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凭画符征服帝国[直播] > 第98章

第98章

。 刘玄德唉声叹气好些天,发现除了跑去没有开化的深山老林和野人作伴之外,哪儿都不是他能打下来的,他们兄弟三人再怎么齐心协力,也不可能凭着手上这点儿兵马抵抗数十万大军。 打又打不过,跑又没处跑,没办法,只能跟着刘璋一起由那原司徒来安排。 还有就是,直到益州易主,他还是没搞明白益州为什么会生乱,只是铸大钱换小钱而已,就能让益州百姓宁肯逃离也不愿意继续留在益州吗? 他也知道益州开始铸大钱之后其他地方渐渐不和这边通商,不通商不是大问题,益州能够自给自足,没有外地的商贾过来完全可以活下去。 刘皇叔想不明白,他身边除了关羽、张飞之外只有孙乾、简雍几个能询问的人,问来问去谁都搞不明白,只好继续悲春伤秋自怨自艾。 他连这点问题都想不通,又哪儿来的信心能在拿下益州之后益州恢复太平? 话扯远了,总之就是,自从拿下益州之后,刘皇叔沉迷于经济学问题无法自拔,张飞守在大哥身边不肯离开,关羽这个强大战斗力不能浪费,已经被派去北边防备胡人。 关二爷忠心于谁不重要,他只要在抵御胡人的时候不掉链子就行,以关羽的为人,他也干不出为了一己私利而弃身后无辜百姓于不顾的事情。 打地盘的时候不觉得有多快,打的差不多了再回头看才发现速度似乎的确有点快,大汉十三州已经被拿下七七八八,剩下没有拿到手里的也不足为患,迟早都会平定下来,不急这一时。 他们不急,但是有人着急。 原焕大概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他对寒门的态度非常明确,提拔寒门一定会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以前打地盘的时候或许有人盼着他们什么时候被人打败,盼着世家大族能和以前一样凌驾于普通人之上,可是随着局势落定,天底下能翻出水花的势力所剩无几,他们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 士族豪强称霸一方由来已久,王莽乱政光武立国之后,地方豪强的势力越发扩张,光武帝的度田令差点让他被轰下龙椅,度田令不了了之,朝廷拿世家大族更加没有办法。 高高在上数百年,一朝地位被威胁,想让他们一点抵抗也没有几乎不可能,即便他现在有汝南袁氏做后盾也没有用,汝南袁氏只是世族之一,利益不受损的时候别人愿意给他们面子,一旦利益受损,就算是皇帝也别想好过。 如若不然,当年光武帝的度田令也不会半途而废。 关中的世族势力没有关东大,不过关东被他经营了那么多年,大军镇压之下没有人敢出头,邺城那边小皇帝的态度也很明显,世家大族平日里维护礼教、著书立说、宣扬三纲五常,总不好没有任何遮掩的打皇帝的脸。 关东那边有所顾忌,关中却没有,士族豪强大多累世为官,族中部曲众多,百姓依附他们可以不用给朝廷交税,每个大家族都有很多依附于他们的百姓,有食邑的世家大族轻轻松松就能组起军队出征打仗。 所以说,对世家大族而言,那些所谓“庶族”“寒门”都是他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人物,人数再多也不值一提。 想想啊,以前要依附他们才能活命的小人物忽然翻身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可能爬到比他们更高的位置,这种事情即便还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只要想想就足够让他们发疯。 董承、伏完等人都是列侯,还都是获罪在身被发配到关中干苦力的列侯,养尊处优惯了的人肯定干不了农活,日子过的越艰难就越能激起他们的愤恨,也更容易被人说动来造反作乱。 小皇帝对身边的妃子们很好,他脾气好,几乎不会生气,妃子们偶尔有失礼的地方也不会怪罪,董承等人获罪并没有牵连到承平宫里的妃子们,那些被发配去种田的妃子爹们难保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想法。 