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高考失利的我只能当文娱大佬了 > 第124章

第124章

远在厨房里,就给不愿上桌的马明朝单独留了一份出来。 最后收拾残局的时候,吴远瞧着颜如卿起身,都要扶着石桌,才能勉力站起。 不由失笑道:“颜姐,你至于的么?” 颜如卿却执拗地道:“你不懂!反正就是不能输给他。” 紧接着又问:“晚上吃什么?” 吴远手上动作不停,嘴上却苦笑道:“你想吃什么,颜姐?” 颜如卿也是一脸茫然,“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 “随便是吧?” “对头,就是随便。” “随便最难做了。”吴远摇摇头道。 很快,吴远把台面收拾干净,端进厨房交给了马明朝。 颜如卿就在院子里,来回地逛游消食。 俨然个怀了身孕的孕妇一样。 直到片刻后,黄家大姐找过来道:“去你院里没人,我一猜,你就在小吴这边。” 接着瞧见颜如卿的架势,顿时哎呀一声:“几个月啦?” 颜如卿气咻咻地转身道:“黄大姐,连你也嘲笑我?” 黄家大姐连忙敛止笑声,恢复正经道:“好好好,不开玩笑,说正事。老爷子刚才打电话回来,叫你晚上过去一趟。” 颜如卿并不意外,径自指着吴远道:“带不带他?” 这让黄家大姐有些为难。 吴远主动道:“颜姐,你们有事说事。你就饶了我吧!” 黄家大姐如释重负。 颜如卿却还犹自不满意,结果被黄家大姐一句旧话重提,彻底打败了。 “你说你要是真有了几个月的身孕,不就解决了吗?” 颜如卿当即退让道:“得得得,当我没说。” 黄家大姐回过头来问:“小吴这回在这边,能待几天?” 吴远却把问题丢回给颜如卿道:“颜姐待几天,我就待几天。” 黄家大姐笑意吟吟地回看颜如卿。 就跟看自家妹子一样。 颜如卿却语出幽幽地道:“我能待几天,得看今晚黄伯伯给我派什么任务。” 第958章 将来大工程,少不了你的 这多少有点跟吴远明牌的意思。 听得黄家大姐不由看向吴远,哪知道吴远一幅漠不关心的样子。 好在小吴师傅身家清白,是可以确认的。 虽说跟台岛有点联系,但内容上是经得住查的。 黄家大姐的眼神,颜如卿是看得懂的。 但她却不愿因此而让吴远卷入太多。 她看着吴远清清白白地做个富家翁就挺好。 于是也顾不上肚皮还有点撑的难受,拉上黄家大姐就离开了。 午后的阳光,微暖不凉。 照在人身上,敞敞亮亮的。 颜如卿背负的秘密,吴远无意去窥探。 有那功夫,不如喂喂院里的锦鲤。 十尾锦鲤吃饱了,沉入水底,不愿露面。 吴远也罢了撒粮的手,拍拍手,出了四合院,走进胡同,走进市井之中。 相比于黄老颜如卿他们构建的上层社会。 吴远更喜欢沉浸于市井之中,游刃有余。 结果一出门,就碰上了四处游荡的那爷。 前几次都没说上话,今儿个那爷可算是逮着机会了,接了吴远一根烟,就忍不住怨天尤人道:“吴老板,我这四合院刚开工没几天,你说今年冬天,不想光屁股上公共厕所的愿望,还能不能实现得了?” 吴远不答反问道:“我先问你,那爷,你家水路拓宽这下都做好了没有?” 那爷点点头,都做好了。 “李师傅直接带人用小挖机挖的,小半个钟头就搞定了。” 李师傅说得是李鸿忠那个施工队,这一点吴远是知道的。 不过他一听这话,就顺便道:“那可别把您那些老古董碰着了,走,我们去你家看看去。” 那爷二话不说:“那敢情好哇。” 几口烟的功夫,吴远随着那爷进了院。 就见李鸿忠正带人,四处忙着,都没注意到他到来。 那爷也引着吴远直接来到寸土未动的西厢道:“宝贝都在这边放着哩,而且李师傅特地提醒了,不放在架子上,这不全都摆在地上,箱子里。” 吴远点点头,“那挺好。” 回头出了西厢,站在院子里,翻修进度尽收眼底。 “那爷,你这再来一个半月就差不多了。在此之前,你还得光屁股跑公共厕所,在那之后你还跑不跑,就看你个人喜好了。” “嘿,你这小子,那爷我可没那喜好!” 接着那爷拍着吴远转身道:“借你吉言,这里头的古董,你看上那件了,随便拿。我保证一生不吭,也不阻拦。” 吴远笑着敬谢不敏道:“得了,那爷,您这是考我眼力呢?” 旋即边摆手边道:“我这眼里,看看家具,看看木头还行,看这些老古董,那跟瞎子没什么区别。在您面前,我就不献这个丑啦。” 那爷自嘲道:“知道你小子家大业大,看不上我这点土里刨出来的东西。” 吴远哈哈一笑,也不点破。 总之那爷这古董。 你打眼了,他笑你。 你不打眼吧,他心疼。 是没法两全其美的。 所以那爷这话,就只能听听,别往心里去。 就在这时,李鸿忠也发现他了,蓬头垢面地跑过来,就要往兜里掏烟散给吴远。 结果被吴远抢先扔给他一支道:“辛苦了!冬天白天短了,这进度还赶得上么?毕竟那爷还盼着在家里蹲马桶。” 李鸿忠看了那爷一眼道:“赶得上,老板。天是短了,但中午不休息,活也不少干。” 接着李鸿忠点上烟后,不合时宜地问了一句:“老板,我多嘴问一句,咱们还能重返亚运村的工地么?” 吴远笑着反问:“你想不想重返那边?” 李鸿忠连连点头,但嘴上却没说话。 他总不能当着那爷的面说,干这种小家子小院的活,人太憋屈。 不如大工程来得痛快。 吴远也不明说,径自道:“好好把那爷家的翻修搞搞好,将来大工程,少不了你的。就算不是亚运村,也有可能是别的什么地儿。” 李鸿忠连忙哎地应了一声,随即不等嘴里的华子抽完,就道:“那我先去忙了,老板,你们聊。” 眼见李鸿忠去忙活了。 吴远跟着那爷往外走,边走边道:“那爷,我这人干事,你还不放心么?” 那爷沉吟道:“小李么,方方面面,倒也挺周到的,就是叫人感觉不那么踏实。” 得了,那爷喜欢是的龚大彪那款。 