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囊日论赞看着手里探子们从长安那边发回来的捷报,不禁面露忧愁之色,显得忧心忡忡。 “赞普,又出什么事了?” 吐蕃大相见到囊日论赞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问道。 “唉……” 囊日论赞抬起头看了大相一眼,叹息道:“长安那边传来消息,大唐皇帝李渊退位了,太孙李承道已经登基称帝。” 听到囊日论赞的话,吐蕃大相面露不解之色,问道:“皇位更迭这不是很正常么,赞普为何叹气?” 在他看来大唐不过是换了一任君主而已,没什么可担忧的吧。 然而囊日论赞却摇头说道:“这位新帝可不如那李渊一般优柔寡断,本赞命人查过他的生平,他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击败了大唐的秦王然后登基称帝,手握重权。” “而且相传这位帝王虽然才束发之念,但杀伐果决异常,曾下令一口气屠了十余万突厥人。” “最主要的是他极为敌视入侵大唐的敌人,此番我们出兵侵犯大唐,还杀了那么多唐军士卒以及百姓,本赞担心他会出兵攻打我吐蕃啊。” “这次击败我们的那支军队,只是那位帝王手中大军三分之一的军队而已……” 囊日论赞说完后,殿内所有大臣们全都震惊了。 这次他们入侵大唐可谓是被打得极惨,二十万大军只逃回来三万不说,而且对方还打入了他们境内。 若非囊日论赞迫于压力主动投降,并且给出大量赔偿,恐怕对方还会继续打下去! 那一支凶残的军队,令所有人都感到胆寒。 而这样强大的军队,还只是那位皇帝手下三分之一的兵力?简直不可思议! 可想而知若是那位新帝对他们怀恨在心,再次发兵攻打,那他们根本抵挡不住! “我们不是做出赔偿了么?而且赞普您还亲自发国书乞饶,那位帝王不会如此相逼吧?若是真的和我们吐蕃全面开战,对他大唐也没有好处才是。” 吐蕃大相有些惊疑不定地问道。 囊日论赞摇头道:“我不知道,但是我总觉得那位皇帝不会如此善罢甘休……唉,早知如此就不该发兵攻唐。” 囊日论赞懊悔无比地说道。 这次趁机攻打大唐真是一个万分错误的决定,若是能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那哪怕益州城朝他敞开大门,他都不会让人踏入半步。 吐蕃大相闻言稍作思考,然后说道:“赞普,臣认为我们应该主动派使者前去长安恭贺大唐皇帝登基。” “派人过去祝贺又如何,难道你觉得大唐皇帝会因为这个就放过我们?” 囊日论赞神色古怪地说道。 吐蕃大相微微一笑,说道:“呼延娜娜公主如今刚好适龄,而且生得国色天香,臣听闻如今大唐新帝尚未婚娶,赞普不若将娜娜公主献于唐帝,以求和亲?” “就算献出娜娜公主后唐帝仍然不愿意放过我们,但是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对我们动手,我们可以趁这段时间大肆扩兵,等军力提上去了,那唐帝再想发兵攻打就得掂量一下了。” “届时我们再放低姿态以求修好,那唐帝多半不会再追究我们入侵一事。” 吐蕃大相不愧是囊日论赞的智囊,给出的这个计策极好,好到囊日论赞都挑不出任何毛病来,但只有一点让囊日论赞有些犹豫。 “娜娜是本赞普最疼爱的女儿,就不能换一位公主吗?” 囊日论赞颇为不舍地说道。 吐蕃大相闻言皱了皱眉头,板起脸道:“娜娜公主国色天香,为我吐蕃第一美人,而且身为王室嫡系,只有这等身份和才貌才能配得上那位唐帝,甚至有可能去争一争皇后之位,让我吐蕃绑上大唐这个强大的国家!” “若是换了其他公主,再让唐帝得知娜娜公主的存在,恐怕他就会觉得我吐蕃轻视于他,届时唐帝之怒谁能承受?” “为了吐蕃未来考虑,还请赞普令娜娜公主前往大唐和亲!” 吐蕃大相说着,直接朝囊日论赞大拜而下,以首叩地,语气十分严肃。 而在他拜倒之后,大殿里其他的大臣们也纷纷跪拜,齐声道:“请赞普为了吐蕃,令娜娜公主与大唐和亲!” “这……” 囊日论赞看着眼前拜倒一片的众臣,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但他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选择了,不然恐怕这些代表着吐蕃内部各方贵族大姓势力的大臣们会联合架空他。 因此哪怕心中再不舍,也只能说道:“本赞普明白了,三日之后便会令呼延娜娜与使者一起前往大唐。” 此言一出,众臣皆是大喜,高呼道:“赞普圣明!天佑吐蕃!”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万国来朝! 大唐新帝登基的消息传到各国君主的耳里后,各国君主的反应都各不相同。 龟兹、扶桑、吐蕃等国马上就选择了派人前去庆贺,放低姿态,而西突厥在犹豫过后,也决定派人前去长安觐见。 