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有什么意义么。 不过,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两个人,共同成为了汽车之父。 “因为戴姆勒先发明了摩托,而且发动机是他发明的,所以他被称为发动机之父。” “而卡尔本茨先发明了真正的汽车,所以被称之为汽车之父。” “后来两家公司合并了,这场争论也就刻意的被淡化了。” “这就是地星历史上第一辆汽车的故事。” “所以,我也不知道居纽,戴姆勒,卡尔,究竟是谁发明了第一辆汽车。” 0213、龙国骄傲,复兴号! 三个人在当年的恩恩怨怨其实是小事。 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非常多。 记载中,一开始卡尔本茨并不知道戴姆勒也在制造汽车。 相对应的,戴姆勒也不知道。 直到戴勒姆制造出摩托车整整一年后,已经拿到了生产许可,这时候卡尔本茨才知道。 而戴姆勒也是偶然看到报纸报道的卡尔本茨招商广告,才知道对方在制造汽车。 在这几百年时间内,大量的东西是同步出现的。 曾经有两个人同时间设计出了微积分。 也有两个人分别制造出了电报。 此类事件非常多。 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后者是抄袭。 第二种,是因为消息不通畅,不知道前者的成果。 而真相,应该更贴近于第一种。 例子还是那个例子,整部在丹麦写成的童话里,除了中东王子们,只有一个国外主角,这个主角还是个龙国人。 这要是丹麦人写的,那真是有鬼了。 更让人疑惑的是其中大量故事和明朝的很多话本小故事架构一模一样。 当然了,这在学术界也多是猜测。 不过也有很多石锤的事情,比如绘画艺术对于东方的学习。 画这种东西,被认定抄袭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文章,很容易认定抄袭,所以也很少真的有人去针对版权开放的这些作品去调查。 不过,科技不同。 当年的德意志,被称作是山寨大国。 后来这个名号转到了樱花国身上。 在那个年代,德意志也被称作是粗制滥造。 后来是樱花国被称作粗制滥造。 这里面的利益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其中的真相。 而卡尔本茨的造车,有八成概率是他得知戴勒姆造出摩托,然后又参考了高卢鸡国人居纽的原车照片,然后设计了自己的内燃机三蹦子。 只不过,他永远不会承认这一点。 不过,林轩并没有这么说。 节目嘛,阴阳怪气一下就得了,一直阴阳怪气又没证据,高不坏别人名声,把自己名声搞臭了。 复原品前,林轩掀开了红布。 卡尔本茨所制造的那种汽车出现在了现场。 这当然不是原车,是复制品。 复制这个也没有当年发明它那么困难,极其简单。 不过,这个车型,还是让很多汽车爱好者讨论了起来。 很多观众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不过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汽车,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够用就行。 一百三的上限速度就已经够了。 什么德意志不限速高速这种扯犊子的事情就别来了,那条路上也就能跑个一百六,路没那么好。 而更快的车,或者更快的加速,似乎跟普罗大众没关系。 只是有些刺激罢了。 事实上,地星上,汽车和飞机的发展,在速度方面的发展,和交通需求半点关系都没有,都是为了拍电影,才最初走上越来越快的道路的。 比如飞机,是霍华德休斯为了拍摄历史上第一部长篇有声电影,才制造出了气动布局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速度超快的飞机。 而后来二次大战,因为樱花国先搞出了新型战斗机零式战斗机,所以霍华德休斯才在米国的授意下开始做米国的单翼战斗机。 汽车的发展,和一位喜剧大师有关。 巴斯特基顿为了拍摄出单手抓着汽车,在空中飞行的画面,要求必须要车速够快。 那个时代没有威亚没有电脑特效,必须是车子真的够快,才能飞起来。 所以速度本来差一点意思的车才发展的越来越快。 而后来,速度成为了酷的象征。 制造出新式战斗机,制造出历史上第一台巨型运输机,为宇航奠基的霍华德休斯人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是成为了第一个开着飞机横跨大西洋的人。 而汽车也是越来越快,并且出现在007系列电影中,以百公里加速闻名。 