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戚不照捡起写了字的方格纸,丛安河解释:“在帮莉莉改论文。” “我英语不好。”莉莉补充。 “我也偏科,”戚不照说:“高中英语考过四十九,哦,一百二的卷子。” 莉莉娅看他一眼,似乎对这尊大佛竟然还上过学这件事感到万分诧异。 丛安河问:“什么意思,暗示我给你补习?” 态度过于理所当然,戚不照嗯了声。他声音低沉,却从鼻腔发声,细听有点儿黏糊,丛安河离得近,像被丝绒拂过近侧耳骨,半边肩背麻了一瞬。 好端端的撒什么娇。丛安河别过脸,把人推远点:“你上学的时候学文还是学理?” “理科啊。”戚不照回。 丛安河点点头,不算意外。 文理这个说法离开学校后很少有人会提,冷不丁讲起来,倒是让他想起一些过去的事。 大脑有天然的自我保护机制,回避是一种本能的应激反应。习惯性绕开某件事,时间久了,就真像是得过逆行性遗忘症,闭上眼也抓不住回溯的锚点。 丛安河摸出手机,打开图库。手机是新换的,里面东西不多,翻到相册最顶,是云端转存的几张照片。 电子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飞快,五年前的照片像素比起现在不算高,转存几手后更显得模糊。 戚不照半仰起头,眯了眯眼睛:“在看什么?” 莉莉娅也支起耳朵。 丛安河把手机放低,调高亮度,放大照片,可惜清晰度依旧相当磕碜。 “五年前拍的,”他补充:“一张合影。” 作者有话说: 下次更新在周四,之后会比较稳定地隔日更,感谢阅读 第32章 窗,窗外 丛安河第二堂课用的Intro是读书时常看的英文诗集,他讲《绝望的卡列尼娜》,或许是脸的优势在短期内很显著,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课后布置了用书后单词组织短文的作业,课代表第二天准时收齐,丛安河吃完食堂的盒饭就在办公室批改。 一共四十多份学校统一发的作业簿,有一本吸引他的注意。 单看英文字母像是小学生写的,笔触生涩,描画和改动很多,不美观,但内容很扎实,篇幅是最长的,通篇看下来几乎没有语法问题。 丛安河习惯用英文写评语,半是褒奖半是建议地写完两句话,才翻到页首去看名字。 延续本人的风格,连汉字也写得歪歪扭扭。 认真又笨拙,作业簿的主人是乔秋。 心理学上讲青少年教育,重要的不是施教者如何做,而是受教者如何感知。 过度关怀对长期生活在敏感坏境里的乔秋不能说是一种善意。丛安河平常心对他,但乔秋给自己紧上发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上课开始主动回答问题,英语作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认真,甚至在期中考出了比第一次月考高太多的单科成绩。 同办公室的老师调侃他教学有方,后进生也能变得这么积极。丛安河清楚自己没做什么,是乔秋自己上进。 期中考后,教育局组织英语学习月,校方发布任务,要求每个班都要出一期相关黑板报,下周一集体评比,优秀的上报市里参选。
相关推荐:
沈秋妍苏城秋
我把总裁文女主逼黑化了
战爷不好了,夫人又带球跑路啦!
克拉夫特异态学笔记
斗罗:我的武魂是恶魔果实树
贵极人臣
娇妻难追
江山一锅煮
重生之无双战防
零度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