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受的重。 夏大郎来喊他们用晚膳,一进屋见郑山辞抱着虞澜意,便避开了眼神说道:“郑大人可以用膳了。” “来了。” 虞澜意还没解气,看见桌子上的爆炒兔肉,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乖乖的用手捧着脸,时不时就盯着看。 夏大郎今天又喊厨子做了烤全羊,烤全羊外焦内嫩,郑山辞吃着很好。 他自己吃不忘照顾虞澜意,给他舀了一碗鱼汤,低头认真的把大的鱼刺挑了出来放在他碗里。 “慢慢吃,小心有刺。” 虞澜意吃了鱼肉,现今还是有些痛快。两个人用了晚膳,便向夏家夫夫请辞了。 夏大郎跟夏夫郎亲自送他们上了马车,他们也钻进了自家的马车里。 夏夫郎把虞澜意给他说的话告诉给夏大郎,他说道:“相公,我看他们的身份是不一般,你想程老是退下来的巡抚,在青州都有人脉。郑大人丝毫不怕,又跟边疆的虞将军有关系,我看我们还是不要跟郑大人作对。程老毕竟还是退下来了。” 夏大郎:“你说这道理我能不懂么,郑大人任期一到就可以走人,我们却是世代都在新奉县,要是这次没把这事解决完,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我找画师把这虞少爷的模样画下去,去青州问问有没有人认识,若真是高门大户的人,我们只能认栽,惹不起。” 夏夫郎:“我早就派人去探查了,如今探子应该到家里了。” 夏大郎闻言心中一喜,激动的握住夏夫郎的手:“你怎地还未卜先知了?” “我们接触的人是虞少爷,早知他身份不一般。你们看不出来,我们可看得出来,这县令夫郎不是普通人能养出来的。” 有钱人能养出娇养的哥儿,虞澜意那样,非得要有权势的家里人才能养出来的。 他都能直呼郑大人的名字,莫说是郑大人还是一县之长,就是寻常的人家敢直呼相公大名的,怕就是活腻了。郑大人在用膳时还给虞澜意挑鱼刺,舀汤的。 夏大郎心中对夏夫郎满意极了,他感叹道;"还是夫郎深谋远虑,到底是世家出身。" 大家族出来的哥儿最能管理好后宅,夏大郎心想,到底还是要正夫,其余的偏房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回到夏府,夏大郎立马就去正堂,夏夫郎招来探子问。 探子先是见了礼,夏大郎摆手:“甭管这些了,快说。” 探子说道:“是,大公子。我先是听了夫郎的话,拿了县令夫郎的画像去问,本来没成。遇见一个在青州太守府上做事的人,看见这张画说,之前跟着太守大人进京,似乎见过。” 探子语气一顿。 夏大郎快要被急死了。 “快说,你以为说书呢?!” 夏夫郎心里也着急,但他还稳得住,伸出手扯了一下夏大郎,让他注意一些。 探子挨训了,语速加快:“属下给了那人一些钱财,他便回想起来,说是在陛下身边见到了这个哥儿。” 夏大郎跟夏夫郎呼吸一窒。 “听说是长阳侯府的嫡亲哥儿。” 公侯门第,百家簪缨,传爵袭紫。他们虽在偏僻之地,但也知道长阳侯府,那是大燕的顶级世家。家中嫡长子是皇帝少时的伴读,现今是禁军副统领。边疆由虞家二爷戍边,现在的长阳侯同英国公府联姻,地位越发牢固。下一代的世子已是皇帝信臣,他们百年之内仍然屹立在大燕的最顶端。 虞家,好一个虞家。 嫡亲哥儿,这可是嫡亲的。 夏大郎听完直接瘫在椅子上,夏夫郎也是一阵心惊。 “我先去找爹,我去找我爹”夏大郎语无伦次的说,他站起身一个踉跄差点摔下去,还是急急忙忙的去找夏家主。 这么说,虞家成为世家时,他们夏家还不知道在哪刨土吃,这简直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夏大郎去找夏家主,夏家主一看大儿子慌张的样子,皱着眉头,一顿痛骂:“你的教养去哪儿,在自家里还这样匆匆忙忙的,怎么了,是外面有鬼在撵你啊?!” “爹!