可龚大彪如今,还在李老的院里,没腾出手来。 岂能事事尽如人意? 吴远拍拍自己道:“那爷你尽管把心放肚子里去,这不还有我呢么?” 跟那爷分开,吴远在胡同里信步溜达。 没多一会儿,又被金大妈堵了个正着。 金大妈家的翻修工程也开始了,只是比那爷家慢上两天。 带工的是师兄翟第的徒弟唐三斧。 唐三斧是有几分莾劲的,一看就是自己大徒弟马明军那一号的。 但还真别说。 那细致劲儿,还真让翟师兄给调教出来了。 否则,翟师兄也不可能安排他来带工搞四合院翻修。 然而一到吴远这个师叔面前,这个唐三斧就又表现得马明军一样。 说话只知道嘿嘿笑,做事只能拿当三板斧。 吴远照旧巡视了一番,主要是给金大妈宽宽心。 毕竟都是街坊邻居的,这几个翻修工程可不能做翻车了。 这一点,他不仅要跟唐三斧强调。 也会跟师兄翟第说的。 毕竟谁徒弟谁熟悉。 一通转悠下来,时间过得飞快。 临到傍晚,回到四合院,花娘也不来了。 吴远和马明朝俩大老爷们,只能做点打卤面,简单垫补一下肚子。 直到俩人关了院门,各自休息。 花娘也没再来。 看来,这澡也不是非洗不可嘛。 吴远回到后院,舒舒坦坦地泡了个澡,然后靠在床头,给媳妇打去电话。 电话一接通,就传来杨落雁那兴奋的声音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给你的羽绒服,我做好了,就等你回来试试了!” 吴远愕然道:“这才几天,你也太拼了吧?” 杨落雁不无自豪地道:“就这,已经改到第三版,我才拿出来的呢。之前的都没版型,实在是看不上眼。这次找到的面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959章 有时候努力,未必有收获 挂了媳妇的电话,吴远睡得格外安稳。 隔天醒来,11月19日,周一,天阴沉沉的,眼看着要下雪的样子。 吴远却开始想家了。 不过再怎么想家,今儿一天还是要等的。 等张百发那边的消息。 有消息的话,今儿就该有了。 没有的话,再多等十天,也无济于事。 吴远洗漱之后,正准备去买早餐,却已经被马明朝抢先去了。 于是只能信步走到隔壁,想跟颜如卿说一声。 结果隔壁四合院大门紧锁着。 再看向胡同里的红色跑车,早已不在了。 吴远心中有所猜测,但依旧等到马明朝回来,才确认了颜姐匆匆离开的消息。 颜如卿这一走,四合院就没什么意思了。 尤其是眼前大雪将至的时节。 一个人缩在院子里,煨着红泥小火炉,煮着茶,看着书。 终究差点意思。 俩人吃完早饭,吴远拿上隔壁的钥匙,顺便吩咐马明朝道:“你到黄老那边,通知黄家大姐或者看管采暖炉的工作人员过来一趟,就说还有个事要说一下。” 马明朝闻声去了。 吴远到隔壁一进院开了门,径自进到采暖房。 看来颜姐走得够早的,采暖炉里的煤早就烧没了,连带着水温都降下来了。 如此正好。 吴远打开泄水阀,将采暖炉里的存水放出来。 免得天寒地冻时,家里没人,再把炉子或者水管冻坏了。 操作完这一切,确认再无遗漏,吴远这才重新落了锁,回到自家四合院。 此时,黄家大姐不仅亲自来了,还带来了负责采暖炉的工作人员。 正好吴远就拿自家的采暖炉亲自示范一遍。 以备着哪一天黄老搬回到机关小楼里去。 黄家大姐认真瞧着,工作人员更是不敢怠慢。 好在吴远每一步都操作得很慢,讲得很多。 其实黄老这样的级别,找个专业烧采暖炉的都不过分。 只是一事不烦二主,吴远能顺带着教的,便教了。 等教的差不多后,黄家大姐就问起道:“准备今儿回了?” 吴远点点头:“白天我再等个消息,如果等不到的话,晚上我就回了。” 接着续道:“黄老那边,我就不去打扰了,黄大姐帮我带个话就行。” 黄家大姐点点头,“你们年轻人嘛,总是风风火火的。这样也好,这样也好。” 吴远总觉着这话里有话的。 但他并没有多问。 送走了黄家大姐和工作人员,吴远把行李提溜到门口,便把剩下的交给马明朝收拾。 自己个信步遛达到胡同口的小卖部。 趴在窗口,拍出一张五十道:“老板娘,来包华子。” 花娘回身拿了包华子,压在那五十块上推了回来,俩眼已然红起道:“准备回了?” 吴远点头:“院子里的锦鲤又得拜托你了。” 一听这话,连打牌的臭老爷们也都回过头来:“吴老板这就回啦?” 吴远就手拆开刚从店里拿的华子,给一众老爷们散过去道:“没办法,劳碌命,哪来各位老哥哥清闲哟!” 众人皆咧嘴笑。 吴老板给这面子,咱自然是要接着。 只有花娘看不下去道:“真是有脸笑!” 说着,抓起那张五十,直接塞到吴远的上衣口袋里。 吴远只好接了,白嫖了花娘一包华子。 奔驰离开东城区胡同,就先去了丁老和李老的小院。 这两处,一个是孟师傅带工负责,一个是龚大彪带工负责,都不要人烦心。 饶是如此,吴远过来露个面,依旧比不来要强。 尤其是龚大彪这里,总有个孙二黑拱火的。 万一知道自己去过李鸿忠的项目现场,却没到他这边,心里头指定又会多想。 对于这俩人,自己这一碗水得端平。 如此跑了一上午,回到北四环的办事处,都没赶上午饭。 无奈之下,只能带着马明朝,忍痛去亚运村宾馆小吃了一顿。 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等吃完饭回到办事处。 盼盼办事处这边一如既往地电话不断。 腾达办事处这边,来访客户依旧不断,但成单率却有所下降。 因为一听说年前来不及排上队,干脆都推到年后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 吴远身为老板,又是过来人,是很能理解。 往年在外搞装修的时候,临近年关的活是越来越少的。 