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轩并没有停下,屏幕上出现了第六附图。 第六附图的出现,标志着立体派的完全建立!!! 梅雷尔森一眼就看懂了:“我明白了。” “之前虽然毕加索一直在尝试脱离光线派的影响,但实际上还是在腿的前侧后侧,头的前侧后侧,肩膀隆起和腹部凸起的地方进行了光线描述。” “这一次,毕加索用了更厉害的办法,他从中轴线把牛分成了面朝纸张和背朝纸张两个方向。” “然后用黑色块表现出面朝纸张,用白色块表现出背对纸张,把另一面的结构翻转过来。” “他这是想在不用光线的情况下画出牛的立体,意图让牛活过来!!!” 梅雷尔森终于明白了。 林轩可是白费了多少口舌。 让梅雷尔森明白过来,就等于让西方绘画界明白过来。 没有错,林轩掐死了抽象派的存在而是把国画的意象派直接嫁接到了绘画艺术的尽头。 虽然地星绘画艺术发展的本质也是这样。 但是,本质是这样,和宣传出来是这样,那可是两回事。 本质上米国人还是战争贩子呢,现在人家叫世界警察。 林轩:“之前的每一幅图的公牛,牛尾巴都是搭在身躯之上的,或有或无的在暗示立体感。” “而现在,从这一幅图开始,公牛的尾巴自然垂落。” “为了把立体感带给自己的影响完全消除,毕加索省略了牛头,而是把牛眼睛所在的色块给留下了,来表达头颅。” “但是,这幅图也失败了,因为牛眼睛色块会被参观的人看作是牛脑袋缩小。” “而且是背面的牛眼睛的色块,被看成了是牛正脸的缩小。” “于是,第七附图出现了。” 第七幅图公牛的特点已经被完全提了出来。 牛尾巴,牛肩,牛角,公牛比母牛多的器官。 剩余的部分,全部用白色块表达。 然后,毕加索采用了和泼墨山水类似的手法,中心炭笔来表达正反两个方向。 “为了避免牛眼睛被认作是牛脑袋,毕加索用细线勾勒了牛脑袋。” “但是,第七幅图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那就是牛脑袋出现后,观察者并不能通过牛脑袋看出来这是回头的牛。” “他们会认为那只后眼的色块是前脸的眼睛色块。” “而且,用两条线去表达一条牛腿,还是利用了画的立体感而不是意向的立体感。” “于是,第八幅图应运而生!” 第八幅图,再次发生了变化,两个变化。 一个是双条线表现的牛腿,变成了一根线表现牛腿,四条腿从八根线减少到了六条线。 为什么是六条线? 因为表现在外侧的腿用两条线表现出三角形的留白色块,而背面的腿用单条线表现那是一条腿。 而眼睛色块不能留白,多加了一只眼睛。 有眼睛后,牛头的确是转过脸来了。 “如果说前面的道路全部走对了,那么这只眼睛将会是画龙点睛……” 说到这里,林轩顿了顿:“画龙点睛是一个龙国古代有关绘画的成语典故。” “古代一位张姓画家画了一幅壁画,那条龙惟妙惟肖,但是却没有眼睛。”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张姓画家说画上眼睛龙就会活过来然后飞走。” “旁人不信,于是张姓画家提笔点睛,顷刻之间乌云密闭大雨倾盆,壁画中的龙破空而去,墙壁也毁于一旦。” “地星龙国用画龙点睛来形容赐予事物灵魂的最重要的一环。” “毕加索的画牛点睛失败了,于是他继续在这条路上闯向了下一关。” “第九副公牛!” 图上出现了第九头牛,除了标志着公牛特点的蛋蛋之外,其余部分不再带有任何色块。 这已经非常接近于白描的绘画艺术。 几乎不用色块,全部留白,毕加索想要在不用描绘出立体的东西的情况下表现出立体。 想要在不描绘出大量特征的情况下表现出特征。 想要不描绘光线的情况下表达出光线。 想要在不脱离平面的情况下让牛活过来。 “又失败了,公牛在失去颜色特征后,本来非常好的眼睛,变得无神起来。” “第十副公牛应运而生!” “毕加索再次去掉了牛头,只留下眼睛色块的线条和中间的眼睛。” “去掉了牛腿形态只留下线条,去掉牛背、牛腹、牛肩形态,只剩下线条。” “用一条线段代替连接躯干和头的肩膀、牛头、牛耳。” 梅雷尔森大失所望:“失败了啊,好可惜,这条路走不通。” 林轩:“接下来我不说了,大家看第十一附图吧。” 第十一附图出现了。 牛背、腹部、肩部的线条隔离全部消失。 牛眼睛色块线条消失,脖子线条消失。 一条线圈出了牛的整体形态,四条线是牛腿,一条线是牛尾巴。 