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笑呵呵道:“你好好看,好好学,今后有你学的。” 萧南眼眸坚定,重重点头,“好,我一定努力跟姐夫好好学。” 随后,秦羽和萧南两人,向温室大棚区而去。 沈冰岚默默跟在他们身后。 方才他们讨论的问题,沈冰岚全都听到了,而且全程都在跟着思考。 秦羽对于科举制的建设性意见,令她倍感钦佩。 看来这登徒浪子对于政治真是颇有研究。 与此同时。 沈冰岚抬头看向不远处的温室大棚。 这个登徒子是对各个领域都有研究。 ...... 夜,皓月当空。 秦王府。 卧房。 昏暗的油灯下。 秦羽伏于桌案前,正挥毫泼墨。 萧柔和萧云儿两个贤内助,陪伴在身旁。 对于今日有关科举制的讨论,她们已经有了深刻了解。 秦羽正将写着有关科举制的改革方案。 “夫君,你怎么对科举制度,有着如此深刻的研究与理解呀?” 萧云儿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问着。 秦羽淡淡道:“很简单,只要从寒门庶民子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好了,只要能为他们开辟一条入仕之路,那吏治自然便清明了。” “还有,虽然做不到绝对公平,但也要力求公平。” 听着秦羽的话,萧柔和萧云儿两人皆是点了点头。 虽然秦羽平日里不怎么跟她们两人,讨论政务问题。 但萧柔和萧云儿不得不承认,秦羽对于政治的认知,要远超她们两人。 萧柔问道:“夫君,你和太子今后若是下州郡,一定要小心些,妾身有些担心。” 秦羽疑惑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萧柔柳眉一凝,“因为你们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些雄踞一方的世家大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定然会想办法对你们不利。” 萧云儿附和道:“是啊夫君,你们这次下州郡,既要肃清吏治,又要推行土地改革,将土地从地主手中拿回来,分给大魏百姓,那些地方地主,绝不会甘心的。” 秦羽摆了摆手,淡淡道:“无妨,我早已经将锦衣卫给派下去了,河北如今到处都是锦衣卫的眼线,那些地主和官吏的动向,我早已了如指掌,我倒还怕他们不对我动手。” 秦羽风轻云淡的说着,丝毫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中。 听闻此话。 萧柔和萧云儿两人的心,倒是沉了下来。 与此同时。 院内突然传来两声鸟叫。 秦羽站起身来,“两位夫人,我出去一趟。” 萧柔和萧云儿自然知道是什么事,也没多说什么。 院内。 秦羽坐在石凳上。 玄月站在他身旁,缓缓道:“驸马爷,最近月影楼又有动作了,他们从境外又调了一名堂主过来,说是要成立一个堂口,专门调查金风细雨楼,今后铁面判官就不负责此事了。” 秦羽听着,微微点头,“我说月影楼这段时间怎么如此消停,原来是在筹谋此事,看来他们还是想将我们给挖出来。” 说着,他又问道:“咱们细雨楼,是不是有日子没对月影楼出手了?” 玄月点点头,应声道:“没错,今年我们还没有对月影楼出过手。” 秦羽眉梢一挑,“那好,有没有那个新堂主的消息?” 玄月应声道:“有,三日之后,他会从河北境内路过,如果驸马爷想要动手,我们可以选择半路劫杀。” 秦羽眉头微蹙,问道:“这该不会是月影楼给咱们下的套吧?有这么巧的事?” 秦羽越想越不对劲儿。 按理来说,月影楼行事如此隐蔽,不应该让他们将消息摸的这么清楚。 玄月应声道:“起初我们也有所怀疑,不过一直没有发现月影楼的其他动作。” 秦羽点了点,沉吟道:“这样,在那个新堂主的必经之路上,好好摸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月影楼给咱们做的局。” “是,驸马爷。”玄月揖礼应声,随后消失在了院内。 第323章 又议的哪门子事? 玄月离开后。 秦羽依旧坐在石凳上,回想着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自从他成立细雨楼以来,就对月影楼动过两次手,不过斩获颇丰,一共杀了六名月影楼的天字号杀手。 也许是因为月影楼接连损失惨重,或者被细雨楼牵制,所以秦羽倒是也一直没有遭受月影楼的报复。 