这是规律。 反倒是邹宁有点子患得患失,总觉得能有一个又一个地增长,来彰显自己这半年来在外地的努力。 其实有时候努力,未必见得会有收获的。 不过回到办事处这一会的功夫,吴远也看出问题来了。 那就是办事处这筒子楼的格局,压根就不保暖,南北通透,北风一刮,把空调好不容易打出来的暖意都吹走了。 这还是如今气温在零度左右,并未降到零下太多的缘故。 真到了首都冬天最冷的时候,这空调都不好使。 怪不得孟瑶这姑娘,总是动个不停地,敢情是被冻的。 可这个问题,也不好解决。 吴远把邹宁和宋贤叫到一起商量这事。 宋贤一听完,就边给吴远散烟边道:“老板,这事还不简单,咱也申请集中供暖呗。咱们宿舍那边的楼盘就是这样,交点供暖费的事。” 不等吴远回应,邹宁就提醒道:“宋主任,别说咱们这边了,就算是亚运村公寓那边,也没通上暖气。你也不想想,北四环这个鸟不拉屎的地儿,哪有暖气可通?” 这倒提醒吴远了。 亚运村公寓的运营,装修是一方面,水电气暖一样都不能少。 宋贤确实是大意了,一口烟含在嘴里,连火都忘了点道:“那亚运村宾馆是怎么取暖的?总不能偌大的宾馆,都没考虑供暖吧?” 这一点,吴远一清二楚:“亚运村宾馆有自己的暖气锅炉,各房间都有暖气片。” 邹宁道:“干脆每间办公室搞个煤球炉算了。” “那太简陋了,而且不安全。”吴远一口回绝道:“这样吧,回头我联系个进口采暖炉过来,那采暖炉烧起来挺简单,而且安全。你们内部排个值班表,轮流看顾一下。” 宋贤当即道:“老板大气!” 第960章 用料太实在,限制了发挥 这不是什么大气不大气的问题。 内地如今也有不少土锅炉,但太不成熟了。 十多年后,土锅炉被广泛应用于澡堂等各种经营场所时,依旧频频出事。 轻辙受伤,重则出人命。 更何况如今尚未被广泛应用的土锅炉呢。 所以吴远宁愿多花俩钱。 等将来这俩办事处,升级成分公司,搬到亚运村内部商业综合体里之后,这拆下的进口采暖炉,再放到自家另外一套四合院里就是了。 不至于浪费。 定下了这个基调,吴远当即就打电话联系这事。 正好跟丁老、李老他们院里的采暖炉一道定了。 量多,就好办多了。 如此到了下午三四点钟。 天气愈发阴沉了,屋子里也愈发阴冷了。 墙上的空调打着,却总让人觉着留不住热气。 腾达办公室的几个女孩,全都裹紧了外套,连一向爱说话的孟瑶,都停止了蹦跶。 傍晚时分。 吴远坐着奔驰,直奔火车站。 天空中阴郁得,有种万马齐喑的感觉。 无怪乎,听说寒冷的地区,人容易抑郁。 吴远看着窗外的天空,一想着往前去整个采暖季,首都的天空怕是亮堂不了几天,就不由叮嘱宋贤道:“采暖炉那事,你多关注关注。早一点装起来,你们也早一点享受。” 宋飞连连点头:“老板,你就放心吧。” 奔驰停在火车站站前的路边上。 宋飞跟着吴远俩人一道下了车,准备换到驾驶位上。 猝不及防地被冷风往怀里一钻,不由裹紧了外套。 就这,还跟吴远客气道:“老板,我把你们送进去。” 吴远扬扬手道:“赶紧上车回去吧,瞧给你冻的那样儿。” 宋贤讪讪地笑了笑,冲自家老板摆了摆手,连忙钻进了车内。 眼瞅着老板俩人头也不回地走了,一脚油门,赶紧离开了拥挤的火车站。 吴远俩人一路穿梭于人流之中,检票上车。 那架势,颇有种春运赶火车的错觉。 在软卧车厢休息了一会,火车这才徐徐开动。 离开火车站时,靠在床边的马明朝道:“远爷,下雪了。” 上铺的吴远扭头一看,还真是。 纷纷扬扬的大雪,忽然间洋洋洒洒地飘落。 火车还没走多远,就进入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这场大雪的范围可真够大的。 雪簌簌而落,以至于其他的所有声音,都因此而销声匿迹。 吴远靠在窗口,看着这一切。 一天没接到张百发电话的怅然若失,瞬间烟消云散。 好事多磨,来日方长。 伴随着冬雪入眠,仿佛车轮压在铁轨上的声音都轻了许多。 吴远很快入睡,睡得挺沉。 一觉醒来的时候,火车已经进入了彭城地界。 吴远睁开眼来,不仅看到了马明朝那张脸,而且发现对面上下铺的娘俩,也已经收拾好了。 看样子也是打算在彭城下车。 揉了揉眼,露出个彰显善意的笑意,却把人家姑娘羞得脸躲到一边去。 十多分钟,火车挺稳。 吴远俩手空空地跟在马明朝后头出了站。 因为行李都让明朝拿了,他只能空着手。 有心帮对面娘俩提溜一件旅行包吧,结果把人家吓得够呛,以为遇上坏人了。 于是吴远只能空着手,往外走了。 刚出站。 就见自己那座驾宾利慕尚停在门口。 媳妇杨落雁手捧着一大包东西,等在车外,旁边还站着抽烟的陆援朝,车里还坐着个徐招娣。 这幅阵容,又是在陆援朝的地界上。 吴远就没法责怪媳妇杨落雁了。 一见面,杨落雁就把怀里抱着那一团展开,包在吴远身上了。 这厚实的气息。 吴远趁手一摸:“羽绒服?” 夜色上杨落雁俏脸上,尽是得意与骄傲。 吴远任由媳妇替自己穿上,嘴上就开始调侃道:“原来不是为了来接我,而是为了尽快让我试穿这样品?” 杨落雁鼻子里哼了一声。 陆援朝道:“我媳妇什么时候要是能给我做这么一身,甭管多难看,我都能乐开了花。” 话音刚落,陆援朝就被旁边的马明朝踢了一脚。 紧接着马明朝紧急挽救道:“老板,这件外套挺板正,你穿得挺合身的。” 陆援朝这才反应过来,冲老战友投去感激的眼神。 吴远也顺便接过话茬道:“这版型没问题,比之前的面包服有很大进步。但媳妇,你这里面羽绒加的是不是有点多?” 杨落雁不明就里地道:“我给你加了六两绒,不多不多。” “多了,多了,绝对多了。”吴远提醒道:“北岗这边冬天,四两绒顶天了。” “之所以六两绒,你还嫌不够保暖,是因为你这羽绒打的不够蓬松,不够舒展。” 