身躯的两条线直接连接在了牛眼睛上,一条U线是牛角。 这就是牛去掉了光线、颜色后,保留牛的特征形成的简笔画。 依旧看得出是牛,但是它并没有活过来。 从快要活过来,一直到死掉。 明明要活过来的。 但是死掉了。 证明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但是,毕加索已经穷尽所能,做了一切尝试。 在公牛身上增加光线效果,增加印象派效果,增加空间效果,增加多面描述立体效果。 然后一点一点刨除实验中证明的不需要的部分,留下了应该留下的重点。 但是,最后失败了。 这本身就不可能成功,就像一辆桑塔纳,有人感叹:车不错,就是牌子太low了。 然后去掉了桑塔纳车标,换成了奔驰。 本质上并不会让它变成奔驰。 林轩微笑:“这是一幅图至少描述了四个绘画流派的方向。” “真实派,光线派,立体派,抽象派。” “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流派,都不能走向让画中物活过来的艺术终点。” “石雕能做到让人物动物活过来,国画从另一方面做到了。” “但是油画如果以现在的派系发展,是走不到尽头的。” “所以,删减不是在某些方面完全删除然后再添加新内容就能达成的效果。” “而应该是整体上的减弱增强。” “所以,我用了五副画,向大家表达了地星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那就是从写实到写意。” “从写意,到意向。” “这是一个已经验证过的过程。” 梅雷尔森呆呆不语:“所以……如果我想要在光线派的画法上再进一步,只能去学习国画的绘画风格,去删减光线派本身最强的东西……” “没错!是这样的,我已经走到极限后,没人比我更懂光线派。” “既然我都走不出下一步,那说明这条路已经探索到了尽头,下一步不在这条分支上。” 梅雷尔森激动:“那第六幅,第六幅是不是油画的未来!!!” “我想要看油画的未来!!!” “地星上的艺术家们做到了对不对!!!” 林轩笑而不语。 做到个德尔塔。 地星上的那些西画画家,在资本的压制之下,压根就不知道油画的发展历史是世界绘画艺术的交融史。 指望他们在洒颜料的过程中突然顿悟飞升? 不像国内,国内大众早八百年就接受过完整的绘画艺术发展历程的熏陶,但凡有资本敢于搞出泼墨洒水大师的噱头,就会被往死里喷。 林轩微笑:“第六附图,印象派也就是光线派的色彩运用于意象派的一种交融尝试。” “不过不是油画,而是国画。” “龙国画?龙国画也行!!!”梅雷尔森激动:“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只要有出路,颜料又算得了什么?!!” 当梅雷尔森说出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时候,林轩已经成功了。 西方特别喜欢用XX是不分国界的忽悠,咱们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第六附画,来自于龙国古代一位天才少年,他的一生只留下过一副正式画作。” “与他同时代的《清明上河图》画成之际,作为当时大艺术家并且还是当时的皇帝的宋徽宗只是看了一眼,夸奖了一句还不错。” “而这一幅《千里江山图》却被宋徽宗视如珍宝,永久性珍藏。” 0117、千里江山,给绘画盖了帽了! 屏幕上出现了一排字,这字,精彩至极。 字笔锋极瘦,却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 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张培恩忍不住感叹了:“好字啊,不输蓝星历史上的楷圣程前堂。” 书画书画,书画一家,张培恩自己也是书法高手。 自然能看得出好坏。 瘦金体太特殊了,很容易查找到行迹,所以很容易看出强烈的风格,加上整体性的漂亮,结合起来当然是一种顶级书法。 画面在切换,出现了一幅画。 画是绢画,上面有花鸟亭台。 