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你摸着你的良心说,朝廷命官的事情,能叫坑嘛?” “就是世家的人少占了点便宜而已。” “那你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明楼不禁好奇心满满。 秦渊这小子,向来不按常理出牌,每次出的招儿,都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秦渊耸耸肩,摊手道:“没有计划啊,我能有什么计划,接下来就是混吃等死了。” “你小子,连老夫都瞒,太不过意思了。”明楼的手指不断指点着秦渊。 “老头子,信我,真没主意了。”秦渊摊牌了。 明楼板着脸,开始撸袖子,“你小子,讨打是吧!” 额。 我说得真是实话啊! 秦渊一脸的无奈,这年头,说真话都没人信了? 该做的事情,他都已经做好了。 剩下的,也就是时间了,他还能干啥…… 眼瞅着明楼的神色越发的难看,秦渊只好妥协道。 “老头子,你听我说哈。” 闻言,明楼紧皱的眉头,立即舒展开来,笑逐颜开道:“你说吧,老夫听着呢。” 秦渊掰着手指头,给他分析起来。 “首先呢,摊役入亩已经完成了,徭役也取消了,世家、地方豪强也没办法,以此为由头吸纳隐户了。” “没了源源不断地劳动力,世族控制地方的最重要的一张底牌已经废了。” “只能依靠其他方式盘剥百姓。” 明楼听得很认真,不停地点头:“不错,你继续。” 秦渊接着说道:“再然后呢,随着曲辕犁的出现,让朝廷意识到了工具革新的重要性,工匠的地位不断凸显,只要源源不断研制出新得农桑工具,百姓的负担自然也就减小了。” “百姓的负担小了,世族能用的手段,能从百姓身上吸到的血,自然就更少了。” “此外,航海的种子,我已经撒下去了,只要等船队出海,带来足够多的利益,自然而然,世族都会把目光和重点都放到海外上了。” “没了这些人拖后腿,整个大周上下一心,开拓疆域,何愁大事不成?” “如此一来,需要的还是时间。” “而且,老头子,你来找我,应该是已经把雕版印刷术的技术‘泄露’给世家那些人了吧?” “他们既然已经有了破解办法,自然不会看着陛下挣钱,自家吃瘪。” “肯定会低价卖书,把客源重新抢回来。” “你瞧,书价不也打下去了。” “只要随着时间推移,寒门子弟早晚会成为朝堂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秦渊站起身子,伸了个懒腰:“老头子啊,该做的事情,该播的种子,我都已经播下了。” “剩下的也只能是等待了,等待着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天。” “在这期间呢,我自然是安心给你养老,照顾娘子和她腹中的孩子啦!” 明楼仔细想了想,似乎一切还真像秦渊所说的那样。 真的这么简单么? 难道这小子真的没有什么计划啦? 既然没有计划的话,为什么会和慕容嫣然一起演这么一出史诗大戏。 总不能是两人真有私情吧…… 就算是两人有私情的话,也用不着闹到这种满城风雨的情况吧? 更不用把自己的名声全败坏了,给自己惹这么多麻烦和闲言碎语吧。 这不对劲啊。 完全不符合秦渊这小子一贯的作风。 他折腾这么一大堆事情,肯定是另有用意! 这小子肯定还有一系列坑人的计划! 明楼缓缓抬眸,静静地注视着秦渊,似乎已经将秦渊看透了。 端起桌上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悠悠道: “看来,你说得那个活字印刷术,是没什么必要折腾了。” “为什么?” 秦渊愣了愣,这老头子怎么忽然就拐到活字印刷术上了。 明楼叹了口气道:“这个活字印刷,不及雕版多矣!” 什么? 怎么可能? 开什么玩笑啊! 秦渊差点跳了起来。 这可是写进历史书里的先进技术,你现在说不如雕版,你这脑筋也太老了吧。 一瞧见秦渊的反应,明楼不禁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果然! 这小子还真是在藏私! 老夫白疼他了! 那脚踢得还不够狠,一会还得多来几下解气! 第296章 虽然不能印书,但是可以印报纸啊! 秦渊看着明楼,不解道:“活字印刷先做好字模,然后排版,难道不比雕版更快么?” “木版一天雕两到三页,活字只要把几百个常用字刻出来,一天至少能排四、五十页的版,效率高出几十倍啊!” 