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从四行仓库开始 > 第72章

第72章

天大的好消息。 第249章 老翁的惊心一问 今晚千叟宴。 所有人都觉得宴席结束,差不多就告一段落了。 但驸马爷在宴席结束后,依旧用神仙手段震撼着他们。 温室大棚,这已不是单纯能在冬季种出西瓜的问题了。 这关乎的是大魏今后的农业发展。 这关乎着今后大魏的粮食储备和百姓们的温饱问题。 秦羽和萧南种出来的西瓜虽小,但解决的却是,关乎大魏千万万百姓的生存问题。 所有人都拿起西瓜,品尝了起来,又沙又甜。 在北方冬季能吃上一口西瓜,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呼.......” 魏皇深吸一口气,看着萧南,缓缓道:“这西瓜就是你要给朕的惊喜?” 萧南面带骄傲,点点头,“没错,这就是儿臣要给父皇的惊喜。” 魏皇喜上眉梢,脸上满是欣慰,“你和驸马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多余的话朕先不说了,等朕明日看过温室大棚后,咱们再行商讨。” 魏皇吃着西瓜,心情是要多激动便有多激动。 他恨不得现在就跑去东宫看看,那可以在冬季种出西瓜的神奇大棚。 他也真是服了秦羽,那脑子都不知道是怎么长的。 竟是能有这般惊世骇俗的突发奇想,而且还都有实际意义。 听着魏皇的赞扬。 萧南脸上满是笑意,点头道:“是,父皇。” 虽然温室大棚是秦羽研究出来的,种西瓜的想法也是秦羽提出来的,但真正种西瓜的人是他。 这是要被载入史册,流芳千古的。 随后,殿中众人开始享受着餐后水果。 在大年三十吃上几块西瓜,估计这说出去都没人信。 西瓜吃完之后。 秦羽再也没有拿什么东西出来,震撼众人了。 千叟宴也进入到了最重要的阶段。 今日魏皇除与民同乐之外,跟老叟们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要听一听百姓们的心声。 御台上。 魏皇饮尽一盏茶后,站起身来,然后从御台上走下来,坐到了御阶上的最后一级,十分接地气。 “诸位,今日朕就是想听一听乡亲们的心声,你们有什么样的期盼,你们希望朕或者是朝廷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或者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魏皇看向一旁的老叟们,缓缓开口。 这次请人是礼部负责的。 礼部尚书可是前国子监司业苏茂德,出了名的刚正不阿。 所以礼部请人是直接拿着册子找人,绝不会受县衙的干预。 这次魏皇就是让百姓们说话,所以苏茂德绝不会让这次魏皇与百姓之间的对话成为面子工程,粉饰太平。 魏皇话落。 一名两鬓斑白的老叟站了起来,揖礼道:“陛下,草民有话说。” 魏皇微微点头,“来人,赐座。” 随后,在两名小太监的搀扶下,老叟坐到了魏皇对面的蒲团上。 “陛下,草民乃京州平凉郡赵家村人,草民就想为百姓们问一句话,这土地什么时候能重新分到我们百姓手中?佃二官三主五的粮食分配方式,实在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我们百姓不要求大富大贵,也不要求山珍海味,有鱼有肉,可.......可我们连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侈啊!” “咱们大魏现在是冬小麦和粟米轮种,两年三熟,一亩地小麦能产一百二十斤左右,粟米能产一百斤左右,所以一亩地两年能产三百四十斤粮,但到我们农户手中就只有六十八斤粮,那就是说一年一亩地只能分得三十四斤粮。” “但一户五口之家,在不生病,不进行商品置换等任何情况下,一天要吃七斤二两左右的粮食,一年就是两千六百三十斤粮。” “如果这一户五口之家,要赚够这一年的两千六百三十斤口粮,就需要耕种将近七十八亩的良田。” “陛下!就算这一户五口之家,有三个劳力,那......那这一年也耕不完七十八亩田啊!更何况我们连耕牛都没有!还要服徭役!” “草民就想问问陛下,我们这日子究竟应该怎么过啊!我们这些半截子入土的老家伙们死不足惜,但儿女们,唉......” 老翁说着,长叹一声,潸然泪下。 他实在不知道这日子,究竟要怎么过才好。 听着他的话。 殿中一众老翁们皆是眼眸湿润,倍感凄凉。 他们的奢求真的不多,温饱足以。 