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一受气,转头胡氏和金氏婆媳两人就在后院里头折腾郭姨娘和赵氏。 赵氏他们揽月院的月例每个月都推迟发放不说,连每日的供给都差了许多。 更别提郭姨娘那边,只要大老爷一出门,郭姨娘就被金氏喊去立规矩。 赵氏和郭姨娘不是没抱怨过,可如今府里,老侯爷和老太太是轻易不出门见人了,上头只有大老爷和大太太两人。 内宅的事情,大老爷就算想插手,大太太金氏也不允许啊。 而且大老爷只要替她们出面一回,也就两三天有改善,两三天后就又跟以前一样了。 大老爷再恼怒,金氏和胡氏顶多就推说是下头人办事糊涂,意思意思打两板子,扭头就给了大笔赏赐。 几次下来,这家里谁还看不出来,如今可不是之前了,大老爷说话可不顶用了。 有了金氏和胡氏的暗示和首肯,下头人自然知道怎么做了。 这些侯府积年的下人,真磋磨起人来,那叫一个润物细无声,事事都挑不出错来,却事事都让你膈应的很,真真是如鲠在喉,难受都说不出来。 郭姨娘和傅知明院子里的日子慢慢就不好过起来。 她们院子里伺候的人的月例总是最后才发放,凡是份例,都是卡着标准来的,多一点一毫都没有,品质也都是说得过去,挑不出毛病来。 夏日里降暑的绿豆汤,到她们院子里,总是比别人少些,而且一看就是厨房里头的灶下娘子随便煮的,半生不熟的,偶尔几颗还硌牙。 夏日里要换的衣裳,也是这两个院子最后换,料子都是最次的。 平日的饭菜也是,轮到她们都是最后了,要么腻得让人吃不下去,要么就清汤寡水的一点油水都没有。 多问两句,厨房那边就不干了,说她们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家伺候的主子都不过是个半奴半主的呢,还把自己当二层主子了不成? 能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以为自己是哪个排面上的人? 她们厨房是伺候侯府主子的,不是伺候她们这些玩意的。 有这个本事,别吃他们厨房的东西,自己做去云云。 时日久了,这些在揽月院和郭姨娘院子里的下人,那心就散了。 伺候主子不求说荣华富贵,可吃穿都保证不了,还天天受气,谁干啊? 有门路的都托人调到别处去了。 没有门路的也灰心丧气,伺候起来,也就懒洋洋的,戳一下动一下。 这伺候的人一懈怠,上头的主子日子也就不好受起来。 也亏得赵氏身边几个大丫头还算忠心老实,努力维持着。 赵氏手头的那点权利,在她生下姐儿后,就被收回去了。 以前收拢的几个人,见她失势,也早就投靠胡氏那边去了。 就算有心翻浪,也无力回天。 而且金氏和胡氏面上还做得极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赵氏就是想找人评理,都拿不出证据来。 跟傅知明抱怨了几句,傅知明如今据说极得三皇子信重,经常不着家。 一回来就被赵氏拉着抱怨这个那个,是一句也没往心里去,只觉得赵氏面目可憎,越发不爱回家了。 赵氏无奈之余,只能跟娘家那边透了口风。 本以为娘家那边会替自己出面,没想到娘家那边却置若罔闻。 赵氏连去了好几封信,不仅没得到娘家的安慰和帮助,反而得了一番呵斥,说她没用,嫁给了傅知明这些年,儿女都生了两个,却还是把不住男人的心。 如今还在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折腾,有这个心,多关心关心自己的男人。 赵氏不傻,得了这番呵斥后,再联想这几个月来傅知明的一些行为举动,就明白了。 一打听才知道,傅知明在外头养了外室。 这消息府里大半人都知道了,只瞒着她呢。 再一打听,傅知明养的那个外室还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好表妹柳思思。 据说三个月前,傅知明出城外办事,就在城外一家道观外刚好遇到了被赵家送到观里来清修的柳思思。 柳思思正被道观里的几个道姑欺负呢,傅知明刚好看到,救下了柳思思。 柳思思抱着傅知明不敢撒手,哭诉自己当初被宁平侯府送回赵家后,就被赵家人软禁了起来。 说是赵氏给赵家人带了口信,说她在侯府不安分,勾引傅知明,所以才将她送回赵家。 让赵家过些日子,远远的随便找个人家,把柳思思给打发了。 柳思思百般哀求,最后还是赵家老太太心生不忍,折中将柳思思送到了道观清修。 说是清修,可赵家大约派人打点过,这道观里的道姑都欺负她和小玉主仆二人。 她都快支撑不下去了,本打算去寻死的。 谁曾想老天开眼,竟然让她死之前居然能再次见到傅知明,也算了却了心愿。 说完,就欲自尽。 傅知明哪里见过这等炙热的喜欢?更何况之前在侯府,他和柳思思之间就有了那种虽然没明说,可彼此心知肚明的暧昧。 如今见佳人哭得如雨打的梨花一般娇柔,口口声声都是心悦自己,如今见一面已经了却心愿,不愿意拖累自己,宁愿去死,只愿下辈子能早日遇见自己之类的话,哪里还忍得住。 一个激动就将人从道观里给带了出来。 这人带出来容易,安顿在哪里就难了。 宁平侯府肯定不行,赵家也回不去了。 第466章 傅家男人的渣别不会有遗传吧? 又听柳思思口口声声,只要能和自己在一起,名分,名声,地位什么都不要。 傅知明先是给柳思思和小玉主仆二人租了个小院子,还买了个婆子去伺候着。 闲来无事就去那个小院子坐一坐,吃吃饭什么的,倒也没干别的。 