若是其他人登基成为大唐新帝,西突厥恐怕根本不会理睬,但是如今登基称帝的是李承道! 东突厥比西突厥要强大,但是仍然不免被覆灭的下场,李承道下令焚地撒盐所留下的那一片焦土,至今仍然寸草不生! 如此冷酷狠辣,令每一名突厥人都为之胆寒,在如今的突厥人心里,李承道就是恶魔的代名词! 因此他们怎敢不派人前去? 各国纷纷有所行动,但是只有一国例外。 …… 高句丽,首都壤平城。 李承道登基称帝的消息,也传入了高句丽皇帝的耳里,但是就派不派人前去恭贺一事,高句丽君臣之间却产生了分歧。 “哼!这唐国杀了我五万士兵,还逼得朕不得不道歉乞饶!受了此等奇耻大辱,你还让朕派人去恭贺唐帝登基?!” 高建武冷哼一声说道,满脸厌恶地将手里的奏折给丢到了地上。 高句丽并没有自身的文化,他们的文化都是朝中原学习而来的,因此各种制度都是模仿中原,按照隋朝的制度而来,就连高建武身上的龙袍也是黑色的,足见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之深。 只不过虽说习于中原,但高句丽跟中原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和睦,或者说是极为敌视也不为过。 因此高建武在听到大臣的谏言之后,毫不犹豫地便拒绝了。 听到高建武的话,首相大臣连忙拱手道:“陛下,不可不去啊!我们此番发兵入侵大唐疆土,已经引来了大唐的敌视,上次对方事发仓促,所以没有追击过来,但这并不代表大唐没有击败我们的实力啊!” “此番我们应该派出使团前往长安,一方面恭贺唐帝登基,一方面化解……” “荒谬!” 首相大臣的话还没说完,就直接被高建武所打断了。 高建武满脸怒容,指着这名大臣的鼻子骂道:“隋朝曾三次攻我高丽,都败军而归,大唐就想征服我高丽?你休在这里胡言乱语!” “我高丽何止十万之兵,前有突厥作为屏障,可守天险,后有王阳隔绝,飞鸟难渡,唐国若是敢主动发兵,也一样是失败的下场!” “陛下!” 这名首相大臣满脸痛心之色,连东突厥都被那位新帝灭了,那新帝岂是善类? 一时示弱,难道不比主动招至进攻要好吗? 不过这位首相大臣心里明白,自家皇帝还羞愤于那一日被罗艺率军逼得出面道歉,连朝中大将都被斩首,大失颜面,所以他现在劝什么都是没用的。 “希望其他国家也不会派人前去恭贺吧……” 这名首相大臣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 …… 登基的消息,是李承道刻意让人传到域外各国的,他此番就是想看看各个国家的反应,奠定大唐的霸主地位! 而就在消息传出后的一个月内,各国派出的使者便陆续抵达了长安。 太极殿。 “殿下,各国使臣已经于几日之前全部抵达长安,您为何不接受他们的觐见?” 长孙无忌从李承道的桌案面前搬过一堆处理完的奏折,然后有些不解地问道。 “朕贵为唐皇,他们不过是域外异族,岂能想见就见朕?” 李承道淡淡回答道,然后抬起头看向了长孙无忌,“不过朕晾他们几日也差不多了,辅机你去通知他们,令他们明日来太极殿,于朝堂上觐见!” 听到李承道的话,一旁的贾诩面露一丝惊色,然后便恍然大悟。 李承道这一月以来并未主持过任何一次早朝,他本来还疑惑,但是现在也就明白了。 “万国来朝,陛下这登基后的一次早朝,必将载入史册。” 贾诩拱手对李承道说道。 新君登基后第一次早朝便令各国来朝,这简直是旷古绝今! 他现在已经可以想象的到朝中百官震撼的表情了。 实际上李承道的打算就是要震慑朝中百官,展现帝王威仪,竖立君威,第一次朝会是有着极重要的意义的。 听到贾诩道出了自己的计划,李承道笑了笑,不可置否。 他已经很期待明日的早朝了。 …… 登基之后过了将近一个月,李承道终于要召开第一次朝会,这令许多大臣们都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意味。 不少人都意识到,这次的朝会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翌日清晨,文武百官全部早早起床,沐浴更衣前往皇宫。 皇宫大殿外,百官沿着龙道分为文臣武将两列朝着太极殿有序地行去。 文臣这边以贾诩、魏征、长孙无忌等人为首,而武将那边则是以岳飞、李靖、罗艺等人领头。 无论文臣武将,腰间皆悬挂玉佩,玉佩相击的清脆声音听起来十分悦耳。 这便是腰玉,古人有言男儿当佩刀腰玉,意思就是能做到腰玉上朝,方才是光宗耀祖。 百官依次进入大殿。 在太极殿内,李承道身穿帝王衮冕,头戴通天冠,高做在九层台阶的龙椅之上俯视着台下众人,威仪气度非凡。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入太极殿后,文武百官纷纷拜倒,口中唱礼。 “诸卿平身。” 李承道神色威严,淡淡开口道,却透着帝王之威。 “谢陛下。” 就在众臣刚刚谢礼起身后,便又听见李承道身边的秉笔太监高唱出声。 “宣,诸国使臣觐见——!” 拖着长长的尾音,仿佛响彻了整个皇宫。