即公元37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自此,经历了自新莽末年长达近二十年的纷争混战,古老的神州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光武帝在平定天下之后,重视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恢复与发展,遭战乱破坏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人口与垦田数目大大增加,史称“光武中兴”。又历经汉明帝、汉章帝30多年的统治,东汉的国力空前强盛,四夷臣服。 公元121年,摄政长达17年之久的邓太后驾崩,东汉王朝自此结束了她的黄金岁月,朝政急转直下。东汉自和帝起,皇帝都是年幼即位,而摄政的阎氏、梁氏、何氏等太后皆无邓太后的政治才能与贤淑品德,她们或私欲过重,或优柔寡断,使得外戚势力与宦官横行朝堂,朝政日益衰败。 有人称,汉是女儿执政。的确,汉室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在女人执政的时期,例如西汉时期的窦皇太后与汉孝武帝刘彻,又有如东汉明帝、章帝时期的邓太后。汉室自建立之初便是后宫干政的状态,但是女人执政如何?几位贤明的女人正是辅佐帝皇带领国家走向辉煌的助力,所谓阴阳调和(非指夫妻),强汉离不开那些执政过的女人。当然,汉室也因为女人的干政走向了末路。 汉灵帝即位之后,沉迷酒色,重用宦官,终于在东汉中平元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黄巾之乱,东汉朝廷调集重兵才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变乱镇压下去。 公元190年,刚刚平定了“黄巾之乱”的东汉王朝又逢“董卓之乱”,中央大权逐步落入董卓等权臣之手,而其他在外带兵的将领与地方豪强也借助于围剿黄巾军的机会掌握了大量的武装,从而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大幕,董卓、袁绍、曹操、孙坚、刘备等人纷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相关推荐:
超级都市霸王
霸王龙与小娇花[末世]
县令很忙!
山野狂少
变调一夜情
二郎修仙传
球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