但秦羽知道月影楼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睚眦必报,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们的权威。 所以秦羽感觉,这次突如其来的消息,一定是月影楼故意放出来的,想要引君入瓮。 秦羽做事一向谨慎,他可不想着了月影楼的道。 ...... 翌日。 清晨。 皇宫,东宫,温室大棚。 秦羽看着已经十分繁茂的红薯秧,倍感欣喜。 只要将红薯培育好,今后大魏便再也不用为粮食而发愁了,这跟土地改革推进是相辅相成的。 萧南看着亦是倍感欣喜,“姐夫,那一个红薯就长了这么一大片秧?” 秦羽点点头,沉吟道:“你可别小看这一片红薯秧,最少能收七八斤红薯。” 萧南听着已经,“我去,这么多!?” 不过他想来也是,毕竟一亩地能产两千多斤红薯。 他们两人正说着,御前大总管福安从大棚外面走了进来,“太子殿下,驸马爷,陛下正在汇德殿等着你们前去议事呢。” 萧南一滞,不耐烦道:“又议的哪门子事?” 这几日一直负责修建御花园内的温室大棚,他们连听曲的时间都没了。 福安忙道:“陛下说,还是您和驸马爷准备下郡县那些事。” 秦羽站起身来,“走吧,这件事确实需要好好商议一番,不然咱们就算是去,那也白去。” 随后,秦羽和萧南两人,在福安的带领下,向汇德殿而去。 汇德殿。 魏皇,秦文耀,张子安和陈振等一众肱骨,早已等候多时。 现如今,朝廷内最要紧的事就是,将秦羽和萧南给送出去。 秦羽和萧南两人刚进去。 魏皇忙招呼道:“你们两人入座,咱们时间宝贵,长话短说,今日驸马呈递上来的科举制改革方案,朕同诸位爱卿研究过了,目前来说,没有什么大的纰漏。” “不过想要推行,还是要等你们肃清地方吏治,深化完土地改革,解决了百姓们的后顾之忧后再推行。” 说着,他看向秦羽问道:“驸马,你以为如何?” 秦羽点点头,认同道:“我同意,目前科举制确实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大魏官吏即将出现的空缺,推迟试行完全可以,不过还是先要将消息放出去,笼络一下天下读书人的心。” 魏皇眉梢微皱,问道:“那你认为,消息该如何放出去才好?” 一众肱骨亦是看向秦羽。 秦羽缓缓道:“可以这样,张贴皇榜,大魏土地改革完成之日,便是大魏废察举立科举之时。” “土地改革原本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深得百姓之心,若是再将这个消息放出去,那天下读书人都会站在朝廷这边。” “有了百姓和天下读书人的支持,我们再以雷霆手段整顿吏治,推进土地改革,将会顺利的多,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 秦羽感觉,治国理民,归根结底就一句话“以民为本”。 只要做到以民为本,得到百姓的支持,那很多政策推行起来将会顺利的多,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魏皇听着,认同的点了点头,“有理,驸马此言甚是有理,这确实是我大魏改革路上的一记良药,朕准了。” 秦羽这建议提的非常好。 虽然先不推行,但可以将百姓和读书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口诛笔伐,还是非常厉害的。 张子安众人听后,亦是表示认同。 秦羽的想法一般都是非常成熟,拿起来就可以直接用的。 自从秦羽参政以后,三省六部大员们的压力,着实减轻了不少。 一般不好处理的大事,直接找驸马爷就可以。 顿了顿。 魏皇继续道:“恢复科举制的事,就讨论到这,肃清吏治之后出现的缺吏现象,咱们已经解决。” “今日咱们再说说关于土地改革后,有关徭役和赋税的问题。” 听闻此话。 众人皆是严肃起面容。 古往今来,徭役赋税都是朝廷内逃脱不了的话题。 苛捐杂税,沉重的徭役赋税,永远是压在百姓们肩膀上的一座大山,也是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原因。 如果能吃得饱穿得暖,谁愿意起义? 如果不是遭受着不能忍受的压迫,谁愿意起义? 不过好在殿中这些人大魏上位者们,对于减轻百姓们的徭役赋税,有着共同的认知。 张子安看向魏皇,缓缓道:“陛下,老臣以为肃清地方吏治这方面,还有一点需要平衡一下。” 见张子安说话,众人皆是向他望了过去。 魏皇点点头,“张爱卿但说无妨。” 张子安应声道:“老臣以为,今后州郡一级,要将军政大权分开,然后对州郡将军,刺史和太守实行论调制。” 