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愿意吗?” “不愿意,在老夫看来,这叫无事生非,现在什么都不变就挺好的。况且,你未免有些太自信了,凭什么你就认为商税远超农税,难不成你还能预测未来?”许温书不屑道。 方正一掰着手指头数道:“别急,你看啊,桃源县当初可以说是一片荒芜之地,我亲手将它打造成了一座繁华之城。进入京城后,我与太子又将半山坊经营的有声有色....救灾..开海...” “后来火药,枪炮,青霉素哪一样不是震惊世人的神物?况且现在还有东郊大学,跟皇家科学院,我敢保证以后像火药一样的神物会源源不断的出世,将这些东西传播到天下,靠的就是商业的力量,甚至于商贾自己为了竞争也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方正一桩桩件件说完,两手一摊:“我都已经这么成功了,你还不信任我?” 一旁的许鸿才听的如痴如醉,看向方正一的眼神中竟带了一丝崇拜。 没想到这位方大人人生经历如此丰富...大丈夫生当如是! 许温书则是淡定多了,但是仍有些暗自咂舌。 平时跟方正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没觉得他怎么样,只觉得口无遮拦很烦人。 故此之前他做的那些事,也没太放在心上。 现在一条一条重新数落一遍...听起来好像还挺了不得的。 许温书轻叹了一声:“方大人确实了不起,但别怪我说话太直,谁一辈子没有几回光辉的时候,一样一样列出来的都好听,可失败往往没人能看见。凭你刚才所言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你这么年轻做事何必这么激进呢?更何况还不是你该管的事,所以还是请回吧,老夫言尽于此。” 方正一遗憾的摇了摇头。 早知道想说动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这种食古不化的老家伙。 好在做了万全的准备... 方正一低头再次在布包里翻找,没一会儿又翻出几张文书,递到了许温书面前。 许温书狐疑的看着他问道:“这又是什么?” “你看就得了。” 许温书强忍着不耐烦,接过文书,展开一看,整个人怔住了。 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两遍,惊慌失措道:“方大人,这是什么时候签的?” 方正一望着天,慢慢道:“啊...大概是前两日吧。你这亲侄许平找到了桃源县,想要跟我们县里做买卖。” “他卖玉卖的好好的,钻石生意他竟也想掺和一笔。你应该知道,现在钻石生意是我桃源县的人在经营,许平一抬出你许大人的名号,我下面那帮小的哪里不敢合作啊。钻石分他一份卖,还得给人家十万两渠道费,这生意做的是真好。” “许大人,您家里可真是生财有道啊。” “方正一!”许温书猛的起身,双目死死盯着方正一,喘着粗气道:“你这是污蔑!许平不可能干这种事!” 方正一笑了。 许平是个生意人而且生意颇大,自然不可能这么傻,用许温书的名号在外面胡乱招摇。 钻石是自己让县里人主动去谈的,还得好说歹说签成的合作。 如今契约已签,黄泥巴落裤裆,可就由不得许温书怎么说了。 “啧,法不责众,确实如此。许大人,可现在就剩你一个人了,你说我要闹到陛下那,陛下信我还是信你?”方正一不紧不慢的喝起了茶水。 “这是我侄儿的生意,而且这契约并无问题。就算是闹到陛下面前老夫也不怕,你以为凭借陛下信任就可以颠倒是非?” “哼!你也承认他是你侄儿?你身为户部尚书,纵容亲属经商,擅用职权,怎么解释?” 许温书冷冷注视着他:“方大人手段如此下作,上行下效,难道锦衣卫都是如此行事吗?你眼中还有王法吗?” 方正一不紧不慢:“许大人,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前些日子,我们锦衣卫抓了一个仗势欺人的小官,可是只有百姓的口证没有实证。下面人擒着那小官去找被欺压的百姓核实,谁知百姓怕了当场反水。” “那小官见既无证人也无罪证,便开口叫嚣,大喊着自己自己奉公守法。可到最后你知道他怎样了?” “怎样了?”