杨落雁若有所思地道:“我请芸姐找来的资料中,的确提到一个蓬松度的概念,但我没太当回事。这么说来,是真的多了?” 吴远耐心地启发道:“你想想,在保暖度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蓬松度,减少填绒量,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增加版型设计的自由度。” “这样对女士羽绒服和儿童羽绒服,就可以容纳更多的设计元素,到时候还愁没人买么?” 一席话,说得杨落雁眼前一亮:“这回算是没白来接你。” 吴远脱了羽绒服道:“咱赶紧上车吧,这儿虽然没有BJ冷,但也绝对不暖和。早点回去,援朝还能补个回笼觉的。” 陆援朝这时候才提起道:“老板,裴副厂长原本也要来的……” 吴远直接打断道:“有心就行了。你俩抓紧把瓷砖厂办起来,才是正事。” 被吴远提这么一句,陆援朝并没有觉着有何不妥的。 反之,吴远若是不提。 保不齐俩人心里患得患失地,咱们搞得这个项目,老板压根就不重视? 众人先后上了车,徐招娣一脚油门,宾利慕尚离开了彭城火车站。 这时候,先前对面那娘俩,才回过神来。 女儿不认识那车标。 但这不重要。 这年头有四个轱辘的车子,就很牛比了。 此消彼长之下,心里的埋怨就更大了道:“妈,我就说你错怪人家了吧?” 当娘的却犹自嘴硬道:“宁肯错怪一千个好人,也不能叫一个坏人钻了空子……” 第961章 今冬第一场雪,不期而至 一转眼,11月下旬转瞬即逝。 离开首都的那场大雪,终于追着吴远到北岗来了。 30号一早,吴远揽着媳妇杨落雁,打被窝里睁开眼来,顿时被窗外的光亮照的晃眼。 虽然隔着厚厚的窗帘布,但透出的亮度却依旧像是日上三竿的样子。 难不成昨晚折腾得太晚,以至于又睡过了头? 吴远起身下床,凑到窗前撩开窗帘一看,“哟,下雪了,媳妇!” 杨落雁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赤着脚丫就下了车床,来到一整面墙的衣柜里,找出最新一版的男装羽绒服道:“下雪了正好,该穿这羽绒服了!” 吴远不由失笑:“好好好!” 这已经是十多天来,媳妇改的第三版了。 老实说,第三版的羽绒服版型和样式,已经有了千禧年之后的影子了。 面料上又革新了不少,只是成本上还居高不下。 但做给自家男人穿的,杨落雁自然是不在乎什么成本的。 与此同时,杨落雁吸收了给丈夫设计羽绒服的经验,一并出了三款女款羽绒服,分别涵盖短款、半长以及长款三种类型。 吴远穿上衣服,打房间里出来,却发现刘慧正站在客厅门前,冲着外头的大雪发呆。 “妈,”吴远叫了一声,随即注意到大雪还在飘散,漫山遍野早已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这雪下得够大的。半夜我起来添柴火那会,还没下呢。” 刘慧叹了口气道:“这么大的雪,你爹又没法过来吃早饭了。” 吴远摆摆手道:“妈,不妨事,等我洗把脸,就去把爹接过来。” 提了这主意,刘慧却又开始犹豫:“太麻烦了,随他吧。” 吴远微微一笑,不再多说。 这老俩口,搁一起,嘴上互相嫌弃。一分开,又焦心地不行。 所以一会洗漱完,自己指定得去接了。 不仅是说到做到,更是为了让刘慧舒心,也让老丈人早餐能吃点热的,保证营养。 否则老丈人一个人在家,八成又是开水泡桃酥,将就吃几口算了。 五分钟后,吴远洗漱完毕。 套上媳妇早已准备好的羽绒服,爽爽利利地出了门。 大雪纷纷扬扬,声势浩大。 但裹在媳妇新做的羽绒服里头,却丝毫不觉着冷。 一方面是媳妇这羽绒服用料扎实,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这身板扛造耐寒。 像是三年前那会,打第一套组合柜的时候,冰天雪地在东屋里,他还打着赤膊呢。 如此走到自家小楼后面的村道上,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脖子。 放在十年二十年后的北岗,绝对算得上是大雪了。 可如今这年头,却稀松平常的很。 吴远一路走到学校门口,今儿周五,照旧得上学。 教室里的孩子们怕是得冻得够呛。 毕竟教室里四处透风的,取暖基本靠抖。 只有教师办公室勉强能点个煤炉子,烧烧开水的同时,取取暖。 当然这还不是最难受的。 最难受的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从被窝里艰难地爬起来,然后咬着牙出门,顶着风雪赶到学校来。 正想着,就见着前方来个车子,而且车上的人影有些眼熟来着。 结果吴远反应过来,正准备躲避。 却发现前头的车子连带着车上的人,倒是先倒了。 当然倒在了脚脖子深的雪上,无伤大雅的。 所以吴远依旧能轻松地走上前去,帮着把人扶起来,甚至调侃一句道:“这回怎么不往我身上撞了?” 宋春红红着脸,一句话不说,不只是冻的还是羞的。 眉眼间倒是似笑还嗔的。 吴远把人跟车子一扶起来,才发现这双芊芊玉手的,冻得跟猪蹄子似的。 连双手套都没有。 吴远当时就没好气地道:“你有功夫给俩孩子织手套,没工夫给自己织一双?” “要你管。” 宋春红一赌气,推着车就往学校走了。 反正距离学校没几步了,也不用再骑了。 倒是一大早,在这漫天风雪之中,能遇到他,也算是老天待自己不薄。 宋春红生怕自己再不走,身心上会沦陷得更多。 吴远以为俩孩子干妈真的生气了,便也不再去讨那个没趣。 反正有俩孩子在,再怎么生气,也不会气多久的。 