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 为了纠正他的恶习,他便跟我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给我那一如既往、一成不变的生活,一下子就增添了一大堆烦恼。 天呐。 天底下,怎么会有小师弟这样的人啊? 简直是丢尽了我辈读书人的颜面! 更让我苦恼的是。 我的好兄弟魏无音,竟也被小师弟蛊惑,开始吊儿郎当了起来。 当真是近墨者黑,气煞我也! 我本想去找恩师告状,让他把小师弟领回去重新再加工教育一下。 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朝廷命官,这四个字呢? 不诚想,朝廷突逢大难,多地大旱,颗粒无生,数百万的灾民,在有心人的蛊惑之下,竟是开始朝着京州府逃难而来。 天子昏庸暗弱,朝堂内奸臣当道,国库空虚,何能应付这般危难? 朝中大臣,讨论了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翻烂了多少本书,依旧想不出解决之道。 连带着,整个京州的所有官员,都被迫在加班,想办法解决眼前这一危难。 为了能早点回家。 这小师弟竟是想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主意! “赈灾粮不够吃,往赈灾粮里掺点米糠和沙子不就结了嘛?” “反正就是先给他们口吃的,熬过这几个月,等各州府的粮食送来了,再给他们改善伙食就是了。” “师兄,办法呢,我已经替你们想出来了,就先回家睡觉了哈……” 擦! 师弟一席话,差点给我吓傻了。 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么?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么? 此举,与贪官污吏何异? 此举,与谋杀又有何异? 若是传到了朝堂之上,百官会怎么想,御史会怎么想?千百年后的后人会怎么想? 即便是助大周度过了暂时的危机,也铁定是要被杀了祭天,以平民愤的。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岂能死得如此憋屈! 我当即拦了试图开溜的小师弟,一本正经、苦口婆心地告诫他。 若是累了,就先回家休息吧。 别再说这种胡话。 但我怎么都没想到,这种绝户的办法,竟是让那个昏君都想出来了。 还大言不惭,义正言辞地拿来教训百官们是酒囊饭袋。 她到底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什么雄心壮志,什么忠君报国,在这么一位女昏君面前,又有什么用? 我找到师弟,跟他道了个歉,把事情说开,免得他记恨,便捏着鼻子一个人去做这种断子绝孙的事情去了。 我本想一个人抗下这事儿,他日就算要顶雷,死我一个就够了。 却没想到,老魏这厮硬要给我打下手,不管说话多难听都赶不走。 好兄弟,终究是好兄弟。 那些日子,我和老魏也不知道背了多少骂名。 每次出门,都感觉被人盯着,如芒在背。 果不其然。 在有心人的唆使下。 灾民终究是反了,数万人啸聚山林,过上了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的伙计,连官差都死了不知道多少。 这时候,那小师弟又又又出嗖主意了。 以工代赈。 饭都不给人吃饱,你还让人干活,你是人么? 你是担心百姓反得不够多,不够快是吧? 我自然不可能由他胡闹,当机立断又把小师弟这个念头按死在了萌芽之中。 但这百万灾民终究是个麻烦。 我和老魏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更让我意外的是,这女昏君难得的勤政了一回,连夜召开了大朝会,与群臣商议对策。 左相倒是查阅古籍,找出了几条可行的方针。 不想,却被这女昏君贬了个一文不值。 然后,掏出了小师弟那个阴毒的计策。 ——以工代赈。 听到的一瞬间,我感觉被雷劈了,外焦里嫩,就是没死。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女昏君,又把这口天大的黑锅,送给了我…… 这…… 我已经记不清当时的心情和感受了。 只记得我浑浑噩噩走到了府衙,通知两位师弟逃命。 老魏说,小师弟跟陛下肯定有一腿,天底下,哪来这么多巧事,一回是,二回也能是? 对啊! 陛下虽然是个昏君,但也就是修个仙,建个道观啥的。 何曾干过这么荒唐的事呢? 真相只有一个。 小师弟是陛下的面首,两人有一腿。 但师弟矢口否认,解释的也很在意。 确实,想多了。 小师弟要真跟陛下有一腿,还用来京州府衙? 早就不知道上哪儿镀金去了。 