我们不能跟郑大人对着干,你知道他岳家是谁么?”夏大郎的样子有些激动,还有后怕。 “是谁?”夏家主心想再高也高不哪去,不然怎么来了新奉县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长阳侯府。” 郑山辞同虞澜意回去了,郑山辞又去买了一些糕点给虞澜意:“都是刚出炉的。” 虞澜意拿了一个糕点来吃,掀开车帘看了看,街道比起他们刚来的时候干净了不少,郑山辞还真是在好好的治理新奉县。 “郑山辞,我看见了。”虞澜意说。 郑山辞抬起头看向虞澜意。 “你在让这里变得更好。” 郑山辞怔了怔,看着自己的夫郎应了一声。他捏了捏虞澜意的耳朵,虞澜意立马咬了郑山辞的手。 郑山辞:“” 好痛。 从县衙里领了种子的镇长把种子发给里正,再由里正发给乡民,他们就这样由上至下的动起来。乡民一想药材成熟了卖给县衙就有钱拿了,心里美滋滋的。还有人专门来给他们说怎么种植药材,还有新的肥料,这样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他们有的是时间和力气,只是怕赚不到钱。现今家中的哥儿跟姐儿也能去县里的纺织坊做事,虽说有些难度,但好歹也是一条出路。 种植辣椒、大豆、芝麻也能赚钱,县衙都收,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等卖了药材就去镇上的食肆里吃一顿。” “还要盖个新房子住。” 他们说说笑笑,本来还对郑山辞说的粪丹有质疑,用了之后,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好,药材也是绿油油的,嫩嫩的,仿佛刚从水里出来似的。 津兴镇的百姓最高兴,他们终于可以不用种粮食了。津兴镇的百姓带了种子回去,紧赶慢赶的种上,整日伺候这些药材跟辣椒的也不嫌累。柳树、梨树、枣树在院子里种上一圈。 地多的,更是全种了黄芪,只盼成熟了拿去县衙换了银钱。 种树也是有利可图,结出来的果实可以卖钱。百姓们各个领了果树回去,这几类树还能防沙固土。郑山辞带着江主簿来几个镇看的时候,就看见空地种了柳树之类的,他心中宽慰。 治沙不在一朝一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连续不断的种树,才能把这片土地变成绿洲,让这里的土壤变得肥沃起来。 郑山辞看罢收回眼神又去田地里看了药材,见长势不错便点点头。他是跟着工房的人来看看这里的路面,顺便就来看百姓们种的药材如何了。 工房的人比郑山辞更懂怎么修路,他们是先量了路的长度跟宽度,有些路会侵占百姓的田地,这厢县衙要给补偿才行。 古代修路主要是用土、石、木还有铺设地砖跟石板进行,还有就是熟土跟灰浆来提高道路的硬度。古人能建起万里长城,他们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 “郑大人您不仅要修乡里的路,还要修去岚县的路么?”谭和问道。 “乡里的路还需要等等,先修镇上跟去岚县的路。”还是要先紧着经济的发展,等看见了好处,兜里又有钱,路还是很好修的。 谭和点点头,他最近跟着郑山辞学会了不少东西,干劲也是十足。郑山辞也是把做水泥的方法跟混凝土的方法讲给了工房的人听。郑山辞倒是不怕他们把这些漏出去,这是修路的法子,漏出去了,别人也是想着修路的事。 小虞:顶级白富美。 小郑:老婆家真好。 [50]好姻缘 郑山辞跟工房的人一起讨论做水泥跟混凝土的事,他是一直忙着的,最近这段日子一直都是住在县衙里。之前跟夏大郎在庄子说了修路的事,他意思意思给了三百两银子,不知怎地第二天又送了三千两银子过来,还没讨要好处,实在反常。 他且把这事压在心里,等哪回遇见了再问问,白得的银子郑山辞自然欣然接受。去年县衙要忙的话,就是忙秋收那一阵。榨油坊这三坊都是工房的人在忙,现在郑山辞要修路,吏房、户房、工房三个房都要忙起来。朱典史要给衙役们排班去看顾修路,户房的人要招工来修路、还有征调民夫,能征就征,不能征还差人就招工来做,户房是要尽量为县衙减少开支的。 还要招做饭的人,他们找了一些民妇来做大锅饭,每天包早晚两顿,一天做饭给三十文钱。新奉县正值春忙的时候来修路的人不多,但新奉县的基数大,还是有人来帮忙。郑山辞想了想让户房按时辰来算钱,一个时辰五文钱,这样修路的人就更多了。只是又要苦了县衙里的户房跟衙役了。 新奉县敲敲打打的,场面热火朝天。 乡民们用了沤草肥先把种子播下去,种子长得好,长出嫩芽了,就用郑山辞说的粪丹。他们尽心尽力的伺候药材,闲时就去衙役那领一个牌子做工,又能赚一点钱。 “这敢情好啊,又能多拿一份钱。等把路修好了,我们去县里也方便了。下雨天不用踩着泥巴了。”一个汉子打着赤膊说道。 “踩泥巴算甚事,整个人掉进泥潭里才遭罪。牛车也不好过。”一个汉子背着石灰:“我就不想那么多了,只想多挣点钱攒下来,以后让儿子娶个媳妇,给女儿添点嫁妆,让她嫁过去后在夫家有面子。” 平平常常的忙,日子都是酸甜苦辣。见了钱,日子这便好过了。 这话说得工地上的人都颇为认同。 县衙里管着饭,还有三菜一汤,三个菜是让人来打的,一个汤他们想去添就可以添,饭是打得足足的。因可能是县衙自家有榨油坊了,这油水也是放得足,吃着喷香。干活干累了,不就是为了这口么?每七天还不定时还有一顿菜是肉菜,他们还能见着荤腥,这做工做得快活,比家里吃的还好。 晌午还能休息,搭了一个棚子,让他们可以进去躺一躺。他们吃了饭躺在棚子里还有精力兴致勃勃的聊天:“这郑大人不一般啊,我看是个好官。” “我们县好久没这么大的动静了。” “我还想我婆娘来这里做饭,一天能有三十文啊,这是顶好的事。看见我去打菜,再给我多打点菜。”这汉子咂咂嘴说:“我婆娘做饭可好吃了,明日我来做工,带点家里的咸菜给你们尝尝。” “谁说不是,这一天三十文,煮两顿饭,我要不是不会做饭我都要第一个去。”一个汉子附和。 “那纺织坊也能赚不少钱呢,还有郑大人的弟弟在那看着,那里的管事不敢欺负人,对他们可好了。我夫郎要是做满一年了,啧,比我们这些种地的强。” “哎,纺织坊的日子也好。” 说来说去他们到底还是高兴的,家里有人赚钱,怎么都是高兴的。有了钱便舍得花销一些,吃点好吃的,去镇上割点肉,他们心里是愿意的。 郑山辞见修路上了正轨,那也松了心神。户房有几个人贪墨,郑山辞让朱典史抓进大牢去了。这事总是免不了的,这次抓了人,户房的人精神紧绷,行事愈发小心了。手里管钱的,心里最是忐忑的。银子在眼前晃悠,他们要忍着。万一上官犯了点小错误,还一不小心被发现了,他们是第一个顶锅的。 要说夏家给了修路捐了银子,徐家就更是大力支持了,直接捐了五千两银子来,这徐家倒也是有些见识。 郑山辞对徐家有好感。他们没有恶意买卖田地,在本地修了商铺跟房子,大头的钱来自租金。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县衙里有什么需要钱的,他们也是捐了银子过来,这样的大户谁不喜欢。给的赋税多、懂得人情世故、不犯法添乱。 “徐家?他们家确实是比较圆滑。”江主簿说道:“我生辰、戚县丞、还有其他的官员生辰,或是夏家、高家他们那些其他的大户都会收到徐家送来的贺礼。