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交换记忆的人 > 第170章

第170章

存。 虽然多吉说这些种子已经在极寒中度过了将近两百年的时光,活性都已经丧失,但不知为何,孟北野总觉得,这些东西在许夏手里,或许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希望。 就在他们踏上归途之时,许家沟也是一派红红火火,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们一个个开着小汽车回到老家,村里一下子多了不少人,年味越来越浓了。 不过人多了,口舌也多,亲戚们聚在一块,最关心的就是小辈们的终身大事。 吴书瑶这个过了年就准备结婚的,自然变成了所有人议论的焦点,但她前几天刚在大集上和方志远闹得不太愉快,所以最烦别人问起这一茬,于是这几天天天跟着许夏往山上跑,倒也乐得自在。 许夏也是后面才逐渐了解了这两个人是怎么凑成一对儿的。 简单来说,就是纯粹的体制内相亲,自产自销,说感情吧其实也不深,搭伙儿过日子而已。 这个方志远,除了平时说话做事爹味儿略重之外,别的也还算过得去,两个人单位离得近,老家也都在同一个地方,只看表面是再合适不过了。 只不过直到开始张罗着结婚开始,吴书瑶才忽然发现结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和一个人搭伙把日子过好就行的,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自从双方见过家长之后,他们两个吵架的次数是越来越多,多到有些让她开始厌烦了。 正巧前面大集上的小插曲过后,方志远发消息又教训了她一通,说自己老娘都气病了,直言年后也不准备带礼物来她们家,除非她亲自去跟刘美娟道歉。 那感情好。 清静了几日,吴书瑶反而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原来把那一家子人甩出自己的生活之外,是这么舒服。 她摇摇头轻叹了一声,继续开始整理着电脑上的财务报表。 “辛苦了,书瑶,来喝口热乎的。” 许夏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桃胶炖奶进来,殷勤地递到坐在电脑前的吴书瑶身前。 因为今年许夏手里又多了几家公司,之前找的不坐班会计把几家公司的账做混了,临近年底了才发现,许夏也是两眼一抹黑,只能抓了自己的好朋友来帮忙。 毕竟人家才是专业的。 而吴书瑶也不负所托,一上午的时间便把两家公司搞混的数据分了出来,并重新理顺了报账单,效率比之前找的代班会计高多了。 “趁热喝,里面还放了莲子和红豆,青梅刚炖出来的。” “哇,好香。” 吴书瑶入嘴的第一刻就尝出了这肯定是许夏家的娟姗牛奶,奶香醇厚,格外丝滑。 还有那晶莹剔透的桃胶,又软又糯,带着一股自然的清甜,比之前在外面甜品铺子里点的好吃太多。 这些天她天天跟着在许夏这儿蹭饭,自己照镜子的时候都感觉容光焕发,连她妈张继兰都忍不住夸。 “哎,这次还好有你。” 许夏看着电脑上整整齐齐的报表,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她自己也端了一碗桃胶炖奶慢慢喝,顺便问道。 “对了,书瑶,你有没有同学或者认识的朋友在找工作的啊,我们山上急需一个会计,业务能力水平线以上就行,关键,关键是人品得过关。” “咱们这小地方找个像样的坐班会计可难了,都不愿意往村里跑,而且不了解的人也不敢直接用,这不找了半年还没找上个合适的。” 许夏叹了一声,然后又赶紧补充,“如果愿意过来的话,食宿可以全包,我们家旁边那个三层小楼,就是新建的员工宿舍,年后就都能住进去了。” “会计……”吴书瑶愣了一下,刚要放进嘴里的勺子停滞在半空中,心思微动。 许夏咽下一口软糯的桃胶,又摸着下巴琢磨了琢磨,“工资的话……试用期6000,转正8000,再加年终奖,毕竟我们现在手里的公司好几家,账比较复杂,等明年加工厂再做起来,流水就更多了。” “这么高……” 吴书瑶喃喃道,只不过刚出口,却又合上了嘴。 其实刚才她给许夏捋账的时候就已经看到这里人的工资水平,远比她曾经想象的要高得多。 普通员工尚且如此,会计就更不必多说了。 不知为何,她忽然想起了自己每月发工资时,银行卡里那惨淡的数字,和自己的努力一点都不成正比。 