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和老爸互换身体后(父女) > 第359章

第359章

宴席,事事周到,不出差错。 这么个出身,能做到这样,那绝对是本人真有本事了。 更不用几位公主,还有蜀王府,还有晋王府的管家人,以后家里举办宴会,也借鉴了路蓁蓁的法子。 处处严防死守,防患于未然。 倒还真的断送了不少想攀龙附凤,或者想借着宴会暗算人,或者想借着宴会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的那些人的妄想。 如今京城勋贵,官宦女眷圈子里,几乎是无人不晓路蓁蓁。 谋算没得逞的那些人,背地里不知道骂了路蓁蓁多少遍。 因为路蓁蓁的这法子,免去了被攀附上,或者被暗算的那些人也不少,那叫一个感激路蓁蓁。 一时间路蓁蓁在京城勋贵和官宦女眷圈子里的人缘好了不少。 不少从来没有过交集的人,在后来的宴会上,都会主动来跟路蓁蓁打招呼,还将她往自己的圈子里带。 路蓁蓁开始还不明所以,心中警惕,这些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呢。 后来还是大公主给她解惑,这些人,都是因为路蓁蓁的那个严防死守的法子,免去了自家孩子被祸祸的那些人家。 所以对路蓁蓁心存感恩呢。 听了大公主的话,路蓁蓁这才明白过来。 倒是也没想到,当初只不过是多了宫斗宅斗小说,多预防了一手,居然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呢。 因着路蓁蓁在女眷中人缘好了的缘故,前头傅知易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他初到兵部,大家看似对他客客气气,可知肯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给他,紧要的大事一律不让他沾边。 可从路蓁蓁跟京城官宦那些女眷关系好起来后,傅知易的人缘也慢慢好了起来。 最起码,大家没那么排斥他了,也能分一些重要的事情给他办了。 办之前,还会有人私下里告诉他一些经验和门道,免得他走了弯路。 虽然那些人的排斥对傅知易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他要办的事情,没有那些同僚帮助,也能办成。 不过被人接纳成自己人,办事顺利了许多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尤其是,兵部发现一些跟其他几部需要沟通交涉的事宜,傅知易出马比其他人更顺利后,那更是成了兵部诸位大人的掌中宝。 毕竟大家都不爱跟其他几部扯皮拉筋,尤其是被刁难。 如今有了傅知易,兵部好些事情,原来都是被刁难,可过可不过,就是不让你通过的,如今都让通过了。 兵部上下一时间,对傅知易的态度那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殷勤的不得了。 傅知易回来后,跟路蓁蓁说起这事,都半调侃自己这都是沾了路蓁蓁的光,如今才知道夫人外交的好。 在傅知易彻底在兵部站稳脚跟,已经是八月的事情了。 朝廷接到了边塞那边的八百里加急,说是西戎草原那边,今年是几十年一遇的大旱,牲畜牛马死了不少,草原百姓缺衣少粮。 如今已经是八月,那边为了过冬,已经在草原腹地集结了大军,不日估计就要南下劫掠我朝百姓。 这消息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之前朝廷还在战和不战之间左右摇摆。 如今不用摇摆了,西戎那边为了自己活命,只怕会是倾巢而出,若是朝廷边境不做好防备,被突破了防线后,那可就是一马平川,说不得那西戎的铁骑就要杀到京城了。 事关自己生命的时候,不管文官武官,朝廷上下现在态度相当的一致。 那就是战!往死里战! 既然要战,那朝廷上下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事关粮草,辎重,武器,还有援军的命令,一条一条的下发,庞大的国家机构有条不紊的运转了起来。 不说这些百官,就是京城的百姓,也有了几分惶惶然。 百姓们是既怕打仗,更怕西戎鞑子骑兵南下,一时间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争。 街上出来逛的女眷们少了,纨绔们这几日也老实了。 皇帝本是要御驾亲征的,被文武大臣联手给镇压下去了。 都六十多岁的老头了,这御驾亲征又不是狩猎西巡,游山玩水。 纵然皇帝会被保护在最中心,可路途遥远,万一出个事,你老人家半路噶了咋办? 被文武百官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的理由劝阻的皇帝只能歇了这个心思。 只是,皇帝自己不能去,不代表别人不能去。 于是皇帝将眼神投向了他的几个儿子。 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谁替他去边境监军,若是此战大胜,回来就立谁为太子! 皇帝心知肚明自己年岁已高,这一场战役估计就是他此生最后一场战役了。 如今几个儿子,各有优缺点,若想更进一步,都还欠缺一些。 这也是他给几个儿子最后的考验,若能通过,继承大统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不然,就老实当个富贵王爷。 之前蹦跶得挺欢实的康王,魏王,寿王,立刻怂了。 先别说如今边境那边苦寒之地,越往后越冷,哪里比得上京城舒服? 更何况去了边境当监军,那可是战场,战场刀枪无眼,万一丢了小命可咋办? 几位王爷心里都有小算盘,一拨拉,一合计,这不划算啊。 索然说富贵险中求,可这也太险了,一不小心就是没命的下场啊。 倒不如就留在京城,纵然坐不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好歹王爷的位置是稳稳当当的,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愁。 