可这温饱于他们而言,就是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萧南听着,眼眸冰寒,“明明百姓们一年一亩地可以收获一百七十斤粮,除三成税赋外,百姓们还可以剩一百一十九斤粮。” “明明五口之家,种二十二亩田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种三十亩田,一年就可以富裕将近一千斤粮食。” “可.......可这些该死的兼并土地的地主们,却硬生生的将百姓们的生存保障从二十二亩,提升到了七十八亩!” “他们简直就是他娘的丧尽天良!他们就没将百姓当人看!这群该死的王八蛋!” “本宫早晚有一天,要将这群王八蛋都给砍了!真是气死本宫了!” 萧南胸腔起伏,义愤填膺。 秦羽一脸惊讶的望着他,珠心算小能手又上线了。 周围的公主们,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她们都知道萧南的算学极好,也不知道这五大三粗的八尺壮汉,脑子怎么这么灵活。 王子皇孙和文武百官听着老翁的话,皆是低头不语。 老翁的第一个问题,就将所有人问的哑口无言。 是啊! 五口之家要耕七十八亩良田,才能赚够一年的口粮,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百姓们一朝为佃户,将永远成为佃户。 他们只有不断的向地主借粮,才能维持生计。 久而久之,百姓们就成了地主的私有财产。 一年耕种七十八亩良田才能维持生计。 但凡遇到点天灾人祸,百姓们除家破人亡外,还有其他选择吗? 百姓们为何要反? 饭都吃不饱,不反抗又能怎么办? 历史上,超过九成九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百姓们饿肚子了。 第250章 魏皇的决绝 听着老翁的话。 魏皇的脸色亦是十分难看。 现如今,大魏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不好,根本就不用出去看。 单单是从老翁的这一番话中,就可以了解到。 佃二官三主五。 五口之家一年要种七十八亩田,才能维持生计,前提是不生病,不拿粮食置换任何东西。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这却是事实。 这是发生在大魏每一个州每一个郡的事实。 这是现如今绝大部分大魏百姓们的命运。 自安和末年以来的这些年,大魏农户基本都成了佃农,很少有人还拥有自己的土地。 官吏和地主豪绅勾结,无所不用其极的对百姓手中的土地,进行巧取豪夺。 这就是大魏的现状。 顿了顿。 魏皇站起身来,眼眸坚定,“我大魏为何会走到今日这步,朕不想再解释什么,百姓们的疾苦,朕深有体会。” “现如今大魏朝廷吏治已经肃清,朕现在就可以答应你们,两年之内,我大魏一定会开始土地改革,朕在此承诺,朕会将所有土地,全都重新分配给百姓们!” “土地改革之后,土地归百姓所有,除官税之外,剩余的所有粮食,将全部归百姓所有,再没有任何人可以盘剥你们!你们自己的土地,自己当家做主!!!” 魏皇说着言之凿凿,掷地有声。 他想堂堂正正的说出这句话,已有三年时间。 今日,他终于有机会,有信心,可以将这番话说出来了。 这是他身为大魏皇帝,对百姓们的承诺。 此话落地。 殿内响起了阵阵欢呼喝彩之声。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有陛下这番话,今日不虚此行!我们终于要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呜,呜,呜......今后孩子们有福了,陛下终于下定决心要进行土地改革了,这一天我们等的实在太久了。” “唉......大魏发展之路依旧任重道远,什么时候可以解决百姓的疾苦,大魏才真正算得上步入正轨。” “陛下万圣!我大魏就是需要这样的圣主明君!” ...... 魏皇的一番慷慨激昂,赢得了满堂喝彩。 作为一国君主,可以毫不避讳的直面百姓这种问题,就已经超越历史上的大部分皇帝了。 粉饰太平是每一个皇帝都做过的事,更甚至是对百姓们的疾苦视而不见。 那史书中的国泰民安,繁华盛世中,不知道掩盖着多少糟粕与百姓们的凄凉。 紧接着。 坐在魏皇对面的老翁,站起身来,揖礼道:“陛下!草民相信您一定可以带领大魏百姓,走向太平盛世。” 大魏最底层的佃农和高高在上皇帝,今日在这永安殿中碰撞出了火花。 这是大魏改革的开端。 