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听说你很会撩妹? > 第79章

第79章

地喝了。 陈科心情复杂:“……” 他行医几十年,见过师生情深的,没见过深成这样的。 换作普通人也就算了,无情帝王家,怎么还能生出个这么尊师重道的皇帝? 就算是一辈子的老夫老妻,多半都没这么的情深,陛下对陆太傅,简直都不像是对待老师了。 但这些话陈科也不敢乱说,只得又行了一礼,回去继续与诸位同僚加急研制药方。 宁倦也不敢再离开陆清则的床边,干脆将书案搬到了陆清则屋子的窗边,随时守着。 这一整日,陆清则都在昏睡。 只在傍晚时短暂地醒来了几瞬。 宁倦握着他的手,又惊又喜,眼眶发热,一句“老师”还没说出口,就得来一句虚弱沙哑的骂声:“……滚出去!” 然后又陷入了无休止的昏迷之中。 宁倦抿紧了唇瓣,一声不吭地给陆清则又喂下了一碗药。 到第三日,陆清则彻底昏迷过去,连偶尔的清醒也没了。 仅仅两三日,他像是又枯瘦了一圈,侧影单薄得像张纸,衣袍都空荡了一分,无声无息地到躺在架子床上,脸上没有几分血色,呼吸愈发衰微,气若游丝。 不仅是陈科,其他太医们也进进出出的,感到为难。 按照他们这段时间在病患所的经验来看,陆太傅这高热不退、昏迷不醒的症状当真是……像极了染疫。 林溪和于流玥的症状便是这样的,只是林溪的体质比陆清则好得多,即使发病了,情况也比陆清则要好。 陆太傅这……十有八九就是了。 可是这话谁也不敢在宁倦跟前说,只能再三以头抢地,劝宁倦别离陆清则太近,减少接触,戴好布巾以遮口鼻云云。 宁倦都听进去了,又像是没听进去,他会好好戴好特制的布巾遮好口鼻,从陆清则房间里出来就洗手更衣,但药一定要亲手喂,不愿假他人之手。 一股阴云似乎笼罩在官署上空,过往的人都低头敛目,神色凝重,不敢说笑。 好在几日过去,接触过林溪的人都没有出现症状,包括宁倦也依旧安稳无事。 第四日,郑垚先从安置所里出来了,宁倦难得跨出了小院,给郑垚吩咐了几句话。 一刻钟后,郑垚便又领了一百人,策马狂奔,离开了集安府。 宁倦稍微离开了会儿,便由一位太医和长顺在屋里照看着陆清则。 等他回到屋里,就听到了更糟糕的消息。 长顺尖细的嗓音像条绷紧了弦,颤声道:“陛下,陆大人、陆大人忽然喝不进药了,您之前喂的药,都吐出来了……怎么办啊陛下?” 宁倦的脸色一下变得极度难看。 病患所的很多病患就是这样的。 头一天出现风寒的症状,第二三天愈发严重,然后开始吃不进药,吐个不停,这就是发病的前兆了。 一旦发病,痛苦就会升级,要忍受生不如死的病痛,许多人甚至熬不过这一关。 分明是伏暑,一股寒气却从脚底窜到了后脑门,宁倦的心口都在发凉,连日来的不眠不休似乎将他击垮了一瞬,他的身体忽然晃了一下。 长顺声音都变了调,和太医慌忙扶住宁倦:“陛下!” 宁倦闭了闭眼,抬抬手,示意他们安静,走到床边坐下。 陆清则的眼睫自然地阖着,仿佛是当真睡着了,那丝生机聚在眉间,有种将散未散的摇摇欲坠之感,宁倦只是看一眼,就感觉心口被一只无形的冰冷大手摄住了,但隔着一层布巾,他也连稍重一点呼吸都不敢,唯恐将陆清则最后的生气惊散了。 他不声不响地将陆清则半抱起来,陆清则毫无意识的,身体没有丝毫力气,软软地歪倒了一下,宁倦又稍微用了点力,将他托搂到怀里,接过长顺手里的药碗。 长顺和太医看得眼角抽了一下。 他们理解陛下关心陆大人的心情,但这个姿势……是不是有点…… 长顺越看越感觉不对,太阳穴都在突突直跳,呆了半晌,忽然针扎了似的,猛地拉着那名太医就往外走去:“您去忙吧,陆大人就交给咱家和陛下照顾!” 宁倦充耳不闻,没有在意长顺和那名在做什么,仔细地给陆清则喂下了小半碗的药。 给陆清则喂药是很省心的事,没有什么阻碍就顺利喂进了半碗。 宁倦心底方才稍微松了点,怀里的身躯忽然挣动了一下。 陆清则偏过头,呛咳着将方才喝下去的药吐得一干二净,冷白的眉目被汗浸得湿漉漉的,呼吸短促而急切,瘦弱的胸膛剧烈地上下起伏。 宁倦怕他呛到,连忙给他拍了拍背。 良久,陆清则才平复下来,昏睡中也不甚安稳,眉目紧紧拧着。 宁倦颤抖着搂紧了他,嗓音低哑,带着几分微不可查的祈求与恐惧:“老师,别吐,咽下去……咽下去好不好?” 陆清则却连一丝回应也没有了。 长顺重新回到屋里时,就看到宁倦低着头,半边脸都埋没在阴影里。 