许温书没来由的一阵紧张。 方正一阴恻恻的笑了:“我将此人押入诏狱,当场判了他一个恶意守法之罪!后来他挨不住关押,自个全招了,最终被扒了一身官皮。” “我想告诉许大人...本官做事,就是这样!” “你...你敢...”许温书瞳孔大震,彻底迷茫了,他活了一辈子没想到有这种狂人。 特么守法还能判的这么硬,这么有恃无恐! “当然了,对恶人自然要用恶行。许大人您德高望重,晚辈自然不敢得罪。” “许平虽然靠着你强行跟我下面人做生意,但那也算是他的本事,十万两给就给了吧。” “至于这个忙...”方正一起身掏出了袖中的奏章,放到桌上:“许大人愿意帮我一把,就帮我一把。不愿意帮就算了,也没什么,毕竟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我走了哈,别送了!” 说罢,方正一捡起布包,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 许温书神色复杂的看着方正一逐渐远离的背影,心中竟然有些佩服。 今日他对方正一的印象彻底刷新了。 心胸宽广,意志坚定,不择手段...就是嘴臭缺德。 犹豫良久,许温书最终将奏章收入袖中,摇了摇头,嘟囔道:“疯子!” 一旁的许鸿才已经看傻了,期期艾艾的道:“爹,你就这么答应帮他了?” 许温书无奈的笑了:“此事对爹来说倒也谈不上多严重的事,只不过太不讨喜,极容易引起争论,此乃朝堂大忌。” “可方正一此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能应了他了。鸿才,此人虽然卑鄙下流,但这一点你要向他学习,如此方能成事。” 许鸿才点了点头,低声道:“爹,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他说的是真的,时代变了...您看自打东郊学院一出现,市面上多了好多以前从来没人想过的问题,许多人的想法也变了,这难道...” 许温书皱眉道:“够了,都是奇技淫巧罢了!就凭着科学院的奇谈怪论就敢妄称什么时代变了?几千年过来,皇帝还是皇帝,朝廷还是朝廷,百姓也还是那个百姓,它永远变不了!” “呵,小儿狂妄!老夫一辈子吃的盐比他吃的饭都多,他懂个屁!” ..... 第731章 我跳过来,我又跳过去啦 翌日早朝。 方正一的目光时不时飘向前方的许温书。 虽然昨天连蒙带骗外加威逼利诱的,但是说实话心里没底。 能不能帮自己说话就看今日了。 朝会进行过半,一直未正式发言的许温书忽然动了。 方正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许温书徐徐从袖中掏出了一本奏疏,那奏疏的封皮赫然就是方正一留的那封! “陛下,臣有本奏。” “讲。” “臣今月重新命人整理了户部的账册,近两年国库收入虽连年增加,但却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往粮食不足的境况因红薯跟土豆的种植推广已有极大缓解,想必再过几年天下百姓便无饥馑之忧。” “因此商税也有不小的增长,但物资流转之困却一直存在。此困若不解,国库待粮产见顶之时,税收恐难再有长足的进步。” “政策需因时而变,所以臣连夜撰写了宽商十策,臣认为此事事关重大,请陛下御览。” 许温书回头瞥了方正一一眼,见他对自己眉飞色舞。 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扭过头压下了心底那股恶心劲儿。 宽商十策..? 景帝恍惚了一瞬,感觉怎么好像在哪听过呢? 待奏疏递到眼前,景帝一瞧,神色诡异的看向了方正一。 这玩意不是方正一前不久写的吗?不过措辞用语变了许多。 方正一也迎着景帝憨笑,目光澄澈无比。 景帝瞬间已是了然于胸,脸色恢复如常,道:“郭伴伴,念吧。” 郭天养拿起奏疏,开始念了起来。 大殿内郭天养的声音在回荡,但是方正一听着表情却逐渐古怪。 他写的内容...竟然被许温书给改了! 相对他写的那一版来说,后改的措辞用语让人容易接受的多。 但是关键的一点是本来他谏言是开一府之地作为试点,结果给改成了横江府辖下的一个县。 但事已至此,方正一也只能耐着性子听。 