那个年代,要装酷,你没一辆007同款车,怎么装? 各种各样的启动镜头,飙车镜头,开车追飞机一类的镜头,让汽车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原因,但却也是一个巨大的外因。 因为这种追求,可以让粉丝掏钱。 有人愿意买账,商品才能发展。 而蓝星这边的汽车,发展因素一直主要都是内因。 准确的说是越来越好的发动机,让车子本来就越来越快。 在土澳速度赛出现之前,蓝星汽车的发展,和主动追求越来越快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两种思路,没有高低之分。 也没有对错之分。 但是! 有胜败之分! 快就是快,无论是什么原因,快就是胜利者。 快可以带来很多改变。 两座千万人口的城市之间,整体车流快百分之十,能带来经济效益,不可计量。 如果这两座城市距离三百公里左右,三小时到,和两小时到,和一小时到。 会产生的经济效益差距是成倍叠加的。 如果需要三小时到,加上出发前的准备时间,加上去另一个城市办事的时间,那就需要来回两天。 这样一来,如果另一座城市有商机,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呢? 如果只需要一小时能到,那么来回加上办事,一共就只需要一天甚至半天。 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介意亲自走一趟。 这里面,是多少经济利益在其中? 快,不只是炫酷而已。 新的展台前,虽然被布盖着,但是展台上的东西太大了。 压根不像是汽车。 要不然……就是重型大卡车? 林轩:“这是地星正在运营的车子中,最快的一辆。” “它可以在超短距离内加速到四百公里以上,稳定巡航速度可以到达五百公里每小时。” 此话一出,弹幕直接炸穿。 红布掀开,它显出了真容。 说实话,并不帅气,也没科技感,制造的还行。 当然了,是对地星人而言。 对蓝星人而言,它的样子看上去科技感十足。 林轩:“磁悬浮列车。” “利用超导体技术,电磁推动。” “这东西,让我讲太多,我也讲不来,一起去看看吧。” 讲不来?林轩怎么可能讲不来,这可不能讲。 蓝星可没有磁悬浮。 就连地星也只有这一班磁悬浮。 “地星龙国,魔都。” 林轩笑着:“这项技术,来自于地星德意志。” 林轩并没有过多介绍,而是带着观众视角,登上了磁悬浮列车。 速度飞快,很快就到达了四百四十五公里每小时。 随后,对向一辆磁悬浮列车驶来。 强大的速度让两辆车中间的空气迅速被抽干。 于是,车子朝着对向磁悬浮迅速靠近。 当然了,并没有真的靠近。 只是有一点靠过去。 仅仅有一秒半这种感受,对向磁悬浮消失了。 仅仅一秒半的错车时间!! 林轩:“事实上,地星还有另外两条磁悬浮轨道车,不过磁悬浮列车只此一条。” 画面移到了另一处:“世界上唯一一条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常沙市。” 画面再移动到另外一处:“世界上唯一一条空轨磁悬浮,汉武市,目前还没运营。” “因为磁悬浮的本质就是快,所以行业内不认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算磁悬浮列车,如果这条空轨运营起来,那代表着磁悬浮列车真正的开始发展了。” 随后林轩来到了一个试验基地。 这个实验基地,有一条玻璃轨道。 “这里面,有一辆运用了超导磁悬浮技术的列车,而它的轨道是真空轨道。” “它的试运行速度是一千二百公里。” “当然,还有另外一处试验基地,有一条试验速度超过两千四百公里每小时的真空轨道车。” “这些都还是地星并没有开始运营的高科技列车。” 这倒是真的,还是有网友懂行。 超导体技术,磁悬浮技术,在蓝星的各大国军方,也不是没研究。 但对于民用来说,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军工科技民用化,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事实上技术也是简单的事情。 不过这不只是关乎于技术,还和组织力度以及执行力等东西有关。 光是列车系统本身的组织力所代表的的科技含量,比列车本身可高多了。 林轩笑着:“这些东西,我也只是在地星的新闻里见过,今天我也是第一次见。” “这些还没有实际运用的科技,拿出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去看一看现在正在运用的科技。” 一条铁路出现在眼前。 夹在两山之间,只有一段铁路是外露的。 一辆白色的列车从西侧隧道涵洞飞速冲了出来,速度飞快。 