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的说。 安哥儿也生了一个哥儿,虞流歌,在家里很是得宠。虞和柏作为哥哥,待弟弟很好。 流歌还太小了,两岁都没有,撑不起这个金项圈。 虞澜意想了想,他懒懒的躺在躺椅上,翻阅账本:“郑山辞升官了,以后的应酬又多了。不过升官嘛,总是一件好事。” 他看了一阵账本,让厨房今晚做一顿好饭好菜。 他起身去铺子里巡逻,没巡到什么要紧的事,反而自己去小吃里吃了东西,林哥儿瞧见他,拉他过来一并坐下,两个人说说闲话。 小吃店扩张了,招揽了几个伙计都是长得俊俏的,林哥儿压低声音说:“我招来一个账房先生还是举人出身,家道中落,现在到我们店里先做个账房,一个月有五两银子。” “我这话只给你说说,旁人我是没说的,他有野心还想一直在京城里考,直到成了进士才肯罢休。” 虞澜意:“京城中的读书人多着呢,这么一想,每隔三年就有三百名进士,这名额真珍贵。” 这名额是珍贵,在翰林院就不珍贵了。能留在翰林院的最低也是二甲进士。崔赵两个人飞黄腾达了,余下还有好多翰林没有出路,只能写写文书,替人跑跑腿。 萧高阳在翰林院做侍读学士,苏言把萧高阳要的文书放在他身侧,他做事仔细,又不似寻常人那样浮躁,萧高阳有好几次都看见苏言一个人默默在翰林院的书阁里看书。他不吵不闹,吩咐的事情会去做。本来这次有个去礼部见政的机会,众位翰林都表达了想法,只有苏言还是欲言又止没说话。 萧高阳就把这次机会给了旁人。 今天他处理公务,苏言来拿文书。萧高阳叫住他,“我跟你谈谈,你先坐下。” 苏言心中有些紧张,乖乖坐下来。 萧高阳开门见山问道:“你的成绩在二甲中也是名列前茅,怎么不去争取这次机会?” 苏言低头:“我怕争抢不过他们,再者萧大人这里还需要我帮忙。” 这个回答倒是诚实,萧高阳笑道:“我这里可以换个人,除了礼部的名额外,杜大人你认识吧,他是刑部郎中,最近刑部的事多,他私下托我帮他找个人,我想来想去你认真细心去刑部正好。礼部的名额是翰林院的,这次是我私下请你去,不过你放心吏部那边会把流程走完,你在刑部做的事也是你以后升迁的政绩。” 苏言听见萧高阳的话,心中发喜又发酸,“谢谢萧大人。” “都是你自己做事细心的功劳,等你从刑部回来还是来我这里当差吧。” 苏言闻言更加欢喜了。 晌午去用午膳时,眉眼舒展,这神色连崔主事都看出来了。 “你今儿这么高兴怎么了?” 苏言忙不迭把萧高阳的话告知给他。 “原来如此。这话也是,我在吏部当值,这吏部郎中就是姜大人,听说萧大人跟姜大人,还有梅大人,郑大人,杜大人都是顶好的情谊,还有一个施大人在地方任官还未回来。” 崔主事在做翰林时跟赵主事,还有几个翰林交好,其中就有苏言。虽说苏言的身份不高,但为人很真诚谨慎,崔主事倒是蛮喜欢跟这样的人做朋友的。 赵主事打了饭菜坐下,“郑大人升官做了户部尚书,户部里又热闹了,今日事多,吃午膳时耽误一点功夫,还望两位仁兄原谅。” 三个翰林聚在一块又说了一通话,赵主事得知苏言要去刑部帮忙,给他传授了一些为官之道,崔主事也提点几句,望他不要犯错。就算不能做到十分满意,至少也要无功无过,不然这就不是去帮忙,这是去结仇了。 苏言谢过两位好友。 郑山辞又换了位置,户部尚书办公的地方空间更大了,这位置在正中间,平常也不会关门,旺福在外边守着。 他走进内室,这内室就不仅是一床一桌了,还安置了一个书架。郑山辞对书架很满意,已经打算下值后就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新书放在书架上,等把公务办完他就可以躲进内室,躺在床上看书了。 