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强制进入(1v1) > 第70章

第70章

况下,难道馒头小英雄连立个坟都不可以吗!” “对啊,凭什么不给馒头小英雄立坟!” “馒头小英雄,一定是希望能够和家人团聚的吧,哪怕是在另一个世界!” “到底是谁拦着的,难道馒头小英雄过去在家里还有什么仇敌吗?” 所有人都很愤怒。 就连在旁边安静听着故事的刘航,也忍不住询问道。 “太爷爷!到底是谁这么拎不清轻重,在国家大义面前,这些抗战英雄为了保家卫国,甘愿牺牲小我!” “怎么还有人,居然敢做出这种有违公正和良心的事呢!就算是过去有什么不对付的地方,但那都应该是些无关轻重的口角或者怨念吧,怎么能在这种时候阻止呢!?” “到底是谁?他有什么资格拦着大家为馒头英雄立衣冠冢的!” 刘河清见周围沸沸扬扬的议论声,见到大家都是如此的愤慨。 连忙举起手,挥舞着手臂解释说道。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大家不要误会了!!” “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情况实际上恰恰相反,当时说话阻拦着我们的这个人,或许还真的是我们这些人之中,唯一一个有资格为馒头立坟的人!” “所以,我们必须要尊重她的意愿!” “她不想立,我们就不能不立!” 见所有人都很是疑惑的看向他,刘河清连忙继续解释道。 “其实啊,我比馒头英雄是要小一些的,当时出事的时候,我才不满七岁,很多事情记得没那么清楚!” “这些往事啊,其实都是我们之中的一位亲身经历者,亲口讲述给我的!而这位亲身经历者,就是那位阻拦着为馒头立坟的人!” 周老像是一瞬间想起了一些什么,顿时睁大眼睛。 上前两步,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老弟啊,你说的这个人,难道是王晓慧女士?” 刘河清闻言,也是睁大眼睛,一脸讶异的看向周老。 “周师长,您、您也知道晓慧大姐的事情?我以为,这么多年过去,所有人都把晓慧大姐给忘了呢!” “没错,当时阻拦着为馒头立坟的人,就是王晓慧!” “也是馒头英雄的青梅竹马,在俩人很小的时候,双方父母就有过约定,等两个孩子长大以后,就给他们订婚,成亲!” “在战争爆发的前不久,他们几乎都已经要定亲了,两家之前的关系,已经是越来越亲密,奔着亲家去了的!” “当时,两个孩子两小无猜,从小一起长起来,互相之间的关系都很不错。” “我们那个年代啊,不像现在似的,讲究什么自由恋爱,其实都是父母之约,媒妁之言,两个人看着差不多,觉得互相之间挺好的,也就凑在一块了!” “俩孩子本来就是一起长大的,玩得也挺好,这桩婚约,基本上都已经是确定下来的,可惜,后来战争爆发了!” “不论是馒头的家里人,还是晓慧大姐的家里人,都跑出去参加革命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俩人的婚事,也因此就耽搁了下来。” “再后来,馒头英雄又自己偷偷跑出去参军,跑去参加抗战了,结果,俩人原本还挺好的姻缘,就这样被迫的搁置了下来!” “再也没有了下文,不了了之!” 什么? 自从听闻馒头小英雄,过去居然还有这么一段青梅竹马的过往,现场的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议论纷纷。 爱情故事总是很美好的。 尤其是在抗战时期,革命时期的爱情,总是有着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拥有着最最纯粹,洁白,神圣的象征,让后人无比神往。 不像是现代人的恋爱和婚姻,往往都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什么父母家境,家庭出身,甚至是存款,这些都不需要。 就是简简单单的,我看你欢喜,你看我也高兴的爱情。 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因素牵扯在其中,是最吸引人,也最最美好的爱情观念。 很多人都憧憬着,有这样一段纯粹的爱情故事。 但奈何,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朝着更加功利心的方向延伸着,这样纯粹的爱情,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是再也找不到了!! 所以,在听说馒头还有这样的一个小青梅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由竖起耳朵,凝神细听,想要回顾一下这段纯真的感情。 “刘老太爷,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位‘晓慧大姐’的情况,我们都想知道,我们都很关心,馒头英雄的这段往事!” 冰冰真诚的询问道。 刘河清缓缓点头,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周老,有关晓慧大姐和馒头英雄之间的事情的! 所以,再次开口讲述道。 “晓慧大姐,其实不是我们刘家湾的人,是我们隔壁小河村的人,当时两个村子挨得很近,互相之间开垦出的田地,就连在一起!” “馒头英雄他们家的田,和晓慧大姐家的田,就紧挨着的,两家的男人有时候互相帮着挑个水,种个地什么的,彼此搭把手,关系就熟悉了!” “后来,两家的女子,也经常聚在家里,做一些操持家业的活计,一起一起洗衣服,一起纳鞋底,一起聊闲天!” “两家的孩子,就这样从小就在一起养着,日子久了,这感情自然而然也就有了,虽然都还是很小很小的年纪,但在懵懂的年华之中,彼此之间都已经渐渐意识到,对方就是自己要相伴一生的人了!” “那时候啊,王家虽然日子也过得很清苦,但晓慧大姐可是我们这两个村子里最漂亮的姑娘了!原本啊,馒头小英雄,也应该是长得最好看的男孩,小时候那肉乎乎的包子脸特别可爱。” “但可惜呀,吃不饱饭呀!再加上抗战突如其来的爆发了,咱们津市的老百姓很多都跑去参加抗战了,这家里的孩子,过日子就更难了!” 第123章 忆往昔两小无猜 “馒头啊,是靠着家里父母留下来的那两间小草房,还有自己卖力干活,与一大村子人的救济,过日子的。” “而晓慧大姐那边啊,家里还勉勉强强有些余钱余粮,就这样强行撑着,那时候馒头也经常去晓慧大姐家帮着干活,挑水种地这种苦活累活儿,也都是馒头去操持忙碌的!” “但战争的爆发,实在太过突然,而且还有不断向着内陆继续侵略,继续碾压的趋势,咱们津市早早地就要遭殃了!” “等到馒头真的背井离乡,跑去参军了,我们刘家湾又被鬼子的轰炸给几乎夷为平地,就开始了到处东奔西走,逃亡的日子!” “我们啊,就是在一起逃荒的时候,听晓慧大姐讲过这些过去的故事,那时候,晓慧大姐也很照顾我们!” “每次提起馒头英雄的时候,晓慧大姐总是忍不住要哭的,然后又强行的保持着冷静和镇定,她一次次的和我们说,馒头是不会战死沙场的!馒头一定会活到抗战以后,一定会将那些鬼子全都驱逐出去!” “她还说,馒头会是我军的一位英勇的小战士,肯定会事事冲在最前方,她相信,早晚有一天,馒头会凯旋而归的!” “所以,不能给馒头立坟,这个坟一旦是立了起来,就表明馒头真的死了,可她相信,馒头不会死的!馒头会回来的!” “……” 沉默。 现场一片长久的沉默。 很多人都忍不住低下头,默默地抹起了眼角的泪花。 听着那个淳朴年代下,在炮火之中奔走逃难的人,经历的这些往事,总是忍不住让他们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弹幕也短暂的沉默了一下,然后有很多人讨论了起来。 讨论那个朴素的年代下,这份难能可贵的青梅竹马的感情! 刘河清显然还从那位“晓慧大姐”的口中,了解到了更多。 已经有些浑浊涣散的双眼中,浮现出追忆的神色。 “我还记得,晓慧大姐提起她与馒头最后一次相见时候的情景。” “每每提起,晓慧大姐都是眼带憧憬,和我们说,不愧是我王晓慧看上的男人,我们家的馒头,没有丢他父母的脸!没有丢那些牺牲在前线的英雄的脸!” …… 穿破了时间的阻隔。 刘河清的讲述,将在场许许多多的人的思绪,都给拉回到了那个战争降临的时代。 那个至暗时期之下。 一段最最美好,也最最青涩的回忆,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王晓慧,比馒头要大一岁。 但个头看上去,和馒头差不多高,都很是瘦小。 那一年,馒头才十四岁,而王晓慧也刚满十五,再有一年,王晓慧才刚刚到那时候女子出嫁的年纪。 而馒头还很年少,没有长成男子汉的模样。 这也是家里人,不愿意馒头外出参战,将他留在家中,延续香火的原因。 他还太小了! 长期营养不良的缘故,让他看上去远比现代的同龄人要瘦小。 但这一刻,站在刘老财家的粮仓外,在金灿灿的稻穗丛中,馒头和王晓慧这对少年少女,一前一后,在田埂之间奔跑。 即便是满头大汗也不嫌累,一路跑出去很远。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黄灿灿的颜色。 但馒头望着同样黄橙橙的天空,忽然觉得这个天空一点也不美。 反而灰蒙蒙的,满是硝烟的气息。 他的鼻子里,似乎已经嗅到了,炮火即将到来的那一丝紧迫感! 那是漂浮在空气中,宛若实质的硫磺与硝烟。 那是战争的味道! 馒头年纪虽小,但在经历过父母家人英勇牺牲的事情后,他已经以过去难以想象的速度,成长了起来! 眼神中,写满了坚定,果决,义无反顾。 他和晓慧躺在田埂之间,一起望着天。 他忽然开口说。 “晓慧姐,我想去参军!” “参军?你懂什么叫做军人吗?你知道军人应该做什么吗?” 脸蛋儿有些脏兮兮的王晓慧,撩起脑袋边的麻花辫,然后看向了身边的馒头,奇怪的询问道。 “以前,我是不懂的!” “但我大姐,还有我那两个外乡来的大哥和我说,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的,就是要济世救民的!” “就是当国家面临危难关头的时候,要冲到最前面,抗子弹的!” “我至今还记得,他们外出去参加革命的时候,和我说过,我的任务就是留在家里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和晓慧姐你好好过日子的!” “而他们的任务呢,就是保家卫国,就是为国奋战!” “如果有抗战胜利的那一天,他们会回家来找我的。” “但前阵子,村子里陆陆续续传来了不少消息,村子里的人和我说,我娘,我大姐,我爹,我有我那两个大哥,好像都牺牲在战场上了!” “咱们的部队打没了一茬又一茬,就像是这田里的稻子一样,在那群霓虹鬼子的大镰刀扫荡之下,大片大片的折断!” “但与这些

相关推荐: 高僧有点撩   腐樱(叔侄H)   桌下恋情   偶遇死了三年的老公   我有百合文女配光环[快穿]   背叛[SM]   美少妇的致命诱惑:无人防守   快穿之逆袭   章家大小姐(1v1,青梅竹马)   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