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青梅弄竹马(高H 1v1) > 第104章

第104章

了?” 段愉听到这话也不敢转头,低声回道:“大人,我第一次面见天子,便遇到这种大事,委实心中有些慌乱。幸好有大人在,卑职这才能稳得住。” 兵部侍郎眼睛盯着地面,膝盖跪的有些发麻,他慢慢说道:“事情到如今,你只记住一句话,御前回话,不可说谎。” “微臣不敢,字字句句皆是实话。” “那就不用怕了。” 其他的怕也没用,看陛下这回如何处置吧。 兵部侍郎也没想到,最后拽出来的居然会是东宫的幕僚。 *** 淑妃拿着一把精致的小铜剪子,正在修剪花枝,旁边胡嬷嬷帮着递花。 陈福正在回话。 “太子殿下已经被宣至崇政殿,奴才打听到陛下大发雷霆,崇政殿外以兵部尚书为首跪了十几个人,当初故意传错话的小吏,屁股都被打开了花,生死不知。” 淑妃手中的剪子微微一顿,“只宣召了太子一个?” “是。”陈福回道。 淑妃冷笑一声,皇上这是还想庇护太子? 想到这里,她看着陈福问道:“你打听清楚了,这次梁循确实被抓到了证据?” “是,被打得半死的小吏,正是他买通的人。”陈福道,“娘娘,这小吏已被打得半死,罪责已定,还有梁循在前顶着,只怕太子殿下那边不易撼动。” 淑妃将小铜剪子扔在桌上,冷笑一声,这才又道:“皇后那边有什么动静?” “坤德宫没有任何异常,皇后娘娘今日宫门都没出一步。” “皇后还是如此沉得住气。”淑妃略有些失望,皇后越是稳得住,太子那边就越不会有事。 看来,梁循这回要顶罪了。 淑妃想起儿子跟她说过的话,看着陈福说道:“贵妃、德妃与贤妃那边如何?” 陈福摇头,“一切如常。” 居然没有落井下石,淑妃心情更不好了。 她们不肯落井下石,那就说明这次她们不认为太子有什么危险,所以没有轻举妄动。 胡嬷嬷看着娘娘面色不佳,她轻声说道:“娘娘,其实这也未必就是坏事,三妃不动,未必就是怕皇后,只怕还在观望陛下的态度。” 淑妃岂能不知,她看着胡嬷嬷说道:“皇上一心要扶持太子,她们没有十足把握当然不肯出手。” “太子大婚在即,举国欢庆,这个时候陛下便是对太子殿下不满,也会压下去的。娘娘,此时您不宜出手啊。” “本宫也没想做什么,上次皇上对坤德宫那边已有不悦,这次太子又惹怒陛下,即便是陛下还要护着他,只怕也跟以前大有不同。再有一回,可就不好说了。” 淑妃说着,自己憋在心头的那股气也微微一松,随即一笑,“这次搭上梁循,太子就算不是自断一臂,也损失不小。而且,宁亲王对太子肯定心生不满,以后太子不要妄想再拉拢他。” 如此一来,太子的损失也着实不小。 “娘娘说的是,太子仗着陛下偏爱,不知收敛,日积月累,早晚也会翻船。”胡嬷嬷笑道。 淑妃眼中带了几分笑意,“备一份参汤,让御膳房小火慢熬,午膳时,本宫送去崇政殿。” “是。”胡嬷嬷笑着应下,转身往御膳房去传话。 陈福看着娘娘心情愉悦起来,他又开口说道:“娘娘,御膳房这回大洗牌,各宫都损失不小。新上任的御膳房管事不太好打交道,显然是想独善其身。” 淑妃闻言笑得更开心了,“独善其身好啊,大家都能吃个放心饭。本宫还怕他是个墙头草呢,出了慕华郡主的事情,陛下让丁肇亲自盯着御膳房,这段日子哪一个不得夹起尾巴做人?” “那咱们的人……”陈福有些犹豫地问道。 “还剩下几个?” “只有一个了。” “一个……”淑妃皱眉,“也够用了。” 用在刀刃上,一人抵千军。 “娘娘。”雪岑快步走进来,福身一礼,这才回话,“太子殿下约束东宫官员不利,罚半年俸禄,禁闭一月,梁循被发配充军,武选司郎中赵训渎职被罢官,段愉段大人不畏强权公正做事求真谨慎升任郎中一职。” 淑妃先是一愣,随即大喜,“当真?” 这可真是喜从天降! “是,是真的,娘娘。”雪岑满面笑容的说道。 武选司郎中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掌管武选司有实权啊。 “好!”淑妃心情大好,上回明曦吃了大亏,皇上没有任何表态,这回算是补偿到了明曦大哥的身上。 以段愉的资历,想要坐上郎中的官位,少说还得历练几年。 这回他可真是有运气,让他赶上了。 “萧临呢?”淑妃看着雪岑又问道,段愉都有这样的补偿,萧临肯定也会有。 “萧世子被封指挥佥事,前往奉城伯手下任职。”雪岑笑道。 指挥佥事啊,四品官,比段愉还要高。 