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之苏乳香 > 第14章

第14章

李茂贤着重问昨天出的那些糖算是多的还是少的,李青文说差不多也就这样了,以后要是一次做一大锅,可能损耗少点,但是出糖不会多太多。 李青文又说了一些别的,譬如麦芽糖也不一定用糯米,大米也成,不过大米比糯米贵,做糖不合适。还有就是,也能用高粱面做,就是得加点白糖…… 李茂贤对儿子口中的高粱糖更感兴趣,因为高粱米最便宜,一斤糯米能换三斤高粱,即便要加一些白糖,高粱糖本钱比麦芽糖也低不少。 说着话,他们拐到路边一个叫下湾子村的地方,走到最东边这户人家,李茂贤站在门口喊“邱货郎”,不一会儿,一个中年汉子从屋里子出来。 看到大门外的李家人后,他快跑过来,“叔,你咋有空来了,快进屋坐。” 家里头其他人都下地了,只有这货郎一个人在家。 进屋后,李茂贤抓了一把麦芽糖给那位姓邱的货郎尝。 “叔,我又不是孩子,不吃这些,留着给风儿他们吃吧。”邱货郎推辞道。 李茂贤道:“这是我们仔儿做出来的糖,你走南闯北见识多,看看这个能拿出去卖不?” “我不过是去各个村子卖点零碎东西,有啥见识啊……”邱货郎客气了两句,突的一脸惊奇看向李青文,“咱们家大侄子好了?” 李青文上前,喊了声邱大哥。 邱货郎感慨了好几句,知道李茂贤他们忙,没有耽误的尝了一下麦芽糖,点头道:“挺好的,比街上卖的那些还要白还要甜些……” 他顿了一下,然后道:“大侄子做的糖挺好,我挑着去喊喊,不过,叔,我走的那些村子都不咋富裕,家家户户舍不得花钱给孩子买这些吃……” 李茂贤点头,“你也知道,我家地不多,孩子不少,光靠种地填不饱肚子,这些糖不卖钱,换些粮食也好。” “这个成!”邱货郎一拍大腿,道:“一般人家让她们掏钱买不顶用的太难,拿出一两斤粮食哄孩子还是舍得的。” 李茂贤直接道:“你是做小本买卖的,靠力气赚钱,也不能让你白受累。你从我家拿糖,卖不出去再拿回来,换回五十斤粮食,叔另外给你二斤半糖,如何?” 邱货郎痛快的答应了。 二斤半麦芽糖差不多是六七十文钱,不算少了。他去各个村子卖东西,一件也就挣一两个铜板,利薄的很。走上一天可能也就挣几文十几文,虽然不用下地,但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一天走几十里路,那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了的。 这事邱货郎心里有成算,和李茂贤合计了一下用粮食该怎么换糖。 叔侄俩把这事定了以后,李茂贤又说过两天往府城捎信,问他有没有要跟邱二郎交代的。 邱二郎是邱货郎的弟弟,虽然下湾子村和杨树村离的不近,邱二郎和李青瑞俩人投缘,从小到大也常走动,这次一起去的府城,也走了好几个月了。 邱货郎挠了挠脑袋,他就认得几十个字,却不会写,只能劳烦李茂贤在信中替他转告,家里一切安好,不要担心,让他早点平安回来。 眼看快到晌午,李茂贤留下麦芽糖起身要走,邱货郎不肯收,俩人撕扯了半天,最后留了一半。 从邱家离开后,走过下个村子,父子四个到了一个阴凉地方,坐在树下把带的干粮饼子吃了,然后往家走。 到了家,李茂贤把今天的事情一说,陈氏立刻将厢房中的麦子都拿了出来,有十多斤的样子,能做不少麦芽糖,倒是糯米只剩下了一个底。 避开家里其他人,去到东屋,陈氏悄声道:“咱家可就只剩下一百二十文钱了,你要给老大捎东西,可就没钱买糯米了。” 沉默片刻,李茂贤道:“糯米先借着,等邱货郎卖了糖,就能还了。” 陈氏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应承了,收拾一下,准备出门。 李茂贤拦住她,“我去吧,上个月断了药,你腰得注意些,别再着累犯病。” 李茂贤刚从县城回来,陈氏本来想让他歇歇,听到这个,只好留在家里。 这些年她的腰疼的毛病可是花了不少钱,还是介在点好。 李茂贤出门一趟,跑了好几家才凑上一百斤糯米,回来以后把笔墨拿出来,给大儿子写信。 这一天,李青文走了好几个时辰的路,累的快散架子了,回来躺在炕上就睡着了,晚饭都没吃。 知道他累坏了,李青宏和李青风也没叫他。 李青文傍晚时候醒过来,麦子都已经泡上了。 生麦芽这两天,李茂贤按照小儿子所说,把过关步骤详细写下来,带着棋盒和书信去了县城,书信有两封,一封给李青瑞,另外一封是写给江淙的。 柳山县离洪州太远了,没有办法直接送信过去,府城那边商队多,李青瑞可以从那里托人带信,如果实在没机会,那便罢了。 其实,李青瑞年初走时就带了一封给江淙的信,不过那个时候李青文还没好,现在人好了,这等大好事还是应该要告诉恩人。 送走了东西,李茂贤听小儿子的,在门框上钉个楔子,准备拉糖用。又在房子西边架了一口锅,怕到时候忙不过来。 姜氏到前院借了小石磨回来,又把去年新扎的盖帘和篦子拿出来清洗晾晒。 李青文和哥哥们上山捡柴禾割草,也一直没着闲。 待到麦芽长好那一日,李家的人便开始忙乎起来。 一百斤糯米可不少,晒了半个院子,引得村里不少的小孩子围看,李青宏站在院子中间,看到有鸟飞下来啄食就赶走。 熬糖占锅,所以黄豆和黑芝麻早早地就被炒好,被李青风用小磨磨成了粉,还用细筛仔细筛过,比上次捣的可细多了。 洗好的麦芽被切碎,和糯米充分搅和后,发酵的时候能歇几个时辰,顺便把饭提前吃好。 过滤糖水后,外面的锅果然派上了用场,三口大锅同时开始熬糖,这个时候铲锅是最累的,不能停歇,糊锅的话,损失可就大了。

相关推荐: 两王相亲(1v1 古言)   大师姐她重生了(NP)   深情引诱(姐弟H)   穿越到神兽老公们身边(剧情h)   如果爱(年上攻)   鸾凤阁之纯爱诱惑篇(H)   穿越後的性福生活(一次性看到爽,全章一次性放出)   姚姐的狗(年下 高H)   撩妻日常_御宅屋   青鸾求偶记事(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