伴随而来的,渐渐稀疏的发根,枯黄的面色和永远紧绷的神经,这真的值得吗…… 虽然心中已经生出了一些隐秘的小心思,但吴书瑶还是微微点了点头,勉强笑了笑,“嗯,我帮你在认识的人里问一问,看看有没有愿意到这边工作的。” “不过你们的工资高,福利又好,估计不难找的……” 她默默喝了一口暖呼呼的桃胶炖奶,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 第368章 来自雪山的种子 两碗桃胶炖奶很快喝完,许夏打了个饱嗝,将碗收起来,顺便说,“书瑶,下午有事儿没,没事儿的话我们去山上摘点花椒芽吧,上次在山上看到居然已经有抽芽的了。” “今年这么早?” 吴书瑶也有点惊讶,照往年的话一般要三月份之后才有的,不过想到儿时常吃的花椒叶嫩芽的滋味儿,她也顾不得许多,赶紧点点头。 “走,一块去。” 因为花椒叶嫩芽的时令很短,所以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她就再难尝到这一口儿,一说起来,还真是忍不住有些流口水。 许夏但笑不语,除了今年是暖冬外,肯定也是因为有玉露滋养,所以今年才抽芽格外早。 只不过两人刚跨上篮子准备出门之时,许夏却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啊?这么快!” 接起电话来的许夏一惊,立刻道,“行,那中午在这吃饭,吃完再走。” 说完,许夏便赶紧拉着吴书瑶上山,“走走,咱们快去快回,今中午有几个客人。” “客人?” 明天就大年三十了,怎么这时候来做客,吴书瑶有点纳闷儿。 不过许夏没多说,她也就没再问,只是挎起篮子,跟在许夏后面一路小跑上山去掐花椒芽了。 另一边王淑芬也提前泡上了新收的腊排骨香肠和酱油肉,准备中午打个热腾腾的辣锅吃,有许得宝之前炒好的底料,再涮点嫩生生的野菜,肯定好吃。 没一会儿,许夏和吴书瑶也挎着满满一篓子花椒嫩芽下来。 王淑芬又利索地起了一锅油,调上稀稀的面糊,洗干净的花椒嫩芽在面糊里过一遍,就可以直接下锅炸,酥脆好吃,还带着鲜花椒的清香,很特别却又很上头的滋味。 “嗯,就是这个味儿。” 许夏迫不及待地捏了一片刚出锅的炸花椒嫩芽扔进嘴里,一咬满口香。 她和吴书瑶两个人跟小仓鼠似的,守在锅前,一边给小炭炉生火一边嘴巴不停,直到听见门口哧哧的停车声,这才停了。 许夏赶紧擦擦手出门,一眼便瞧见了风尘仆仆的三个人。 黑了些,也瘦了些。 尤其是后面的孟予安,脸上黑一块红一块,简直跟变了个人一样。 不过她来不及笑,因为某人脸上还挂着彩,几道刺目的红痕刚刚结痂,看起来颇有些触目惊心。 比照片上看着还严重些。 “怎么回事儿啊?”许夏赶紧凑过去瞧了瞧。 “没事儿,一点小擦伤。”孟北野浅笑着摇了摇头,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 而旁边的柯阳却夸张地啧了一声,“小许老板,此事说来话长,待会儿我可要好好跟你唠一唠……” “你还是歇歇吧。”孟北野嘴角一抽,赶紧拽着柯阳走向后备箱,将里面从藏区空运过来的墨脱红米搬下去。 扎西给他们三个人都带了一百斤,若不是运输麻烦又贵,他恨不得给拉上一车。 孟予安那一百斤正好带回去给孟菁,孟北野自己没留,直接全搬下来了,还有两坛陈年红米酒。 几个人忙活了一通,院子里已经摆得满满当当,许夏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这哪是小礼物,简直是搬家啊。 “这是我朋友家自己种的墨脱红米,味道很不错,那边黄色的袋子是种子,如果尝着喜欢的话,你也可以匀出一块地来,试着种一种。” 孟北野一一给介绍着,随后,又从车辆后座小心翼翼的提出一个神秘的黑箱子。 “至于这个,一会儿进了屋再和你细说。” 许夏愣愣地点点头,不知为何,她一下子就想起了柯阳发来的照片上,那个神秘的冰坨子。 难不成,那东西还真的有什么说法? 带着一腔疑惑,许夏来不及寻根究底,赶紧让人先洗漱吃饭,看他们的样子也知道估计在路上根本没休息,下了飞机就直接过来了。 趁几个人进屋洗漱的功夫,许夏解开袋子,抓了一捧他们带回来的墨脱红米瞧了瞧。 与一般的稻米不同,这些红米晶莹剔透,通身带着暗红色,尤其在米粒的中间部分,颜色越发嫣红,极为漂亮,而且袋子刚一解开,便扑鼻而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许夏并不是没见过红米,但如眼前这般的,倒真是头一次。 她立刻来了兴致,当下就挖了一大碗,简单淘洗后放到砂锅里开始焖,随后从装野菜的篓子里抓了一把收拾好的鲜嫩荠菜,又拿了一条酱油肉切成片。 待到十分钟后,先将酱油肉铺在半熟的红米饭上,等酱油肉蒸出了咸香的油水,与粒粒分明的米饭融为一体,再将切碎的荠菜铺上,继续焖五分钟,一碗春意盎然的赏春饭就做好了。 简单,却又好吃。 