今日还有一些公务要批,郑山辞批阅了。刚做户部尚书的第一天,郑山辞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本来就是户部侍郎现在管理这些人这些事都已熟悉了,只是做户部尚书还是要跟其余几个部门一块做事,这交叉到六部的事就多了。 还有内阁下放下来的文书,这也该他来处理。 郑山辞处理完文书下值回到家里,虞澜意没在家。 他先去洗漱一番便觉有些困意,升官了总归脑子里还带着兴奋晌午躺在床上也睡不着,下午处理文书后脑子就渐渐冷静下来,回到家里就想躺在床上睡一觉。 郑山辞扯着被褥把自己埋进枕头。 虞澜意跟着时哥儿,吕锦还有宁哥儿一块跑马去了,宁哥儿的相公是武官,跟他很是相配。时哥儿在郊外来没跑马,带了马奶回去。 虞澜意回到家里就找郑山辞,旺福小声说大人回屋了,现下还未出来。 他推开门,瞧见郑山辞一个人在床上睡得正香,虞澜意的脚步放轻,坐在床沿边上,给他捻了被褥。 这做官也是累的,虞澜意看了一阵郑山辞的睡容,离开了屋子。 小平安下学后,他高兴的把书箱放好:“阿爹,我在下课的时间就把作业写完了,我可以去玩了么?” “去吧。” 小平安疯跑出去。 还知道把作业写完再去玩,虞澜意小时候想玩就玩,才不管作业的事,大不了晚上点着蜡烛赶夜工。 郑山辞睡一觉起来好多了,今晚两个人喝了一点小酒,虞澜意说道:“恭喜你当户部尚书了!” 小平安举着自己的汤碗有模有样的说:“恭喜爹爹做户部尚书了!” 郑山辞跟两个人碰杯:“谢谢。” 虞澜意把葡萄酒喝完,小平安把碗里的汤喝了两口,喝不完。要是现在喝完了,小平安吃饭就吃不下去了。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还有这么多好吃的,小平安很喜欢。 小孩子对升官这些不是很懂,在小平安眼里升官就是好事,就可以吃好吃的,爹跟阿爹都会很高兴。 “爹,尚书是什么呀?”小平安夹了一个鸡腿边吃边问。 他们家里规矩不严,不用食不言,寝不语。 “尚书就是一个做官的职位,就像你们班上的组长跟班长一样,我现在升官就相当于做了一个组长。” 小平安的脑瓜子转得快,他语重心长的说:“爹你竟然还只是一个组长,你要努力变成班长呀。” 虞澜意听了小平安天真的话,乐不可支。 郑山辞笑着说好。 小平安扳着手指头算了算,他们班上就有八个组长了,一共有四个班,还分年纪来读书,他们小的就有这么多组长,大的也有很多组长。 大燕那么大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个组长。 看来这个尚书也不是很大的官嘛。爹跟阿爹太好满足了,做了一个尚书就高兴成这样。 小平安摇摇头,小小年纪已经学会惆怅了。 郑山辞还不知道儿子心里这么想的,他给小平安夹了他爱吃的香菇煎鸡。 小平安吃完拉着郑山辞陪他一块拼积木搭房子。 “爹爹,我们家里有几个房子呀?” 小平安边搭积木边问。 “就这一座院子。”郑山辞说。 “如果还要算的话,郊外还有一个庄子是你阿爹的,夏天和冬天都可以住在那里。”郑山辞搭了一个小房子。 小平安满意起来。 我们家不穷。 有两座房子。 他呼哧呼哧搭了七八间屋子歇下来,打了一个哈欠被郑山辞劝去睡觉。 郑山辞回到屋子里跟虞澜意说小平安乡他打听家里有几座宅子。 虞澜意扬眉:“这有甚好打听的,宅子够住就成了,银子才是最实在的。” 郑山辞也颇为赞同。 今日郑山辞升官了,心里难免会有意动,他看向虞澜意目光灼灼。 虞澜意侧开身小声说:“你明天还要上值。” “不碍事。”郑山辞把虞澜意的手放在自己的腹肌上:“还练着的,没消。” 