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的问题,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只要是汉人,无不恨透了这些不通教化的境外蛮夷异族。 数月之前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三十万大军围城,更是给足了大唐羞辱。 也正因如此,在之前幽州城被突厥围困的消息传出去后,所有百姓才会有那么激烈的反应。 不仅仅是为了驰援李承道,更是为了给突厥狠狠一个教训!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大唐天威! 但是现在幽州被围的消息才过去多久,长安城都还没下调令发兵,李承道居然凭借一己之力解决了围城之困,反过来一路打到了狼居胥山,灭了整个东突厥! 谁能相信,谁敢相信? “太孙殿下威武!扬我大唐雄风!” “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太孙殿下真正践行了这句话!” “突厥大军当初围困长安现在仿佛还历历在目,太孙殿下就已经洗刷了这一羞辱,而且还数倍奉还!” “真乃战神也!” “殿下之功绩简直是旷古烁今!” “可笑秦王还踟躇着不跟发兵驰援,却不知太孙殿下已经灭了整个突厥!” “秦王不如太孙殿下远矣。” …… 长安城内的百姓们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情,甚至说出了很多危险的言论。 突厥大军围困长安城的事在一月之前就已经传开了,但是李世民一直用大雪为由拖延着不肯发兵。 这般理由虽然可以骗一骗普通人,但是在明眼人看来,他的心思一目了然。 虽然大多人明白李世民不敢真的不出兵,但是如今李承道凭一己之力灭了突厥,再和李世民因为一己之私按兵不动相比较起来,孰强孰弱一看便知。 长安城,天策府。 “李承道覆灭了整个东突厥?!” 李世民手中墨笔一抖,一滴硕大饱满的墨汁落在了奏折上,在上面染下了一处刺目的痕迹。 若是放在平时,他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但是他此时却根本顾不上,直接抬头看向了传达消息的侍卫,目光死死地盯着他,眼中一片冰冷之色。 “此事真的属实?” 李世民无意中散发出的压迫力,令这名侍卫浑身大汗忍住压力战战兢兢地回答道:“禀殿下,确实……属实,是从幽州直接送来的捷报,太孙殿下联合泾州军一起于狼居胥山覆灭突厥大军,并且生擒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如今这个消息已经在长安城传的人尽皆知了。” 李世民听完之后,手中的紫檀狼毫笔直接被他“啪”地一下给捏断了,脸色极为难看。 这名侍卫噤若寒蝉,不敢在这里就留,连忙告退。 “殿下,你……” 一旁的长孙无忌见状,忍不住开口道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脸色逐渐恢复正常,摆手道:“不必,我没事。”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李世民心中却是前所未有的焦躁。 心智如他,在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就明白这个消息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对他而言又是多么不利! “怎么可能,他幽州军才多少人,就算加上泾州军又如何,怎么可能覆灭整个东突厥?这怎么可能……” 李世民脸上满是不甘之色,始终无法接受这个消息。 他自然知道这个消息不可能作假,因为他专门派了人密切关注幽州的情况,但是他就是觉得难以置信。 按照他的计划,李承道应该是无法抵御住突厥,然后在无比危急之际,由他出兵前去搭救,覆灭所有来犯的突厥,一洗当初颉利可汗给予的羞辱…… 本应该是如此的。 而如今李承道在完全没有他帮助的情况下灭了突厥,这简直是在打他的脸!这下子所有人会如何看待他? 望着一脸焦躁,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的李世民,长孙无忌也明白他心里在烦躁些什么,于是拱手道:“殿下,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了,应该赶紧想出对策才行。” “太孙此番大破突厥,封狼居胥,乃是前所未有的功绩,此事一过他的声望必定大涨。” “殿下必须要尽快有所行动了。” “本王知道,但是现在这个消息已经传开,整个长安城乃至于整个大唐的百姓必定会抨击本王,本王怎么行动?!” 李世民不耐烦地打断了长孙无忌,后者说的他当然明白,可他现在心里已经完全被这个消息打乱了,想不出任何的对策。 长孙无忌也没在意李世民的态度,开口道:“殿下,虽说现在局势对你完全不利,但是越是如此,殿下你越不可慌乱。” “现如今,应该以朝廷名义将此事昭告天下,大肆褒奖幽州、泾州军民,尽量将破灭突厥的功劳从李承道个人身上转嫁到幽州、泾州百姓士兵们的身上。” “此外,再利用陛下的名义,下圣旨传李承道返回长安受封赏,借此将他给控制住。” 长孙无忌一番侃侃而谈,让李世民顿时冷静了许多。 思索了一阵长孙无忌的计策后,他皱眉道:“可是那李承道智计不凡,假传圣旨他岂会看不出来?” 