由于只限于一县之地,不少人也没表现出强烈反对的态度。 毕竟,只有一个县,就算闹翻了天还能有什么影响呢? 待郭天养说完,景帝目光扫遍群臣,开口道:“许卿,你先讲一讲吧。” 许温书躬身道:“回陛下,臣之所以力谏宽商皆是有据所循。” “市面财货流通,无非四步。生产、分配、流通、销售。这首尾两步尚无问题,但是中间的分配与流通却是干系甚大。” “粮食连年丰收,以往没有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之时,百姓凭借家中劳力尚且只能勉强养活一家,而无结余。如今不但能养活全家,甚至还能多出不少粮食。” “而这些粮食正要靠商贾收购再在市面销售,百姓卖了粮有了钱,便去购置新衣等家用,如此便有促进了生产。” “据臣所知,今年京城内修建的雇佣超过百人的手工作坊,竟然不下二十家,这可是此前从未有过的景象呀。足可见民间百姓对货物需求的大涨。” “如此一来宽商势在必行!就算不为别的,也要考虑到那些因粮食高产而产生的闲汉,百姓万不能惫懒在家,无所事事。” “但宽商一事不能一蹴而就,还需循序渐进,所以臣遍阅了京畿历年上报的所有账目,挑出了横江府内的平万县,此县地处横江府要地,连接四方,正是平日货物往来颇多之所。以此为宽商试点,再合适不过,望陛下明鉴。” 景帝轻轻的点着头,一手敲打着御案。 群臣则是若有所思,刚才许温书所讲的内容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这不是最近几日半山日报连续刊登的内容么?讲的就是生产、分配、销售之类的话。 没想到半山日报里的内容,许温书竟然有如此高的评价? 大殿内沉默了良久,景帝才开口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话要说?” 下面一阵低声讨论,方正一的目光在人群中不断巡视。 今日这事看起来倒好办了,只可惜许温书这个老东西把一府换成了一县。 平万县他也了解,确实还算是个不错的地方,如果经营的好,影响力也未必会差。 眼下既然他已经开口了,那就没有再更改的可能了。 现在的关键就是看谁反对,自己再冲上去帮一把。 果不其然,最终反对的人还是出现了。 翰林学士杨英才默默站出:“臣有..” “臣反对!”不等他说完,方正一猛的一嗓子嚎了出来。 杨英才的脸缓缓拉长,无奈退了回去。 许温书脑子嗡的一下,彻底陷入迷茫.... 景帝则盯着方正一,表情不断变换。 你小子到底站哪边的?要宽商的是你,现在要反对的也是你? 方正一回头,冲着杨英才露出了一个无比难看的笑容,眼神中带着嘲讽。 回过头大声道:“臣反对宽商!俗话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商人逐利更是助长此种风气。再者说富者众之怨也,商贾崛起,引起其他百姓艳羡,怕是要引起动荡。若是人心浮躁,那离礼崩乐坏也就不远了” 许温书心中疯狂咆哮,那他妈不是我说的话吗!你个狗日的!到底想干嘛? “纵容商贾后患颇多,而且商贾不事生产,只能作为中介,在百姓之间赢取暴利,这无异于与民争利,此事万不可行。” 方正一说完,开始猛朝许温书使眼色。 “许大人,我说的对吗?” 许温书眼角抽搐了几下,咽了口唾沫道:“此话我不敢苟同,天下若无中介早就乱了套了。这商人就如同水车之中的齿轮在连接着生产者跟买方,若无他在其中调停资源,则买卖双方都极难成立,而利润不过是他应得的报酬罢了。” “商贾促成的生意越多,天下财富增长的便越多。若是商人图利便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我大景又怎么一年好过一年,国库的收入一年高过一年呢....?” 方正一心中赞了一句,许老头人老心不老反应够快,记忆力也好。 ...... 第732章 撬动的起点 “好!姑且算你说的有道理,可是让商贾衣丝乘车是什么意思?” “士农工商,商贾本就是贱籍!商人就是贱人,上不得大雅之堂的东西。民间百姓人人唾弃,他们又凭什么衣丝乘车?照您许大人的意见,是不是商贾以后还要登入朝堂?” “今天他敢衣丝乘车,明天我都不知道商贾要....” 方正一接连便是一长串的难听的话,简直要将商贾打入粪坑,永生永世不得翻身。 