原焕唇角微扬,笑意不达眼底,那些人知道他会和世家大族过不去,但是如今天下毕竟还是刘姓的天下,邺城当家做主的是他,天子却另有其人,自古以来鲜少有和世家大族过不去的皇帝,就算有些时候会通过提拔寒门来平衡和世族之间的关系,平衡完之后也不会让寒门子弟真正进入朝堂。 他们可以允许寒门子弟成为他们的部曲、他们的佃农、他们的奴婢,甚至变卖为奴隶,但是绝不允许寒门有机会和他们平起平坐。 既然天子就在邺城,他们为什么不能重新掀起民乱,然后以救天子出苦海的名义,让刘姓天子重新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人前? 天子掌权,他们这些将天子救出邺城的人怎么着也能捞个大功劳,别看只是让天子换个地方住,没准儿什么时候就变成救命之恩了。 关中的官员欺上瞒下劫掠百姓,说到底不是冲着曹操,而是冲着他来的。 也是他自己的错,如果当初直接将人处斩,他们也没机会勾结到一起作乱,没有董承等人在其中出主意,他们不一定能瞒那么长时间。 曹操不是傻子,关中不需要他亲自带兵打仗,有时间带人去周边郡县查看情况,也不会一直待在长安城不出去,任何一个当官的都不喜欢手下人欺上瞒下,尤其曹孟德管的是整个关中,数百万百姓的死活都压在他肩上,用心程度不吝于当初在兖州。 董承曾经跟着牛辅驻军在安邑,小皇帝在长安住那么长时间,他也一直随侍左右,对关中的情况不说了如指掌,也肯定比曹操更了解。 有世家出身的官员再加上他们之前在关中经营的人脉,让曹操只能掌控长安周围,对河东河内一带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并不算太难。 曹操听的脊背发凉,眸中杀意尽显,许久才又找回声音,“兄长,可要派兵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关中比兖州好治理的多,这边连年遭难,百姓苦不堪言,屯田令发下去后百姓回应非常迅速,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都同意了屯田的条件。 他以为百姓是苦日子过怕了,只要能吃饱饭就什么都愿意做,现在看来,其中被迫同意屯田的不知道有多少,只是被迫屯田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人歹毒到直接抓百姓做苦力,丝毫不拿百姓的性命当回事儿,狗东西害了那么多条人命,凌迟都便宜了他们。 长安城里要忙的事情多,他提拔上来的寒门子弟大多都留在身边,出身低微的人做官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有本事抵不过好出身,在他身边没人敢说三道四,将人派出去要走的弯路就多了。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他将人提拔上来是为了干活儿,没那个功夫雕琢璞玉。 关中最重要的是恢复农耕让百姓有饭吃,贪官污吏在这儿没活路,粮仓府库空空如也,他们想贪也没得贪,为了能保证屯田的顺利进行,他便用了不少当地世家推举上来的人来当典农官。 没想到自己送出去的刀子反倒扎了自己。 曹操捏捏拳头,已经在心里给那些人判了死刑,即便兄长不答应,他过些日子也会找机会报仇,想他曹孟德当了那么多年的官,还从来没人敢在他身上耍这种小心思。 以前得罪过他的都死了,现在得罪他的也少不得把命留下。 原焕抿了口水润润嗓子,看到曹操凶残的表情顿了一下,放下茶杯说道,“先查查阳奉阴违的究竟有多少地方,然后由奉先带兵逐一清剿,劫掠百姓是为贼,剿匪这种事情交给奉先来干再合适不过。” 吕奉先过去或许还能留几条性命,曹孟德过去,他怕曹老板气狠了直接屠城,干坏事儿的屠了没问题,那些被抓的百姓总得放过。 带兵有风险,曹老板还是头疼少了那么多人后怎么治理关中吧,实在不行的话,只能再从其他地方调人过来应急。 门口,吕大将军听见他们家主公的话骄傲的扬起下巴,挑衅的朝曹操挑了挑眉,然后继续杵在门口当门神。 没错,他就是那么厉害。 第165章 何以天下 吕布嚣张跋扈不是一天两天,这些年还好些,只在熟人身边嚣张跋扈,不熟的人就爱答不理,吕大将军当年跟在董卓身边的时候,那才叫一个天怒人怨猫嫌狗弃。 