今日这番话,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也让文武百官们看到了希望。 老翁回去后。 魏皇看向一众老翁,缓缓道:“还有哪位乡亲愿意赐教?” 紧接着,又有人站了出来。 魏皇与老翁们畅谈在殿内。 三省六部的官吏们,也加入进来,为百姓们讲解着。 但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着百姓们的生活来进行的。 现如今,百姓们的生活问题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大魏最为尖锐,而又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土地问题还得不到解决。 那大魏早晚会陷入动乱。 时近子时。 魏皇与百姓们的谈话也告一段落。 老翁们的问题,建议,质疑与疑问,全都被记录了下来。 今后的几年内,魏皇就是要竭尽全力解决百姓们的问题,但最先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和土地问题。 千叟宴完美收官。 老翁们都被带了下去。 今晚他们会在皇宫住下,明日再统一由礼部安排将他们全部送回家。 秦羽也带着萧柔几人回府。 年这就算过了。 过年之后,秦羽就要准备齐国之行了,行程安排的那是相当之满。 ...... 翌日。 隆盛四年,大年初一。 今日朝中休沐,文武百官难得放几天假。 昨晚,皇宫中的千叟宴,也随着一众老翁们回家而公之于众。 基本上,入宫参加千叟宴回来后的老翁家,都围满了亲戚,朋友与邻居。 所有人都对昨晚的千叟宴,十分好奇。 千叟宴中发生的事像是一阵风,席卷大魏。 “没有想到,昨晚那天降祥瑞竟是驸马爷搞出来的烟花,真是令人不可思议,驸马爷真是太厉害了,令人敬佩。” “好家伙!大冬天都能将西瓜给种出来,驸马爷真的不是用凡人手段来掩饰他的仙人之术吗?冬天种西瓜,我怎么不信呢!?” “唉......也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能请我们这些穷苦的人儿到皇宫吃一顿。” “陛下终于要下定决心进行土地改革了,看来我们的好日子是真的要来了!” ....... 千叟宴上发生的事,令百姓们惊叹。 驸马爷的神仙手段和魏皇决心土地改革,是最令百姓们震惊和欣喜的。 这个年终于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通过千叟宴,所有人都知道,朝廷马上就要有大动作了,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以此同时。 金陵城。 秦羽年都还没来得及去拜,就随秦文耀去了皇宫。 马车上。 秦羽打着哈欠,睡眼朦胧,“爹,您今日不是休沐吗?不在家中好好睡一觉,这一大早的入宫作甚?” 秦文耀瞥了秦羽一眼,“你莫要跟我在这揣着明白装糊涂,温室大棚,这是多大的一件事?你说.......你说和太子倒真是沉住气,硬生生种三个月的西瓜才说。” 秦文耀都怀疑,秦羽就是为了想吃西瓜,才将温室大棚给搞出来的。 但是这话他没问。 如果秦羽真是这么说,他怕自己被气出个好歹来。 秦羽则是一脸的风轻云淡,“爹,您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温室大棚虽好,但我也得试验一下,如果我还没开始干,就跟您说,我能在冬天种西瓜,您信吗?” 秦文耀一滞,倒也是这个理。 他一定会认为秦羽疯了。 ------ 求催更,好评和免费小礼物。 烟雨拜谢。 感谢大家的礼物和支持。 感谢的秀儿! 第251章 一边勾栏听曲,一边发展大魏 皇宫。 东宫。 雪花飘落,寒风依旧。 大年初一,魏皇连等公主们拜年都没顾得上,便急忙来了东宫看他那心心念念的温室大棚。 在他身旁还站着左仆射张子安,侍中陈振与中书令陶兴几人。 他们这些大魏肱骨对温室大棚,亦是非常感兴趣。 在金陵城的冬季种西瓜,这跟从蟠桃园摘仙桃没什么两样。 萧南亦是陪在魏皇身旁,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这些大棚都是他亲手盖出来的,里面全是他辛劳的汗水。 与此同时。 秦文耀和秦羽两人,从远处走来,“参见陛下。” 魏皇摆手,“不必多礼。” 说着,他看向秦羽,眼眸中都带着欣喜,“好女婿,你带朕和诸位爱卿参观参观,朕对于你这温室大棚,可是寄予厚望的。” 