听闻此言,众人恍然大悟,明白了张子安的意思。 魏皇更是倍感欣喜,笑道:“张爱卿,你真是跟朕想到一起去了,朕认为州郡一级的军政大权确实要分开,尤其是都督一职。” 这个都督制可是令魏皇深受其害。 这些欲意独立的州,哪一个不是因为州级长官掌握着军政大权而起的? 尤其是军权! 秦羽听着暗暗点头。 张子安的话,他也同意。 军政大权集一身的都督,还真是不好弄。 对于都督一职,秦羽还是所有了解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战火频燃,所以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政权便与军权绑定到了一起,都督应运而生。 后来都督一职也对中央集权,产生了极大威胁,隋文帝时期的“三总管之乱”就是因都督引起的。 现如今萧温茂,俞明轩,还有当时的青州大都督苗向阳,之所以能独立于朝廷之外,也是因为军政大权总揽。 第324章 你是不是将这件事想简单了? 郡一级还好说。 州一级别的长官,军政大权分开,势在必行。 秦文耀一众,亦是同意张子安的提议。 魏皇看向张子安问道:“张爱卿,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对军阵大权进行分离?” 张子安一笑,捋顺胡须,看向秦羽,“老臣倒是想听听驸马的意见。” 秦羽一愣,随即了然,张子安摆明了是想让自己拿这份功劳。 但他是真的不想要,不过倒也不能辜负张子安的一份好意。 魏皇看向秦羽,问道:“驸马,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秦羽淡淡道:“将大都督一职取缔,今后州级长官只有刺史主管政务,郡级长官还是太守主管政务,巡防营仍然归刺史和太守节制。” “将军政军务单独划分出来,以州为单位设立集团军,增设集团军统帅一职主管军务。” “各州军事与政务互不干涉,刺史与集团军统帅平级,直接向朝廷负责,集团军统帅和刺史一职,五年一轮调,如此可保地方政治军事稳定。” 这个时代,加强中央集权对于国家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军权必须牢牢掌控在朝廷,不然像萧温茂,俞明轩这种情况,避免不了。 魏皇面带欣喜,大手一挥,“好!甚好!都督一职早就应该废除,独揽军政大权就是毒瘤!” 说着,他看向张子安,问道:“张爱卿,你以为驸马的建议如何?” 张子安揖礼道:“整体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至于细节可以再详细商讨一番。” 魏皇点点头,看向吏部尚书周纯,“周爱卿,你将驸马说的话,全都记下来,然后讨论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 周纯揖礼道:“是,陛下。” 对于张子安提的这个问题。 魏皇还是非常满意的,这次秦羽和萧南准备下州郡,整顿吏治,正好将此事顺道办了, 一步到位。 只有地方官吏整顿完,土地改革推行完,大魏才算渐入佳境,开始下一步发展。 秦羽所提建议,得到了众人一致认可。 同时他们亦是感叹,驸马爷的才思敏捷和对军政深刻的认知。 魏皇对于秦羽也是越来越放心。 他相信秦羽一定能将地方官吏整顿和土地改革完成的很好。 萧南则是一脸震惊的看着秦羽,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姐夫,你真是太厉害了,你怎么什么都懂?” 秦羽眉梢一挑, 笑了笑,“低调,低调......” 顿了顿。 魏皇思忖着,沉吟道:“如今,官吏选拔制度,地方军政分权一事,都已敲定,初具标准,这是一个好头。” “官吏整顿一事说完,咱们继续方才的话题,对于大魏徭役赋税,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意见?” 虽然今年魏皇几乎是将国库中的钱,全都搭进去了。 但如今,新茶,细盐,烈酒和玻璃器,每年都可以给大魏带来既稳定又丰厚的报酬。 所以魏皇对于大魏今后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 秦文耀率先开口,“土地改革,顾名思义就是将地主手中的土地拿回来,分配给佃农们,但无论地主之前是用什么手段,从百姓手中拿来的土地,我们都不可能都挨个村子去查。” “所以怎么让地主心甘情愿的,将手中土地交出来,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总归不能用强的!” 