这一点,吴远倒是有恃无恐。 一刻钟的功夫,顶着西北风,吴远总算是赶到老丈人家里。 一到家门口,大黑身上还残留着没抖落的雪花,从黑狗变成了花狗。 老丈人杨支书正在堂屋里坐着。 五间红砖大瓦房,以往看起来气派非凡。 如今敞开着堂屋正门,跟破砖烂瓦没什么区别。 杨支书见他来到,遂起身迎到门口廊檐下道:“雪这么大,你咋来了呢?” 吴远一边掏烟一边道:“妈担心你一人在家吃不上一口热乎的,叫我来迎你过去。” 杨支书一听,心里挺美,嘴上却浑不在意道:“这一顿早饭,随意垫补几口不就完了?你妈就是会多事。” 吴远就问了,“那你吃得什么,爹?” 杨支书随手往桌子上一指:“我这都弄好了。” 好家伙,果然就跟自己猜的一样,真就开水泡桃酥。 吴远伸手一摸,竟然错了。 不是开水,是冷水。 于是吴远二话不说:“爹,走走走,赶紧走。” 杨支书却执拗着道:“我这桃酥都泡好了!” 其实家里也不是就这么点吃的。 实在是糙老爷们一个,怎么方便怎么来了。 吴远估摸着,等过些年,方便面深入千家万户,老丈人一定会是忠实用户。 被吴远多催了两句,杨支书执拗不过,抬手就把茶杯里泡的桃酥,端出去倒在了大黑的狗盆里。 结果大黑伸着被雪花点缀的鼻头闻了闻,又把脑袋移走了。 气得杨支书飞起脚要踹道:“特么的,你比老子还挑!” 吓得大黑,夹着尾巴直奔狗窝里逃。 好在吴远及时拦住老丈人道:“爹,赶紧走,妈还等着你哩。” 爷俩锁上大门,就见隔壁二叔杨国柱操弄着桑塔纳,开出院门来了。 吴远一见,连忙叫住。 有顺风车搭,谁还高兴走路? 杨国柱连忙一脚刹车,稳稳地停在爷俩跟前道:“上车。” 第962章 羽绒服上市,会不会滞销? 就这顺风车,杨支书还有些老大不情愿地上。 最后还是被吴远催着拥着上了后排。 砰的一声关上车门,里头还充斥着淡淡的汽油味儿。 吴远看了看表道:“二叔,你这班上的,是不是有点早?” 杨国柱熟练地松刹车给油道:“这天气不好,路上怕是久一点,我寻思着更得早点走。” 旋即看着爷俩道:“你俩去哪?” 吴远哦了一声道:“哦,我来接爹过去吃早饭。” 杨国柱一听,转头对杨支书道:“大哥,你连早饭都没吃?早说,到我家来吃,多一双筷子的事。” 杨支书嫌弃地道:“好好开你的车,给你能耐地!” 杨国柱不以为意,回过头去边看路开车,边透过后视镜跟吴远道:“小远,你信不信!你给我配车这么久,这是你老丈人头回坐我车。” “真的吗?” 吴远自然要表示惊讶,看了看这哥俩。 亲兄弟的,还能因为这点事别扭成这样。 旋即又笑着调侃道:“二叔,改天把那宾利给你开开。爹没准就乐意坐你车了。” 杨国柱先接了句茬道:“敢情是看不起这桑塔纳?” 接着连连摇头打道:“但宾利还是算了,给我开,我也不敢开。” 寥寥数语打趣间。 银色桑塔纳就已经停在了吴家小楼后面的村道上。 吴远当先推门下车,正准备等老丈人也从这一侧下。 却不料杨支书直接从另一侧下车道:“开慢点,别光顾着烧包!” 叮嘱的声音不大,而且随风就消散了。 但依旧被吴远听见了。 杨国柱扬扬手示意:“知道了,大哥。” 看着银色桑塔纳渐渐远去,爷俩扭头下了村道,直奔吴家小楼。 爷俩这动静,家里几条大狗,实在是太熟悉了。 所以连叫都没有叫,依旧窝在自己窝里,脑袋埋在肚子上,看着女主人开出院中的一条雪路。 爷俩走到正门口的时候,杨落雁才铲雪铲到院子当中心。 吴远快走几步,接下铲子道:“你赶紧回屋里暖和去,这里我来。” 杨落雁被丈夫抢了铲子的同时,顺手拍了拍父亲身上的雪花道:“你俩咋这么快就来了?半路上遇见了?” 杨支书哼了一声,没说话。 却也不让闺女掸雪花,径自进了小楼。 留下杨落雁看向吴远,然后听吴远道:“搭二叔的顺风车来的。” 杨落雁顿时了然道:“怪不得。” 吴远手起铲子落,三下五除二地,就开出了一大片道路来。 回过头来,却见媳妇还在风雪中站着。 身上正穿着那套收腰却不紧胸的半长款羽绒服。 “你怎么还不进去?什么事这么高兴?” 杨落雁一脸期待地道:“也不知道上海那边下没下雪,先期定做那一百套女款羽绒服,也不知道会不会滞销?” “放心吧,我们这儿下雪了,上海也暖和不到哪儿去。”吴远宽慰道:“不过这一百套,你要是发到首都去,现在怕是都没这个问题了。” 杨落雁欣然道:“这不是图上海近么?上海这边要是能卖出去,BJ那边分店也会很快上货的。” 不过短期内,这些女款羽绒服怕都是奢侈品。 一般人消费不起。 毕竟成本摆在那儿。 说话间,吴远已经把雪铲到了大门口,就手把铲子往门前一放。 转头就跟着媳妇回屋吃早饭。 因为俩孩子隔着玻璃门在叫了。 俩口子回到廊檐下。 杨落雁拍打着丈夫身上的积雪,边拍边道:“三年前,我决定嫁到你的时候,也没想到今天能过到这般光景!” 吴远却笑着调侃道:“耽误你变成城里人了。” 杨落雁变掌为拳,给了丈夫一记小秀拳,又昂然道:“哼,现在多少城里人给我这个农村人打工。” 早饭是小米粥,水煮蛋,加肉包子,以及豆腐乳,疙瘩菜这些家常小菜。 也都是农村家里饭桌上常见的东西。 并没有一口气升级到什么面包牛奶三明治啥的。 所以杨支书也乐得过来吃口热乎的。 当然嘴上,那肯定免不了埋怨老伴多事儿。 一口一个开水泡桃酥吃得挺好,却全然放着连大黑都不吃这事不说。 早饭过后。 徐招娣就开车过来,把杨落雁接走了。 这几天羽绒服新品,连带着两款牛仔裤上市,杨落雁心里牵挂着,在家里也待不住。 倒是吴远回来这十来天,习惯了当甩手掌柜的节奏。 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只抽出少部分时间,去应付推不掉的应酬。 