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 之前,江纪的喜服就是梁二香做的。 这才过了几个月,倒也不用重新量尺寸。 “不急,他去府城前做出来就成了。二婶平日?里也忙,得空了再做。” 叶厘道。 江大河摆摆手:“她也没大事要忙,现在地里的活儿不重。” 日?常除除草、浇浇水而已。 这活儿在叶厘看来极为辛苦,可在农人眼中,在秋收之前,真?不算特别忙碌。 像是江大川家,他家人多,但地不多,江通都能时?常留在家中捣鼓木工了。 叶厘想到两个月后江纪所需的盘缠,以及江纪的债务——他前几天偶尔从江大河口中得知,江纪竟还欠了外?债。 债主?是江大河和?江福正。 在江父刚没的那两年,江纪年龄小,零工不好打,麻袋不好扛,因此挣的少,遇到花钱的地方,只?能借钱。 之后偶有手头紧时?,也借了些。 到目前为止,加一起?共借了八两多。 这八两多的外?债,叶厘算作夫夫共同债务,江纪忙着读书,只?能由他想法子偿还了。 于是,从江大河家出来,他径直去江大川家找江通。 其实他早就用木棍将?风铃做出来了,但最近江通忙着做锯末、凳子——制作变蛋需要用到锯末,江通身?为木工,自是不愿花钱去买锯末。 他就先用刨子将?木头刨成纸一样薄的刨花,再用斧子把刨花尽量剁得粉碎,再经过手擀手搓等?工序,弯曲的刨花就成了锯末。 这种锯末不如锯子锯木头时?飘下来的木屑碎,但凑合着也能用。 目前叶厘、江柳、江榆做变蛋,只?需买生石灰,不用再买锯末了。 锯末其实不贵,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小钱上,不如做风铃多挣些钱。 当然?,靠着江通一人,风铃挣不来大钱。 但对叶厘而言,积少成多,总比没有强。 再不济也能将?江纪的鸡蛋钱和?高?温补贴挣出来。 对江通而言,那肯定比做锯末省下的那点钱多。 因此,这生意还是很有必要的。 叶厘到江通家时?,江大川、江达、江顺父子三人下地还未回来。 江通正拿着刨子刨木头。 江大川的夫郎高?君则是坐在水井旁择菜。 高?君身?子不好,很少下地。 江通、高?君见他进门,都停下手中的活儿,笑着朝他打招呼:“厘哥儿,怎这会儿来了?快坐。” “喝水不?” 叶厘忙道:“大伯,我不渴,你别忙活了,你坐下歇歇,我来是有事儿要和?大通哥商量。” “什么事儿?”江通问。 高?君也好奇的望着他。 “就是我最近用木棍做了一个风铃,我想托大通哥整一个大的、好看些的。” “风铃?”江通有些意外?。 他是干木工的,知道风铃这种东西森*晚*整*理。 但风铃一般是用金属做的,很精致,大户人家才用,乡下没人用这个。 木头怎么制成风铃? “大通哥,要不你随我回家,瞧瞧样品?”叶厘看他想不明白,就道。 “成。”江通拍拍手上的木屑:“我去你家瞧瞧是什么样的风铃。” 于是他跟着叶厘回了家。 两人进门时?,江麦、江芽正在剁猪草,两个小家伙瞧见他,大声的同他打招呼。 叶厘回屋,将?他做的风铃样品拿了出来。 样品有三个。 一个是把几根木长棍错落有致的绑在一起?,高?低起?伏间颇具美感。 一个是月牙状的木头,下面缀着一个小铃铛。 一个是四个圆木片,按照叶厘的想法,这四个圆木片是四个寓意极好的字,下面再缀一个铃铛。 他现在的人设是睁眼瞎,于是就暂时?用圆木片代替字。 三个风铃,其中两个有铃铛,一个是纯木头。 他是拿木棍随手做的,整体?极为粗糙。 铃铛也是他在县城随便买的,是铁制的,婴儿拳头那么大,不贵。 但江通身?为木工,脑中自动将?这三个简陋的风铃转为他制作好的样子。 以江通的眼光来看,三个风铃各个都好看,虽与大户人家的精致风铃不能比,可若是挂在乡下的农房中,那颇为合适,一点都不突兀。 进进出出,一抬眼就能瞧见。 美观,寓意也好。 若有风吹来,那还能听个响儿,显得热闹。 他自个儿都想挂一个了! “这三个我先拿回去,做好之后我给你送过来。”他笑着道。 “大通哥,先不急。