长孙无忌摇头道:“如今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不能任由他再这般发展下去,若是他拒不回长安,那就以他拥兵自重为由,发兵讨伐于他。” “李承道覆灭东突厥,自身损失应该也不会小,此时乃是良机。” 李世民闻言思忖半晌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善,此事便交给辅机你去办了。” “遵命。” 长孙无忌躬身一礼。 .. 第一百零二章 魏征怼李世民 皇宫,太极殿。 今天的早朝已经散了,今日早朝李世民所宣布的消息,着实令文武百官都感到万分吃惊。 李承道大破突厥一事他们虽然已经知晓,但是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居然在早朝上主动提起了此事,并且大肆进行宣扬,还要昭告天下。 这一举措令众多官员都感到不解,秦王这次怎么如此反常,主动助长太孙殿下的声势? 但是李世民的心思如何谁也猜不透,他们也不敢胡乱揣测。 李靖走出太极殿后,见到前面的魏征,不由得上前一步,打招呼道:“魏大人。” 魏征扭头,见到是李靖后,端端正正行了一礼,但是却并无什么表示。 李靖见状放低了声音,笑道:“魏大人可是因为秦王殿下的举动感到吃惊?殿下的气量比魏大人想象的要宽广很多。” 魏征之前言李世民气量狭小不如李承道,李靖虽然感到很不服气,但是却无法反驳,而李世民今日宣布将李承道大破突厥一事昭告天下,总算是让他有了底气。 然而魏征只是瞥了李靖一眼,淡淡一笑后说道:“是么?恕在下不敢苟同,秦王殿下依旧令人感到失望。” 李靖闻言有些不悦地皱了皱眉头,说道:“魏大人对于秦王殿下的成见未免也太深了,此番殿下大肆褒扬太孙殿下,且将他的事迹昭告天下,此等气度难道不令人心折?” “李帅可否仔细听了那一篇诏文和殿下今日所言?” 魏征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李靖闻言不禁一怔,此事他倒还真的没有注意。 魏征见状便直接将那篇诏文和李世民对于大破突厥一事的褒扬给诵读了一遍。 朝中文官无一不是人才,魏征更是科举出身,自有过耳不忘的能力。 诵读完之后,魏征才说道:“秦王让人拟的这篇诏文,明显夸大了幽州、泾州军民的功劳,甚至分了相当一部分去夸赞罗艺,对于太孙殿下看似处处提起,实则褒扬不多。” “恕在下不能理解,有着灭一国、封狼居胥武勋的太孙殿下,为何不能受大肆称赞?反而要如此拐弯抹角地削减殿下的功劳,李帅以为呢?” 魏征一番话,让李靖哑口无言。 “秦王殿下此举,不过是为了掩盖他迟迟不肯发兵一事而已,况且太孙殿下的功劳也实在无法掩盖,实在是让人失望啊……” 魏征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后转身离去了,不再搭理李靖。 李靖呆立在原地,看着魏征的背影,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李世民听从了长孙无忌的计策后,很快便让礼部将幽州大捷的消息给昭告天下。 覆灭东突厥,此乃旷古奇功,李世民在诏文中对幽州、泾州军民大肆称赞,表彰其英武。 而对于这次覆灭东突厥的最大功臣李承道,则是减少应有的赞誉,虽说无论怎么样都绕不开他,但是在这篇诏文里将原本属于李承道的功劳分了近一半给幽州、泾州军民,简而言之就是弱化了李承道的分量。 可是灭一国、封狼居胥,这是何等令人感到振奋的成就! 礼部官员得到李世民的授意后简直愁白了头,才想方设法地拣着词句来委婉表达李承道的功绩,令看上去不那么震撼人心。 不过即便李世民如此行事,李承道的功绩还是无法磨灭的。 诏文传遍大唐后,李承道的声望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举国欢庆! 虽然刚刚过年不久,但是听闻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再次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大摆宴席,闹得比过年还要喜庆。 而李世民在发布了诏文之后,亦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一边厉兵秣马调集军队,一边以李渊的名义拟定了一份圣旨,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幽州。 …… 李承道在屠灭突厥之后,并没有马上就率兵回幽州,而是着手对付东突厥里的各个部落。 虽说此番领兵击败了突厥大军,将突厥王庭的政权给完全覆灭了,但是东突厥依旧还有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存在。 这些部落人口七八十万之众,对付起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所说的对付,并不是指将他们给全部屠了,现在突厥王权已灭,屠了这些普通部落的突厥人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只是徒增杀伐,且容易激起他们的暴动和反抗。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些突厥人是不能继续留在漠北的,不然野火烧不尽,难保以后又成祸患。 