大概十二秒后,全部消失在动车隧道中。 “这是动车组,这种列车的速度最高可以到三百公里以上,不过一般都是以二百多公里的速度在运行。” 快,真的快。 比蓝星的列车快太多了。 现在蓝星也有很多国家有高速列车。 但是速度比这个差远了。 当然了,哪怕是地星上,龙国之外的国家的高速列车,比这个也差远了。 林轩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不是放给网友看的,而是放给各国高层看的。 不过各国网友在尖端科技领域很容易吵起来。 特别油管五常,谁都不服谁,打嘴炮一个比一个厉害。 真正的科技强大的国家的网友都被震住了。 这玩意儿这么快?咱们国家不是发达国家吗,怎么没有这个? 而此时,镜头在拉高。 和之前铁路平行,还有另一条铁路。 因为老铁路是靠着山的,所以新铁路是架在高架桥上,然后穿过两座山的。 当然了,位置也是非常的稳。 只不过这高架看起来非常的巍峨。 在观众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辆绿色的类似于动车组的车飞速从涵洞出来。 然后迅速消失在另一处涵洞之中。 林轩深吸一口气:“这是地星龙国复兴号高铁。” “不只是高速列车,龙国还建立了高速铁路网,只有在高速铁路网上奔跑的高速列车,才有资格叫做高铁。” “动车速度是二百多没错,不过在连续经过涵洞隧道的时候,时速顶多一百四左右。” “而高铁在任何地星速度都在二百四十公里每小时以上。” “在绝大多数地形,速度都超过三百公里每小时。” 当这句话出来后,很多网友都被震住了。 飞机需要提前值机,还有飞机场一般都在距离城市很远的地方。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坐飞机几乎都需要提前两小时从家里或者公司出发。 而落地后进入另一个城市,几乎也是这样。 燕京飞魔都,全过程要八个小时来回转车,身心疲惫。 可如果在火车站坐这种时速三百多的高铁,全过程六小时,就算提前一小时进去,出来花费半小时,也才七个半小时。 更关键的是,没有来回转车! 这不比做飞机舒服多了??! 更何况,如果按照高速铁路网的设计理念,肯定不会向蓝星龙国现在的燕京魔都线那样曲折。 搞不好全程只需要三四个小时! 这不比坐飞机快多了?!!! 很多经常坐飞机坐火车的人,很容易就算出了行程对比。 高铁!是比坐飞机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这就是地星龙国的骄傲,复兴号。” 林轩嘴角上翘:“说到底,交通工具无非就是海陆空三种。” “在我们传统意义上来讲,在陆地上奔跑的某一些交通工具叫做汽车。” “实际上,这些交通工具也没有界定清楚。” “本质上是按照外形界定的。” “一节拉一节拉很多节的叫做火车。” “城市里有轨道的长的叫城市轻轨,只有一节车厢的叫做有轨电车。” “四个轮子的叫小轿车,车头拉着车厢的叫货车,车头车厢可以卸下来的叫半挂重卡。” “那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 “可以在陆地上跑,也可以在水中游的叫什么?” 林轩笑着:“在地星,也有水陆两用车,名叫做水陆两用车,或者水陆两栖船。” 林轩挑眉:“哦?水陆两用车不奇怪?” “那……空地两用车,够不够奇怪?!” 0214、噱头与沙雕土澳赛车! 林轩:“老实说在地星龙国,感觉这种科技会离我们很远。” “因为地星龙国航空管制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当然了,安全性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刚好写到这儿来了,为东航132位乘客默哀,几十年没发生过的事儿了,哎) “因为地星龙国没有发放飞行汽车的拍照,所以这一类东西感觉距离我很远。” “不过我个人很喜欢车,所以稍微了解了一些飞行汽车的东西。” 实际上,飞行汽车的创意,来源应该是水上飞机。 一开始的飞机,都是在陆地上滑行,然后加速,起飞的。 但是在霍华德休斯设计大力神运输机的时候,敏锐的发现,飞机的重量,地面可能承受不起。 于是他确定了海上起飞降落的方案。 这还不是水上飞机,而只是雏形。 后来有人发现,不必要让飞机腹部和水
相关推荐:
未来女厨不好当
黄泉冥火
超品养女太撩人
她的小狼狗
星蕴偃师
嫡煞
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
我不能爱你更多一点了
网游之我能颠倒概率
穿成男主糟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