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金牌弃婿:逍遥小郎君(历史:开局我点了十个姑娘) > 第332章

第332章

;切其脉,弦滑微迟,两寸尤为明显。据其所述及形体气色、舌、脉表现,“痰厥头痛” 应为诊断无误。辨证:寒湿伤阳,痰涎上扰。治法:燥湿化痰,温中下气。以治痰涎上扰,气逆脘痞,头痛眩晕等症。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味。处方:姜半夏12g,天麻15g,茯苓18g,橘红15g,焦白术24g,甘草6g,干姜9g,大枣5 枚,吴茱萸9g,川芎、蔓荆子各15g,3 剂。1 剂药三煎,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药渣宽水再煎,煎开后适温泡足。保持心情平和,饮食温和,注意保暖,劳逸适度。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功能为燥湿化痰、降逆平眩。常用于痰厥头痛,脉象弦滑、眼胀头眩、胸膈痞闷、时吐清水痰涎、身重沉困等症;加吴茱萸以温中下气解郁,而治厥阴头痛呕逆;加川芎、蔓荆子,以达颠顶眼目而止痛平眩。用于本例湿痰上扰,近似痰厥头痛之患,寄望切中病机,服下见效。 8 月5 日二诊。自诉:“服药已见显效,胸膈痞闷呕吐、眉骨胀、头痛眩晕及心情郁闷等症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这是我好久都没有感受到的轻松,原方不动,再服5 剂可以吗?” 经过复诊,除闻其声音略感顺畅、视其精神略振之外,舌、脉与首诊时相比几无变化。原方续服5 剂,应属适证。 8 月13 日三诊。自诉:“胸膈痞闷、头痛眩晕、时欲呕吐、眉骨胀疼等症已大有好转,却又感到气不够用,浑身无力。” 视其面色微润,精神已不再压抑,步履较首诊时灵便,舌质稍泽,齿痕变浅,舌苔白润;复切其脉,缓滑略显无力,弦迟之象已不明显。湿痰已化、气逆已散、肝风上扰之势已衰之征。病久正虚,故见邪去而显露出 “气不够用,浑身无力” 之状。上方减去吴茱萸之温散,加人参9g 以益气扶正,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半月后患者电话告知:“我的老毛病已经基本稳定,气短体倦已不明显。药我也吃够了,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再说。” 按语:“痰厥头痛” 不算常见,但偶尔也遇到。若忽略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对证用药,而一味使用 “扩管” 活血、疏散通络,而达到止痛目的,固然也对很多人的 “症”,故有时也有效,但治愈率很低。如本例头痛眩晕,其最突出的表现是身体偏胖,面色乏泽,声音重浊,舌质淡暗,舌苔灰润,脉象两寸弦滑微迟;加之自诉病史,自我感觉头痛如裹、胸膈痞闷、时吐痰涎等症,即不难辨别出属于类似痰厥头痛,所以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药不过3 味,首诊3 剂即见效果。这就是对 “证”,而不是对 “症” 的结果。见症治症,不少人也能够见效一时。能找到病因,抓住病机,则疗效就从根本上有区别,甚至有些病还能根治,而不是只取效一时。 头痛只是一个症状,而引起头痛的原因与疾病却很复杂。如较为常见的就有“脑梗”“脑供血不足”“高血压”“脑瘤” 等。故尽早到三级医院检查确诊,及时针对性正确治疗,是唯一能够减少失误、避免致残、甚至减少死亡的正确途径。如无 “器质性病变”,而只是 “功能性” 异常引起的不适症状,凡能审证求因、对证用药的,一般都能治愈,且预后都较良好。 特别是古人对 “真头痛” 朝患夕死的描述,极有可能就是 “脑出血”,至今仍然难以预防!故尽早检查,加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都是很有必要的。与其施治于得病之后,不如调摄于未病之先,这就是 “治未病” 的意义所在。 头痛眩晕病人很多,几乎每次坐诊都有来诊者。以上为个人在近几年当中,对不同头痛眩晕患者的治疗用药经验,暂选6 例,仅供读者参考。 头痛一病,古人有头风、雷头风、眉棱骨痛、真头痛(应为今之脑出血,故前人有朝患夕死之说)、头重、头摇(震颤)、头项强痛(近似颈椎病)等名称。头痛的发生,内则多因七情郁结、肝阳上亢、血热、痰火、瘀阻等引起;外则受到六淫时邪的袭扰,或热或寒,或风或火,以致表里营卫失和,而致头痛;或嗜食肥厚、熬夜饮酒等,滋生痰火湿热,上攻于头,都可使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头部各处血脉失于流畅,痛则不通

相关推荐: 反派代言人   明星艺术家   桃花孕,农家乐   我再也不开报社坑了   重生大师姐不想努力了   英雄联盟之最强天帝   逆天换明   斗破:火麟飞模板,三天之约!   杀戮变强,人送外号怒火阎王   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