听闻此话。 众人皆是沉默不语。 秦文耀说的是最为现实的问题。 因为土地改革一旦进行,影响最大的肯定是地主阶级,这属于朝廷要强行从地主阶级手中,将土地拿过来。 地主阶级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拿出来,这其中一定会有博弈在。 不管用强的还是用硬的,保证百姓的利益才是最主要的。 魏皇眉头深锁,点了点头。 他虽然是马上皇帝,喜欢用武力解决,但这件事他知道不能用强的,大魏地主不少,而且他们手中掌握着大批钱粮。 这种事情还是以怀柔政策为主。 秦羽想了想,淡淡道:“我们首先进行的是地方官吏整治,然后是土地改革。” “地方官吏整治结束后,肯定会给各郡县的地主,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地主们也会抱团取暖,想办法与我们周旋。” “虽然我们可以用强,但影响不好不说,还会影响我们推进土地改革的速度,所以我先抓两个硬骨头,然后对剩下地主用怀柔政策,用钱粮购买他们手中的土地,然后分给百姓们。” 用钱粮购买!? 此话一出,魏皇和一众肱骨的脸色,皆是变得难看起来。 这话说的倒是容易。 满大魏的土地那得花多少钱? “驸马......” 魏皇看向秦羽,无奈开口道:“你......你是不是将这件事想简单了?是......咱们朝廷现在是有点小钱,但你知道大魏有多少土地在地主手中吗?我们拿什么买?你就是将朕给卖了,咱们也买不起啊!” 秦文耀众人亦是望着秦羽,脸上表情皆不乐观。 秦羽却是淡淡道:“陛下莫急,我还没说完,这钱不是全都让朝廷出,百姓也出一半。” 此话落地。 魏皇和一众肱骨便更加懵逼了。 百姓出一半? 百姓家中连锅揭不开,让他们出一半,还不如让他们继续当佃农呢! “行不通!” 魏皇摆了摆手,直言道:“根本就行不通!朝廷都没钱,百姓们就更出不起这钱了!你未免太看得起百姓了!” 魏皇一直认为,秦羽是挺抚恤军民,能体会百姓疾苦的,不知道今日抽的什么疯。 秦羽淡淡道:“陛下莫急,我还没说完,这钱咱们又不是非要一起都给了,朝廷给六成,分六年还清每年还一成,百姓们给四成,分四年还清,从有收成的第二年开始还,如此一来,朝廷和百姓们的压力不就小了吗?” “那些地主肯定以为朝廷会强行收走土地,咱们用钱买地主手中的地,他们肯定非常高兴,说不定还要说陛下圣明。” 第325章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听着秦羽的话。 魏皇和一众肱骨,皆是点头认同。 “驸马说的没错。” 魏皇眉梢舒展,沉吟道:“若是如此,朝廷和百姓倒也能接受,地主们拿到了钱,谅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朝廷和百姓们也不用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了!” 现如今虽然大魏一下拿不出太多钱来,但可持续收入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秦羽这分期付款的法子,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紧接着。 秦文耀扫视众人,继续道:“还有一点,土地改革之后,百姓们即将面临的粮食短缺和种子短缺问题怎么办?如果再让他们跟地主借粮借种子,那岂不是又要拿田地抵押?” “我们从地主手中将土地拿过来,他们本就愤愤不平,若是让地主再借给百姓粮食,定是难上加难,这肯定也将是地主与朝廷暗中斗争的手段,我们要提前想好应对之策。” 秦文耀最擅长的就是,抚恤百姓疾苦。 他永远都可以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今这几个问题都是他提出来的。 关键他提的问题很尖锐,一针见血。 土地,粮食,种子...... 这些都是百姓们需要面对的,血淋淋的问题。 魏皇一阵头大,缓了缓神,随即道:“不怕!关关难过,关关过!文耀提的问题非常好,咱们一件一件的解决就是了!” 说着,他看向秦文耀,问道:“文耀,你提出来的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这粮地主肯定不愿意借给百姓,而且即便他们愿意借,谁敢保证不重蹈覆辙?