林轩:“字是瘦金体,画是院体。” “这两种东西都是由龙国古代一位皇帝发明的。” “他就是龙国历史上书画方面的最强帝王,宋徽宗。” “虽然当皇帝方面他可以说是历史皇帝中倒数级别的,但是画画写字方面,他是历史艺术家中正数top级别的。” “宋徽宗以皇权推动绘画艺术在宋朝的推广,绘画艺术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天下才子多得是,前朝每一千文人中有一个画家,今朝一千文人中有二百画家。 这种大幅度的提升,带来的是整个时代的绘画艺术的跃迁。 张培恩冷静下来,点了点头:“当皇帝首要是要当好皇帝,而不是画画,别说画画,就算是做人也不及做皇帝重要。” 做皇帝后,各方面的要求就产生了变化了。 皇帝里面出大画家,不算什么好事儿。 当然了,开国的另算。 艺术家当皇帝,容易亡国。 林轩点头:“宋徽宗提高了宫廷画师的社会地位,并且亲自教授有天赋的青年才俊绘画写字。” “《清明上河图》的画家,只能算他半个弟子。” “而《千里江山图》的画家,却是正儿八经的宫廷画师。” “那一年,王希孟,十七岁。” “王希孟要画江山,宋徽宗允他画江山。” “王希孟要世上最好的画绢,宋徽宗赐他最好的画绢。” “王希孟要世上最好的笔墨,宋徽宗与他最好的笔墨。” “王希孟要世上未曾出现的颜料,宋徽宗举国力而应允。” “王希孟还了宋徽宗它。” 随着林轩的介绍,《千里江山图》卷在长屏幕上展开。 这也是今天要专门搞出这长屏幕的原因。 千里江山,跃然纸上。 《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 《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 虽然历千年之久,《千里江山图》伤很多颜料已经脱落,但画法依旧清晰可见,矿物质石色的富丽的效果非常凸出。 山石之画法,是先用浓、淡线条勾出轮廓,再以柔润而长短不一的线条加皴(cun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峰顶皴法似荷叶皴,线条不刚不硬,之后再用淡墨加赭石或花青渲染,渲染多在前后两石中的后面一石,之后再罩染赭色,石头顶部以汁绿接染,再以石青或石绿罩染,山石下部保留赭石色。 卷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映入眼帘。 跟随之后便是丘陵连绵,崇山峻岭,大自然的造化被一支笔妙笔复刻。 前景山峦村落起落,隔江群山秀美,青绿山水朝着两侧延伸,竽山峦遥相呼应。 跨江大桥将这一处精致和下一组景物相连接。 山里隐约有白衣大隐士,似在吟诗摇头又像是在思索天地奥秘。 再往前又是一座桥,桥上凉亭却给江山带来了人气。 远方烟波浩渺,层峦叠嶂,如同仙山洞府,在云中浮沉。 悬崖峭壁,九曲羊肠小道,巍峨瀑布,涛涛大江。 这样的美景材质是第一段。 第二段雕梁画柱,跨江木桥蔚为壮观,亭台楼阁虹桥挂空,山势参差峰回路转。 岸上绿意盎然,河中艄公泛舟。 第三段画势稍微平缓了下来,画中有一座小岛,渔村坐落,竽近景色连接。 尾部凸起高大的秀美山峰,沿江而上,与远山连绵,仿佛无止境般延伸。 每一座山峰,明明看上去都不像是真正的山峰。 但是恍惚之间,群山飘渺,就在眼前。 烟波浩荡,白云间,山就是如此。 梅雷尔森深吸一口气:“答案啊,果然,这就是答案啊!” “原来是这样的。” 林轩已经将地星上,毕加索有关绘画艺术的探讨完完全全讲给了梅雷尔森听。 这些东西,地星上绝大部分学画的人都没有这种级别的理解。 有些人可能有过这种思考,但是也不敢细想,不敢去确定。 但作为最顶级的大画家,梅雷尔森知道林轩没有说假话。 毕加索在另一条路上走的很远,但是却没能走到新的境界。 只不过毕加索走这条路天生就是主路,是正道,所以他的地位还在达芬奇和梵高之上。 梅雷尔森如同当年的毕加索一样,见过了真相,于是有着自己的思考。 融合派大师李军也有一些感悟,却不知道是不是和梅雷尔森一样,于是开口:“梅雷尔森大师,你是怎么想的?看出了什么?” 梅雷尔森有些激动,指着画
相关推荐:
钓系影后和她的裙下臣
天师执位十周年特辑之张玄的惊典回顾
凡人:开局夺舍墨居仁
嫡煞
网游之我能颠倒概率
重生之邪王戏宠妃
我有一双蛇眼
菜鸟闯江湖
我和神医娇妻的重生日常
末日王牌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