你觉得,若是将?这三个风铃拿出去卖,会有人买吗?” 话是这么问,但叶厘心中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江通就明显很感兴趣嘛。 但江通很是惊讶:“卖?” “对,我看镇子那边没卖这种风铃的,若是咱做了拿出去卖,只?要价格合理,那应该能挣钱吧?” 叶厘解释。 江通愣住,随后低头看向手中的风铃。 打量了又打量,他没什么信心的道:“那先做几个试试?厘哥儿,你别抱太大期望。” 他对自己的手艺,不自信。 他虽也打算做些凳子拿到县城或镇上卖,但凳子是必需品,只?要便宜些,定然?有人买。 就算卖不掉也没关系,他可以留着自己使。 反正自负盈亏,他毫无压力。 可眼前这风铃是叶厘做的,想到鲍北元与叶厘合伙卖饮子的事,他顿觉压力大。 他没学什么真?本事,他怕辜负了叶厘的期许! 江通的心思明明白白,叶厘就笑道:“大通哥,你只?管去做,做不成也没事。靠着变蛋,咱每个月也能挣上几百文,咱不缺挣钱的门路。” “这风铃若卖出去,那是意外?之喜,若不能,对咱也无影响。” 这话一出,江通立马就觉得肩膀上的压力小了些。 只?要叶厘不是非得做这门生意,那他就不那么紧张了。 他又打量了一下手中的风铃,道:“我会尽力做的。” “此事不急,大通哥你慢慢来。”叶厘叮嘱。 江通点头,他明白的。 干他这一行的,可不能急。 这时?,两个小家伙剁完了猪草,他们?没急着把猪草背到后院,而是跑到江通跟前,好奇的打量他手中的风铃。 之前叶厘把样品放到了柜子里,他们?俩还没见过。 “小麦、芽哥儿,你们?俩喜欢这三个风铃吗?”叶厘笑眯眯的问。 两个小家伙对视一眼,略有些迟疑的点头:“喜欢。” 他们?从前没见过风铃,可他们?也没旁的玩具。 眼前这三个风铃,瞧着虽丑,但新奇呀。 他们?俩愿意拎着玩。 叶厘被两个小家伙的迟疑逗笑,抬手揉揉他们?的小脑袋,道:“等?大通哥把成品拿过来,你们?就知道有多好看了。” 这话一出,江通顿时?又有压力了。 他忙拎着三个木棍风铃走了,他这种没什么真?手艺的人,听不得这种话。 叶厘的日?子照旧。 每日?做生意,养两个小家伙,单调、重复的可怕。 江通没有让他久等?,只?隔了两日?,就拎着三个成品风铃过来了。 牵扯到生意,江通很是认真?,每一个部位都打磨的很是光滑,没有毛刺。 做工也很精致,月牙就真?的如天上的月牙。 纤细,漂亮。 那四个圆木片,则是变成了年年有余。 江通跟着王木匠学了几个字,恰好年年有余这四个字他会写,于是他就用了这四个字。 三个风铃都是原木风,没有上漆,叶厘看惯了原木的东西,不觉得丑。 而且,若是上漆,那成本可就增加了。 他的目标人群,是如他这般的人家。 “大通哥,你手艺很好嘛。”叶厘打量完三个风铃,有些惊喜。 这三个风铃,古朴、大方、美观,很拿得出手。 江通见他是真?的喜欢,大大松了口气。 “你觉得成就行。” “行,很行!明个儿我进城买些小铃铛,你每样先做三个,我让大哥拿到镇上卖,得来的银子,咱一九分如何?” 毕竟自己只?出了个点子,余下的全?靠江通。 可江通一听,立马摇头:“不不不,这主?意是你想的,咱三七分。” 听到这个数字,叶厘乐了。 又是三七。 他道:“大通哥,出力气出手艺的是你,这样分你太亏了。” “要不是你出主?意,那我一文都挣不来。” 江通认真?道。 这个理儿他还是分得清的。 而且,就不说那四十两银子,只?说变蛋。 变蛋的做法,是叶厘主?动教给他的。 这个小生意可太好了,简直是梦里才有的。 一是投入小。 二是不忙碌,只?需跑县城将?鸡蛋、生石灰买回来,再忙碌一个下午,那半个月后就可以数钱了。 三是稳定。 一个月稳稳妥妥的就有几百文的收入。 他近日?还打算多做些,争取将?月收益从几百文变成一两。 夏日?鸡蛋不能久放,卖鸡蛋的人家多,鸡蛋的价格,稍稍比其他季节便宜些。 而且,一旦入冬,北方大雪会封路,南边运河偶尔会结冰,到那时?,北阳县过路的商旅就少了。 