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在斗气大陆与美女双修(多肉,np) > 第272章

第272章

去,真的要死了。”方正一小声提醒道。 这孙盛只是一个文人,架不住王二柱这农夫三拳,基本上被按在地上打。 现在已经鼻青脸肿,口中吐血,其状甚惨。 景帝见状摆了摆手。 方正一赶忙上前,想要拉开王二柱。 孙盛死了不打紧,可是王二柱打死一个读书人,那问题就大了。 两人打的是满地尘土,方正一嫌脏,从袖口中掏出一枚银锭。 递到了王二柱眼前,王二柱的目光一定,停住了动作。 只听方正一笑吟吟道:“停手吧二柱,这里都是官差。” ...... 第885章 幸福王二柱 银子在前,王二柱本能停住了动作。 身下的孙盛得以有了喘息之机,脸上已经满是血污,正惊恐的看着王二柱。 这家伙下手之狠,简直拳拳要取他性命啊! 方正一拿着银子缓缓正起身,王二柱跟着起身。 然后就见到方正一拿着银子的手重新将银子揣入了怀中,若无其事的道:“行了,你该发泄也该发泄完了,生活上的事朝廷自然会帮你解决。” 银子不是给我的啊? 王二柱张了张嘴,又四处看了一下,见不少人都在面色不善的看着他。 王二柱喉头一动,躲在了方正一身后。 景帝看着孙盛淡淡道:“孙盛,你可知罪?” 孙盛犹自瘫坐在地上,没有一丝要起来的意思。 他两眼空空,似乎还沉浸在恐惧之中,等听到景帝问话,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了杨英才。 看陛下这态度,是不打算轻饶他了。 杨英才是他原本的顶头上司,自己做的不少事也都是他授意的,明里暗里也没少给他支持。 刚才他虽然挨着打,但也听出了事情的原委。 当时真是心肝俱碎...身心剧痛,没想到自己从头到尾都在被小人蒙蔽。 可是自己虽然没把事做好,但心是好的啊! 这忠君爱国之心让陛下知道,或许还有改正的机会。 只要有人愿意帮他说句话.... 孙盛一眼望去,杨英才已经悄悄侧过身,不愿与他对视。 只一眼,孙盛彻底放弃了幻想。 两行清泪和着血污顺着脸颊缓缓流下。 他的尊严,脸面,骄傲...已经荡然无存。 就连原来口口声声的要提拔他的上官也果断将他抛弃。 自以为公正廉洁,勤勉肯干...到头来,只有我一个人被蒙在鼓里... 思绪及此,孙盛竟然有种了万念俱灰之感。 他强忍着疼痛,跪了起来,双膝交替蹭到了景帝身前,重重一叩。 颤声道:“臣...死不足惜!” “还不到你死的时候,你给朕睁开眼看,看看这平万县与新樟有何不同,等看过之后朕自有定论。” 景帝说完,看向王二柱,语气也柔和了些:“王二柱,今日你的气朕帮你出了,你可满意?” 王二柱讷讷不敢言。 方正一推了他一把,王二柱顺势跪倒在地,双手合十磕着头,口中不停道:“陛下英明!陛下英明!草民之前不知道陛下身份,所以才胡言乱语...朝廷英明!!” 景帝露出苦涩笑容:“你何错之有呢?不过是想吃上饱饭,再娶妻生子,这样简单的愿望尚且需要祈求,这是朕的过失,也如你所言,朕白英明了。” “好了,朕也该走了,至于你想回家还是留在平万县由你决定,但是不管如何,朕答应你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王二柱抬起头,眼眶已然红了。 他无父无母,半生在地里刨食,不知已经多久没有人这样关心过他。 而且这人竟然还是皇帝。 皇帝亲口答应他让他过上好生活。 泪水顺着眼眶缓缓留下,王二柱抽泣着道:“草民祖坟冒了青烟了,能亲眼见到陛下...草民现在就过的很好,都是托了陛下的福分...我..” 景帝轻声道:“不要再哭了,朕能在平万县住这几日还多亏了你的果子,你种的果子不错,以后赚了钱就多买地,将果子卖到京城。” “皇上!”王二柱感动的嚎啕大哭。 方正一赶紧上前道:“行了别哭了,以后锦衣卫就订你家果子了,赶紧回家吧。” “真的啊?”王二柱泪眼朦胧的回过头,接着又小声道,“吕公子你能做主么?” “我不姓吕,我姓方,方正一。”方正一笑吟吟的看着王二柱,等待着他崇拜的眼神。 虽然锦衣卫的事管不了了,可是民间这信息延迟还不知道他卸任了。 在王二柱面前装一波逼完全没问题。 