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高岭之花(高干 1V1) > 第2章

第2章

赵太太也偏过头打量美娟,再看向她,下颌微微晃动,笑着说:“美娟和你倒不大像。” 英珍喛的也笑了:“岂止不大像,简直完全不像。你看我未嫁那会儿,一根大辫子又粗又黑,必须搓点桂花油擦在头上,不然蓬松的跟堆云似的,你瞧她,两根辫子还没有我一根粗,贴着头皮薄塌塌,黄毛丫头没叫错。” 美娟从嗓子眼里嘀咕一句:“头发多有甚么好,总堵住下水[kǒu], 分卷阅读2 一揪就一大把,看着腻心!” 英珍接着抱怨:“阿妹你再看伊的眼睛,单眼皮,眼乌子灰褐[sè],眼梢要挑进鬓里去,生的怪里怪气。” 赵太太笑说:“虽不及你的丹凤眼流光溢彩,但伊的眼睛倒有几分像洋人。” 美娟道:“听父亲讲太婆婆是苏联人,前几辈都无事,就倒我这里返祖了,这能怪得我么。” 英珍语带嘲讽:“洋人高挺的鼻子,你咋堆了瓣蒜头在那。” 美娟不示弱:“鼻子卦前程,蒜头鼻天生福相,姆妈鼻子高挺又哪能,你整[rì]里不是抱怨命苦么!” 赵太太噗嗤笑出声来:“你俩虽长得不相像,可这你一言我一往的,伶牙俐齿的样子,倒是真的亲母女。” 又朝英珍叹了[kǒu]气,指着美娟道:“你瞧她这活泼泼的劲儿,和你十七岁时有甚区别!” 英珍沉默少顷,掏出钱夹取了两张钱票递给美娟:“你先回家去。” 美娟巴不得早些离开,接过钱票,再把残余的一点咖啡吃光,高兴的同赵太太道个别,如离笼的小鸟般飞走了。 注释:(1): 吴语,好的意思。 第2章 英珍自嫁到上海后,就和苏州娘家断了联系,娘家那边倒无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水的思想,最初的几年三不五时会来信,她拆都没拆就丢进火盆里。 后来她生下美娟坐月子时,娘家来了封信,没寄给她,署名是姑爷聂云藩,这才晓得父母已相继亡故了。她听后面无表情,很快就抛到脑后去,因为当时正学着给孩子绑“蜡烛包”,小手小脚又细又脆,似乎用点力气就会给咯嚓一声掰断。还特别不老实,踢蹬挥舞,左手捊直右手又弯,右脚捊直左脚又缩。 “生了个讨债鬼!”她咬着牙骂,怎么也搞不定,急的满头大汗,请来的月婆拢着手只是用嘴教她,其它妯娌也没当回事。 大抵生的是女孩儿,若是男丁,那又不一样了。 她狠狠地大哭几回,后来照镜子时,就觉得自己的眼睛没以前清澈了,女人月子做不好,又伤身又显老。 她以为此生都不会遇见王玉琴、也就是这位赵太太。直到上周那一场聚会。 警察署督察科李科长的太太喜欢替人保媒,打电话给她,说手里有个留洋归国的年轻人,名唤姚苏念,二十五岁,还单身着。其父亲任政府的财政部长,其母亲姚太太和她[shú]捻,请她帮忙留意可否有合适的女孩儿。又问美娟若也单着身,不妨来她家里见见。英珍暗忖李太太大抵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她那样的身份,怎会和财政部长太太[shú]捻呢,兴许人家不过随[kǒu]客套一句,她便[jī]毛当令箭,哈巴狗儿跪[tiǎn]。 英珍对李太太言行虽不齿,却也颇心动,能攀上这门亲事,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她特地领美娟去大马路的鸿翔旗袍店做了旗袍,选的是最时髦款式,把压箱底的首饰给她戴,再仔细化了妆,倒也有模有样。 那天[yīn]雨缠绵,怕弄脏了旗袍和妆容,没敢叫黄包车,把覆盖在汽车上的塑料布揭开,如今汽油价昂,她们消费不起,许久没敢用了。 在李太太家门[kǒu],她替美娟整整额前流海儿,再把紧窄的旗袍腰间因坐姿而起的褶皱扯平,这才满面笑容的进了客厅,她的笑容仅维持了很短的时间。 李太太当然不会只请她的美娟一个,本着多敛鱼广撒网的心思,厅里来了好些小姐,皆打扮的花团锦簇,认识的凑一堆儿聊闲,不认识的散坐着,或吃咖啡、或看书,甚或就那样优雅地坐着。 和英珍美娟一同进客厅的,还有马太太及她的侄女,三五个太太很快迎来围拥寒喧,把英珍母女挤到一边儿,也不晓是谁踩了英珍的右脚面,她低头看,雪白的玻璃丝袜染了浅浅的泥水印。顿时肝火上升,觉得饱受欺辱,怨恨李太太的欺骗,她仰起脸,透过那些女人头[bō][làng]鬈发的缝隙,打量马太太的侄女,不过十六七岁年纪,是个混血小美人,像商店里卖的洋娃娃,[jīng]致且乖巧,很令人怜爱。 美娟看见她的同学,热情的上前招呼,两人嘀嘀咕咕说话儿。英珍看向那位小姐,因着美娟再旁衬托,显得姿容愈发秀丽,她的心[dàng]入谷底,有种难以言喻的滋味。 也就在此时,她听见身侧有个声音在问,不确定的:“你是英珍么?

相关推荐: 掠夺(NP 高干 )   进入恋爱循环以后(NP)   一朝坠海[强取豪夺]   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两个小孩过家家(高干)   病美人死后他后悔了   一言不合就补魔(H)   女友小雪的故事   咒回乙女·你拒绝不了的三人邀约   若水上善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