怎么说,都是送到心坎上的礼品,有的不是贵重,但就知道他是用了心的。” 难怪徐家没被城中的大户针对,郑山辞叹为观止,这做人做得这般好。 郑山辞想开的小吃铺子,便是租的徐家的铺子,徐家的态度好,郑山成跟林哥儿也满意着,还跟郑山辞夸过。 说是徐家把桌椅这些都是擦得干干净净的交给他们,还跟他们说了这里的铺子哪家好吃、哪家便宜、去哪买菜最合适,真真的贴心。 郑山辞这边忙着,虞澜意总是收到夏夫郎的帖子,他偶尔去跟着夏夫郎一起到庄子上玩。徐哥儿也请了虞澜意去自己家里,他笑道:“家里新得了一个厨子,做饭别有风味,想你去尝一尝。” “那我可要去瞧瞧。不介意我带着我弟弟一起去吧?”虞澜意说道。 徐哥儿碧色的眼眸弯了弯:“尽管来,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 虞澜意换了一身衣裳叫上郑清音一起,郑清音学了管家的本领,现今已经会看账了。虞澜意也学着,他毕竟以后还要管着整个家。 “带你去徐府尝新菜。” 郑清音跟着虞澜意一同去,他现在的性子开朗许多,以前还不敢这么随便,现今已经习惯跟着虞澜意一块出门去玩了。 徐府是曲水流觞,徐哥儿的闺房在一个花园里,虞澜意眼中有些惊叹。在京城的哥儿跟姐儿也喜欢花,他们有自己的小花园,但像徐哥儿这样就住在花园里的还是少见。 吕锦也是喜欢泡花茶的。 “快坐。”徐哥儿亲自给他们倒茶:“你们先用些茶水。” “徐少爷,你这里好漂亮。”郑清音喝了一口花茶,唇齿留香。 “谬赞了,都是自己瞎打理的。”徐哥儿谦虚道:“你叫我徐哥儿就好了。” “我叫你徐哥哥吧,你叫我清音就好了。”郑清音礼尚往来,他看着这些花草还有些欢喜。 虞澜意是单纯来吃新菜的,要是说话,虞澜意也愿意跟徐哥儿说话,他说话好听,而且为人和善。一聊就聊到婚嫁上了,郑清音心里还有阴影,再加上他还小,对这些事还没有想法。徐哥儿刚退了亲事,现今还未看好下家。 “听说你跟程家的二孙少爷退亲了?”虞澜意嗑瓜子。 “攀不上他们程家的高枝。原本也是说好的,可惜性格不合,两厢不满意。程家想着程文去参加科举后再成亲,这是要我白白的等他两年。要是他考上了,以后娶不娶我还两说。”徐哥儿说起心里不忿:“终究是要耽误我的,便让父亲去说了退亲的事。” 虞澜意;"这样的男人不要也好,这么会权衡利弊,以后还不知会怎么对你。" 退亲了也好,现今郑大人怕是要整治程家,他们徐家凑上去这不是傻子么。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他还想找个好男儿入赘徐家,要长得好看好拿捏的。不然家里没有弟弟,他嫁过去后,父亲定会从旁系过继一个孩子过来,那不是把家产拱手让人,徐哥儿要气死。 他从小学习经商,不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 新来的厨子做的是辣菜,虞澜意吃了只冒火,但也痛快。喝点凉茶把火气压下去,他夸了这个厨子。 “我就是喜欢吃辣,辣到我眼泪出来才算好。”虞澜意这次吃满意了。郑清音小口小口的吃,虞澜意见徐哥儿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喊徐哥儿出去转一转。 “你还在烦你的婚事么?”虞澜意开门见山。 徐哥儿笑道:“瞒不过你。我父亲想让我给郑大人
相关推荐:
嗜她成瘾(1V1 H)
心动难忍(校园 h 现实向)
大华恩仇引
向蓝而生(校园H)
狼烟起
(ABO)Beta她无所适从
后宫:甄嬛传1
夜宴_高h
乾隆废后翻身记
定制宠物短篇之乳羊(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