王二柱挠了挠脸:“这名好像在哪听过..” “行了,你赶紧走吧。” 王二柱抹了把泪,没有说话,直接扭身给方正一叩了个头。 接着又面向李岩松等人,挨个叩着头,口中念念有词道: “谢谢陛下,谢谢各位大老爷,谢谢陛下...” 场面一时间彻底安静下来,众人就这么默默的看着他磕完。 然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又是一阵点头哈腰。 等这一套流程彻底做完,王二柱方才放心的离开。 方正一也没有阻拦,只是觉得格外心酸。 可怜的王二柱... 他只是想要回自己正常的生活而已,却得对始作俑者表示千恩万谢。 这世界总是这么荒缪,虽然他见得多了。 但或许是热血难凉,看见这种东西总是觉得有些难受。 望着王二柱离去的背影,景帝也是轻叹一声,然后快速调整情绪对杨风帆道:“既然今天人都全了,那你就给朕讲一讲这平万县的现况吧。” 杨风帆的小眼飞速瞄了一眼方正一,一丝喜悦涌上心头。 到了我表演的时候了? 爷终于要发达了! “臣遵命,还先请陛下回县衙内吧,臣立刻去调取县志。” “不必了,就在这城中走一走,闲杂人等不必陪着朕了,都散开吧。” 景帝一挥手,一众护卫开始散开,只留下李岩松等重臣。 杨风帆刚要开口说话,忽然戏院门户大开。 一群观众从中涌了出来,个个满面潮红的议论着刚才的剧情。 “嗨呀!真是没想到,圣僧也在后面排队...” 方正一五官齐齐挤在一块,差点没哭出声。 什么玩意?开银趴唐僧也去排队了?有完没完了! “那不是唐僧不知情么,不过最后许仙用女儿国王让唐僧破了色戒,又让猪八戒再上毁了他佛心,这是我没想到的。” “高!这妖僧果然有通天手段!” 好啊,不但下贱,还又牛又刀是吧.... 方正一惨然一笑,扯了扯景帝袖子,低声道:“陛下咱们赶紧走吧。” 景帝脸色黑似锅底,指着戏院道:“此戏以后不许再演,让你们桃源县的戏班子收敛点,毁人心性,再让朕知道绝不轻饶!” “臣懂了,回去就把他们取缔!” ....... 第886章 蒸蒸日上的平万县 既然皇帝开口,杨风帆便带队,带着人到四处观看。 要说平万县的发展,就连他也经常感到吃惊。 他此前也是身在翰林之中,经手的实务不够,并未将商业的力量放在眼里。 可是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如今正是报上政绩的时候! “平万县现在人口如何?”景帝问道。 “禀陛下,平万县今日的人口已经是臣自就任以来的三倍有余,达到了十八万之巨。” 李岩松等人面面相觑,难怪这么乱,原来平万县里竟然有十八万人之多? 不少中大型县城其实也不难达到这样的人口,可是平万县从外面城墙的规制,还有以往的印象来看,完全不像有这样的实力水平。 七八万人算多了! “哦?人口增长何以如此迅速?” “臣自上任以来,完全按照朝中定下的宽商之策执行,许多文书手续一取消,不少商贾便闻风而来。更因此地办事方便,道路通畅便将作坊设在此处,最后大加招工。” “如此便吸引了许多百姓前来务工。” “后来越来越多的商贾到此,相互之间便形成了竞争,工钱不断上涨,由此便又吸引了更多人,后来各种待遇就越来越高。” “周边其他县乡的匠人,听说这里每天只要从巳时做到亥时,干六天还能休息一天,每个月起码能赚二两,都纷纷赶来求工,至今仍旧如此,人口还在增加。” 方正一点头赞许,待遇确实不错。 巳时做到亥时,干六天还能休息一天,这是记者级待遇! 对于古代人来说九九六就是纯纯的福报啊!以前哪来的上六休一? “不仅如此,还有百姓见到商机,开始在街头摆摊卖些吃食,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又本小利微,但是臣亲自打听过,这区区一个小摊一个月的收入竟然能高达五六两银子,实在是惊人!” “不过累也是真的累,几乎没有闲暇时刻。” 一个月五六两,那简直就是隐藏在民间的小富豪啊! 许温书在人群中暗自咋舌,他掌管户部,对商事自然了解的多了一些。 不过想来也是依托大量密集的人口劳力,才能有这样的收成。 “此处商业盛行,那官吏盘剥商贾之事你是如何解决的?这在其他不少地方可是一桩隐患。”