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有的孩子已经打起了瞌睡,梦游般地一边走一边摔,景明琛着急地喊:”小朋友们互相牵着手不要走丢。“ 蒋固北皱眉头:”这样不行的。“ 他在行李里翻了翻,翻出一捆草绳,挨个绑住孩子们,景明琛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轻描淡写:”没什么,商人嘛,比较狡诈。“ 说着话,他把绳子往景明琛腰上系,景明琛忙躲:”干什么?“ 蒋固北扑哧笑:”你看你,困的和他们也没什么区别,捆上你,怕你走丢啊。“ 景明琛的心猛地跳了一跳。 四川湿热,又是连日劳顿,蒋固北不顾仪表,只穿了件衬衫,被汗塌湿了一半,挽起袖子,手里牵着一根麻绳,平日精心打理的发型此刻也是乱糟糟的,景明琛却觉得,比起他衣冠楚楚的时刻,此刻的他更加英俊动人。 蒋固北就这样牵着一溜儿人一路步行到了深山里的分校,接应的人吓了一跳:”嚯,赶鸭子呢这是。“ 看清楚了景明琛腰间的绳子,接应人又是一笑:”原来不是赶鸭子,是接新娘呢,就差一朵大红花了。“ 七 到达四川,安顿好后,蒋固北功成身退,去了重庆。 很快就到了中秋,无论这个世界多么不太平,中秋总还是要过,景明琛和同事们一起,按照当地土法子给孩子们包月饼,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开路到河边,吃着土月饼赏着天上和水里的两轮月。 景明琛拿着半个月饼独自坐在河边发呆,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没和家人在一起过中秋,如果没有战争,今天的自己会在哪里?或许已经嫁给了蒋固北? 突然背后有人喊她的名字,景明琛回过头,不可思议地揉揉眼睛,蒋固北? 蒋固北走到她身边坐下来:”怎么不去和孩子们一起玩?“ 景明琛舌头打结,半天才问:”你怎么来了?“ 蒋固北微笑着看她:”老陈不甘心,又想敲我一笔呢,这不,邀请我来这儿过中秋。“ 他看了看景明琛手里的月饼,直接从她手里拿过去:”正好,我还没吃月饼呢。“ 景明琛有点紧张,她在家时十指不沾阳春水,这是头次做东西,她想要抢回来,蒋固北却已经送进了口,他眉头微皱,半天,评价说:”这种月饼,给我吃就好了,还是不要荼毒孩子们了。“ 过完中秋,留下一笔钱,蒋固北就匆匆回了重庆。 后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学校一次,学生们都喊他蒋叔叔。 战争一天天耗下去,大后方的生活也日益艰难,师生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简朴,后来他们自己开地种菜,景明琛收起了过去的华服穿上土布衫,衣香鬓影的汉口生活似乎已经像上个世纪那么遥远。 蒋固北每次来看到她都会皱眉:”怎么每次见你感觉都比上次更丑了?“就这么着,一天一天地熬到了战争结束,熬到了保育院解散,从1938年到1946年,景明琛在四川小城做她的老师,没有结婚,蒋固北在重庆做他的实业家,也没有结婚。 1946年末,他们都回到了汉口。 1949年,有认识的朋友打算去香港或者去美国,景明琛没有走,蒋固北也没有走。
相关推荐:
楚歌
一不小心撩了以前喜欢的人,怎么办
池塘春草人倾国
夜晚有空要不要来散步
墓钟
天界娱乐传媒公司
我在黑月铁骑排行第二
非同凡响的爱
跨种族学霸系统
纨绔逃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