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涉及国家的基础制度,绝对不是脑袋一拍就定下的决策,而是结合了大周需要,严格考订,这才最终确立的。” “现在呢,你撇开自己的身份,不如换位思考看看。” “假如娘子你现在是大周最普普通通的一个农民,每年都有上缴赋税,同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各项事宜。” “在这么多事情中,你最不愿意面对,或者说你最讨厌的事情是什么呢?” 燕姣然顿时陷入了思索。 她的眼眸内异彩连连。 换位思考么? 假如她是个普通农民的话,肯定是不想给朝廷交税呀,本来就挣不了三瓜两枣。 还得交一部分出去,小吏还得通过各种手段剥削一部分。 这谁顶得住? 想要不交税,这是不可能的。 朝廷派人驻守边关,为大周百姓提供保护,交点税合情合理。 这个狗男人说得肯定也不是纳税的事情。 否则的话,朝廷还怎么运转。 如果不是交税的话,那就是徭役了! 她记得亚父张江陵曾经说过。 大秦因徭役而亡。 身为皇帝必须汲取教训,牢记要轻徭薄赋,积蓄民力。 对百姓来说,徭役是最痛苦的事情。 因为底层官吏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无限制地驱使百姓服徭役来折磨人,借此索取好处。 他曾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没办法。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朝廷不可能给县级衙门雇佣大量的正式人手。 因为朝廷压根就没有这个钱。 而且,很多事情也不是全年都需要的,只是在特定时间才需要人手来完成。 譬如,在夏秋两季征解税粮需要的解户、贴解户、巡拦、书手,这只有夏秋两季收税的时候才会需要。 平常的时候没必要,也更不可能养着这么多吃闲饭的人。 再譬如,冬日里需要的民夫、柴夫,春天江河解冻时需要的闸夫、坝夫、浅夫,更是特定季节需要的少量人手,有时候甚至在特定季节都不需要,比如冬天暖和柴火充足,亦或是春天融雪太少,堤坝不需要额外人手来守护。 综合以上种种的因素,以徭役制度来白嫖百姓,对于朝廷而言是最好的办法。 除此之外。 就是作为税收缴纳的粮食,这里面的门道可太多了。 比如说大斗进小斗出,大秤进小秤出,这都是底层的官吏惯用的伎俩。 除此之外,还有以粮仓失火,粮食成色太差不合格等等借口,额外征收一部分粮食。 这些手段,都会让自耕农的负担更加沉重,上缴远比朝廷规定的更多的赋税。 而多出来的这部分差额,全都被地方的贪官污吏和地主阶级联手瓜分了。 她的父王燕傲天曾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杀了一批又一批的官吏。 但是,收效甚微,只能作罢。 想到这儿,燕姣然有了思绪,缓缓开口回答:“对于百姓而言,最折磨人最痛苦的肯定是徭役了,不止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且还很容易耽误农事。” “再有就是缴纳的粮食很容易被做手脚,大家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哪有能力找人申冤呢?最后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最后,便是耕牛和种子这些东西,会有自家置办不起,青黄不接或者运气不好的时候,只能找地主高价借贷,最后落了个家破人亡,为奴为婢的下场。” 秦渊连连点头,予以肯定。 自家娘子虽然多少沾点何不食肉糜的肉食者思维。 但总归还是接受过良好教育,谈起这些问题来头头是道。 “娘子,一切正如你所说的。” “在制订适合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度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做‘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 “现在,你既然已经找到了问题所在。” “那你觉得朝廷应该怎么改制,才能解决你刚刚所说的三点问题呢? “你再想想,地主土地兼并,压迫百姓的主要手段,是不是也是从这三点出发的呢?” 燕姣然忽然若有所悟。 一瞬间,她感觉自己好像开窍了,是真的开窍了。 燕姣然奋然击节道:"所以只要从这三点切入,就可以合理地设计出新的土地和税收制度,进而抑制地主阶级的扩张,减少他们的比例,以此达到稳定王朝税基,延续王朝寿命的目的!" 说出这些话,燕姣然自己都愣了一下。 这个狗男人,真是个天生适合教书的! 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引导到了正确的答案上。 而且,这似乎都是她自己在这个狗男人的指导下独立想出来的,而不是狗男人硬塞给她的长篇大论。 