许温书问道。 杨风帆微微一笑:“这一部分来自衙门严肃的纪律,另一部分则是要靠方大人当初派来的锦衣卫了。” “平万县内有锦衣卫卫所,专司处理官吏暗中勒索商贾,如此重罚几轮下来,以往轻商,贱商的风气便削减不少。” “而且商贾若有冤屈,可直接向锦衣卫卫所内举报,时间一长也就没人敢触这个眉头了。” 许温书惊奇道:“商贾岂敢举报官吏?” “当然敢,锦衣卫所附近有公共的茅厕,茅厕内有信箱,只要有人投下匿名信,之后便会有锦衣卫来处理。” 景帝感觉有些好笑。 匿名信举报,信箱设在茅房内,这倒是不担心有人报复了。 “锦衣卫这一套都是你设下的?”景帝问方正一。 方正一颔首:“不错,官吏欺民,百姓没有反制的手段,他们唯一的工具就是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尊严,锦衣卫是陛下的手中刀,自然也是守护法纪,保卫百姓的利器。法纪若不存,商贾兴起便无从谈起。” “二来臣也是怕百姓胆小怕事,纵然有法律保护也不敢为自己伸张正义,才想了这个办法。总不能有人天天在几个茅房里盯着谁投了匿名信吧。” “等时间长了,百姓知道法在心中,这个办法也就可以放弃了,臣相信将来一定会行成以法为界,人人服法守法的环境,百姓可以光明正大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景帝赞许的点点头,心中十分满意。 李岩松等老臣也是略感钦佩。 方正一烦人归烦人,但是人家办事是真没得挑! 许温书问道:“那怎么没见京城有这套?” 方正一拱手高声道:“陛下在京,天子脚下,圣明烛照,朗朗乾坤,一切罪恶都将绳之以法,在京城还搞这一套不是多此一举吗?!” 许温书老脸一垮,心中腹诽不已。 我就多余问你个狗日的,得着个机会就拍是吧! 李岩松沉吟道:“可是...平万县如此疯狂吸收周边人口,那田地撂荒恐怕已经成为问题了吧?” 提起撂荒,气氛开始有些沉凝。 事关粮食大计,甭管怎么有钱,这才是国家的根本! 不过杨风帆丝毫不慌,微笑道:“李公所言有理,平万县吸收的都是周边的壮劳力,老病残等都留在家中,起初下官也是有这样的担忧。” “但是后来却发现,这些百姓有了钱,便会积极购买牲口送回家中,如此以来劳力不足的状况便被迅速缓解,田地撂荒也就无从谈起,这一头耕牛可比一个人要好用的多了。” “咱们刚打下金国,那边的草场给咱们饲牛...这就不是问题了。”方正一小声提醒道。 众人宽慰异常,看来最担忧的情况也不存在,那就好。 “你继续讲。”景帝道。 杨风帆道:“除了工商繁荣之外,平万县最大的功绩便属教化了。” “两年的时间,整个平万县新增了三十二所学堂。” 三十二?众人大为震撼。 “怎么可能?这都是用课税的银子修建的?”有人失声道。 两年新增三十多所学堂未免太过于惊人了! “有一半是县里出银修建,而另一部分则是由商贾出资修建。” “商贾还关心教化?”李岩松一个没注意,将胡子揪了下来。 “当然!这里不少百姓可是带子而来,平时上工繁忙根本无心养育,做工更是极容易分神,县衙了解到这种情况便开始牵头商贾转为那些儿童修建学堂。” “而这些学堂中的一部分,则是为务工百姓准备的...其实许多工种需要的是读书识字之人,但是这类人往往极其缺乏,所以便修建大学堂,专门教导识字,另外也可以学习圣贤之道。” “如今有不少上进的百姓,在休息之余都愿意花些银子去大学堂里读书习字,为自己将来增加一份收入。” 群臣哗然,陷入讨论之中。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李岩松喃喃道。 这样的功绩他们简直从所未闻...读书人心心念念的理想竟然轻而易举的被商贾给实现了? 杨风帆心中已经是得意异常,忽见方正一在给他使眼色,猛然想起了什么。 对啊,县里还安排了一个专门给陛下剪彩用的学堂项目。 现在正是锦上添花的时候! 杨风帆一抱拳:“陛下!为了应对将来的变化,县里出资刚刚修建好了一所规模最大的学堂,足足能容纳三千人!