曹操见识过吕布当年在洛阳城张狂专横,现在只是表情上的挑衅而已,关中出事的确是他的错,他曹孟德不是死要面子的人,是他的错就是他的错,总归不会推到别人身上,吕奉先看他不顺眼也情有可原。 怎么就觉得那么憋屈呢? 曹孟德满肚子火气没地儿发,领了差事后立刻召集亲信开始查,他打不过吕奉先,还打不过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蠹虫? 吕布咧了咧嘴,瞧见他们家主公走出来立刻站直身子,“主公,已经安排妥当,麹文泰的兵马随时待命,就算关中反了也把他们能全部打老实。” 原焕无声叹了口气,“杀人只能解一时之急,希望能杀鸡儆猴,不然接下来还有的打。” 吕大将军眼睛一亮,身后两根随风晃动的须须都透着兴奋,不怕接下来有的打,就怕那些搞事情的人不够他打,天底下能让他亲自出手的盗匪贼寇不多,能死在他手上去地底下也有资格吹嘘。 可惜主公不让他轻举妄动,不然现在立刻出兵,今天晚上那些家伙的脑袋就能挂上城墙。 没关系,大人物都是最后才出动,先让曹孟德去查究竟有多少人牵扯其中,然后再由他亲自出马抓人,小人物曹孟德打头阵,大人物吕奉先压阵,一点问题也没有。 原焕在屋檐下站了一会儿,看日头还没有升起来,索性带吕布一起去曹操办公的地方,留在长安城的都是曹操的亲信,这些亲信中有多少阳奉阴违的家伙尚未可知,或许不只关中,豫州、兖州、甚至邺城都可能有阴奉阳违的官吏。 他其实不想动粗,调兵遣将劳民伤财,打仗很容易造成民穷财匮的局面,府库攒下再多钱也不够打仗的挥霍,所以能不动兵他真的不想动兵。 养一个士兵需要的粮食足够普通人养活一家人,士兵又需要训练不能从事农耕,百万大军听上去威风,可是威风不能当饭吃,征兵容易养兵难,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等着百万大军的只有饿死一条路。 能不动兵尽量不动兵,但是真到了需要动兵的时候,他也不是只会先礼后兵一个招数,误国害民的国之蠹虫不值得他好声好气的劝,这个时候以武力服人更合适。 对方已经想要撕破脸皮,他们自然没必要维持表面太平,体面是自己挣来的,对方非要选不体面的路他们也没办法。 主动送上来的典型,不杀杀他们的威风简直对不起他们那么积极的搞事情。 走廊尽头,墙角悄悄露出小萝卜头们的脑袋,曹丕和孙权唉声叹气站在后面,他们两个不是小孩子,不能和小家伙们一起胡闹,也没心情和他们一起胡思乱想,他们只关心他们爹能不能安稳度过危机。 司徒大人除了第一次招流民到跟前说话的时候反应有点大,后来每次都跟没事儿人一样,可是他们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郭疾医煎药时的碎碎念他们听的清楚,司徒大人每天要吃多少药他们也都看在眼里。 如果真的不在意,又怎么会郁结于心,郭疾医已经愁到壮着胆子找奉先将军让他不要再让司徒大人亲自接见流民,可见这次的事情真的很严重。 现在看着言笑晏晏什么都不显,等到过些日子,他们可怜的父亲就得直面司徒大人的雷霆怒火,虽然他们长那么大从来没见过司徒大人发火是什么模样,但是他们可以猜到肯定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可怕场面。 关中的官儿也真是的,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煽风点火惹是生非,吃饱了撑的吗? 袁璟看着他爹走远,拍拍胸口招呼着小伙伴们出来,“典将军,我们真的不能出去玩吗?” 被派来看孩子的典韦憨憨摇头,主公说了不可以,小公子再怎么保证他也不会把人放出去,长安城没有邺城安全,一刻也不能疏忽。 “好吧,我们不出去。”袁璟小公子遗憾的回道,探头看看空无一人的走廊,只能带着小伙伴们回房间里待着。 孙权慢吞吞跟在后面,靠在门框处小声说道,“刚才曹校尉出去的样子好像很生气,还有心情生气,应该没被处罚吧?” 曹丕抱着手臂靠在另一边,已经不知道叹了多少口气,“有个词叫秋后算账,还有个词叫戴罪立功,感觉这两个词哪个都能放到我父亲身上。” 