秦羽微微点头,“好,那就请陛下和诸位大人进来吧。” 随后,在秦羽和萧南两人的带领下。 众人进了温室大棚。 进去之后。 秦羽看着跃跃欲试的萧南,沉吟道:“这大棚里面的一砖一瓦都是太子亲手垒砌的,还是让太子给大家讲讲吧。” 萧南听着,面带噙喜,挺了挺胸膛。 他知道是时候展现一波自己的实力了。 魏皇看向萧南,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那就太子来讲。” 现如今,他对萧南还是非常满意的。 短短的一年时间内。 萧南无论性格,脾气,眼界和思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紧接着。 张子安指向头顶的琉璃窗,问道:“殿下,这琉璃窗的作用是什么?” 望着头顶上的琉璃。 魏皇的气也泄了一半。 温室大棚哪里都好,就是这琉璃窗的造价实在太高。 如果琉璃窗是必需品,那温室大棚便不好普及了。 萧南扫视众人,清了清嗓子,“张左仆射这个问题问的好,这个琉璃窗的作用,就是可以让阳光透过琉璃窗,照射到温室大棚内来。” “俗话说的好,“一分阳光,一分收获,”西瓜是喜阳水果,需要充分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样不但可以缩短西瓜的生长周期,还可以令西瓜更甜。” “你们知道为何西域的西瓜,就比咱们金陵城本地的西瓜甜吗?那是因为西域地区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不但干旱少雨,而且昼夜温差极大,这都是影响西瓜甜度的必要条件......” 萧南扫视众人,一本正经的讲解着,像是一个资深的农业学者。 听着萧南的话。 魏皇,张子安一众人,皆是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他们没想到,萧南对于农业竟然懂得这么多。 但他们听的也是一脸懵逼,很多词语根本就没说过。 像是什么光合作用这个那个的。 “哈哈哈......” 魏皇大喜过望,朗笑道:“好!不愧为朕的儿子!不愧为大魏太子!这几个月的农活,你到底是没有白干!” 他最希望萧南当一位接地气的太子。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恤百姓疾苦。 萧南嘿嘿一笑,“父皇过奖,这些都是姐夫教我的。” 紧接着。 魏皇看向温室内的几个大火炉,沉吟道:“你们就是用这几个大火炉,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然后让这里的温度适合种植西瓜的?” 萧南点点头,沉吟道:“没错,所以这温室大棚,说简单倒也很简单,有夏季的热度,有充足的光照,在冬季长出西瓜来,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魏皇又问道:“那......那这些管子都是干什么用的?” 萧南面噙淡然,解释道:“这些管子名叫烟囱,第一个作用是为了排烟,第二个作用就是为了散热,因为热烟也是有温度的,铁的导热性又非常好,所以对于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提升,有着巨大的好处。” 烟囱? 导热性好? 听着一个个新鲜词语。 魏皇和一众肱骨,皆是震惊不已。 秦羽在农业上得有多高的造诣,才能将萧南教导成这般模样。 此时,众人对于温室大棚也有了大致了解。 其一就是光照。 其二就是温度。 顿了顿。 魏皇指向琉璃窗,问道:“这琉璃窗,有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如果不能将造价降低,咱们无法向民间推广。” 秦羽眉梢一挑,淡淡道:“有倒是有,那东西名叫玻璃,但提炼比较麻烦,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现如今我大魏连土地改革都没进行完,推广温室大棚也没有什么意义。” 魏皇点点头,“你说的没错,现如今还是土地改革比较重要。” 紧接着。 秦羽沉吟道:“不过,咱们若是让工部修建一些温室大棚,然后在冬季种植一些瓜果蔬菜,可以卖给富贵人家赚些钱,” “还可以在农闲的时候,招募一些百姓来温室大棚帮工,让百姓赚些钱补贴家用,咱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温室大棚,积攒经验,方便今后推广,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听闻有钱赚。 