在贾诩的建议下,李承道领兵将东突厥的各个部落朝着西突厥的领土内驱赶。 东突厥普遍比西突厥强大,虽说突厥王庭覆灭了,但是遗留的各部落实力依旧不算差,只是这些人都已经被唐军和李承道给吓破胆了,加上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都被抓了,更是完全不敢做任何反抗。 西突厥那一日打算坐收渔翁之利的举动他都看在眼里,将这些部落赶入西突厥领土,本来就十分不和的双方为了争夺土地,必然会再次爆发激烈的战争。 给西突厥找找麻烦,削弱一下他们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遗留的突厥各部落人口实在众多,而且还要将牛羊战马等战利品搜集起来带回幽州,所以整体行动起来实在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但有泾州军在一旁协助,所以倒也没什么大问题。 …… .. 第一百零三章 收服五万突厥军 大草原,唐军帅帐内。 李承道正在与贾诩商议如何处理各部落残余的突厥士兵。 现在各部落剩下的突厥士兵零零总总还有五万余人左右,不过他们都已经投降放弃抵抗了。 对于这些人,李承道的想法是将其驱逐到西突厥去,而贾诩的想法却是将这支军队给收入麾下,改编为正军。 “殿下,此番我大军伤亡也不小,阵亡士兵接近两万,与其重新募兵,不如就将这些突厥军队给吸收起来,练兵的话也方便。” 贾诩苦口婆心地劝道。 而一旁的岳飞却直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不行,突厥士兵决不能收入麾下,他们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沾染过大唐士卒的鲜血,而且我们屠灭了突厥,他们岂能不对我们怀恨在心?坚决不能收!” 而贾诩一听就急了。 “愚者之见!突厥士兵大都弓马娴熟,只要给他们战马,个个都是出色的骑兵!” “战马是稀缺资源,骑兵也不容易培养,所以我大唐如今骑兵数量并不多,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十几万匹战马,若再加上五万骑兵,那简直是平添一大助力!” “整整五万骑兵,怎能轻易把他们流放到西突厥里?” 贾诩对岳飞瞪眼道,对他这种暴殄天物的做法感到极为不能理解。 贾诩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利益至上主义者,只要是有利的事情,他不会思考其他的弯弯道道。 比如这些突厥士兵杀过白袍军的事,这在他看来战场上兵戈相见本就难免死伤,这怎么能算罪? “这是在养虎为患!” 岳飞亦丝毫不让步,与贾诩针锋相对。 “你、你……简直不可理喻!” 贾诩本想撸起袖子揪着岳飞的衣领大骂,但是见到岳飞魁梧的体型和沙包大的拳头后,顿时就有些虚了,只得铁青着脸色骂了一句。 薛万彻、罗艺包括李承道在内看着一武将一谋士破口大骂到差点撸袖子打架,也是觉得颇为有趣。 “好了,你们两个都安静一下,来听听罗将军的意见吧。” 李承道看向了罗艺,问道。 “这……” 罗艺有些受宠若惊,不过既然李承道都问了,他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沉思片刻后才正色道:“我比较认可贾先生的观点,五万突厥骑兵,确实是极大的助力。” 罗艺说完,贾诩看向他的目光顿时变得和善了不少,笑道:“罗帅果然眼光独到,不似某些人迂腐不堪,哼!” 贾诩冷哼一声,瞥了岳飞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罗艺只得苦笑。 “薛将军,那你呢?” 李承道接着朝薛万彻询问道。 薛万彻眉头紧皱,拱手说道:“贾先生言之有理,但是突厥乃境外蛮夷,若是驯服不好发生兵变,那可是大麻烦。” “这可是五万骑兵,在幽州乃至于中原一旦作乱,那可就……” 薛万彻的语气里,难掩浓浓担忧之意。 “末将担心的其实也正是这一点。” 岳飞叹了口气,拱手说道。 这下子贾诩也无话可说,因为能否完全让这些突厥士兵臣服,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听完众人的意见后,李承道摸了摸下巴,开口道:“冯将军,麻烦你去将那些突厥士兵的领头人带过来,孤要见一见。” “末将领命。” 冯立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帅帐。 众人虽然不理解李承道想做什么,不过等一会儿便知道了。 没过多久,冯立便领着一名身高九尺的魁梧汉子走入了帅帐。 身高九尺,那就是两米出头的身高,再配上这汉子魁梧强壮的身躯,简直如同一尊黑塔一般。 哪怕是岳飞、薛万彻这般猛将,在见到这名魁梧壮汉后亦吃了一惊。 “阿利丹,拜见太孙殿下!” 这名魁梧壮汉走进帅帐后,直接朝着李承道拜倒了下去,额头深深贴在地上,用有些生硬
相关推荐:
地下室的秘密_御书屋
重逢(H)
福碗在手,我在年代文里躺平暴富
池炉未卜(1v1)
被重生之夜王(BG肉)
少女们的冒险记事
【女A男O】极品诱饵
[ABO]王子的必修课
总裁崩了对谁都不好[快穿]
风流人生张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