这下也能安抚宁亲王了。 最终,还是去了奉城伯的地盘上,与儿子当初谋划一致。 真是三喜临门。 淑妃心想,这回皇后怕是要气疯了。 真是痛快! 儿子与明曦联手布局,虽然其中风险极大,结果总归是如意了。 重要的是,从头到尾自己儿子没露面,在陛下那里没有丝毫的痕迹,这才是她最关心的。 淑妃看着陈福,“你立刻去定远伯送喜,务必让伯府的人知道,段愉升官,可是受了明曦的福泽。” 就定远伯夫人那性子,若不与她说明白,还真以为是她自己儿子的本事呢。 哼。 她儿媳妇的功劳,谁也别想抹去了! 第216章 血溅三尺 陈福从定远伯府离开,想起方才定远伯夫人的神色,嘴角微微一撇,幸好娘娘想得周到。 荣安堂内,老太爷一脸欣慰地看着明曦,这一把赌赢了! 太夫人忙让人张罗宴席,等段愉回来后庆贺。 二夫人与三夫人不停口地夸赞明曦,尤其是当着姜氏的面,姜氏脸色相当的精彩。 想起方才自己当着淑妃跟前陈管事的面说的那句怎么可能的话,脸上不由发烫。 此时讪讪的,索性借口张罗酒席避开了。 她一走,段徽柔也觉得没意思,瞧着被众人簇拥的段明曦,她已经听了段琪的话,不让自己去嫉妒,她告诉自己这是段明曦凭自己本事得来的。 可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便也找了个借口悄悄离开。 太夫人眼尾扫到并未阻止,徽柔现在能做到在明曦面前不口出恶言,保持面上姐妹和睦,她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然的话,吃苦头的还是她自己。 到底是她疼着长大的孙女,太夫人也不想她在府里颜面扫地。 段琪回府,就感觉到府里喜气洋洋的气氛,他抓了个下人一问,才知道大哥升官了。 升官? 段琪很是意外,怎么回事? 他没有急着去荣安堂请安,先回了自己的院子,让贴身的小厮去打听一下,自己换了身喜庆的衣裳,等小厮问清楚回来回禀后,他既高兴又意外。 大哥这样的朽木,大姐都能把他扶上墙,果然厉害。 是个令人开心的事情,段琪抬脚就往荣安堂走。 他一进荣安堂的院子,就有丫头跑进去回禀,踏进荣安堂的门,里面欢声笑语送入耳中。 段愉被众人簇拥着问话,祖父祖母满面笑容,连不常回家的父亲也在,二叔在庄子上尚未回来,三叔还未下衙,家里已经是十分热闹。 肖氏忙得脚不沾地,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她就说自己的眼光错不了,投靠大妹妹果然没错。 “孙儿拜见祖父,祖母。” “琪哥儿回来了,快过来,与你说桩喜事,你大哥升官了。” 段琪看着祖母笑,“孙儿一进门,就见大家喜气洋洋。”说着转头看向段愉,“恭喜大哥。” 段愉有点不好意思,看了明曦一眼,道:“多亏大妹妹,若不是她,我哪有这样的好福气。” “固然有大姐相助,但是若大哥自己打了退堂鼓,也没现在的荣耀。” 段愉听到这话满面红光,拉着段琪的手说道:“三弟,你也好好读书,咱们家你跟二弟都是读书的好苗子,咱们兄弟力往一处使,伯府肯定越来越好。” “好。”段琪笑着点头,“我听大哥的。” 老太爷听到这话很是欣慰,看着他们兄弟说道:“等到过年宁哥儿、缙哥儿还有珩哥儿都会回来,你们兄弟要好好的聚一聚,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话可要记在心里。” “是。” 段琪跟段愉齐声应道。 二夫人笑着说道:“爹,您就放心,咱们府上的孩子们都是好的,必然如您所愿。” 三夫人也跟着附和,随即又道:“我让人去看看,琛哥儿他们三个也该从书院回来了,今晚难得大家能聚在一起,可得好好热闹热闹。” 段琪道:“三婶,我去看看。” 三夫人没有拒绝,摆摆手,“那你就跑一趟。” 段愉一见也一起去了,两兄弟并肩往外走,好不亲热。 段清音坐在明曦身边,她笑着说道:“大姐,咱们家现在的气氛可真好。” 明曦听到这话神色微微一晃,是啊,现在是比起上辈子伯府明争暗斗,各为其利真的是好太多了。 不管是段愉还是段琪,或者是其他两房的堂兄弟,都会站在她的身后,成为她的助力。 她现在站出去,别人还会说伯府的男丁没几个出息的。 等再过几年,随着他们逐渐长大,功名傍身,别人的说法又会不一样了。 孤身一人单打独斗她自然不惧,但是若有强有力的家族做支撑,自然更好。 