像是今天中午,县教委栗主任的饭局,就推不掉。 但饭局之前的这半天时间,吴远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扫雪。 连带着老丈人杨支书吃过了闲的慌,又不想独自回去独守空门的,就跟着闺女婿一道扫雪。 于是吴远趁机道:“爹,中午的饭局,你跟我一道去呗。除了栗主任,咱也没外人。” “我不去!”杨支书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约你吃饭,指定是找你打秋风,让你支持教育。我怕我会忍不住揍他!” 吴远笑道:“你打他干吗?羊毛出在羊身上,咱村办小学的扩建,经费哪里来?还不得指着栗主任这边帮忙申请审批?” “咱就当是,间接捐建村办小学了。” 杨支书俩眼一瞪:“我图他这一到手,雁过拔毛?要拔我不会自己拔?” 吴远笑了笑,不再多说。 老丈人这听起来,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但是对于深谙此中猫腻的吴远来说,并不觉得过。 吴远之所以愿意被拔这一层毛,不过是想着处好栗主任这个关系。 就算不为大姐夫蔺先学着想,也得为宋春红着想。 更别提媳妇这头还有另一个大姐夫马长山呢。 左右逃不过栗主任的手心。 那就不挣扎了,把这关系处好,争取把握主动。 爷俩有一句没一句地,把院子里的雪都推出去之后,雪也渐渐停了。 太阳光打厚厚的云层中,撒泻下来。 让这还没来得及发威的雪后寒,瞬间烟消云散。 这很正常。 因为北岗冬天的第一场雪,往往并不冷。 第963章 日进斗金易,细水长流难 第一场雪化的很快。 吴远和老丈人若是再铲得慢一些,怕是就不用费那么大力气了。 在阳光照耀下,廊檐上的积雪开始化成雪水,从下水管里淌下来。 爷俩扫雪唯一的好处就在于,院子里可以干干爽爽地,没有雪水,足够俩孩子开开心心地逗猫遛狗。 杨支书忙完,就走了。 吴远抬头一看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上县里的时间。 怪不得马明朝开着宾利慕尚过来了。 吴远回屋换了身衣裳,脱掉过于保暖的羽绒服,换上件呢子外套。 这样就正好。 跟刘慧说了一声,揣上手包和大哥大,就上车离开。 太阳出的早,雪化得快。 果然这路上就泥泞很多。 怪不得刚才在自家门口,马明朝还在那儿拿着抹布,留着边地擦车。 这样的化雪天气里,走不了多远,车子就脏的比下雨还快。 吴远对此,是不怎么在乎的。 毕竟在他看来,车就是个代步工具。 可偏偏马明朝心疼地不行,频频从倒车镜里,看向车子两翼溅上的泥点污渍。 每多一点,都忍不住龇牙咧嘴地。 好在出了一口井乡,再到县里的道路上,路况就好多了。 虽然年久失修的水泥路,也有许许多多的坑洼之处,但避着点走,总能找到干净点的路。 好几次吴远想劝明朝一句,让他以安全第一。 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毕竟这话等于是说,对方这般开车不安全。 好在车子很快抵达县招待所。 吴远前脚下车,马明朝后脚就一踩油门把车开走了。 那迫不及待地样子,怕是又找地方去洗车了。 也不嫌累得慌。 吴远回过头来,正准备往招待所里头走,却见沈清这丫头已经红着脸地迎出来了。 “吴老板,熊局已经到了,在包间里等着,我领你过去。” 吴远点点头:“气色红润不少啊,谈对象了吧?” “没有的事啦,吴老板,你就别取笑人家啦。” 吴远不放弃:“那就是有意中人了。” 这回沈清没反对,甚至还偷偷地瞄了吴远一眼。 这么久不见,吴老板越来越有男人味儿了。 抵达包间,三姐夫熊刚一人,正百无聊赖地坐在沙发上,敲着茶几面儿。 眼神看向闭路电视,但并未聚焦。 “三姐夫,叫你久等了。”吴远快步走进去,还不忘回头冲沈清点点头。 沈清抬手提起刚才她亲自送过来的茶水,给吴远新倒了一杯。 虽然这茶,俩人八成不会喝。 随即就退出去了。 果不其然,俩人凑到一起,放着茶水升腾着水汽不管,倒是先把烟点起来了。 “三姐夫,如今天冷了,晚上夜市摊上,三姐应该没那么忙了吧?” “嗨,别提了,”熊刚一拍大腿:“比以前更忙了!” “那怎么会呢?”吴远是百思不得其解。 冬天是火锅旺季不假,但烤串不管怎么说,露天撸串还是有点愣的。 至于啤酒更是冰的砸牙。 不是狠人,根本喝不下去。 况且啤酒,又没有温的说法。 熊刚解释说:“客流量是少了两成不假,可天冷烤串凉得快,倒逼得你三姐她们手忙脚乱的。” 也对。 啤酒已经凉的砸牙了,图的就是烤串的温度。 这再烤的慢点,送得迟点,端到食客跟前,那都凉透了。 还吃什么吃? 吴远思忖道:“实在不行,多招俩人呗。” 熊刚摇头道:“你三姐不愿意。不过现在收摊早了,能多休息一会。” 正说着,沈清那窈窕身影,再次出现在包间门口。 吴远估摸着是栗主任来了,也就随之起身。 下一秒,一袭黑色中山装的栗主任就出现在包间门口,那头发向后梳的,锃光瓦亮。 主打一个领导范儿。 饶是如此,见到吴远和熊刚双双起身迎接,栗主任当即快步走过来道:“吴老板,熊局,让二位久等了。” 吴远哈哈一笑:“没有没有,我也刚到。” 熊刚打岔道:“今天的主角是你栗主任,再久,也得等。” 正好握上熊刚手的栗主任笑道:“熊局这是拿话点我呢,你放心,我懂!” 很快,酒菜上桌。 沈清负责把仨人的五粮液分好,便微微颔首,关门出去了。 栗主任当先举杯道:“今儿能请到日进斗金的大老板吴老板,实在是不胜荣幸,咱们先走八个,祝吴老板一路发发发。” 这刚开始,就冲自己个来了。 