魏皇的眼睛中,瞬间泛起精明的亮光,“好!这个主意好!朕同意了,说着他看向户部秦文耀和工部尚书陆良平。” “你们听见秦羽的话了吧?户部和工部商议一下,划拨出来一块地方,先盖几百个大棚再说,即便不能推广,我们也先积累经验,以免今后推广之时,手忙脚乱,更何况还可以赚钱。” 秦文耀和陆良平,揖礼道:“是,陛下。” 温室大棚,这对推动大魏农业发展是天大的好事。 秦羽眉头轻皱。 现在确实不是推广的好时机,且不说大魏土地改革尚未完成。 若是没有玻璃和煤炭,温室大棚想要普及也是难上加难。 不过这事倒也不急。 大魏发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 秦羽倒也不是一个急躁的人。 这个世界等待他发掘与创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秦羽倒是可以一边勾栏听曲,一边发展大魏。 参观完温室大棚后。 魏皇和一众肱骨,也对大魏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尤其有秦羽和萧南这样的年轻俊杰。 第252章 朕有一个梦想 隆盛三年,正月二十。 金陵城。 天气依旧寒冷。 不过,距离秦羽前往齐国参加酒会的日子,已不足三日。 齐国酒会开春便会举行。 秦羽此行甚远,需要早些出发。 萧柔和萧云儿两位夫人,正细心的为秦羽收拾着行囊。 皇宫。 东宫,偏殿。 正在听曲的秦羽和萧南两人,被魏皇叫去了御书房,说是有要事相商。 皇命难违。 秦羽和萧南两人,也只得跟着去了。 御书房。 秦羽和萧南两人进来时。 魏皇,秦文耀和陆良平三人,已等候多时。 秦羽两人还未来得及请安。 魏皇忙招呼道:“行了,你们两人入座,今日咱们有要事相商。” 听闻此话。 秦羽和萧南也没再犹豫,直接入座。 魏皇直言道:“这几日,朕和文耀,跟张志新打听了一下,民间对于烟花的呼声颇高,尤其是一些富贵人家和商贾,不少人都向张志新打听了烟花的事。” “朕感觉这是一个好东西,可以给国库创收,所以朕打算开办一些烟花坊,批量制作烟花售卖,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你们两人感觉如何?” 魏皇这几年皇帝当的,真的是穷怕了。 所以只要是能给国库创收的事,就没有他不惦记的。 魏皇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现如今百姓赋税太高,国库收入越多,可以给百姓减的赋税便越多。 他也是为了百姓着想。 萧南自然没有意见。 秦羽眉梢一挑,“陛下,这烟花的发明人是我,您是不是?” 赔本的买卖,秦羽肯定不能干。 现如今细雨楼不断扩建,所耗费的钱款越来越多,买下那前后两条街的宅子,修建地宫,就几乎将细雨楼给掏空了。 秦羽现在也缺钱的很。 他那地宫中,不单单养着很多工匠,要给他们发工钱,还得打造武器装备,招募人手。 细雨楼只要一动,那就需要花钱。 但细雨楼是完全没有任何收入的。 尤其是打探有关月影楼的消息,那些人开价都是非常高的,毕竟一般人不敢得罪月影楼。 这段日子,秦羽还再为细雨楼的后续投入发愁呢。 所以,秦羽还想着跟两位夫人摊牌,不然这钱无法从府中拿出来。 魏皇波澜不惊,笑呵呵道:“你放心,朕不是占便宜没够的人,这样烟花坊工部出人来修建,你什么都不用管,纯利的五成给户部,你拿三成,朕两成,这样总可以了吧?” “还有烟花的售卖权,朕可以给张氏商行,这样你又可以分一部分钱。” 对于秦羽,魏皇还是非常大方。 他知道若不是秦羽,别说跟秦羽在这谈买卖,这年能不能过好都不一定。 秦文耀听着面色阴沉。 秦羽知道,便宜爹和魏皇因为分利润,肯定不知道吵多少回了。 “好,那就按陛下的意思来吧。” 秦羽感觉条件还可以,便答应了。 他最怕麻烦,既然从生产到销售都不用他负责,那他自然高兴。 秦文耀虽然不大高兴,但也没有很生气。 毕竟这些东西确实是秦羽一手研究出来的,而且可以给户部带

相关推荐: 女奴的等价替换   过激行为(H)   白日烟波   万古神尊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NTR场合_御宅屋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