虞澜意心中意动,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郑山辞立马就要享受自己的大餐。 “你等会儿帮我按一按腿,今天去骑马骑累了。” 郑山辞的手指一顿沙哑的应了一声好。 骑马骑累了,晚上再骑骑马也无妨。 郑山辞翌日一早去上朝,如今一眼就能看见武明帝,前面太宽敞了,郑山辞老实的站在前面,新来的户部侍郎姓范,范侍郎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是清流。目前跟郑山辞相处好算和谐,郑山辞惯来不是一个为难下属的人,只要把事情做好,别为户部添乱,到处惹是生非户部这个地方还是很能容人。 今年秋收就该他负责了,郑山辞头一回做这事,好歹还是合计过,把任务分下去。这样一分下去,郑山辞发现秋收的事他们做好后,他只要检查一遍就成了。郑山辞心情很好的批文书。 这官做大了,余下的事就是分配任务,还有就是担责了。只要户部出什么事捅到武明帝那,不管郑山辞做没做过,首先就要先说是臣的错。 繁琐的事少了,责任大了。 郑山辞叹口气继续办公。 户部这边换了新尚书,户部的官员适应良好,梅尚书到吏部做尚书,还要熟悉一下属下,不到几日的功夫就得心应手了。 这吏部的事也是繁琐,大燕整个官员所有的核定审查都要靠吏部,这地方权力也大。梅尚书看着这些册子头疼。做了尚书后往前走就是内阁,一般情况下做了尚书都会轮职,有的尚书轮职倒霉的轮了六个部门最后才进了内阁。 这进不进内阁,一看能力,二就要看人脉,三看圣眷。 梅尚书还是想更进一步。 吏部的官员把萧高阳送过来的文书批了,让苏言借调去刑部做事。 苏言今天的兴致不高,但还是强打着精神。他得知萧高阳要让他去刑部做事,回到家里就把这件事告诉给父母。 父亲倒是高兴:“你要记住这份恩情,以后出息了报答萧大人。” 母亲却是勉强笑了笑说道:“老爷就是做刑部尚书的,你看你去做甚,还会给老爷添麻烦,还是不要去了。等下一次机会吧。本来少爷就不喜欢你跟老爷亲近,你再到刑部去这还了得。我是丫鬟,你就是丫鬟的儿子,我们一家子都是受了老爷一家的恩情,你这样过去会坏事的。” 云娘苦口婆心的说。 她刚开始就不同意让苏言去读书,可是邻居家的孩子都去读书。苏言不去读书显得太奇怪了,再加上相公也一直支持让苏言去读书,夫妻两个为了读书这事就吵过千万回了。 这次苏大郎听见妻子的话,还是忍不住皱眉:“儿子已经是进士了,他上官好不容易提携他去刑部做事,就为了你口中的添麻烦,让儿子去得罪上官,把这件事拒绝了?你有没有为儿子考虑。这样他的上官要这么看待言儿,我不管你说的什么丫鬟不丫鬟,少爷不少爷的,我儿子的事最大,又没做什么偷鸡摸狗的事,自己凭本事考的进士,得的上官的赏识。言儿,你不必管你娘,反正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苏言心里难受,听了父亲的话好很多。 云娘见状哎一声:“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怕言儿太年轻在刑部做错事了。” 苏大郎:“年轻?年轻才应该多去做事。” 云娘想说什么还是忍下来,晚上他见苏言还没有睡觉,去厨房给他煮了一碗面端到他屋子里,云娘看见苏言这张脸就心惊肉跳,她说道:“娘还是关心你的,只是刑部不合适,你自己好好想想,吃完面条早点睡。” 苏言沉默的吃了面条。 “苏大人是你吧,杜大人让我来引你去工位。”刑部主事笑着说。 苏言回过神来:“是我,有劳了。” 苏言到了刑部,小官给他说了怎么处理公务。 聂大人是刑部尚书,他只是一个被借调来的翰林根本就没有机会遇见,苏言放心做事。 