里面食堂宿舍书馆一应俱全,五岁至十五岁都可在一所学堂内读书,最重要的是学费极其低廉,争取让每个适龄的学子都有书可读。” “这所学堂修建之初便广受城中百姓好评,坊间无不感念朝廷的恩德,人人都说陛下爱民如子,对百姓关心备至,所以还特别为这学堂取了一个极好的名字...” 群臣喜笑颜开,景帝更是乐不可支:“什么名字?” “恩情学堂!” ...... 第887章 商贾的格局 恩情学堂...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意思,饱含着百姓热烈的深刻的感情啊。 景帝想着情不自禁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好名字!” “没想到此地学风如此浓厚,县内现有多少秀才?” 既然教化如此出众,那想必官场的底层资源一定也是积累丰厚。 杨风帆快速回忆了一番道:“去年本县考中秀才的读书人有四十六人,但是县内现有秀才一共二百二十一人。” 群臣大哗:“多出来近二百人的秀才是哪来的?” 这件事听起来可是太过惊悚了!其消息之重远超其他方面。 一县之地的秀才通常也只有二十人左右,如果是大县能达到四五十人的水平。 秀才看起来不起眼,书中戏中好似烂大街的名头。 但是实则不然,就凭借这身份就能免除不少赋税,考上秀才基本上等同于上岸了,还得是yan艹那一档的。 只要放弃继续向上的幻想,不瞎折腾,日子可以过的美滋滋。 “不少秀才也都是从外地跑来的,因为平万未施宽商之前,也只有二十秀才,可是去年一场出了三十多位秀才,外出的商人便传言出去,逐渐便传成了这里乃是文脉之所在,所以才有了今日的情景。” “有些人还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哪怕是花尽了身上盘缠也要来此,沾染文气继续向上奋进。”杨风帆感慨道。 景帝听着感觉有些荒唐:“盘缠花尽,那这些人如何在城内生活?难不成也去作坊内务工?” 杨风帆摇头道:“非也,这些人乃是我大景的读书种子,每个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报效朝廷,如果因为分心因小失大,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臣也在想办法尽量照顾他们。” “为此,县内特地新设了一条计划,专门拿出一笔银子,免去利息借给这些人读书人,以便让他们好好备考。” “因为此地生员颇多,干脆就叫生员地计划,不少学子都从县里借了钱,三年之内可免利息。” 景帝听完抚掌而笑:“好,卿家安排的妥当。” “平万县现在学风之盛,臣敢说大景上下都十分少见,不知陛下愿不愿意去看一看恩情学堂?”杨风帆小心翼翼道。 “不错,朕也正有此想法,那就带路吧。” 听到景帝应允,杨风帆回头给了方正一一个肯定的眼神,随后向前带路。 景帝跟一众臣子在后面已经叽叽喳喳讨论开了。 除了末尾失魂落魄,满脸血污的孙盛。 此刻他仿佛已经被整个世界遗弃,等待着他的还不知是怎样的命运。 但是不管怎样,自己积累至今的名声已经彻底毁了.... 方正一瞧了他一眼,快速走到杨风帆身边低声道:“学堂那边你都提前准备好了?” “下官刚才已经派人回去准备剪彩仪式了,纸花炮都备上了,肯定给陛下哄的高高兴兴的。”杨风帆低声回道,“不过咱们的烟花怎么办啊?” “这不算什么,烟花今天晚上放,到时候你就跟陛下这样说.....” 一群人边走边讨论。 经过杨风帆这一通讲解,再看平万县这县城中的情况,仿佛变成了另一种情景。 原本的‘杂乱无章’看起来也是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的样子。 空气中弥漫的各种气味,也变成了人间烟火气。 就连原本看不上眼的商贾,这回也仿佛顺眼了不少。 行至半路,方正一等人眼前忽然出现了哄哄闹闹的一幕,看起来有些不同寻常。 郭天养等人立即紧张起来,簇拥在景帝身边。 景帝倒是不慌,轻轻一挥衣袖,问道:“前方发生何事?” “臣去问问!”杨风帆直接扎进了人群中,分离挤了进去。 不多时气喘吁吁的又挤了出来,对景帝道:“臣知道了,是桃源首富来此给商贾传道授业,讲述自己的生意经,里面正签字售书呢!” “桃源首富是何许人也?”