吴远笑着举盅回应道:“栗主任果然是个明白人,知道这做生意啊,日进斗金易,细水长流难,这才专门祝我细水长流一路发。” 俩人一打一消。 熊刚连消带打道:“瞧你们俩人,喝个酒还文邹邹地,累不累。” 一连八盅下去,拢共也就二两多酒。 仨人刚润了喉。 栗主任再次斟满酒盅,跟吴远碰盅道:“吴老板,这次怎么没把你那红颜知己宋校长带过来?可以说,梨园村村办小学,能够这么快就步入正轨,她功不可没呀!” 这话的重点,哪是什么功不可没,而是红颜知己呀! 吴远笑眯眯地先喝了道:“借栗主任吉言,我倒是巴望宋校长这样的文化人,是我这大老粗的红颜知己呢。可人家现在是我俩孩子的干妈,今后这样的话,栗主任可不兴再提。” 好嘛,关系虽然澄清了,但似乎又没澄清。 没了红颜知己这层关系,但作为孩子干妈,这层关系更硬了。 熊刚似乎还担心对方不明了,跟着喝了一盅强调道:“干亲,那可是实在亲戚!” “是是是,”栗主任只能点头称是。 可点完头之后,这打秋风的话,从何出口呢? 好在吴远也没有让对方为难的意思。 紧跟着主动提起道:“栗主任,我知道你新官上任,想要发展咱们县的教育事业,需要诸多的支持。” “这没问题!你放心,盼盼家具厂,作为全国驰名商标,省优部优产品,该做的公益和慈善,一丁点都不会少。” “具体的,咱们今儿就不提了。叫下面人慢慢对去!今儿咱们不醉不归,好不好?” 栗主任还能说什么,“好好好,不醉不归!” 第964章 捐助和投资,一码归一码 毕竟是双方的头头碰面,定下基调就足够了。 没必要为了条条框框地你来我往。 喝酒就完了。 而喝起酒来,栗主任以一敌二,最终的结果早已注定。 竖着进来,横着出去了。 但在横着出去之前,竟然把单先签了。 还挺讲究? 吴远和三姐夫熊刚,听到沈清这么说,四目尽是迷茫和诧异。 最后还是吴远笑着摆摆手:“下回再请回去就是了。” 离开招待所,熊刚依旧推出那辆坐垫破了皮的凤凰牌二八大杠。 看得吴远直嫌弃道:“让明朝把你车放在后面,你上车来坐。” 熊刚攥着车把不松手道:“不麻烦,从这到家里也没多远。” 吴远只得扬扬手道:“那行,你骑快点,我在你家等你。” 从县招待所,到陵园东路的三姐家,也就是一脚油的功夫。 吴远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就见三姐吴秀华,正剪的满院子的纸钱,左一堆右一堆的,反倒放着烤串的活儿都交给苗红和张艳俩人干了。 吴远仔细一想,才意识到明儿是下元节。 按照农村习俗,那也是要给先人烧烧纸钱,祭拜一番的。 怪不得早上媳妇杨落雁临走的时候,直说车库里有剪好叠好的纸钱呢。 一见幺弟喝得脸红脖子粗地样子,吴秀华当即放下手中的银纸和剪刀,回屋冲了杯蜂蜜水端出来道:“赶紧喝了。” 吴远接下来之后,就笑着说:“三姐,你还得再冲一杯,一会三姐夫也该到了。” 于是吴秀华又回屋冲了一杯,先放在幺弟身边的凳子上凉着。 “听你三姐夫说,今儿中午这顿饭是被县教委打秋风的?” 吴远挥挥手道:“一点小钱,不值一提。” 吴秀华却老大不乐意道:“左一点右一点,县里那么多局委单位的,加起来可不老少了。” 下一秒,吴远话锋一转,出其不意地道:“三姐,你跟我说实话,三姐夫那水利局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口子要填?” 吴秀华一愣。 就见熊刚在门口停好车子,直奔院子里来道:“你别听你三姐瞎说,水利局是什么单位?那是肥水衙门,哪里至于跟县教委似的,四处化缘?” 吴远便也不揭破,只留下一句话道:“三姐夫,反正真有需要,你也别为难。” “我也不光是冲你的面子,跟刘局和陈大姐,也得接着处,不是么?” 吴远特地路过来喝一杯蜂蜜水,就是为了问这话。 所以问完之后,便一口把蜂蜜水喝干净道:“三姐,三姐夫,我走了。” 吴秀华跟着起身道:“把这纸钱带一包回去,省得落雁再费心准备了。” 吴远摆摆手道:“不用,三姐,落雁昨儿就准备好了,今早还叮嘱我来着。” 吴秀华颇感欣慰道:“落雁是个好媳妇,你有福气!” 吴远转身对熊刚道:“三姐夫,要不你跟我车走,烧完了纸,我再把你送回来。” 熊刚脑袋直摇,偏偏不解释。 最后还是吴秀华提醒了一句道:“你三姐夫不得先给熊家的祖宗们烧嘛!” 吴远失笑,自己竟然忘了这茬。 怪不得三姐准备了那么多,左一摊有一摊的。 三姐夫烧完这么多,怕也得到三四点钟。 众人来到门口,就见马明朝一刻不闲着地又在擦车。 吴远实在忍不住了,喟然道:“明朝呀,这车不用擦这么勤快的。” 跟着出来的明朝媳妇苗红忍不住吐槽道:“别提了,远爷。他摸这车的功夫,都比摸俺的功夫多!” 对于媳妇的吐槽,马明朝除了瞪眼装凶,也没别的法子。 宾利慕尚离开陵园东路,路过盼盼家具厂,吴远顺便去了一趟厂里。 这前脚刚答应栗主任的,后脚不得过来跟厂里人交待一声。 免得双方下面的人在对接时,再出什么纰漏。 厂长办公室里。 吴远叫来二叔杨国柱,凑头一阵吞云吐雾过后,就把这事交代完了。 杨国柱听得云里雾里地,忍不住问了一句:“小远,咱这钱捐都捐了,还有必要弄这么清楚么?让他们报具体的项目和预算来,会不会多此一举?” 吴远拿眼看了杨国柱一眼,不答反问道:“二叔,我之所以这么做,你应该比我清楚。” 杨国柱一凛道:“这么说,你不信栗主任这人?” 吴远摇摇头道:“二叔,我不是针对某个人。这事,不管是栗主任、马主任还是宋主任,那都靠不住。” “我有这个要求,第一我们拿到相关资料,起码知道厂里捐的那点花哪儿了!日后也好有个监督和对照。