杜宁给他派的也是细致活,这活一般的人不肯做,也嫌弃繁琐。 苏言倒是适应良好,把刑部的档案都整理好了,遇见有的卷宗已经有写看不清了,他还去询问经办的人把卷宗上看不清楚的字记住,自己誊抄了一份卷宗。 杜宁收到卷宗时,瞧见有十几份卷宗的纸张是新的,把苏言叫过来问话。 “苏言你做得很好,后天我要出一个案子,你跟着我一块去记录卷宗吧。” 苏言心中一喜,忙不迭拜谢杜宁:“谢谢杜大人。” 杜宁豪爽的说:“好说还说,你且先下去吧。好好做事,该有的都会有。” 苏言闻言心中一热。 他回到工位上,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翘。旁人问苏大人怎么这么高兴? 苏言笑道:“没什么。” 苏言低头继续整理档案,他想他作为一个农户家的孩子还挺幸运的,还遇见了郑大人,萧大人,杜大人这样的好上官。 苏言觉得昨日的郁气,今天就消散了,他要好好做事。 晌午用膳时,杜宁拍了萧高阳的肩膀:“你推荐给我的苏言挺好用的,为人很认真踏实。” 萧高阳:“他在我这里做事本来就认真踏实,便宜你了。” 郑山辞笑着说:“苏言我也记得,是一个挺踏实的人。” 姜兰礼:“你们这样说我都好奇起来。” 杜宁:“你就别好奇的,现在人在刑部。就是一个很认真的小年轻,我就是觉得看见他的脸时,给我一种熟悉感。” 郑山辞冷不丁说道:“觉得他像你上官?” 杜宁忙不迭点头:“对对对,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苏言总觉得他的眉眼轮廓跟聂大人有些相似。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就是盯着看眉眼的轮廓依昔间很相似。” 梅淮说:“这世间有相似之人也不足为奇。” 众人皆是点点头。 用了午膳,郑山辞去给谢承上课,上完课后谢承拱手问道:“郑大人,父皇让本宫则六部中的一部去学习,本宫想问问郑大人的意见。” 兵部是不成的,户部跟吏部也不成郑山辞想了想他说道:“臣以为殿下现在去礼部去学习最为合适。” 谢承下课后一直在想,郑大人为什么让他先去礼部呢。谢澹拉他去坤宁宫用膳,武明帝也在,一家人用完膳,谢承躺在床上突然想到父皇到了坤宁宫,哪怕是父君作为凤君也要给父皇行礼。 父皇是天下之主。 谢承脑子里突然想到这句话。郑大人让他选择礼部是为了他好,父皇现在还正值壮年,他要是玄了兵部,吏部跟户部这三个部门就显得他的心太急切了。 蒋大人还让他选兵部,幸好他还问了郑大人,谢承想明白这件事安心的睡下去。 翌日他去盘龙殿把这件事告诉给武明帝。 武明帝挑眉:“你确定?” “儿臣确定。”谢承点头。 武明帝正要叫谢承退下,谢承拱手道:“父皇,今年我们过年还去郊外别院么” "你想去?" 谢承说:“儿臣想跟二弟,父皇和父君一块过年。” 武明帝的目光柔和了一下,招手让谢承过来摸了摸他的脑袋:“都是做太子的人了,还这么儿女情长。” “儿臣不管是什么身份,父皇都是我的父亲。”谢承的情感依恋又真挚。 武明帝闻言愣了愣。 谢承退下之后,武明帝吐出一口气。 朝廷波澜不惊,今
相关推荐:
要成为坏女人却变成淫娃的过程
清穿之康熙惠妃
求佛_御宅屋
呆萌学妹的学姐又吃醋啦
绯色迷途
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
壮士!你有了
儿子们,太闷骚
充一块得十万,三天拿下黑丝校花
陆地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