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靠编草鞋上岸成为大匠师 > 第424章

第424章

也不是独生子女,家里也没有人生重病需要留下陪护,也没有就业、顶替岗位等等情况。总之,她是没有什么可以躲避的符合政策的正当理由的。 而且这时候赵团长正担任博城县的军代表,好多眼睛盯着呢,也不能顶风行事。 没办法,英子就成了知青,被安排下乡。 但好在,他们这里是小县城,具体到居住地,更是生活在小镇上。 县城之外、镇子之外,就是“乡”了。 不像大城市的知识青年,跨越千里去了全然陌生的农村。陌生习俗,陌生食物,陌生口音。 英子他们这些小镇知青下乡的地方,离下河口只有三十公里。 一个礼拜之后的周日,乔薇炖了肉,端了一碗去给杨大姐送去,一进门就看见英子蹲在厨房门口拿着个鸡腿啃得眼睛冒绿光,黄鼠狼似的。 乔薇:“……” “姨,你来啦!”英子腮帮子鼓鼓地跟乔薇打招呼。 乔薇说:“你怎么回来了?” 乡里有知青办和大队同时管着,理论上知青是不能离开指定地区的。 英子一乐:“我爸给大队上打点好了,我星期天可以离队,只要晚上赶回去别过夜就行。” 这比起大城市知青可真的幸运太多了。 乔薇跟杨大姐说:“虽然近,也还是想办法给孩子弄回来。” 早点回来早点安排。 等大拨知青回城潮,那时候工作岗位又该紧张了。 杨大姐早后悔没听乔薇的早早给英子安排工作,心疼得不行:“说是在那边睡大通铺,吃的也不行。” 下了乡,没有亲妈也没有表姐照顾,知青们洗衣做饭都要自己动手。 从林夕夕来了赵家,这几年英子过得其实都是有保姆的生活,哪受过这种罪。 “老赵已经在跑动了。” 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 何况亲爸是有点本事的人。 英子二月份下乡的,离家只有三十里。 六月,被亲爹给捞回来了。 十月,严磊和潘师长分别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信。 他们两个人脸色都变了。 第 131 章 第131章 严磊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信, 拆开一看,脸色就变了。他直接去找了潘师长。 潘师长也收到了来自妻子的信。 潘师长看到严磊,说:“你来得正好。” 他又打电话, 把赵团长马团长等几个嫡系都叫来了,开了个碰头会。 最后,严磊说:“我去吧。” 潘师长同意了。 严磊回家就收拾东西, 告诉乔薇:“我去趟北京。” 这如火如荼的时期,去北京干什么? 乔薇脑子飞快转动, 直接问:“是吕家出事了还是潘师长爱人……不, 是吕家出事了是吗?” 如果是潘师长爱人有事, 潘师长不可能自己坐着不动,只派严磊过去。 只能是吕家。 严磊的老领导姓吕。 吕家和潘家还是通家之好,背景深厚。 那位老领导最小的弟弟还和严磊、赵团长他们都做过战友的。是在老领导牺牲之后,作为家里最后的儿子, 被父母强制转业回家去了。 他叫吕天泽。之前吕天泽陆陆续续地帮着从北京弄了一些书给寄过来。去年开始形势变得更紧张了, 才不弄了。 严磊就喜欢乔薇这样完全不用废话解释,她反应比谁都快。 她也不阻止, 也不抱怨,而是马上帮着严磊收拾东西。 “全国粮票还有多少我看看。” “这些点心带上路上吃。” “就你一个人

相关推荐: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满堂春   我有亿万天赋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芊芊入怀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小寡妇的第二春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