景帝侧目问方正一。 方正一也有些纳闷。 桃源首富还能是谁?我呗! 不过这个名头他好像在哪听过,只不过事太多,这种小事记得不大清。 “陛下稍等,我把他叫来问话。” 方正一说罢,带着张彪向人群走去。 张彪使劲扒拉了两下开辟出一条通道,左右两边的人噤若寒蝉。 方正一定睛一看,想起来了。 这不刘忠顺么,不在县里卖房子跑到这了。 “刘忠顺!” 刘忠顺正埋头签着名,签完一本便极为粗鲁的甩到另一旁,然后接着签下一本。 颇有些国际巨星签名的风采。 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刘忠顺抬起头,一眼便看见了张彪,下一眼才看到方正一惊讶道:“彪哥?老爷?你们怎么在这?” 方正一上前低声道:“陛下在此,一会儿你见了他要好好说话,你这样....这摊子别管了,跟我来。” ...... 不多时,方正一扯着刘忠顺走到景帝面前。 景帝看着刘忠顺微笑道:“你就是桃源首富?” 刘忠顺战战兢兢下拜:“草民不敢当,只是外界谣传。” “那你是作何营生?” “卖宅子,桃源县的宅子。” “为何到此?” 刘忠顺咽了口唾沫,简单回想了一下方正一的话,清了清嗓子道:“草民做生意颇有一些心得,也赚了一些银子,所以就想将自己的一些方法传给他人,造福百姓。” “而且草民听说这里商贾兴起,许多人正欠缺指导,所以便来了。草民在桃源县时常听我们老爷讲,商贾不能单单以赚取利润为本。” “商人的生意是民间的,既然是民间的产物,就要负起民间的一些责任,商贾的责任就在于要把生意做好、做长、做久、做专,要为雇工负责,为百姓负责,更要为家国奉献,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积极缴税。” “最重要的是桃源县的商贾从来都有家国情怀的优良传统,有了格局生意才能做大,生意做大了才能更好造福百姓与人合作,所以草民便来到平万县传授经验。” ...... 第888章 强大的桃源商帮 众人听完都乐了。 这商贾不一般啊,说话一套一套的。 景帝惊奇道:“朕知道你在签字售书,卖的什么书?” “是草民写的生意经,不堪入目让陛下见笑了。”刘忠顺惭愧道。 “嗯,有趣,看来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竟然还能写书出书,其中内容为何?书还有么?” 刘忠顺期期艾艾道:“书...草民已经半卖半送全出去了,赚的银子准备...捐给孤寡老人” “至于其中的内容,只是草民的一些心得,简而言之,就是.....” “生意人一定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家国繁荣,优秀商贾必须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这是经商的长春之道。” 群臣低首窃语,赞叹连连。 这是义商啊! 天下若是到处都是这样的商贾,那还有什么限制商贾的必要么? 杨风帆适时道:“陛下您有所不知,这城内的不少生意其实都是桃源县的商贾带来的。” “桃源县的商贾乃是本县第一批进驻的商贾,他们不辞辛劳,诚信可靠,在平万县里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家都称桃源县的商贾为桃源商帮。” “桃源商帮极重信誉,谈生意时锱铢必较,但若生意谈成后面往往极为顺利,从未听说有拖欠货款之事。” 方正一听的心里美滋滋,杨风帆这话是真的,桃源县的商贾不少都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 每个人都能深刻领会并践行契约精神

相关推荐: 心机宿主在线攻略[快穿]   圈套(Np 强制)   南岛联合军事学校(H)   窈窕淑男   显眼包(校园1v1sc)   捡到一条人鱼   性转后我被迫厌男了(男穿女)   好累,今天不想当舔狗(校园H)   病娇影帝太撩人   刁风弄月(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