长顺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搂抱着陆清则坐在那里的皇帝陛下那么年轻,分明该是全天下最意气风发的人,此刻浑身却笼罩着无力的绝望感。 但也仅仅只有一瞬而已。 再抬起头时,宁倦的眼神恢复如常,搁下空掉的药碗,语气淡淡:“继续煎药送来。” 长顺张了张嘴,把话咽回去,走到院门边,吩咐守在外面的侍卫去厨房再端碗药来。 这一夜所有人都过得极度煎熬。 夜色像化不开的浓墨,沉沉地笼罩着集安府的天空,夏夜竟无星无月,仿佛乌云遮蔽,官署里彻夜灯火通明。 宁倦陪着陆清则又一次熬到了晨光熹微。 他倔强地一定要陆清则将药咽下去,陆清则就像跟他对着干般,每每喝完药没多久,又把药悉数吐了出来,折磨着宁倦的精神。 但小皇帝的偏执也令人心惊。 连长顺都想开口,求宁倦别再折腾了,陆大人的喉咙都吐哑了。 但偶然间对上少年天子发红的、似乎微潮的眼角,他就说不出这句话了。 长顺惊心吊胆地低着头,惶惶地想,那是……眼泪吗? 转机出现在第六日的中午。 两日前刚回官署,又带着人离开的郑垚回来了。 并且带回来了一个特殊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长顺: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长顺:虽然陛下还没发现自己的感情,但我已经发现了 =+ 第三十九章 江南梁家曾风光一时,二十多年前,先帝下江南,水土不服时,梁家独女被当地官员请去诊治,崇安帝在病中一眼看上了梁家的独女,强行将她带回京城,封为静嫔。 因着女儿入宫,梁家的声名也更显赫了几分。 几年后,静嫔谋害皇嗣的消息传回江南,静嫔被打入冷宫,梁家也被连坐问罪,随后又被皇后母家人报复打压。 又几年,静嫔在冷宫里病死,梁家也在一场不知如何而起的大火后,死的死,伤的伤,余下的悉数散去,再无声息。 郑垚找回来的人,虽然不姓梁,但与梁家关系匪浅,是被梁家收养的孤儿,也是宁倦母亲的师兄。 宁倦的记忆很好,幼时在冷宫里,母亲和他说过的往事,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她除了讲一讲曾短暂看过的外面的世界,便是讲宁倦素未谋面的外公外婆,还有她那位医术无双的天才师兄。 那个人叫徐恕。 说到徐恕时,母亲总会沉默下来,望着冷宫顶上寂寥的夜空,发很久的呆,然后没头没脑地说一句:“若是当初我没有出诊……” 便没有下文了。 宁倦虽然记得母亲对他说的每一个字,但幼时他并不懂母亲为何要做这样的假设。 长大后回忆此事,才明白过来。 母亲是在后悔当初出诊,遇见了崇安帝,才被他强行带回京城,当了后宫里被绣在锦屏上的一朵不起眼的花。 他也渐渐明白,为什么母亲偶尔望向他的眼神里,会掺杂着几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的厌恶。 那丝扎人的厌恶是他美好回忆里的一根刺,所以他从未同陆清则说过这件事。 徐恕是在江右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被郑垚找到的。 早在下江南前,宁倦就在派人掘地三尺地找人了,还好,总算是找着了。 具体来说,应该是逮来的。 梁家树倒猢狲散,徐恕也离开了,隐姓埋名,化名徐圆,四处游医,半年前在江右北部的小村子里开了家小药铺,暂时歇脚。 小村子没被水患波及,但消息闭塞,徐恕甚至都不清楚皇帝来江右了。 被锦衣卫找上门时,徐恕的态度十分抵触,拒不愿从,郑垚赶时间,干脆直接把人绑起来,一丢马背,笃笃笃地就骑着马飞奔回来了。 徐恕一个大夫,又不是武夫,在马背上差点被颠吐了,抵达集安府时,脸色相当难看,累得七荤八素了,还有精力一路骂骂咧咧:“朝廷的人就是这般土匪行径吗,我说过了,我只是个普通郎中,你们要救什么贵人,

相关推荐: 虫族之先婚后爱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宣言(肉)   缠绵星洲(1v1虐爱)   小公子(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   下弦美人(H)   寡妇门前桃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