由于说的太难听,所有人都听不过去了,纷纷想要喝止方正一。 就连景帝都听的直皱眉头。 忍不住打断道:“够了,差不多行了。” 方正一抹了抹嘴边的唾沫星子:“陛下不好意思,臣说完了。刚才杨英才杨大人好像有话要说,那臣就不说了。” “你说!你说!” 方正一说完,又回头看了两眼杨英才,伸出手示意让他说话。 杨英才被恶心的不行,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原本他是想反对宽商的,可方正一这么一搅合,话是怎么都说不出口了。 不过是区区一县之地。 总不能跟这种臭虫搅合在一块吧!以后还做不做人了? 犹豫了一会儿,杨英才道:“臣觉得方大人言过其实,难道商贾就不算人吗?衣丝乘车又何错之有?” “当世论财经之道,无人能出许大人之右...臣赞同为宽商开一试点。” 许温书到此恍然大悟。 原来方正一这小子也知道自己膈应人,竟提前出击了。 毕竟没人愿意跟粑粑贴一块。 方正一还在那装相,摆出一副不服不忿的样子:“此话臣不敢认同,臣虽然在桃源县内也注重商业,但是至今见过无数商贾,对商贾再了解不过了,他们都是一些目光短浅,利益熏心之辈。绝对不能放开!” “臣桃源县也是横江府辖下,县内不少商贾都在横江府城做生意,平万县也不在少数,此中乱象没人比我更懂!” “而且许大人,你凭什么就认为商贾崛起会有利于国家,难道你还会预测未来吗?” 哦~~! 群臣恍然大悟! 好哇!难怪你个狗东西反对这么激烈,原来是动了你桃源县的大饼了! 许温书也逐渐进入状态,轻轻一抖袍袖,淡淡道:“方大人,我自初入朝堂便在户部为官。民间商事,我已见过无数。商贾也与常人无异,有奸商自然也有义商,万不能因为一个商字就轻易的给人下定论。论商贾我想我应该比你了解的多,眼下的情况乃是从所未有之变局,商税的提升已成必然。” “方大人,时代变了。” “呃......” 方正一脸一板,拱手向景帝道:“陛下,口舌之争,多说无益,还请陛下圣裁!” 景帝嘴角荡着一丝笑意,静静的看着方正一表演。 有意思,还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竟然给许温书都拉到一条战线上了。 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 景帝开口道:“诸位爱卿可还有意见?李师傅,此事您怎么看?” 李岩松道:“陛下,老臣认为,单只开一县之地影响不大也未尝不可。臣也隐隐感觉京城的风气有些变了。而且许大人所言确实有个关键的问题,当下粮产丰足,多出许多闲汉恐怕不是国家之幸。商贾多开工厂,招揽闲人让他们劳作起来乃是好事一桩。臣相信户部是专业的,宽商十策并无太大出格之处,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还是先一步施行以观后效吧。” “臣附议!”“臣附议!” 一片赞同之声响起,方正一心下大定,不过还是表现出如丧考妣。 其余人见状心中暗笑,看来平万县对桃源县相当重要啊。 桃源县若不是损失了极大的利益,这狗东西也不会狗急跳墙。 你丫不是平时最能喷粪吗?你也有今天! 景帝点头赞同:“既然大多数并无异议,那么管理平万县可有合适的人手?” 方正一臭着张脸,眼神向后一扫,忽见翰林中一道身影,心中一动,看向杨英才道:“陛下!既然杨大人力建宽商,臣看不如就从翰林院里选算了!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杨英才张了张嘴,恨恨的瞥了一眼方正一。 这特么可不是个好差事! 大家嘴上简单支持了,但是没人打心眼里看好这件事,而且宽纵商人本就不好听,万一这个狗屁试点再出点岔子怎么办? 谁愿意自贬身份跑到平万县当县令啊?没人愿意干! 杨英才无奈的在身后扫了一眼,忽然见到一猥琐身影,眼睛一亮道:“陛下,翰林院有合适人选,翰林修撰杨风帆见识过人,在翰林院内也左右逢源,想必定能完美胜任平万县领一职。” “臣等附议!”杨英才话音刚落,一大片声音响起。 杨风帆眼泪快下来了,然后不知被谁一把推了出来。 战战兢兢的站在原地,满腹的委屈。 