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和老爸互换身体后(父女) > 第259章

第259章

江一直在外行商,南越他家的铺子坐镇的可是他的原配妻子。” “而且有些时候,可能女眷之间的消息,比男人更灵通一些。” 傅知易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倒是实话,之前在侯府里,他虽然手下也有人,府里的大小消息也瞒不过他去。 可直到路蓁蓁嫁给他之后,每晚跟他闲聊里透露出来的各种八卦,小道消息,那才叫一个全面,让他都叹为观止。 如今难不成还要再请自家媳妇儿出马? 傅知易的犹豫,路蓁蓁看在了眼里。 放在之前,她肯定是只当没看到,何苦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呢。 这不,时间不同,心境也不同了。 以前是给老板打工的心态,如今那可是给自己打工了,再置身事外,将所有的问题都丢给傅知易一个人扛,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再者,她也想着多打探些南越本地的消息,将来说不得有用。 毕竟她看南越本地的民风比京城还开放一些,本地还有女子可以出面做生意。 她琢磨着,是不是自己也开两间铺子,也练练手呢。 因此,想了想,路蓁蓁开口道:“咱们夫妻一体,那些女眷你就交给我好了。反正夫人外交也是常有的事情,我出面见那些女眷,在里头挑几个看得顺眼的,平日里多来往一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若是你们男人出马,反而露了痕迹。若是涉及朝廷机密,你可以直接告诉我,需要打听哪些消息就行,这样也不用担心泄密——” 傅知易听到这里,叹了一口,放下碗筷,握住了路蓁蓁的手,认真的道:“蓁蓁,你这话就生分了不是?我不告诉你,是怕你担心,并不是怕你泄密。” 想了想,这已经到了南越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算想瞒也瞒不住了,索性也就全说了吧。 让媳妇儿心里有个数,总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强。 原来他被外放南越,还算是兰大舅舅给求来的。 在德清大长公主和三皇子勾结的事情,被查出来后,皇帝自然要派人去查两人的底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有线索隐约指向了德清大长公主和三皇子,私下蓄养私兵。 兰大舅舅那边也查出来,近四五年来,本是拨付给边关的军饷,总会有一大笔,在拨付出去后,就神秘消失,最后顺着线索追查,一直追查到了南越这边的钱庄,被神秘人取走后,再无踪迹。 另据可靠的情报,说是在南越这边本已经探明有铁矿,折子上报朝廷,如此大的事情,六部不知道,皇帝居然也不知情,那折子也神秘消失了。 随之消失的,还有那上折子的人和相干人等,那铁矿的位置如今也就无人知道了。 又查出来,南越百里外的绍庆县驻兵总兵任玉海乃是德清大长公主门下,最近几年,也有人上折子说他吃空饷,最后都不了了之。 综上所述,皇帝已经察觉到了三皇子和德清大长公主的狼子野心。 需要派人到南越这边来彻查,德清大长公主和三皇子是否真的蓄养私兵?还有铁矿一事,到底真相如何?如今铁矿是否有被人私下开采? 另外,那位任玉海吃空饷多年,兵部这些年送过来的武器,盔甲都在何处? 这都是要查清楚的。 而派谁来彻查,人选就是个大难题。 要有本事有手腕,忠心耿耿,另外,还要确定不是三皇子和德清大长公主那边的人。 而兰大舅舅想着傅知易要到南越这边寻求解药,这不正是现成的人选吗? 俗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 已经得罪了德清大长公主和三皇子一系,这样强大的敌人,怀柔和认输投降都是下策。 倒不如借用陛下的手,直接将德清大长公主和三皇子给按死了,永远不能翻身,以后才能官途无忧。 而且若是在这件事上立下大功,回京城后,妥妥就是皇帝的心腹,前途无忧了。 所以兰大舅舅提前给傅知易透了个气,让他做选择。 是在京城窝囊的活着,还是去南越豁出去,将德清大长公主和三皇子干趴下。 傅知易自然选择了后者。 也就有了兰大舅舅举贤不避亲地推举了傅知易。 而皇帝在考察了傅知易一番后,才正式确定了人选,和傅知易上演了那一场戏来迷惑德清大长公主他们,将人顺理成章地外放到了南越。 那苍沟剿匪,也是皇帝一系列铺垫中的一环。 水匪的消息早就传到了皇帝的案前,皇帝一直隐忍不发。 直到傅知易外放,皇帝这才派禁军出马,剿灭水匪,并且驻扎在当地镇守。 也是为了掩护唐梁带着的那几百禁军南下的踪迹。 这几百禁军,跟着到南越,一是保护傅知易一行人的安全。 二则是若真查到了私军所在,恐怕傅知易调动不了当地驻兵,也怕调动了驻兵,却有人阳奉阴违,坏了大事。 而唐梁他们自然有法子能调动驻兵不说,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路蓁蓁听完之后,只能说,当皇帝的,这心眼子起码八千个! 好在皇帝还没有丧心病狂得让他们单枪匹马地过来,还给了三百个保镖。 就是不知道若三皇子真的蓄养私兵,肯定不是几百几百的,那不跟闹着玩似的吗? 估计也得上千了往上数吧,若真有个什么,这三百禁军抵抗得住吗? 脑子里理了理,才道:“这说来是三件事,弄不好实则是一件事吧?” 傅知易惊讶地看了路蓁蓁一眼,自家媳妇儿这般敏锐? 他在离京之前,跟兰大舅舅和皇帝也曾就此事讨论过,也估摸着,看似分开的三件事,实则勾连在一起,说不定就是一件事。 