此刻,燕姣然心中无比兴奋,扫平了一切的阴霾! 秦渊先是从历代王朝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归纳出了土地决定税收,比例决定税基,税基决定寿命的规律。 而后,又基于这个规律,根据现在大周百姓在交税和土地兼并面临的问题,引导自己归纳出了徭役、粮食、耕牛与种子这三点难题。 最后,只要针对徭役、粮食、耕牛种子这三点难题,自然可以提出最合理的解决对策。 这一番清晰的逻辑推导下来,便是她都能想出几个办法来,更不用说精于此道,有着绝世大才的狗男人秦渊了! 照着秦渊的一贯表现,他肯定已经成竹在胸了。 有着一个让让自己无比震惊、震碎三观的思路,来制定出一个新的土地政策,延续大周的国祚! 真不愧是朕的狗男人啊。 燕姣然的心中无比的期待,同时也愤懑不已。 不知怎的,总感觉便宜明栈雪了。 早如此,在科场上看见那些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文章的时候,就该把这个狗男人给招进宫里睡了拉倒! 如此一来,自己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修仙,让这个狗男人在后宫垂帘听政了嘛! 哪还用折腾这一大圈花里胡哨,有的没的。 哪还用如此患得患失,想尽法子掩盖自己的身份呢? 燕姣然悔不当初! 第162章 方案外包,找个背锅侠! 在燕姣然期待的眼神之下。 秦渊略微沉吟,缓缓开口说道:“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逐一提出解决办法就好了。” “咱们先讨论徭役的问题。” 听到这句话,燕姣然竖起了耳朵,精神振作,认真地听了起来。 她是大周天子,自然知道民心与徭役之间的厉害关系。 她可不希望,大周因为徭役过重而引发动乱。 想当年。 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入侵,修建万里长城。 最大的依仗其实便是大秦通过统一战争获得的廉价人力,可以通过严刑峻法和强悍的秦军来压制六国役夫,无节制地挥霍民力。 但很可惜,大秦还没彻底完成万里长城的修建,便因为“戍卒叫,函谷举。”,沦为了一片焦土。 虽然大秦亡国了,但秦始皇确立的各项国家制度却保留了下来,发扬至今。 现如今,在秦渊的一通神奇操作下,原本岌岌可危的大周焕然一新。 她已经逐步掌控了朝堂,掌握了话语权。 但若是想要做到像大秦那般当世无敌,横推天下,就还差得太远太远了…… 强横如大秦,都免不了因为徭役过重而亡国。 那大周就更不行了。 所以,燕姣然满心期待,很好奇秦渊又会提出什么匪夷所思的问题来解决徭役的问题。 只听见秦渊说道: “作为一个老百姓,没有报酬自带伙食去服徭役,不仅耽误自己务农。” “而且在服徭役期间还会受人奴役,被人敲诈勒索,甚至还可能出现得罪官吏而被认定为不合格,导致赔钱赔到倾家荡产……” “这还不算完,最惨的是还可能出现因为无法顾家而使得家中的妻儿被人欺辱!” 燕姣然闻言沉默了。 这虽然听起来很不好听,十分凄惨,但这却是底层的百姓所遭遇的事实。 徭役之苦,远胜于赋税。 可是秦渊直白地戳穿这个事实之后,却并没有开口讲出他的解决方案,反倒是问道: “娘子,你有没有想过,朝廷为什么要设立徭役制度呢?” “自然是因为官府人手不足,需要各种役夫来完成所需要完成的事情。”燕姣然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秦渊蹙紧了眉,继续问道: “那娘子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官府人手不足的情况呢?” “是因为没有人可以雇佣吗?” 听着这话,燕姣然有些欲言又止。 当然不是因为没人可以雇佣。 而是因为,朝廷出不起雇人的钱。 虽然朝廷也不想就是了…… 可这个话,怎么好直接说出口呢。 秦渊见自家妻子沉默不语,于是又问道:“怎么了娘子,你怎么不说话啦?” “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呢?” 燕姣然无奈地回答道:“原因我自然是知道!” “那你倒是说说看。”秦渊逼问道。 “还不就是朝廷不想花钱!”燕姣然回答道。 然而,秦渊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直接给她答案,而是刨根问底地追问道: “那么到底是朝廷不想花钱,还是地方官府不想花钱呢?” 燕姣然有些犹豫不决,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沉默了一会,
相关推荐:
特种兵之每天一亿熟练度
联姻老攻为何那样
玄幻:开局被九位圣女逼婚
青玉案
都市玄门医仙
从射雕开始穿越诸天
从港综世界开始崛起
我是个大师3
陆玖事
吃了我的饭团你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