这么一折腾,凝重的气氛倒是缓和了不少。 然后,我和老魏就被小师弟一通忽悠,拿着他编写的那本《葵花宝典》干活去了。 反正也没办法了,陛下金口已开。 这口锅,不接也得接。 接了,以后死,不接,现在死。 还能怎么样呢? 死马当活马医,姑且试试吧。 万一成了呢? 于是乎,我和老魏便去忙活了。 我们前脚刚到灾区考察,后脚便接到了消息。 陛下,为了京州府的安危,把小师弟派出去剿匪了。 啊这…… 这女昏君也忒过分了吧? 逮着京州府衙的羊毛薅? 整个大周的破锅,全得他们京州府衙里的倒霉蛋背是吧? 哪儿来的昏君! 非得把我们这些人全拉出去祭天是吧! 我和老魏当即放下手头的活计,赶去找小师弟,建议他赶紧收拾包跑路。 京州城外的,那是灾民组成的匪嘛? 那分明是正规军! 我,年轻时,也曾仗剑在边疆从过军,杀过敌。 对行伍出身的人再熟悉不过。 小师弟,这种文人出去剿匪,不是找死么? 但,我和老魏怎么都没想到。 这小师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离谱,更加荒谬。 他身为主帅,竟然不准备领军出征,全权交给了府兵的主官——李药师负责。 主帅都怯战,手底下的将士还能有战心? 好在,师弟保下一条命,见势不妙及时开溜就是。 以恩师的影响力,让小师弟隐姓埋名,倒也不是不行。 在小师弟的一番忽悠之下,我和老魏晕头转向,一不留神,就把大军的后勤工作也接了。 算了。 反正我和老魏早晚要死,把师弟摘出去也好。 果不其然。 主帅不在,这支府兵更是稀碎,连军容都没有,眼瞅着就是一帮废物。 我和老魏也只能相视一笑,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骤雨。 这大周,终究是不会安定了。 或许是时候与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道别了。 我,老了。 第488章 陈无咎日记(二) 残兵败将,呸,大军!出去乞讨,呸,出征之后。 我和老魏当即立断,帮小师弟一家收拾好了行囊,准备趁夜色打一闷棍,送到安全的地方去。 却没想到,竟是传来了捷报! 不是吧,小师弟的命这么硬? 这李药师竟是不世出的名将! 他不仅练兵能力了得,更是精通于算计,将计就计,轻易就破了最大的一支匪患,大获全胜,一举奠定了胜局! 好好好! 小师弟这边可以告一段落了。 我和老魏总算可以安心忙活,以工代赈的事情了。 我们这才发现,一向荒唐,不着四六的小师弟,搞不好真的有大才! 他给的办法,不仅出奇的好用,而且还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赈灾粮里掺米糠,掺沙子,使得灾民怨声载道。 为了可以吃上饱饭,本可以躺平等待救济,混吃等死的他们,被迫参与了工程建设。 然后再在里头选出一些积极分子,给足好处,以利驱使百姓去干活赈灾。 不仅安抚住了百万灾民,而且还把城外的灾民区,建设成了个世外桃源。 高,实在是太高了。 我和老魏这才发现,小师弟真的是千古奇才! 平日里的不着调,平日里的吊儿郎当,其实都是伪装! 在小师弟的指引之下。 我和老魏顺风顺水,不知不觉间已然成了朝堂上的红人。 我们本想将小师弟的名也报上,谁知道他说什么也不肯,也不愿的。 还说出了一大堆的道理。 好吧。 确实很有道理。 只有低调才能迷惑朝堂那些个奸臣。 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候一击必杀。 想不到,这一切都是小师弟的伪装,他的心里其实一直装着百姓,一直想着朝政,一直想着匡扶天下。 既然如此。 当师兄的,自然要顶在小师弟前面,替他挡下各种明枪暗箭。 让他可以安心策划筹谋,肃清朝堂。 …… 时间飞逝,犹如白驹过隙。 一晃就是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里,我们师兄弟三人一起平了秦王的叛乱;铲除了杨英广和孔令达这两位奸臣;一起死守京州抵御匈奴;最后大破匈奴,诛杀匈奴单于,立下了一桩又一桩的大功。 可,小师弟却受伤了。 在于匈奴的最后一战,他被匈奴第一勇士击成重伤! 药王孙老神仙,表示药石罔顾,神仙难救…… 就连陛下,都担心这位旷世奇才的安危,微服私访外出探视,犹如婢女一般前后忙碌着,何等的殊荣呐! 可这殊荣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天妒英才啊!!! 贼老天! 大周才刚走上正轨,大周的三千万黎民才
相关推荐:
重生科技学霸
青玉案
末日狂情
直上青云:从高考落榜开始
郡主横行
武灵女尊
穿越艾泽拉斯的道士
本尊不开心
急,我白月光他人设崩了
孟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