舔了方正一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到回报,搞得里外不是人。 现在倒好,不但没从方正一手里落到好,反而被狠狠坑了一把。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杨风帆的死的心都有了,精神也瞬间萎靡了不少。 景帝问道:“卿可胜任?” 杨风帆勉强笑了笑:“陛下有命,臣万死不辞!” 景帝摆了摆手:“万死谈不上,既然你愿意,那朕就准你任平万县县令,退朝后再与户部详谈。” “臣遵旨。”说罢,杨风帆在一片窃笑声中,失魂落魄的走了回去。 “继续议事吧。” 朝会一过,方正一见四下无人注意,追上了许温书。 先行了一礼,微笑道:“许大人,今日多谢啦。” 许温书冷哼一声:“你我两清了,以后再有事不要找老夫,还有我侄儿许平...” “你放心,此事只是普通的生意,过去了就过去了。” 许温书一扭头,利落的转身离去,懒得再搭理他。 方正一笑嘻嘻浑不在意,只要目的达到了,其他的都无所谓。 正在原地琢磨着平万县该如何处理,耳旁忽然传来一道颤颤巍巍的声音。 “方...方大人。” ..... 第733章 赚洋人的达不溜 方正一转身一看,见是杨风帆,鼓起笑脸道:“小杨啊,怎么了?” 杨风帆欲哭无泪。 怎么了?还能怎么了,今天你不提这一茬,我什么事都没有! 杨风帆低声哀求道:“方大人,下官...不想去平万县当县令,您..能不能求您去陛下那帮我说项换一个人去啊,我实在是没那份本事。” “您看..过年过节的我还往您家送过礼物...您千万得帮帮我呀,我真去了一辈子抬不起头啊,回也回不来了!” 杨风帆哭嚎起来,逐渐开始口无遮拦。 方正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正因为你给本官送过礼物,所以你才该去。” “付出就应该有回报,如今这回报不就来了吗?你知道我费了多大的劲才让朝廷开这么一个试点么?” “嘎?”杨风帆的哭嚎戛然而止。 望着方正一泪眼模糊道:“啥?你安排的?你不是反对的吗?” 方正一微笑:“我有理由骗你么?你说你也没少往我家捣腾东西,我要是害你将来谁还敢给我送礼啊?” “那...那..” “那什么那?有我在,平万县将来会背靠桃源县,岂有不火之理呀?到时候我还会派人辅助你,过个一两年保你升官发财。” “你想想我桃源县的钻石,大品天仙茶,还有青霉素..最近市面上才出现的压缩饼干,罐头,哪一样拿出去不会富起一大片人?多的我也不说了,有时间你来我家里详谈。” “啊....”杨风帆掐了掐自己的脸,仍然没回过味。 方正一见状,笑道:“放宽心,我说的都是真的,有一句假话我大舅被雷劈死!” 杨风帆的表情逐渐由呆滞转为喜悦。 都把李公老命给赌上了,还能说的是假话吗?自己竟然赚了? 我草!我赚了! “多谢方大人!多谢方大人!我晚上再去您家拜会!” 说罢,杨风帆脚步轻快的离开了。 杨风帆前脚离开,郭天养后脚又至,笑眯眯的凑到方正一身旁道:“贤弟,演的好啊。” 方正一斜睨了他一眼,有些意外,手一摊道:“知我者郭哥也。” 郭天养嘿嘿一笑:“旁人不知道,咱家还不知道吗,就冲我跟陛下第一次去桃源县见你对商贾的态度,也知道你是演的。陛下召见,请吧。” 呵呵,看来自己重商的印象早就给俩人留下了。 方正一笑着点头,随后跟随郭天养去见景帝。 待到了景帝面前,景帝开口便问道:“你是怎么说服许卿的?” 方正一道:“陛下,臣还能怎么说服,自然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许大人深明大义,觉得我说的有理,便答应帮臣了。” “不过臣也有个问题,看陛下的意思,似乎并不反对宽商一事,可是此前臣的奏疏为何留中了...” 景帝背着手,沉思道:“朕不知是对是错,但朝臣一定是会反对的。既然无法论断,那自然麻烦能少一些便少一些
相关推荐:
娱乐帝国行
病娇影帝太撩人
圈套(Np 强制)
我的功法自动升级
刁风弄月(H)
好累,今天不想当舔狗(校园H)
鬓云松令(古言 1v1)
萌猫正在收取爱慕值中【NPH】
南岛联合军事学校(H)
入将怀 (古言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