明楼看着秦渊一本正经的样子,有些疑惑:“你小子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啊?”秦渊更懵了。 什么情况? 书里的记载出偏差了? 秦渊仔细想了想,没毛病啊,活字印刷术确实比雕版好用,也更先进呐! 明楼也是一头雾水,他不相信秦渊会不知道这事情。 但看秦渊这一脸懵逼,很是震惊的样子,好像是真的不清楚,这活字印刷术的问题所在。 只得缓缓开口道:“若是想要用这活字印刷术,排版的工匠就必须要是读书识字的人。” “而雕版印刷的工匠,不需要认识字,只要照着文稿的样子临摹下来就可以了。” “单单这一条,活字印刷的所需要的工匠工钱,就远超雕版印刷的工匠。” 秦渊点头道:“原来如此。” 这个问题,他倒是从来没有注意过。 还真是个麻烦。 排版必须要请一些读书识字的人,还得有专门的人校对。 无形之中的确增加了不少成本。 明楼又接着说道:“再说了,小渊子,就算是有认字的工匠负责排版,这活字印刷也不容易。” “活字字模小,很容易损坏,而且,你想要控制每个字模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大力气。” “而且,在试验的时候还发现,这活字字模在排版时,往往凹凸不平,行列不均,用这个办法印出来的书,实在是非常粗劣。” 秦渊闷声道:“这倒容易解决,是字模的问题。” “泥的木的不行,用铜字、铅字就没这个麻烦了。” 明楼摇头道:“你说的这个,老夫也让他们试过,不过结果并不理想。” “铜模也好,铅模也罢,制作起来非常不易,更别说还要统一的制式和规格。” “而且,就算是制好了,也很难用墨。” “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问题,也可以想办法摸索解决。” “最大的麻烦还是出在了印书上。” 秦渊愣住了,印书能有什么问题? 技术纯熟了,不应该渐入佳境么。 明楼接着说道:“小渊子,你着相了!书可不是纯字,还会有插画,如此一来,活字印刷便无用武之地,还是只能用雕版!” 秦渊琢磨了下说道:“这似乎也不是太麻烦……” “老夫还没说完呢。”明楼悠悠道:“雕版一次雕刻,只要雕版不坏,大可随意印制。” “可若是活字,今年印一百册,明年印一百册,这排成的版面是留着,还是毁了?” “若是留下,则字模的成本远高于雕版。” “若是毁了,则重印的时候仍需要重新排版。” “你这活字印刷术,虽然听起来很简单,很便利,但实际用起来,可谓是似简实繁,终不及雕版易用。” “而且,雕版印刷若是能找到能工巧匠,还能将书籍上作者的笔锋神韵全都刻出来,以供后来人理解。” “可你这活字印刷,各个字形,毫无联系,实在是太过突兀了,看起来实在是别扭。” “这样的书,不会有人买的。” “所以啊,小渊子,你若是没有别的计划,这活字印刷术的研究还是停了吧,从实用性看比雕版印刷术差远了。” 听着明楼的话,秦渊反复想了一遍。 看来这活字印刷估计只能用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出版物上,比如说报纸之类的。 如果印大部头的正规书,长年出版的经典书籍,确实是比不上雕版。 难怪前世的历史上唐代发明了印刷术,北宋就有了活字印刷术的记载,可是直到清末,还是传统的雕版印刷占主流。 这并不是古人想不到,又或者是不知道这个东西便利。 而是真实的使用情况决定了印刷术的发展。 在这个讲究字型笔顺的年代,这活字印刷术还真有问题! 秦渊不禁感慨道:“难怪世人总说,实践出真知。” “是我太想当然了。” 呃…… 什么情况! 这时候,这小子不该微微一笑,得意万分地掏出自己,围绕活字印刷术一整套的计划么? 这么谦虚地认错是什么情况? 难道秦渊这小子当真没有想到过这点么? 难道老夫真的猜错了? 不会吧! 明楼仍不信邪,又问了一句:“那——” “活字印刷术就算了?” “反正书价也打下来了,也没必要再搞什么重版再版,跟世家两败俱伤的法子了。” “其实也就恶心恶心他们,实际效果其实也就那样,或许能让他们肉痛一会,远谈不上什么损失。” 秦渊点了点头,肯定道:“老头子,你说得很对,有道理。”
相关推荐:
国术之旅
斗罗:我为仙帝被比比东逼婚
妖女难为[穿书]
郡主横行
漠北迷梦
穿越艾泽拉斯的道士
当社畜撞上阿飘姐姐
药仆救了落魄高岭之花后
尸案调查科3:无间行者
都市玄门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