只是实在想不到,路蓁蓁只听他说了一遍,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路蓁蓁若是知道傅知易的感慨,估计会说,她虽然不懂政治,可她懂历史啊。 这种事情,历史上发生的还少?随便哪个朝代扒拉一下,就能扒拉几件出来对应得上。 第443章 拿他的密折传递系统当驿站是吧? 这厢夫妻俩说着正事。 千里之外的京城。 德清大长公主府书房,也正有人说着同样的事。 三皇子手里拿着一封信,脸上带着几分不满。 将手里的信纸重重的往桌上一拍,“那水匪的消息是怎么传到父皇耳朵里的?不是已经叮嘱过,凡是有关水匪的折子,就不要送到父皇面前的吗?怎么还是走漏了消息?” 德清大长公主端着茶盏,神色不动:“陛下乃天下之主,自然有咱们不知道的暗中渠道得知天下之事,这水匪近些年越发的猖獗,纸包不住火是自然的,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未免不是件好事。” “怎么会是好事?万一把我们供出来了呢?”三皇子急了。 德清大长公主将手里的茶盏轻轻的往旁边的小几上一放,冷声道:“你懂什么?这些年从水匪那边捞到的钱财已经不少了,而且那些水匪穷凶极恶,再养下去,只怕尾大难掉。如今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借着陛下的手,将他们给剿灭了,咱们也少了后顾之忧。” “至于你担心的被供出来,咱们又没出面,只让人跟他们联系,背地里支持他们,他们怎么知道是我们?” 三皇子听了这话,倒是放下了心,稳稳地又坐在了位置上。 不过还是嘀咕了两句:“我这不是怕万一有人走漏了风声,连累了我和姑祖母嘛。” 德清大长公主低头,掩饰住眼底的不屑,忍耐地道:“你将心放在肚子里,别一天到晚听风就是雨。那边我放了眼线看着呢,真到了那时候,自然会有人出手封口的。” 说完也不看三皇子的神色,反而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倒是那水匪,居然又栽在了傅家小子的手里。这傅家老四莫非跟我们犯冲不成?” 三皇子不在意地摆摆手:“他已然失了圣心,又被流放到了南越那边,这出去容易,回京城可难,有咱们在,还能让他回来京城不成?” “等将来,本王荣登大宝之日,就是他们一家子命丧黄泉之时。这等小人物,有什么好在意的?” 德清大长公主却神色严肃,想了半日才道:“虽说如此,可那傅家小子这次去南越,也未免太巧合了些。咱们在南越那边的事情,可容不得半点闪失,还是小心为妙。” “那个傅家老三,他不也是傅家人,一直想在你面前表现表现吗?让他打听打听,看看傅家老四去南越,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三皇子虽然觉得德清大长公主未免太谨慎了些,不过他早就习惯了听德清大长公主的,不耐烦地答应了。 也没了别的心思,冲着德清大长公主拱拱手,就告辞回去了。 等三皇子离开,里头才走出来德清大长公主之子,靖宁侯。 他眯着眼睛,看着三皇子离开的方向,忍不住道:“这三皇子也太过蠢笨了些,母亲,咱们真的要扶持这样的人上位吗?” 德清大长公主也看着三皇子离开的大门,半日,才慢悠悠的道:“你懂什么,越是蠢笨才越好拿捏。不然换个精明厉害的,扶着上了位,说不得反手就将咱们给收拾了。” “倒不如这样蠢笨的,扶上位了也能安心不是?” 靖宁侯眼睛一亮,和德清大长公主相似一笑:“母亲说得很是。” 御书房。 皇帝一边批着折子,一边冲着空荡荡的屋子问了一句:“老三又去德清大长公主府了?” 虽然没看到人,但是有人回答:“是,收到了一封信后,就去了德清大长公主府,呆了半个时辰就出来,然后去了得月楼,让人去寻了新任宁平侯那个庶弟陪他喝酒呢。” 皇帝手里的朱笔一顿,才若无其事的继续问:“那信可是苍沟传出来的?” “是。” 皇帝冷笑了一声:“卫勇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让他剿灭水匪,他贪功冒进,不听人劝阻,若不是傅知易救了他,只怕连命都要丢在苍沟了。” “现在可好,还让人把信给传了出来!” 屋子里静悄悄的,鸦雀无声。 好半日,皇帝批完了手里的这一摞折子,顺手将朱笔往笔架上一放,揉了揉眉心,开口问:“南越那边有没有消息送回来?” “还是五日前的消息,傅大人一行已经顺利到达了南越,想来这两日就有新的消息送回来了。” 皇帝没说话。 过了大约一刻钟,那声音再度响起:“回禀陛下,南越的信到了。” “快呈上来。” 很快,从一扇不起眼的屏风后,走出一个相貌平常普通的太监来,手里捧着一个木盒。 将木盒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这木盒乃是皇帝设的由各地暗卫和钦差单独上折子的方式。 消息放入这个木盒中,就已经锁死,唯有皇帝才有钥匙能打开木盒拿到消息。 若是外力破坏的话,那木盒里头的机关会直接毁掉里面的书信。 木盒完好无损,皇帝从下抽屉里摸出一个小钥匙,插入锁孔,小心的拧开。 里头放着好几沓的信呢。 皇帝立刻有了一种诡异的熟悉的

相关推荐: 超品相师   千日醉(古言1v1 h)   天下第一少女攻[重生]   今天也请杀掉我?【R18G】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一些play的写法(1V1 H)   大齐除妖人   炮友以上,恋人未满_新御书屋   破茧成蝶   「花園」--跳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