现在没有锒铛入狱是因为司徒大人还需要他干活儿,等把关中那些作乱的官吏全部解决掉,等着他爹的就只剩下凄凄惨惨的牢狱生活。 大哥呜呜呜呜,弟弟们以后能依靠的只有你了呜呜呜呜呜。 孙权苦着脸想了一会儿,凑过去压低声音问道,“你说我们要不要先给大哥打声招呼?” 还好他们两个都是二哥,上头还有个能干的大哥撑着,不然猛不丁的成为弟弟们的依靠,他们怕是能让弟弟们跟着他们饿肚子。 曹丕摇摇头,“还是算了吧,我们打不打招呼都没用,大哥他们知道的时候估计也尘埃落定了,万一传消息的时候被人发现,我们可能也要跟着受罚。” 偷偷摸摸风险太大,实在想打招呼最好先和司徒大人说一声,不然他们这些顶梁柱全部出事,弟弟妹妹们岂不是得过上吃糠咽菜的苦日子? 算了算了,他们保不住爹,怎么着也得保住大哥和自己,要不先找小璟问问,看他有没有见过司徒大人生气的样子? 两个人小声嘀咕,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计划不太可行,司徒大人在他们面前从来没黑过脸,什么时候都温温柔柔很好亲近,和小璟父子间关系融洽,就算是小璟也不一定见过司徒大人生气的模样。 没见过就没法猜,未知的危险更加可怕,他们真的不是没想过解救他们可怜的父亲,实在是前路艰难,他们真的无计可施。 房间里面,孙翊狐疑的看着站在门口说悄悄话的两位二哥,戳戳曹彰问道,“他们两个在说什么?有什么话不能让我们知道还得悄悄说?” 曹彰摇摇头,转头看向两个脑袋瓜比他们聪明的哥哥,“璟哥奕哥,你们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没事儿,他们就是瞎操心。”袁璟拍拍他的肩膀,防止小伙伴们被两个二哥的傻气传染到,拉着他们去屏风后面说话,“人太闲就容易胡思乱想,可能过两天就被拉去干活儿了,忙起来之后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奇奇怪怪。” 孙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我们现在出去陪着二哥胡思乱想还来得及吗?” 明人不说暗话,他也想出去大杀四方。 郭奕:…… 袁璟:…… “不可以!” 小孩子家家干什么活儿,还不够添乱,实在闲得慌就去找典将军研究肉饼的一百八十种做法,这样以后没仗打也不会饿死。 孙翊:QAQ~ 曹彰:QAQ~ 两个满脑子只想踢了父亲兄长成为家里顶梁柱的臭小子被打发去缠着典韦,袁璟和郭奕对视一眼,庆幸他们没有弟弟妹妹,当兄长不容易,还好他们那俩家伙不是他们的亲弟弟。 荀恽和曹植要了纸笔后乖乖找地方写大字,出门在外也不能耽误功课,前些天赶路没有条件给他们写字读书,来到长安城后要把之前落下的补回来。 要写大字,要背文章,还要把路上的见闻写下来,哥哥们要忙更重要的事情,他们能干的只有写字这些轻松的活儿。 小家伙们各个都有事情做,找活儿的本事无师自通,到哪儿都不会闲着,忙忙碌碌像是勤劳的小蜜蜂。 曹操回到书房后先下令将附近的兵马全部调回来,吕奉先没带他的兵,想在关中有动作只靠他身边那一两百个人肯定不行,还得给他准备兵马。 带着他的兵打仗,打完没准儿还回来数落他一顿,更生气了怎么办? 曹孟德心里骂骂咧咧,吨吨吨连灌了好几杯凉水才平静下来,越乱越不能慌,兄长亲自过来说明关中的情况很严重,但是兄长没有带其他人过来,只带了一群孩子一起,可见情况又没他想象的那般严重,不然兄长不会冒险带只会拖后腿的小家伙们过来,荀彧他们也不会放心让小家伙们跟着。 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至少对他来说,处理得好的话可以将功赎罪,不至于年底回邺城还要被其他人嘲笑。 一个吕奉先已经很烦人,再多来几个他非得气炸不可。 曹操稳住心神,回想刚才的谈话,顺着董承等人的线索往下查,关中数得上名号的家族不算多,家家都有人出仕为官,其实兄长也清楚,现在这种情况他们根本不用查,偌大的关中没有一家干干净净,就算没有亲自掺和进来,也少不了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 哪个都不用查,直接让吕奉先出马进城抓人就是,一个吕奉先不够用,他这儿能派的上用场的将领也不少,吕奉先那家伙昨儿大半夜的派人回冀州,最多三天时间那边就能准备好,到时候哪家都跑不了。 