他们对付百姓的招可多着呢!” 现如今在大魏,最尖锐的矛盾,其实就是百姓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几乎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水火不容。 魏皇肯定不希望,再给地主算计百姓的机会。 秦文耀想了想,沉吟道:“陛下说的没错,但这粮如果不跟地主借,那就只能朝廷出,即便咱们可以借给百姓,甚至不要子钱(利息),但朝廷哪里有这么多的粮借给百姓?” 听着秦文耀的话。 魏皇和一众肱骨思忖着。 “地主有粮,不借百姓,朝廷借百姓,却没粮......” 萧南喃喃自语,随即眼眸泛亮,朗声道:“诶!咱们可以将地主手中的粮收过来,然后再借给百姓啊!如此一来,百姓和地主之间就不会产生任何交集了。” 听着萧南的话。 魏皇和众人皆是一惊。 倒...... 倒也是这个道理。 “嘶~” 魏皇眉头紧皱,沉吟道:“道理是这道理,但那些地主可不是傻子,他们会乖乖将粮食卖给朝廷?而且咱们若是买地主的粮食,还是要按驸马说的分期付款,那地主能同意吗!?” 萧南这番话,倒是引起了秦羽的深思。 若是能将大魏地主手中的粮食都收来,对于大魏朝廷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秦羽知道人性都是有弱点,这件事不是没有可能实现,只要对地主有足够的利益便可。 念及此。 秦羽便想着这些地主们,最需要的利益是什么。 魏皇和一众肱骨也在那想着办法。 虽然萧南说的简单。 但确实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顿了顿。 秦羽眼眸泛出亮光来,“陛下,科举制中有没有规定,商人子孙不得科举入仕?” 魏皇重重点头,严肃道:“当然,商人子孙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得入仕,这是重农抑商的基本原则。” 秦羽缓缓道:“各州郡地主,几乎没有不经商的,我们可以在宣布科举制即将推行的同时,严查各州郡商人,即便是幕后掌柜的子孙,也不得科举入仕。” “然后等我们推行土地改革,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收购地主粮食的时候,可以宣布,主动配合的地主,允许其子孙后代科举入仕。” “土地改革后,地主们可就没了土地,粮食也是有保质期的,在大势面前,他们不可逆转,还不如将粮食卖给朝廷,给子孙换取入仕的机会!” “只要他们能得到足够的利益,肯定愿意配合朝廷,我们给钱,又给他们子孙入仕的机会,他们何乐而不为?我想没有几个地主会头铁的非要跟朝廷对着干!” 听着秦羽的话。 魏皇和一众肱骨皆是一惊,细细思忖着秦羽的话。 虽然秦羽这招数有点不合规矩。 但现在关乎的是大魏今后的发展,特殊时期用些特殊手段,这无可厚非。 秦羽能想出这样的招收来,还真是令人惊叹。 “哈哈哈......” 魏皇喜上眉梢,朗声大笑,“好!甚好!到底是秦羽,到底是朕的好女婿,这好主意就是多!朕都没想到还能用这种方式让地主们就范!” “虽然此事有违重农抑商的基本原则,但能对土地改革有重要作用,那就可以推行!” 说着,他扫视一众肱骨,“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此时,魏皇对秦羽,已是非常敬佩,这法子真的是一环套一环,将地主们给拿捏的死死的。 粗中有细,大刀阔付改革的同时,大势所趋的形势之下,可以兼顾各阶级利益,以达到某种默契的平衡。 如此一来,土地改革推行的速度一定非常快。 一众肱骨,面带惊叹,眼眸中满是敬佩。 “驸马爷此计甚妙,可以推行,如果能用这种方式将地主手中的粮食收来,允许地主子孙科举,那真是太值得了!” “没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老臣同意驸马爷的意见,现如今我大魏首要任务就是整顿地方吏治,深化土
相关推荐:
旺夫
猛兽博物馆
乡村透视仙医
村夜
NTR场合_御宅屋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万古神尊
恶蛟的新娘(1v2)
淫魔神(陨落神)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