而且万一去的那个在边境噶了,那自己还有机会呢! 再说了,父皇真驾崩后,不管谁上去,他们只要到时候认怂得快,新帝为了名声,还得优待他们,总不能上来就噶了他们吧? 这么一想,几个人十分果断的头一缩,脚步往后一退。 然后把没有后退的晋王给显出来了。 第618章 君命难违 晋王:我特么真是服了你们这群老六了。 几个儿子都这么怂,皇帝心里不是不窝火的。 好容易看到晋王被显了出来,皇帝也是心下一喜,好歹还有一个有勇气有担当的,就你这个冤大头,不,就你这个未来准太子了。 当下麻溜的就宣布了,晋王代替天子亲征,不败西戎誓不还! 晋王:你可真是我活爹! 不管心里如何骂不干人事,平日里争权夺利一个个跟恶狗夺食一般的亲兄弟,还有顺手推舟的亲爹。 面上晋王还得一脸正气凛然,慷慨激昂。 要为父皇分忧,为父皇解难,为天下百姓,为朝廷,誓必大破西戎! 皇帝大喜,拍着晋王的肩膀,好生表演了一番父子情深。 此刻康王等一干王爷看着父皇和晋王如此亲热,却没有半点嫉妒之心,看着晋王的眼神都是同情和幸灾乐祸,还有一点庆幸。 出得御书房,晋王拿手指了指他们,气得说不出话来。 康王几个心虚,纷纷上前讨饶:“那什么,老六啊,你此去边境,一路辛苦!兄弟们没别的可以相送,唯有珍重二字与你,你可得好好保重,一定要平安归来!” “是啊是啊,六皇兄,战场上刀枪无眼,你一定要小心啊!” “六皇兄,此去一路平安——” …… 晋王气笑了,本王还没走呢,你们这一副送我上路的口吻,是想干嘛? 懒得跟他们一般计较,估计这消息已经传到后宫了。 他得先去后宫安抚一下亲娘贵妃去,免得她担心才是。 脚步匆匆的赶到了贵妃宫中。 贵妃自然是已经知道消息了,此刻将身边的人都打发了出去,内殿里头,她一个人高坐在上首,逆着光看不清贵妃的神色,只是显得格外孤单。 见晋王进来,贵妃招招手,示意他走近,只问了一句:“不后悔?” 晋王跪在了贵妃面前,低声道:“不后悔。” 贵妃叹口气,拍了拍晋王的肩膀:“你已经是大人了,自有主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只记得一条,平安回来!” 晋王眼圈一红,哽咽的应了一声:“是!儿臣不孝,让母妃担心了!” 贵妃摆摆手:“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只是你不仅是母妃的儿子,更是你父皇的儿子,是大顺朝的晋王。你享受了百姓的供养,关键时刻就该挺身而出,这是你作为大顺朝晋王该承担的责任!” “去吧,替你父皇分忧,替百姓解难,母妃高兴呢!” “你放心去,家里有我,别的母妃帮不上你,护住你的妻儿一家老小,还是能够的!” “早点回去,跟你家王妃好生道个别,她还年轻,没经过这样的大事,好生安慰安慰!” 晋王一言不发,给贵妃磕了三个头,一滴泪落在了地上,无人察觉。 磕完头后,晋王努力挤出一点笑脸来:“母妃放心,等着儿子平安归来!” 说完,起身头也不回,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等他走出了宫门,直到再也看不到人影了,从后头转出来一个嬷嬷来,给贵妃换了一盏热茶,小心的看着贵妃的脸色问道:“若是娘娘真舍不得,何不去求求陛下——” 贵妃摇摇头:“我儿有这样的志气,这样的决心,我只有为他高兴的。怎么能用自己的不舍得,扯我儿的后腿呢!” “我儿出发后,你时刻记得提醒我,多宣晋王妃和世子,还有其他孩子进宫,也要多盯着下头人,别让人怠慢欺负了他们娘母子几个。” 嬷嬷答应着扶着贵妃回了后面。 这番话很快就出现在了皇帝的案头上。 皇帝心中自然是满意的。 贵妃果然不愧是贵妃,眼光格局就是不一样,比起宫里其他女人哭哭啼啼强多了。 晋王也不错,有那么点血性,是他的种! 若是晋王能大败西戎,平安归来,贵妃也该晋一晋位了。 晋王还没出宫呢,晋王代替天子监军,并五日后大军开拔的消息就传遍了朝廷上下内外。 在这么轰动的消息下,傅知易被任命为西北甘宁参政,统管此战的粮草辎重转运、驿传、抚民事宜的消息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等到路蓁蓁她们得到消息,已经是晚间时分了。 兰氏本还在替晋王担心,这天潢贵胄要去苦寒之地,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了。 一面还大逆不道的吐槽皇帝心也太狠了,亲儿子就这么丢到战场上去了? 又惋惜晋王那样一个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真去了战场可如何是好。 路蓁蓁却心思沉重,晋王都被丢到战场去了,那傅知易上次所说的,皇帝大约是要他负责战役的粮草转运一事,估计也是要确定下来了。 傅知易是不是也要上战场? 果然,等到傅知易回来,告知了他已经是西北甘宁参政后,兰氏还没搞懂这是个什么职务。 只听说西北甘宁,脸色就变了。 “你,你也要去西北?” 傅知易点点头。 兰氏的腿一软,差点没跌坐在地,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一把抓住了傅知易的手:“不去不行吗?娘就你这么一点骨血,要是有个好歹,你让娘可怎么活啊?” 不等傅知易回答,兰氏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把推开傅知易:“

相关推荐: 超品相师   千日醉(古言1v1 h)   天下第一少女攻[重生]   今天也请杀掉我?【R18G】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一些play的写法(1V1 H)   大齐除妖人   炮友以上,恋人未满_新御书屋   破茧成蝶   「花園」--跳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