毕竟扔个石头,还听个响呢。” “第二,有了这些资料在咱们手里,对教委那边也是个督促,督促他们尽快落到实处。” “这第三,弄项目和预算本身就是个门槛,也省得他们平白无故,有事没事地都来打秋风。” 杨国柱恍然大悟,继而举一反三道:“那你给缫丝厂的投资,也是这样搞的?” 吴远连忙摆手:“二叔,你都说了,给缫丝厂的那叫投资,我是要见着效益,跟着分红的。给县教委的,能指什么回报?他们不给我乱花钱,就不错了。” 杨国柱哈哈一笑:“那你放心吧,这个关我一定把好。” 说完,吴远就起身,指着刚泡好的茶叶叫杨国柱道:“二叔你端过去喝吧,好茶叶,倒了浪费。” 杨国柱也不客气,直接搂在怀里,跟着起身道:“对了,你知不知道村里想修路的事?” “修路?”吴远不假思索地道:“村里那破路早该修了,怎么了?” 杨国柱失笑道:“村民们私下里议论说,我大哥提起这个主意,就是为你这个闺女婿修的。毕竟全村就你一人有车!大哥压力不小,这事且按着呢。” “再一个,就算是要修,修成什么样子的,也是个问题。修得比乡道更宽更好,让乡里面子往哪儿搁?说不得就把卞孝生的手勾了下来,到时候村里反而留不住钱……” 听到这里,吴远反而豁然开朗道:“那其实爹他还是着急了点?明年再提修路,就没这些问题了嘛!” 杨国柱不明就里:“真的?” 第965章 日子越来越好,人心越来越乱 杨国柱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却也懒得多问,径自道:“既然你有主意,那你就直接跟你老丈人讲。反正他也听你的,不听我的。” 离开盼盼家具厂,吴远回家的途中。 路上的积雪已经全部化完了。 只有田里乡间阴面背风的地儿,还残留着些不少积雪。 饶是如此,雪后寒的威力也嗖嗖地体现出来了。 吴远前脚到家,三姐夫熊刚后脚就骑着二八大杠到了。 吴远招呼着三姐夫进家里先坐会儿。 熊刚却指着崴了两脚泥的鞋子道:“我就不进去了,你赶紧换一双耐脏的鞋,跟我走一趟就得了。” 湖里的劲风猎猎。 老爷子老太太的陵前,三棵松树愈显挺拔。 下元节的烧纸,一切从简。 并没有那诸多的贡品要摆,只分出了几摊的纸钱,挨个地念叨过。 然后一把火烧了。 姐夫小舅子就大踏步地往回走。 当然没走回头路,而是一路往西,走到村部西边那条南北路。 往北是到二道埂子的宋春红家。 往南是刚刚好是村部西边的那条路。 如此一路,边走边聊,到了村部门口。 就见杨支书、老许头和李会计老三位,在村部大门口,靠墙蹲着。 要不是杨支书那身呢子外套新了点,活脱脱地三位老农。 熊刚见状,先跟吴远知会一声道:“一会我跟你老丈人他们打个招呼,就先走了,不走你家了。” 吴远点头:“行吧,回县里慢点。有事,给我打电话。” 熊刚挥挥手,“没事。” 接着走到老三位面前,杨支书却已经拍拍手站起来了。 毕竟是闺女婿的三姐夫,当年上门提亲的主,如今的水利局副局长。 这点礼数还是应该有的。 杨支书这一站,许村长和李会计也不得挪了挪屁股,顶着墙根站了起来。 熊刚一看,连忙快走几步,同时掏出烟来,一把抓了四根烟一路散过去道:“老支书,老村长,老会计,我就是过来打个招呼,都别起来了!” 结果被杨支书一把抓住:“别介呀,难得见一回,一会留在这吃饭,就在咱村部小饭店吃。” 老许头振振有词:“就在这儿吃,俺兄弟家开的,自己人,放心。” 熊刚却一个劲地往后挣,嘴上万般感谢道:“不了不了,几位老哥哥,咱崩破那个费。” 说完,一个劲地冲着随后赶过来的吴远求救。 吴远就打岔道:“爹,许叔、李叔,这两天鬼节,这晚上就别喝了,早点回去是正经。” 大老板都说话了,自然是好使的。 杨支书就势把熊刚一扯道:“那就陪咱们蹲一会,这时间总该有吧?” 熊刚还能说什么,只能贴着墙根蹲下来。 反正他俩脚都是泥的,再贴着墙根蹭一身灰,也没什么。 吴远就在旁边陪着蹲下来,正准备跟老几位一样,往墙上一靠,就见老丈人把外套脱了扔过来道:“垫着这个,你那衣服都金贵着呢!” “不用,爹,”吴远笑道:“您闺女给您做的外套,可比我这身烧纸的行头金贵。” “真的?”杨支书登时缩回手,把那呢子外套连忙一阵掸灰。 惹得老几位一阵哄笑。 紧跟着才话题一转,聊了起来道:“熊局你发现了没,如今这日子是眼瞅着越来越好了,但人心却越来越难弄了?” 熊刚虽然已经尽量放松自己了,但言语间总还残留着当上副局的职业习惯。 语速极慢,不轻易表态。 “老支书,何故如此?你在梨园村扎根几十年,人心对你来说,早已是囊中之物。” 杨支书叹气道:“看到咱们眼前这条路了没?如今我想把这路修修,村里说什么的都有。这人心还不如当年从泥土路修成石子路的人心齐呢。” 熊刚追问道:“这石子路我瞅着挺好,就是石子流失不少,再拉点石子过来垫垫,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老许头笑道:“老杨是想铺水泥路!” 熊刚一凛,看向吴远。 显而易见,他下意识地觉着,这事有幺弟在背后撑腰呢。 结果吴远冲他摊摊手。 熊刚这就明白了,“老支书,一步修成水泥路,那确实步子大了点。如今乡里那两条水泥主干道都没钱修补,坑坑洼洼地,一到下雨天,就让卞孝生闹心。” 杨支书显然

相关推荐: 【快穿】我的粑粑不可能那么变态   炽焰(骨科 校园 1V1)   太阳是奶酪做的(H)   傻夫   渎神:睡服神女攻略(仙侠1v1)   网游之纵横天下绿帽版   你别再跑了   傻子(1v1)h   绿奴儿子献母亲   挨肏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