唉,兄长为什么不让他亲自去抓人?是觉得他没本事吗? 曹操雷厉风行将事情安排下去,心道这回的确怪他,怪他没想到以兄长的身份都压不住那些世家大族,如果换成他自己,只怕反扑来的还要更加猛烈。 原焕和吕布过来的时候,院子里气氛很是压抑,从门口到房间短短几步路就跑出去了四五个传令兵,吕大将军小声嘟囔了几句,承认曹孟德还算有几分本事,这说干就干的性子值得让他说好话。 书房里没有几个人,除了曹操就只有几个仆从,他平时在自己府上处理事情,身边的亲信都在外面官署,没事儿不会过来打扰他,曹洪前些日子去汉中帮夏侯渊镇压益州不听话的大小势力,过些天才会回来,夏侯惇刚刚被他派出去调动兵马,曹仁那臭小子不在,想出气都找不到理由撒火儿。 他们家的子侄辈也有几个能拎出来历练的了,赶明儿找机会把人弄到关中或者其他地方,历练几年再派出去独当一面,自己家的人总比别人用着放心。 曹操这么想着,又觉得有些不对,摇摇头将念头扔去一边儿,任人唯亲要不得,现在开了坏头儿,将来想止住难于上青天,自家人不会比别人靠谱到哪儿去,犯错之后处置起来还麻烦。 门口的脚步声没有遮掩,吕大将军头顶两根艳色雉鸡翎在太阳底下闪着光,大老远就能看到那两撮儿须须在半空中晃悠,和他本人一样咋呼。 曹操暗骂一声,很不情愿的起身相迎,他刚安排好吕奉先就过来,真会掐点儿。 不情愿也没办法,他自己不能亲自带兵,那些需要料理的世家有部曲护卫,屯田之事出了差池,谁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消了户籍,这种不确定对方有多少兵力的战事,直接让吕奉先出面威慑最省事儿。 没办法,谁让他身边的将领都没吕布有名,这次便宜了吕奉先,下次一定找机会把功劳抢回来。 曹操阴恻恻的想着,面色不善的起身出去,走了两步看到来的不只吕奉先自己立刻换了表情,“外面天热,兄长有事吩咐我等去做,怎么自己出来了?” “无妨,我的身体还没那么虚弱。”原焕不甚在意的回了一句,说完之后发现没人接话,看到俩人古怪的反应顿了一下,然后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说,生硬的转移话题,“孟德这里怎么只有你自己?” “人都在官署,来回喊人容易打草惊蛇,索性没有让他们过来。”曹操将人迎进来,让出主位的同时把旁边摆着的冰盆弄出去,“兄长放心,事情已经安排妥当,绝对不会让那些蠹虫坏了兄长的大事。” 前后矛盾,乱七八糟,不用想都知道答的没走心。 吕布撇撇嘴,“这个时候想起来打草惊蛇,刚才下令的时候怎么没想到?” 原焕诧异的看向吕布,不太习惯这么机灵的吕大将军,好在他反应够快,在吕布转过来邀功之前敛起惊讶微笑道,“相当敏锐,很不错。” 曹操:…… 从今天开始,吕奉先就是他的一生之敌! “兄长……” “奉先只是开个玩笑,孟德不要介意。”原焕笑吟吟圆了个场,示意吕布不要嘚瑟的太明显,然后抬眸看向曹操,“不用太紧张,长安城没有出事,说明城里的人可以信任,对自己有点信心。” “如果城里的人都可信,我也不会被瞒到现在。”曹操低声回道,看眼前之人没有斥责的意思,垂下头面无表情回道,“宁可错杀,不能放过,奉先将军稍后直接带兵去抓人就是,先把人抓了再仔细查,以如今关中的情况,真正置身事外的只怕没有几个。” 吕布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曹校尉说得对,先抓再审,免得被那些人得到风声逃之夭夭,抓漏网之鱼忒费劲,不如全抓了再放。” 原焕捏捏眉心,“我们一路从邺城到长安,路上花的时间不短,到长安后没有隐藏身份,消息灵通的可能已经察觉到异样,现在再小心已经来不及了。” 曹操眯了眯眼,抬头看看一身蛮力无处使的吕奉先,冷笑一声建议道,“那就让奉先将军多带些兵。” 生死不论,全杀了最省心。 第166章 何以天下 曹操杀心正盛,他觉得吕布也不会嫌麻烦,杀多少人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有人召集部曲抵抗更好,连抓人处斩的理由也有了,还省了审讯的功夫。 