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斗罗:我的徒儿孝心变质了 > 第400章

第400章

、整理归纳,这都是优势,可选择的方向很多。 而庄兰很果断地回答:“我想考师范。” 赵柯点头,也行。 她又转向苏丽梅,“你呢?” 苏丽梅有些犹豫地说:“……也是师范吧。” 一直以来,苏丽梅都是被动接受、配合着扫盲工作,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应该也不是多爱教书。 赵柯便道:“不用着急做决定,除了极特殊的工种和专业,也没什么男同志适合女同志不适合的,我统计了高校名单,到时候你们可以看看有没有目标,努力起来也有动力。” 庄兰和苏丽梅点头。 赵柯拿着复习资料出门,这才有工夫跟亲妈聊几句。 母女俩拌了两句嘴,赵柯鼓励余秀兰:“妈,你也考吧,我跟我姐通过电话,她也要考的,你看你一直在学习,有机会上大学的话,咱们全家都支持你。” 余秀兰神情有些向往,但还是摇了摇头,“我算了。” “为什么?你不想吗?” “想,可学校那些孩子咋办?”余秀兰深吸口气,缓缓吐掉,认真地说,“顾校长和吴老师也都不打算参加高考,总得有人要留下,你们年轻人飞吧,我们守着。” 赵柯脸上轻快的笑容全都收敛,只剩下震动,这一刹那触发到了机关似的,有什么东西终于破土而出。 两天后,在公社的有意推动下,胡和志和赵芳芳这对知青和本地人结合典型因为高考而发生的事传到了各个大队。 但其他大队混合夫妻中的本地人大多并不像赵村儿大队的社员,经过三年不缀的扫盲,他们很大一部分,甚至也没有领结婚证,完全没有安全感,冲突和矛盾频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各个大队的生产生活。 各大队的大队长都很犯愁,各种敲打、安抚、教训……可是人心散了,工作不好干啊,只能向上打报告,询问公社到底有啥协调办法。 同时,全公社对于新书记刚上任一年,可能又要离开,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 公社稳如泰山,按部就班。 秋收在即,不容有失,与其拖拖拉拉,不如提前引爆,一并协调。 10月29日,一封由公社书记赵柯和公社主任共同签署的《致双山公社全体社员书》,下发至全公社。 书中表示,公社的第一要务是秋收,土地是根,无论谁会离开,土地永远是双山公社社员们的底气和保障,养育着双山公社所有人。 其次,公社鼓励所有有知识有理想的知青、工人、农民积极参加高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挠。 第三,公社为了输送更多的人才,将组办高考集中补习班,辅导老师从高中老师和下乡知青中择优选取。 第四,赵柯诚恳地疏导,任何一种职业,都值得尊重,任何一个家庭角色都在家庭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知识有储备多少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赵柯鼓励大家认真地对待自己,努力地学习,积极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公社不会放弃任何一人,未来也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人。 最后,附一份高校名单,最下方,是赵柯亲笔手书的祝语—— 第220章 赵柯是一根定海神针, 公社就是一座结实的房屋,一人定风波,一屋遮风雨。 而双山公社从这一封《致双山公社全体社员书》开始,便迅速分流, 一部分要高考的人进入到高考备战阶段, 另一部分人全副心思在秋收。 赵村儿大队, 曲茜茜、春妮儿、潘翠莲、王老三等社员, 包括唐副队长和尹知青在内的知青们参加了补习。 顾校长、吴老师、余秀兰则承担起学校的课程,赵芸芸不高考, 也分担了更多的大队工作。 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整个双山公社有三百余人参加了补习班, 大部分人都是四十岁以内的中青年。由于人数太多, 补习班又分了几个小班, 择优选出来的老师们每天交替上课。 傅杭、庄兰都是科目补习老师之一。 卫生所配合,给老师们准备了大量的润喉茶,没多久,老师们的嗓子还是嘶哑了, 却始终没有人下火线。 补习班中, 夫妻互助,父母子女成为同学,为了能多学一分钟,连上厕所都带着书,吃饭的时候也人手一本书,晚睡早起, 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分秒必争。 而公社里, 参与秋收的人员大减, 更需要仔细调配各项工作, 赵柯一心扑在秋收上, 分身乏术。 吴主任也忙得脚不沾地,但还不忘对赵柯表示担忧,“省里头要求公社在十二月前举办初试筛选出一批人,再参加全省统试,我相信你的水平,可不复习能踏实吗?要不你就别管了,公社有我呢。” 赵柯瞅着吴主任比去年更白的鬓角,笑着摇了摇头,说出她最近做出的决定。 吴主任听后,震惊,“你、你真的决定了?” 赵柯笑容毫无阴霾,自信,且对未来充满干劲,“只要公社不嫌弃我离岗时间长,主任你和同事们不嫌我麻烦,这就是我的决定。” 吴主任失语许久,方才拍了拍赵柯的肩膀,“你是我们双山公社永远的骄傲。” “我也以生在这片土地上为傲。” 天公作美,十一月下旬,秋收在双山公社社员们披星戴月的辛勤努力下,顺利完成。 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双山公社举行了初试,考卷由县城统一出题,包括赵柯在内的三百余人踏进初试考场,参与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场考试。 公社学校是考场。 由于这一年公社更多的资源都投入到了生产建设中,还没有来得及对公社学校的环境进行改善。 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的温度,室内即便烧了炉子,手脚依旧冰凉僵硬,搓手声、跺脚声、哈气声不断,还有断断续续地压抑地咳嗽声。 每一个微小的声音,都加重了考场气氛的紧绷。 赵柯认真答题的间隙分神想,今年又丰收了,明年一定要建一所新学校,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 初试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很多人的情绪都比较低落。 三天后,初试成绩公布,三分之二的人刷掉,无缘统考。 赵村儿大队参与考试的知青和社员们全都通过初试,喜气洋洋之余,又有了更大的压力。 赵柯作为通过初试的考生之一,并没有出言安慰落选的人,由着他们自行回去消化。 补习班空了大半,变成了两个班。 等到交粮也结束后,赵柯抽出空来,才出现在补习班中。 她阅读量大,尤其研究过大量报纸和公文,对这一类文章制式烂熟于心,且有供稿经验,熟练把握文章尺度。 关于这方面的思路,她甚至比学校老师都鞭辟入里,众人生怕错过知识点,每每她讲课的时候都更聚精会神。 补习班里,有好些对儿知青夫妻,年纪太小的孩子丢不下,只能带到补习班来,待在备考的大人们中间。 孩子们全部待在小小的角落里,受着知识和氛围的熏陶,不敢打扰长辈们,课间也只是小声窸窣说话。 唐国伟和尹知青的女儿唐小婉从养猪培训陪读到高考补习,在她说话还不利索的时候,就看着赵主任和庄老师在讲课。 小小姑娘坐在下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们,充满向往。 赵柯不是时时都在,但她过来,就会轻轻摸摸孩子们的头,轻声地询问几句,还会教他们几个字。 其他人往往会抬起头看着这一幕,浅笑,仿佛赵柯在,仿佛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纯真的笑脸,就能抚慰紧张的心弦。 大半个月的时间,飞逝而过,高考到来。 12月22日,赵柯叮嘱众人检查考试要用的东西,注意考前状态,好好休息。 大多数人紧张地无法自抑,神经紧绷,根本没心情休息。 赵柯站在讲台上,打气道:“来来来,都别蔫头耷脑的,跟我念!

相关推荐: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交流_御书屋   沉溺NPH   旺夫   将军在上   开局成了二姐夫   万古神尊   我的傻白甜老婆   神秘复苏:鬼戏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