这时候,火辣的腊排骨香肠野菜锅子也坐上了小炭炉,还有酥酥脆脆刚出炉的炸花椒叶嫩芽。 三个刚从飞机上下来饥肠辘辘的大男人,哪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二话没说,直接将饭碗干了个底朝天。 腊排骨香肠一口爆汁,炸花椒叶清新爽口。 但最绝的还是这一锅菜饭,得到了桌上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嗯……小孟带回来的这米好吃。” 王淑芬这向来不爱吃大米的人也忍不住又装了一碗,软糯中又带着几分嚼劲儿,米香味儿十足,嚼到后面还带着点极为自然的甘甜。 总之就是好吃。 “扎西大哥这米确实是不同凡响,就是白水煮个粥来都特别好喝。”柯阳点点头,赶紧附和道。 “这应该不是普通红米吧?”许夏眼睛亮晶晶的,只看外表就很特别了,没想到味道更是惊人。 “嗯,这是我朋友家族传下来的改良品种,有几分古代胭脂米的特性,所以格外好吃。”孟北野耐心跟她解释。 “胭脂米……怪不得。” 她自然听说过这御田胭脂米的大名,只可惜这与绿畦碧粳米齐名的清代贡米早已在70年代绝迹,再也无人能品尝到其真正滋味。 那可是让康熙皇帝都爱不释口的味道。 许夏心中难免一阵唏嘘,不过现下这红米的味道已经足够好了,她越吃越喜欢,心里不由得更庆幸孟北野带了种子回来。 暗暗决定过完年她一定也得垦出一片梯田来种一种。 一阵风卷残云之后,桌上已经被扫荡得干干净净,锅子里更是一粒米都没剩下。 就在众人都四仰八叉地倚靠在凳子上消食之时,孟北野却走到一边,提起了那个神秘的黑箱子,将许夏叫到了屋里。 许夏一边揉着肚子,一边眼都不眨的看着孟北野的动作。 “这是什么?” 孟北野的声音从前方响起,“这也是种子。” “不过,是来自两百年前,雪山上的种子。” 随着箱子边缘的锁扣轻轻弹开,一阵雪白的寒气从中溢出,旁边的许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她愣了愣,将目光缓缓探进去。 待那氤氲的白雾终于消失,许夏也终于看清了箱子里东西的全貌。 她呼吸一滞,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也……太美了…… 这是,种子? 第369章 御田胭脂米 只见白雾四溢的箱子里,颜色艳丽华贵的圆长型谷粒正静静的躺在寒气之中,这些稻米的种皮不似一般种子的黄褐色,而是呈现深沉的红,顺纹镌刻着紫色的丝线,瑰丽似晚霞。 她一时间说不出任何话,只能惊叹造物主的神奇。 而这,这居然是来自两百年前的东西…… “红莲胜雕胡,香子馥秋兰。” 看到这些种子的第一时间,许夏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这句诗。 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在看到绚烂如浴水红莲般的胭脂稻迎风摇曳时由衷的感慨。 这……究竟是什么…… 瞬间一个难以置信却又近在咫尺的答案猛地撞入了她的脑海。 许夏如遭雷击,立刻望向对面人的眼睛。 不可能吧…… 孟北野自然一下子就猜到了许夏的想法,他微微颔首,同样静静望着低温保险箱中的稻米种。 “嗯,这是我朋友扎西家族的长辈,两百年前藏到南迦巴瓦峰雪山中的胭脂米种子。” “只可惜,已经过了太漫长的时光,恐怕无法成活了。” 他又将目光移到还在怔愣之中的许夏身上,眸光含笑,似乎很有信心。 “但我想,如果是你的话,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 “这……这也太珍贵了吧……” 许夏一时间还没办法将自己的眼睛从那些漂亮种子的身上移开,喃喃道。 或许因为已经过去了两百年,也或许因为路上轻微的颠簸,有一些种皮已经从米粒上脱落,许夏小心翼翼地拈起几颗放在手心。 心疼的同时,也不由越发惊叹,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手心的米粒通身晶莹剔透,粒粒似红玉般精雕细琢,宛若艺术品一般。 许夏本觉得多吉家的墨脱红米,颜色已经够漂亮了,没想到这真正的胭脂米,居然如此惊艳。 传说中御田胭脂米是专为皇家进贡的清代贡米,连皇帝老儿都爱不释口,从不在民间流传。

相关推荐: 狡兔   遇到老公是撩还是被撩   混在综武当捕神   末世隐居   一等风光   黄峰张芸小说在线阅读   剑尊不太对劲   【正在更新】纯粹的爱   全民载具求生,我有无限赋予能力   山南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