别说什么他们是无辜的,真无辜也不会早早安排好部曲私兵不自量力的抵抗,能走到这一步的都不是傻子,敞开天窗说亮话,谁也别想在他面前耍小心思。 只要人死了,三寸不烂之舌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也没用。 吕布捏捏下巴,觉得曹孟德说的很有道理,管他们之前有没有打草惊蛇,没惊动就少带点兵,惊动了就多带点兵,他自己忙不过来就让麹义率兵支援,实在不行的话,凉州兵也不是不能出来帮个忙。 “主公,派兵吗?”吕大将军摩拳擦掌,大有只要这边下令他就立刻顶着大太阳出去奔波的意思。 原焕无奈的看了他们一眼,摇摇头让他们按捺住那颗躁动的心,“再等等,等冀州那边准备好再说,三天时间足够将我们来到长安的消息传遍整个关中,且看看有没有人敢主动出击。” 全天下都知道他不喜欢到处跑,战事再重要也是派身边大将谋士去坐镇,搬到邺城之后更是连城门都没出过几次,如果不是发现了什么,绝对不会不远千里来到长安。 他能沉得住气,不知道那些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的家伙能不能和他一样。 吕布遗憾的咂咂嘴,转身瞅瞅曹操没说话,曹操倒是想说什么,只是没来得及开口就被打断,“孟德觉得如今世家子占据官场各处的局面是好是坏?” 曹操愣了一下,坐正身子沉声道,“犹如一潭死水,迟早生出事端。” “从寒门中选拔英才是否可行?”原焕唇角微扬,神色淡淡继续问道。 曹操略有些犹豫,如果两天前问他这个问题,他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可行,可是现在,他们还没怎么任用寒门子弟,世家大族就能联手弄出那么大的事端,要是再大张旗鼓的提拔寒门,岂不是乱上加乱,“兄长,如今天下尚未稳定,提拔寒门子弟之事可以缓一缓,等平定了天下之后再逐步让出身寒门的有才之人进入官场也不迟。” 他们自己用人可以不讲究,一个人两个人损害不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但是一大群人占据原本属于世家子的位置,他们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世家子人多,寒门子弟人数更多,别看寒门子弟读书机会不多,基本有机会读书的都能读出点名堂,越来之不易越知道珍惜,不好好读书的也不会有机会读多少书,寻常人家吃饭最重要,没工夫硬逼着不爱读书的子弟读书,对他们来说,有借书的功夫都能多耕两亩地了。 总之就是,真要让寒门子弟进入官场,大半的世家子都没人家有本事,不是所有的世家子都和荀彧荀攸钟繇陈群那样文武兼备,更多的还是袁术那样不学无术空有野心的家伙。 现在只有关中作乱,他们还来得及调整,如果全天下的世家大族都跟着添乱,到时候焦头烂额只怕也是不得不妥协。 原焕轻叹一声,“再说吧,先解决眼前之事。” 曹操点点头,又抬头看看他们家兄长,心中还是有些许不安,总觉得他刚才的话似乎并没有被放在心上,兄长外柔内刚,看着温温柔柔没脾气,其实内里比谁都强硬。 怕就怕他最开始没打算那么快提拔寒门,被这件事刺激到之后逆反心思上来,硬生生把事情提前到现在来做。 原焕没有在这儿多待,留吕布和曹操商议最先对哪家下手,自己一个人回了暂住的院子,太阳不知不觉升到半空,走几步路就热得浑身是汗,洗完澡之后才能感觉到几分清爽。 房间里没有其他人,原焕一个人坐在书案后面,脸上难得出现暴躁的情绪,曹操说的不错,稳妥起见,解决完关中的事情后最好暂缓提拔寒门子弟,那些遍布各个城池的书院学堂最好减少寒门子弟的数量,就算他依旧要保证其中有出身寒门的孩子,也得把态度表现出来,让天下世族知道他有服软的意思。 连皇帝都不会为了寒门得罪世家,他一

相关推荐: 九岁下堂皇后太腹黑   炮灰才是真男神   LOL上单女魔王   星宠:开局孵出孙悟空   与卿谋   修真股神   奶爸的文艺人生   特务高校生   再世为妃(重生)   光之国美食家,小金牛求我别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