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宴请万国,颉利可汗跳舞助兴 秉笔太监的突然唱礼,令文武百官们都愣了。 诸国使团?什么情况! 除了贾诩长孙无忌还有岳飞等早已知晓此事的一众心腹以外,其余的官员大臣们都是大吃一惊,然后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太极殿门口。 随着秉笔太监唱礼过后没多久,外面依次响起了传唱声,然后早就在宫门外等候的诸国使团便朝着太极殿走去了。 片刻之后,伴随着一阵密集的脚步声由远到近,殿内众臣们只见足足有数百穿着各异的异域使臣,有序地涌入了大殿内。 不过好在太极殿恢弘宽大,即便是这么多人涌入,也丝毫不显得拥挤。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令殿内所有大臣们终生难忘。 “下臣奉囊日赞普之命,率吐蕃使团觐见唐皇!” 吐蕃使臣率先开口说道,而在他的话音落下后,其他的诸国使臣们纷纷开口。 “下臣奉扶桑国主之命,率扶桑使团觐见唐皇!” “下臣奉龟兹国主之命,觐见唐皇!” …… 一名又一名的使者下拜觐见,一道又一道恭敬的声音响起,殿内每一位跪下的使臣,他们都代表着一个国家! 等到全部使臣都说完后,他们仿佛是提前说好的一般,同时朝李承道大礼叩首道: “共贺唐皇登基!” 声音滚滚,震撼人心。 殿内的众臣们全部都瞪大了双眼,一个个脸色涨的通红,心情激动得难以自抑! 就连贾诩岳飞等早已知晓此事的心腹们,亦感到一阵激动。 “万国来朝!” 长孙无忌目光复杂,喃喃自语道。 曾几何时,他还在辅佐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曾意气风发地与他笑言,有朝一日他定要君临天下,让大唐之威囊括四海,令八方万国来朝。 当时他亦笑着附和,说一定会亲眼见证这一幕。 时过境迁,他的确亲眼见证了万国来朝的这一幕,但是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却不是李世民了。 长孙无忌抬起头看向了那高坐在九层台阶上的挺拔身影,李承道正坦然接收着诸国使臣的朝拜,目光睥睨,煌煌帝威散发而出,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臣服之意。 长孙无忌看了一会儿后,最终默默俯首。 这时候贾诩忽然朝着李承道下拜,高呼道:“陛下圣威震慑四海,令八方万国来朝!天命陛下,既寿永昌!” 贾诩的话音落下后,其余大臣们方才如梦初醒,纷纷朝李承道拜倒,口中唱颂道:“天命陛下,既寿永昌!” 贾诩突然搞这么一出,让李承道有些意外,但是他依旧神色不变。 看着下方一众文臣武将、诸国使臣尽皆叩首大拜,李承道定了定神,压下心中的些许热血彭拜之意,一挥帝袍衮冕,沉声道:“诸卿平身!” 李承道身上的气势本就强大,如今登基称帝成为帝王龙袍加身,浩荡帝威席卷四方,压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诸国使臣全部来朝拜,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历代帝王所追求的,无不是一统天下,令万国臣服,这是一国之威的最好体现! 今日过后,李承道身为帝王的威仪必将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大臣们的心里。 “谢陛下——” 重人这才恭敬应道,然后从地上站了起来。 李承道看着殿内使臣,朗声笑道:“各位远道而来,一路跋涉可谓是辛苦了,朕已在保和殿设宴,款待诸位。” 虽说是朝会,但是大臣们都明白了今天李晨到真正的目的乃是接受诸国使臣朝拜,不谈政事,因此谁也没有不识趣地蹦出来问朝会怎么办。 朝会进入尾声后,太阳已然高悬了。 李承道与诸国使臣还有大臣们一同前往保和殿。 保和殿,乃君王赐宴、以及接待外臣之所,称得上是富丽堂皇。 李承道要用国宴礼节宴请诸国使臣,因此保和殿内早就准备好了盛大的宴席。 等到李承道率先走入正中的主位上落座,其余大臣和使臣们也才纷纷落座。 随口说了几句开场白之后,李承道举杯示意,宣布宴席正式开始。 一时之间,殿内声乐响起,一名名身着罗裙的宫廷乐女盈盈走出,在宴席之间献上曼妙的歌舞。 汉家女子的歌舞以及美貌向来是域外诸国所痴迷和推崇的,因为汉家女子的身上有着域外女子所没有的婉约和柔弱之美。 欣赏着编舞,饮着美酒,
相关推荐:
被回国的竹马缠上了
只和你做(H)
双生(纯百 骨科)
泅渡(软禁1v1 强取)
逐王
全才相师
哥哥总是撩我(西幻血族,骨科h)
穿越成为小道童(H)
醉酒的伴娘
白湖之子(西幻,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