谁曾想一次,在三皇子那边喝多了酒,不知道怎么的,就送到了柳思思住的那个小院子。 然后不知道怎么的,两人就成了好事。 事后,柳思思一脸娇羞,说终于成了傅知明的人了,这辈子足矣。 把傅知明给感动的,当场就开口说要纳柳思思为妾,过两日就把她接进府,绝对不会让她这样不明不白的跟着自己。 柳思思却哭着求傅知明,说她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赵氏这个表姐,当初就是因为自己情难自己的心悦上了傅知明,才被赵氏赶出了侯府。 如今若是被傅知明纳为妾,接回侯府,赵氏知道了,岂不是伤心? 她愧对赵氏,不想让赵氏伤心难过。 宁愿这样没名没分的跟着傅知明就好了,只要傅知明心里有她,把她当一只小狗一只小猫养在这外头,偶尔想起了来看看她,她就知足了。 如此通情达理,如此柔弱,如此情深意重的女子,这样的看着自己,不求名分,不求地位,只求一丝真心。 傅知明哪里顶得住? 都说爱是常觉亏欠。 傅知明也觉得亏欠柳思思良多。 不能给予名分,因此只能从他处弥补。 不出半个月,就给柳思思换了二进的小宅院,又重新买了人伺候。 在这小宅院里,让下人们都称呼柳思思三奶奶,称呼他三爷,端得是另外一个家了。 而且十日里,在这边小宅院里歇上七八日,就算是回侯府,也只回去点个卯。 自己的体己私房,也都偷偷交予了柳思思保管,又怕柳思思自卑自艾,将自己名下的铺子也挂了几个在柳思思名下。 平日里在三皇子那边得了什么赏赐之类的,也都交予柳思思。 有心的人,只要略微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此事? 也就是赵氏生了小女儿后,因为小女儿身体不太好,一直挂心小女儿的身体,才没有察觉。 赵氏听到这个消息后,据说气得当场就吐了血。 她从怀上这个小女儿,就一直三灾八难的,因为生下的是个女儿,傅知明并不如何在意,两人感情冷淡。 赵氏连月子都坐得闹心。 出了月子后,身子也不如之前了,小女儿瑜姐儿因为身子不好,极为费人心思。 赵氏这一吐血,大夫看了,说她是劳心忧思太过,血不归经,得静心调养才是,不然寿数有碍。 年纪轻轻就说寿数有碍,就是胡氏和金氏听了,对赵氏也有了几分同情。 让人传话给傅知明,傅知明却只回来看了一眼,反而嘲讽了赵氏几句,说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侯府上下这么多人伺候着,又不用她管家,只照顾两个孩子,就劳心忧思了? 又说赵氏心眼小,容不下人,一把年纪了还争风吃醋把自己给气病了,也不怕传出去丢人。 赵氏和傅知明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傅知明索性就留在柳思思那小宅院,经久不回来一趟。 赵氏大病了一场,如今还卧在床上呢。 胡氏信中写到最后,都忍不住感慨傅知明太过薄情,好歹赵氏跟他原配夫妻一场,儿女都生养了,被瞒着养了自己的亲表妹做外室不说,还被自己的丈夫这样指责。 稍微有点气性的女子,只怕这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只可惜赵家那边不给力,如今知道傅知明宠爱柳思思,虽然没名没分,可架不住男人的心在那边。 而且傅知明又跟在三皇子身后,风光无限。 赵家那边也就私下又跟柳思思联系上了,如今除了赵氏的亲爹娘这一房,其他几房如今都捧柳思思的臭脚去了。 听说赵家通过傅知明,倒是跟着捞了不少好处呢。 赵氏如今是指望不上赵家了。 信里又感叹了几句,这女人没了娘家,婆家男人指望不上,真的就是耗日子罢了。 说送节礼前,胡氏亲自去看了赵氏一回,已经瘦得没人形了,看着就可怜。 她倒是将往日那气给消了几分,劝解了几句,让赵氏想开些,好歹膝下还有伦哥儿和瑜姐儿,就算是为了两个孩子,也得撑下去不是? 不然她真有个好歹,岂不是给外头的女人腾位置?到时候有了后娘,伦哥儿和瑜姐儿还这么小,能指望谁去? 也不知道赵氏听进去了没有? 说完这些,胡氏信中最后,隐约含蓄的表达了一番歉意,说了些什么他们夫妻心中,兄弟情分永远不变之类的话。 路蓁蓁看到这里,也忍不住叹息。 柳思思居然提前了好几年就委身给了傅知明,而且宁愿没名没分的当个外室? 就这么真爱吗? 傅知易听到路蓁蓁的嘀咕,接过信三两眼就扫了个遍,才冷笑一声:“你可别把柳家女想得太好了,只怕是另有打算呢!这若是被正式纳作妾进门,以后就算三嫂走在了前头,妾室也不能扶正。” “可若安在外头,虽然暂时没名没分,若是三嫂有一天先走一步,这柳思思未必不能改头换面,光明正大的嫁给老三呢。” “你看三嫂病了之后,老三一点情分都不讲,话里话外存心是要气死三嫂,就知道估计他们就是这么打算的了。” 路蓁蓁连连点头,在人心上,她是真不如傅知易看得透彻。 忍不住道:“这也太心狠了些!同床共枕这么些年,一遭变心,就恨不得枕边人去死,真是——” 她摇摇头,这傅家的男人,真是各有
相关推荐:
超品相师
雍正试婚宫女[清穿]
炮友以上,恋人未满_新御书屋
「花園」--跳蛋寶貝
今天也请杀掉我?【R18G】
莱娅·特里的铂金幸福(HP)
女友琳琳的故事
妖师(nph)
天灾求生:空间囤货躺赢日常
不想当大将的我选择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