因此,这门小生意,最好这个时?节赚,大赚特赚! 叶厘分文不取就给了他这么好的生意,对比那个王木匠,真?真?是教他感激的不知该如何回报。 眼下,叶厘要与他搭伙做生意。 他可不好意思多分钱! 江通是真?心要三七分成,叶厘又劝了几句,他咬死不松口,叶厘就应了下来。 两人又商议了点细节。 反正叶厘已经把样式设计好了,且自己手里也有银子,江通就把买铃铛的活儿也接了过去,接下来叶厘什么都不用管,等?着他将?成品做好送来就行了。 江通尽心,叶厘就省了心。 只?是,乡下的日?子着实没什么乐趣,他跟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似的,每日?重复着同样的流程。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人生,真?真?是一眼到头。 他唯一的指望,就是盼着江纪回家。 等?江通把九个成品风铃送来。 待叶两把九个成品风铃全?卖出去。 漫长的十一日?终于过去,江纪要回来了。 江纪回来的前一日?,叶厘去县城将?祭品买回来。 还买了两只?小公鸡。 在江纪回来那天,一只?炖了,一只?卤了。 炖的那只?,一家子当做晚饭吃了。 卤的那只?,留到明日?上坟。 而且,江纪还把饮子的分成拎了回来。 鲍北元知道明个儿是什么日?子,就在傍晚将?过去二十多天的账本以及叶厘该得的铜板送到私塾,让江纪拿了回来。 鲍北元自个儿没空过来。 而且,在他的意识里,叶厘不识字,看不懂账本。 于是他就找上了江纪。 第44章 祭拜江父江母 你学识字吧 香喷喷的炖鸡, 吃得江麦、江芽停不下筷子。 但他们俩饭量小,很快就饱了。 江纪就让他们俩去洗漱。 江芽举起油乎乎的小爪子,大声问:“大哥, 今晚我还想和你、厘哥一起睡。” 江纪闻言笑?:“好。” 得了想要的回答,江芽欢呼一声, 小手拍了下桌子, 麻溜起身准备去刷牙。 江麦也放下手中的筷子,跟着跑了出去。 江纪看向?坐在?他对面的叶厘:“咱们也赶紧吃, 吃完了看看账本。” “今个儿回来的急, 我没?来得及看。” 叶厘点头:“鲍北元还挺严谨, 竟记了账。” 他做了这么多天的生意,就没?过记账。 反正小本生意, 而且这一家子的吃喝拉撒都要他出钱,他就将所有银钱混一起了。 但江纪很是赞许:“亲兄弟明算账,这样对大家都好。” “你带着小麦、芽哥儿出门,不也特意找了大通哥吗?” “咱都不做惹人怀疑的事, 瓜田李下嘛。” “……” 叶厘咽下口中的冬瓜。 这个词还过不去了是吧? 他扭头, 看向?灶台上江纪拎回来的背篓:“那我到底能分到多少钱?” “共一两四钱。” 江纪报数。 “还成。”叶厘脸上有了笑?。 一千四百文, 这下子他每个月的工钱支出和江纪的教育支出有着落了。 而且,这还是不足一个月的收益! 鲍北元是在?上次江纪放假也就是麦收时?出摊的。 头几天不敢冒进, 做的饮子少。 后边每日做的饮子数量固定了,收入也稳定了。 等下个月,他能拿到的分成肯定超过二两。 人在?家中坐,钱从县城来, 爽! “我也觉得还成。他现?在?一日做八十提子豆乳米麻薯,每日早早就卖完了,供不应求。” 江纪黑黝黝的眼珠定格在?叶厘身上, 里面带着几分探究。 一日只需卖出去八十提子,还有一陶罐茉莉蜜茶,那月收益就高达六两! 这还是鲍北元一人精力有限。 若是请个帮工,那这收益还能翻一番! 这么挣钱的法?子,叶厘到底从哪儿学的? 叶厘只
相关推荐:
超品相师
千日醉(古言1v1 h)
天下第一少女攻[重生]
今天也请杀掉我?【R18G】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一些play的写法(1V1 H)
大齐除妖人
炮友以上,恋人未满_新御书屋
破茧成蝶
「花園」--跳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