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天开啥会吗?” “赵同志是合作社的副社长,你们大队肯定早就知道吧?” “都是一个公社的,有啥好藏着掖着的,一会儿开会就能知道,你先跟俺们说说,省得大伙儿琢磨嘛……” 赵新山站在人群中间,很风光,而他笑得很矜持。 今时不同往日,赵大队长早就不是一骄傲就张扬的赵大队长,他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了,也不能太骄傲,失去带头大队从容的风范。 “我确实知道一些,倒不是赵柯透露消息,是我们大队确实走得快了一点,走得路又有一些参考作用,事实上,这一次,跟我们大队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各个大队的好事儿。” 他说了一通,也没说具体是啥事儿,但透露出是“好事儿”,惹得大伙儿心更痒。 但他们无论咋追问,赵新山都不多说了。 李村儿大队跟赵村儿大队挨得近,潘村儿大队跟赵村儿大队联系得紧,李大队长和潘大队长挤到赵新山身边儿,李大队长悄悄问:“我听说你们大队去首都培训那女同志回来了?” 潘村儿的潘翠莲现在是赵村儿大队合作社的出纳,潘大队长了解的更多一点儿,“是不是要养猪?” 他一说出来,坐在前后竖耳朵听的大队长回头的回头,抻脖子的抻脖子,全都盯向赵新山。 赵新山:“……” 太招风,要克制住不得意有点儿难。 好在,开会的时间到,先走进来的程干事解救了快要绷不住的赵新山。 片刻后,大着肚子的赵萍萍走进来,跟赵新山打了个招呼,坐到第一排。 赵新山嘴角抿不住,对旁边儿的大队长带着几分炫耀地介绍:“这就是我们大队去首都培训的赵萍萍同志。” 首都啊! 在场的人可没人去过首都! 附近几个大队长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赵萍萍的后脑勺,似乎要看出朵花来。 赵萍萍这几个月,经过了各种各样的目光,已经能够淡然处之,平静地整理报告和会议记录。 会议室最前排,有两张长桌,合并在一起。 程干事给桌上的三个搪瓷缸子都倒上水,又招呼各个大队长们接水,然后告诉他们该喝水喝水,三十分钟休息一次,给大伙儿留出时间去解决生理问题。 这是要开长会的节奏。 大队长们纷纷起身去打水。 众人重新回到座位,段书记、吴主任、赵柯三人走进来,段书记坐在中间,吴主任坐在他右手边儿,赵柯坐在他左手边儿。 下方的大队长们打从他们一出现,声音就停下来。 段书记面前有个话筒,程干事提前试过话筒的声音,段书记稍微拉过话筒,开口道:“人都齐了吧?还有没有没到的?没有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 程干事道:“段书记,所有大队长都在。” 段书记点点头,道:“这次公社大会,主要讲一个事儿,养猪。” 下头,有的大队长了然,有的大队长乍一得知,满眼惊讶,但所有人都紧紧注视着段书记,等他下文。 “我就不卖关子了,先给你们介绍一下陌生的同志,不用起来了……” 段书记抬手对赵萍萍手向下压了压,继续道:“赵村儿大队的赵萍萍同志,她五月份去首都参加了养猪培训,跟全国各地的养猪骨干建立了友好联系,也给咱们公社带回来个好消息,今年省城要扩大肉联厂,大力推广养猪。” 赵萍萍没站起来,但也在段书记提到名字的时候,回身冲众人微微鞠躬。 众人鼓掌。 几秒后,掌声停下,段书记道:“赵柯同志代表咱们双山公社和县养猪场谈了合作,一起去省城谈了一份一千头猪的养猪合同,县养猪场占六百头猪,咱们公社养四百头猪。” 段书记话音一落,下头大队长们不禁哗然。 四百头猪啊,那是什么概念,比现在的县养猪场的猪都多! 那得是啥规模! 众人忍不住议论,追问—— “书记,咱们公社能养起吗?” “书记,咋养啊?” “书记……” 二十个人,这一句那一句,这屋子就仿佛有上百只鸭子。 程干事出声叫大伙儿安静:“先听段书记说完。” 一众大队长纷纷停下,灼热地望着前排的段书记。 “养猪这个事情,对咱们整个公社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会给更多的农村闲散人员提供劳动岗位,会给社员们创收,会带动公社的经济……是必须要做,也必须要做好的。” “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公社也不瞒着大家,公社向信用社贷了一笔款,用于养猪,已经在走流程,到账后就会投入使用。” 段书记说出金额,各个大队又是一阵吸气。 照比当初集体买农机,当然是少很多,可是那些钱是他们自个儿的,现在贷的款,是公社欠的。 这么一大笔欠钱吊在头上,众人心理压力巨大,满脑子都是“还不上咋整”。 赵新山只刚听到的时候惊讶了一下,后面就淡定了。 实在是虱子多了不怕痒,债多了不愁人,赵村儿大队欠着欠着,都习惯了。 而且这钱整着听挺多,分摊到各个大队头上,其实也没多少,反正比赵村儿大队欠的钱差远了。 段书记让赵柯对众人解释,她说的也是这样,“养猪的收益不需要我多说,哪怕不是卖给肉联厂,也是一大笔收入,而这个合同到手,只要我们养出猪,收益是肯定的。既然只要敢干,就能为集体创造收益,不干,红利就要白送给别人,双山公社就会错失先机,损失的不止是当下的一笔钱,还影响未来争取权益。” “公社知道你们担心风险,可农民靠天吃饭,一样有风险,风险还几乎没办法预估,但养猪不一样,我们尽心养,收益可观,风险可控,就算有一些意外情况,难道还比天气更多变吗?” 种地根本没办法旱涝保收,增收的事儿,没什么需要多劝的,而且贷款也已经贷了,公社养猪这个集体事业势在必行。 背靠公社,赵柯没像当初劝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那样,极尽口舌,简单解释之后,就继续往下说。 “为了节省成本,节省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笔钱,公社打算将各个大队分成几个区块,几个临近大队一起建一个小型养猪场,至于哪几个大队合建,养猪场具体落在哪个大队,规模多大……这些细节接下来慢慢讨论。” 公社的合作社已经经过先期的磨合,有了初步的信任基础,利益绑在了一起,养猪也是对各个大队都有益的事,大伙儿知道公社的态度,接下来当然要努力为自个儿大队争取。 就像先前段书记说的,养猪还提供着工作呢,饲养员辛苦是辛苦,那也能当个铁饭碗。 公社拨款,谁都想多养,别的大队多养,自个儿大队就少养,一时间争得不可开交。 赵村儿大队坐拥一百多头猪的养猪场,条件和实力摆在那儿,不可能再去跟其他大队合一起养猪,自然不在争抢范围内,赵新山老神在在地坐在喧闹之中,很有一种岿然不动的大将风范。 这个情况,公社前几天开会,有所预料,赵柯及时说明:“按照合建养猪场的几个大队的人口比例分配,公平公正。” 程干事又在一众大队长要争合建大队数量之前,展开了双山公社的地图,各个大队的远近一目了然。 为了避免争吵,公社早就有初步的划分,且相当严谨,精算到平均距离,排除赵村儿大队的养猪场,最后划分出四个区块儿分三百五十头猪。 赵村儿大队一百头猪,其他大队三百五十头猪,五十头除了保证损耗,还包括种猪。 公社的划分标准很详细很清晰,各个大队听完,研究一会儿,确实提不出异议。 至于养猪场落在哪个大队—— 赵柯道:“肯定是要方便运输,优先选择离公社主干道更近的大队,饲养员的选择上,公平起见,同样是按照大队人口比例,具体人员由各个大队自行选择。” 这个分配,也很合理,公社也尽可能公平了,但养猪场落在哪个大队,那个大队肯定是要占一些便宜,村子靠近主干道的几个大队长脸上喜色显露的明明白白。 段书记、吴主任、赵柯三人面对着众人坐,将他们的反应全都看在眼里。 这不是赵村儿大队,有些话,赵柯说不方便,段书记和吴主任却没有顾忌。 段书记很严肃道:“我代表公社丑话说在前头,这是咱们公社的集体事业,每一头猪都是集体的重要财产,事关公社的每一个社员未来能不能吃饱饭穿暖衣住好房,谁也不能因小失大,私底下
相关推荐: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沉溺NPH
鉴宝狂婿
树深时见鹿
新年快乐(1v1h)
顾氏女前传
万古神尊
我的傻白甜老婆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