放眼望去,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哪一个背后没有家族支撑? 只要肯用心,一盘散沙在她手中也能凝聚成塔。 明曦侧头看着段清音,“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段清音用力点头,她就盼着哥哥早些回来,能考中进士,有了官职傍身,她姨娘在府里就不用这么辛苦,她以后的路也会走得更顺畅。 这日子真有盼头,想想就很开心。 外头传来说笑声,隔着老远就听到了三爷的大嗓门。 太夫人笑着说道:“这个老三,人未到声先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很快二爷三爷带着一群孩子进了门,先给长辈见礼,大家又互相打过招呼。 三爷大声说道:“我在衙门就听说了,这可真是大喜事。段愉做得好,我这脸上也有光。” 二爷在庄子上回来,见了一群侄子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现在更高兴,段愉都能步步高升,明曦答应他的事情,肯定没跑了。 人到齐了,老太爷让开宴。 肖氏带着人摆桌,家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她脚步轻快,面带笑容,对明曦那是格外的亲热。 安顿好大家,又忙去请姜氏与段徽柔来入座,姜氏才从厨房那边回来,进来后,就坐在了太夫人的身边。 二夫人与三夫人依次入座,肖氏又安排几个妹妹入座,她自己则服侍大家,忙着让厨房那边上菜。 段徽柔坐在段蓉身边,脸上尽量保持着和善的笑容。 太夫人看着肖氏就道:“今日也是你的好日子,你也坐下吃饭,让万妈妈带着人服侍就是。” 肖氏连连推辞,眼尾扫过婆婆姜氏。 姜氏就看向她,“太夫人让你坐你就座。” 肖氏这才笑着应了,明曦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吩咐丫头送上一套新的碗盘杯箸。 酒菜上桌,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明曦抬眼望去,灯光之下,伯府人人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每个人看向她时,眼神都是慈爱的,友善的,亲近的。 当然,姜氏与段徽柔不在她的视线之内。 她曾经可望而不可求的,现在都得到了。 不管用什么办法促成的,此时此刻,她想她是开心的。 这一份开心,是她给上一世的自己做个交代。 利益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万众归心。 用不好,血溅三尺。 她知道,从今以后,整个伯府都会随她驱使。 这就是她想要的,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只要听话即可。 第217章 有喜 随着梁循被充军,太子禁闭一月,兵部动荡,整个京城的气氛都变得不一样了。 整个兵部从上到下都被梳理一遍,皇帝雷霆大怒的背后,是因为太子能轻而易举插手兵部事宜。 梁循虽然顶了罪,太子口口声声不知情,态度诚恳,潸然泪下,但是这并不代表皇帝就真的信了。 至少,兵部从上到下被问罪者足有三成,首当其冲的便是兵部尚书被罢官,兵部侍郎郭资因带段愉求证避过一劫,堪堪保住了官位。 兵部的震荡,使京城上下皆为震撼,众人闻风而动,这个关口上,谁还敢出风头。 京城一下子安静下来,定远伯府在这次的风波里大为扬名,连带着段愉一度成为新晋的红人。 段愉听祖父的话,一概宴饮皆拒绝了,兵部尚书的倒台,让他事后回想也是惊出一身冷汗,做事情倒是更加谨慎了。 太子禁闭一月期限满后,随着东宫的大门再

相关推荐: 夭夭拥有催眠能力   八零年代年少成名   龙抬头(H)   极品小帅哥连环挨操记(H)   深夜发疯病娇脑洞合集   食髓知味(姐弟骨科,1v1)   窃星(高干 H)   老司机受和他的器大活烂攻(H)   另一种饥渴(SM)   欲骨天香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