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与君共襄天下事 > 第24章

第24章

但让阿缠真正意外的是,这灵堂里除了赵闻月之外,竟然还有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男童,身上也穿着孝服。 不仅如此,那男童竟然跪在赵闻月之前,似乎是顶替了赵闻声这个长子的位置。 只有儿女为父母穿重孝,小林氏什么时候多出一个儿子? 阿缠不动声色地走进灵堂,为小林氏上了三炷香,而后孝子孝女还礼。 她受了两人一礼后才出声对赵闻月说:“表妹节哀。” 赵闻月听到她的声音才抬起头,见是阿缠,眼中恨意几乎要喷薄而出:“是你,你这个贱人!” 她在明镜司被关了整整十日,镇狱里不见天日,又阴冷又可怖。白天夜里她耳边都是哀嚎惨叫声,根本无法闭眼。 幸好卖她簪子的摊主意外死了,明镜司没能趁机将罪名安在她身上,父亲想了法子又找了人帮忙才终于让他们将她放了出来。 她出来后听父亲说,孙妈妈和母亲的贴身丫鬟根本没提过玉簪的事,这件事是分明是季婵告诉明镜司那些人的。 如果不是她,自己又怎么会受这么多苦! 赵闻月刚要起身,却被身旁的男童眼疾手快抓住袖子,那男童抬起头,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并不似幼童的天真不知事。 他对赵闻月说:“这里是母亲的灵堂,阿姐正在守孝,还是不要乱动得好,免得冲撞了母亲。” 赵闻月甩开男童的手,冷声道:“你是个什么东西,真以为父亲答应了让你替我哥守孝,你就能过继在我母亲名下,做梦!” 男童声音清脆:“阿姐多虑了,文奇并没有这么想。” 不过男童的话至少劝住了赵闻月,让她没有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那男童见阿缠一直不吭声,像是被吓到了一样,还出声安慰她:“还请表姐见谅,阿姐只是因为丧母太过伤心,并非有意针对表姐。” 上来就喊自己表姐,言语之间表现得就像是这个家中的主子一样,阿缠心想,这些天赵家似乎又有了不小的变动。 “你是?”阿缠语气疑惑。 “我叫赵文奇,是赵家的远房亲戚,父母双亡后被爷奶收养,听闻夫人意外过世才随爷奶来了京中。”赵文奇口齿清晰地自我介绍,顺便将自己的来历也说得一清二楚。 “原来如此,见过文奇表弟。”阿缠与对方见礼。 赵文奇见阿缠如此反应,暗暗松了口气,又道:“今日前来吊唁的客人有些多,若有怠慢,请表姐恕罪。” “表弟客气了。” 赵文奇说完,叫来了外面候着的下人,吩咐人将阿缠带去偏厅歇着。 比起赵闻月,他看起来更懂事。 阿缠没有继续呆在灵堂,跟着下人出去了。 一般情况下,上门吊唁的客人并不会被主人久留,但阿缠算是赵家的亲戚,所以才被留了下来。 此时的偏厅里只有四五个人,看他们互相之间熟稔的模样,应该都是赵家的亲戚。毕竟小林氏的亲人除了阿缠,如今都在流放的路上。 坐在偏厅主位上的是个头发半白的老妇人,那老妇人虽然穿着富贵,但行为举止有些粗俗,应该就是赵铭的母亲,小林氏的婆母。 赵老太太见阿缠走进来,停止了与旁边的亲戚说话,转头看向她,问道:“你是哪家的,怎么以前没见过?” 阿缠朝对方福了福身:“见过老夫人,我叫季婵,是姨母的外甥女。” “原来是你啊。”赵老太太应该是从谁口中听说过一些季婵的事,看向她的眼神都带了些轻蔑。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了一句就移开了目光。 赵老太太的喜恶表现得十分明显,她不搭理阿缠,其余赵家亲戚自然也不会理她。 阿缠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吃了两块点心就安静坐着,听着周围人说话,倒也自在。 大概过了一个半时辰,一直不见踪影的男主人赵铭带着赵文奇和赵闻月一起过来了。 赵铭走进偏厅,先向坐在主位上的母亲请安,又与其他亲戚们见礼。 他身后的赵闻月态度敷衍,即便给亲奶奶行礼时,脸色也十分冷淡,赵老太太表情也不怎么好,似乎也不太待见这个孙女。 反而是见到了赵文奇,老太太脸上顿时笑出花来,连忙朝他招手:“文奇快到奶奶这里来。” 赵文奇来到赵老太太身旁,叫了一声:“奶奶。” “哎,我的乖孙。”边说着,还边心疼地去揉他的膝盖,“跪了这么久,腿疼不疼?” “奶奶放心,不疼的。”赵文奇安慰赵老太太。 “怎么会不疼,可怜你一个半大的孩子,竟要跪这么久,又不是你亲娘。” “这是文奇应该做的。” 如果是寻常的七八岁孩子,听到老人的话,说不定已经顺着话往下说了,偏偏这赵文奇表现得如此懂事,让偏厅内的赵家亲戚都很是惊奇。 有人好奇询问:“姑母,这孩子是哪家的?” 赵老太太忙把赵文奇拉到身前,给在场的人介绍:“这是我孙儿文奇,自小便聪明又孝顺,一直陪在我们老两口身边。” 这些亲戚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赵铭与小林氏只育有一儿一女,如今儿女也都不小了,赵老太太怎么又出来个小孙子? 赵老太太还没觉察出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妥,身旁的赵文奇已经开口了,他大方道:“见过各位长辈,文奇是爷奶收养的。” 说完,他轻轻拽了下赵老太太的衣摆。 赵老太太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找补道:“对,这孩子运气不好,刚出生不久就没了爹娘照顾,我想着毕竟是同宗,他又可怜,就把人养在家里了。” “原来如此,难怪这孩子生的如此聪慧,必然是沾了你们家的文气。”有亲戚立刻出声。 赵老太太哈哈大笑起来:“谁说不是呢,我儿的文气,都被这孩子沾了去。” 她边说着,边摸了摸赵文奇的脑袋。 赵文奇只是微笑着站在一旁,任由所有亲戚打量自己,看起来很是坦然。 一个几岁大的孩童,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 那亲戚又问:“大嫂子这次来了上京应该不会再走了吧?” 赵老太太点头:“不走了,我这孙儿年纪不小了,也该进学了,正好留在他爹身边好好学一学,再过几年,以他的聪慧,必然能考个功名。” “难道文奇这孩子已经被过继给了大侄子?”那人又问。 “正是,我儿这人死心眼,偏偏对我那儿媳一往情深,我那儿媳又不是个能生的,如今家中出事,连个继承香火的都没有,只得将这孩子过继了。” 赵老太太这么一说,其他亲戚都赞同地点头。 他们都听说赵家出了事,虽然打听的不是很仔细,但多少也听到了些流言蜚语。 据说小林氏的死,就是与她的大儿子有关,现在人已经被关押起来了。今日他们来吊唁,那赵家的大儿子连面都没露,看来传言八成是真的了。 赵家没了长子,可总得有人继承家业,现在不就有了个现成的。 当然,免不了有人会在心里嘀咕,赵铭年纪不大,既然大儿子废了,为何不续弦再生一个? 可是没人会蠢到在这样的场面下将话问出来。 阿缠静静地看着赵老太太身边的赵文奇,小孩子看似淡定,眼中的得意却没能掩藏好。 为什么一定要着急过继这个孩子? 因为长子不争气?因为家业没人继承? 阿缠的目光从赵文奇脸上移到赵铭脸上,他看向赵文奇的眼神里,是满满的自豪,就像是在欣赏自己平生杰作。 或许是因为,眼前这个据说被赵家老爷子和老太太瞧着可怜才收养的赵文奇,根本就是赵铭的亲儿子吧。 这样的戏码,阿缠可太熟悉了。 第17章 来给姐姐上一炷香 当初晋阳侯娶了薛氏,带着她的一双儿女给众人介绍的时候,就如今日的赵铭一样。眼底有一种极力克制的骄傲,大概是觉得自己的亲生儿子百般出色。 可惜那时候的季婵看不懂。 今日坐在这里的阿缠,却看得分明。 不同的是,晋阳侯肆无忌惮的直接将人带回了家中,不管外面的人说什么,以他的身份地位,足以压得下那些流言蜚语。 而赵铭,他是御史。如果本人品行不端,被人抓了把柄,怕是连官都做不下去,所以才有了这出戏。 今日赵老太太这番话,怕是早就想好了的,想要趁机将赵文奇的身份落实下来。 在小林氏的葬礼上,迫不及待的为她认了个儿子,别人还要赞赵大人一句对亡妻情真意切。 让阿缠意外的是,赵闻月竟然没有趁机搅局。她不觉得以赵闻月的性格会这么体贴她父亲,想来是得到了足够的好处,让她同意了这次过继。 府中唯一的不安定因素被解决了,赵文奇过继之事又在亲戚中过了明路,怕是再难更改。 阿缠看着被众人夸赞的,神采奕奕的赵文奇,又想到了十几日之前,捧着肚子满脸期待的小林氏,心想,人类果真是薄情。

相关推荐: 和竹马睡了以后   天下第一道长   金阙春深(父子丼1v2,男全处)   和老爸互换身体后(父女)   家教(1V1 H)   强暴开始的爱情(H)   溺于昼夜(高H NP)   女婿醉了(H)   快穿之女主逆袭计划   宫中秘gl(母女骨科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