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垂涎(1V1 高H) > 第83章

第83章

样的朝廷抱有希望,导致拾音的心血所托非人。 他双唇微张,正要和拾音道歉,就听到拾音接着说:“我也很生气,即使早知道答案,依旧很生气。” 史书中的记载字字泣血,现实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拾音话音刚落,刚刚开口的年轻言官,摘下了头上的官帽。 他大笑着,眼泪沾湿了双颊,然后猛地站起身,朝着殿中立柱撞去。 这是个很年轻的官员,二十岁上下,年少有为,仪表不凡,是一个家族的希望,是一对父母的至爱。 这样优秀的青年,本该意气风发,怀揣着家国百姓的理想,尽情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今却在金銮殿上陷入绝望,试图以死为谏。 他的家人会悲痛,他的友人会哀叹,但他的君主不会。 黄固见状,顾不得拾音之前的告诫,冒着暴露的危险飞身进殿想要拦住对方。 比他更快的是惊雷。 巨大的轰鸣自大殿之上炸响,所有人全都惊慌失措地看向头顶。 意图撞柱的青年被巨响惊住定在了原地。 大殿的穹顶被劈开,阳光从头顶洒进阴暗的大殿,无数道紫色闪电于空中直直劈下,在殿内交织成电网,所有人眼前被耀眼的电光覆盖,只剩下耳边雷声阵阵。 雷声足足维持了一刻钟,等恢复宁静,夺目的电光消失后,原本的金銮殿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所有人都被刚刚的场景给吓得无法回神,只有黄固最先反应过来,回过头去看待在原地的拾音。 只见拾音收回了手,身边雷电的符文消散在了空气中。 是了,能培育良种,天资出奇,又懂隐身之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是普通凡人。 黄固心中震惊,而拾音只觉舒爽。 天谴值没增加,看来真是老天也看不过眼,那她替**道自然也不用有什么顾虑。 在雷电中毫发无损的诸位大臣渐渐回过神来,连忙去查看赵构的情况。 只见一块焦炭躺在龙椅碎片之上已是出气多进气少。 即使皇帝是个窝囊废的绝世大怂货,眼下也不能就这么让人死了,大臣们连忙喊:“快传太医!” 慌乱中有大臣感叹:“此等天罚,难道是我大宋气数已尽了吗?” “黄大人,眼下可怎么办啊?”其他大臣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弄得六神无主,黄大人也眉头紧皱。 “国不可一日无君,先救皇上。” “呵。”回到拾音身边的黄固嗤笑:“百姓可不需要这样的皇帝,劈死了正好。” 还附带奸臣大礼包,直接把朝堂都肃清了,多好! 很显然,拾音这雷算是劈到了他心坎里。 只是笑完了,黄固畅快的表情最后又染上了一丝担忧。 “你在担心什么?” 面对拾音的询问,黄固俯身弯腰,面向地面开口道:“仙长出手惩戒昏君与奸佞,自然大快人心,只岳师兄此时身在前线,只恐皇帝被雷霆所罚一事会动摇军心。” 说完,黄固直起腰,然后掀起衣摆跪在了拾音面前。 “求仙长救大宋江山于危亡。” 绍兴十年七月十八,临安皇宫遭遇雷击,议政殿化作废墟,高宗赵构并以秦桧为首的几位大臣皆被雷电所劈,陷入昏迷。 同日,有仙长降于宫中救治高宗。 看着眼前的焦炭,面对大臣们期盼敬畏又暗含戒备的眼神,拾音似笑非笑地挥了挥手。 一道绿光笼罩在高宗身上,不过两息,被太医下了病危通知书的赵构便口吐烟气,醒了过来。 “朕这是怎么了?” 在大臣们惊喜的目光中,赵构的声音嘶哑得比锯木头还难听。 面对不明情况的皇帝,谁也不敢开口说是老天看不过去你的行事,用雷劈了你。 这话太难听,谁都不想被皇帝记仇。 但话再难听也是事实,总得有人说出真相。 就在兵部尚书黄固他爹准备硬着头皮开口解释的时候,旁边有人抢先一步说话了。 “尔命格卑微,不堪为帝,若执意逆天而行,必有天罚。” 淦!谁说话这么直白,不怕皇帝报复吗? 面对大臣们惊骇的眼神,拾音面无表情地抬眼扫视回去。 原来是仙长,那没事了。 亲眼见到拾音手段的大臣们没一个敢出声斥责的,毕竟‘请’仙长表明身份的时候,已经有几百个被天雷劈晕的禁军引以为鉴了。 只有不知道拾音威力的赵构气得捂着胸口,用气虚呕哑的声音骂道:“大胆!” 刚骂了两个字,一道雷电自空中劈下,破开了屋顶,直直劈在了赵构身上。 刚刚醒了没有几秒的皇帝又晕了过去。 这下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敢开口说话的。 拾音再次用灵力救醒晕过去的赵构。 赵构醒过来又骂拾音妖女,然后又被劈晕了过去。 黄大人面露不忍,正想劝,被身后站着的几个同僚死死扯住了袖子。 就这样雷电在皇帝寝宫上方反复了三四次,赵构终于明白了形势比人强的事实。 “朕退位!” 拾音袖子里施法的手势一变,便有空白的圣旨和笔漂浮在赵构面前,她淡淡说了一句。 “赵晊继位。” 赵构瞪大眼睛,刚要说话,又一道惊雷响起,这一次没有劈在赵构身上,而是直接劈没了整个屋顶。 午后炽热的阳光洒在所有人脸上,所有人心中一寒。 经历过早上天雷轰顶的所有人都明白,这是**裸的威胁。 赵构只能含泪写下了传位的圣旨。 “那朕日后便做太上皇?” “可以。”拾音微笑将圣旨收起。 “每日一道天雷,你能受几日,就做几天太上皇。” 将欲哭无泪的赵构抛在身后,拾音将圣旨交给身后的大臣。 “此子乃皇室帝气最多之人,你们用心辅佐,总能得偿所愿。” 绍兴十年七月十八,高宗赵构退位为康王,十三岁选育宫中的圣宗赵昚继位。 翌日,江南一带刚刚收获过的农田一夜之间长出各种新奇粮食,一亩丰收千斤,粮食堆满了百姓家的粮仓,也填满了朝廷的国库。 北伐战争得以继续,一月后,岳飞带领岳家军收复黄河以南失地。 举国欢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2-2622:25:01~2021-03-0106:51: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玲2个;明心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雪藤廊20瓶;明心、娇娇10瓶;Daisy5瓶;湘果3瓶;花溪墨、云朵、山水依霜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六十四章 十三岁的赵伯琮没想过自己能当上皇帝,或者说没想过会这么快,这么简单地当上皇帝。 高宗二十五岁无子,五岁的他被选育宫中,但皇帝并没有直接赐他皇子身份,二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皇帝不觉得自己现在没有儿子,以后也生不出儿子。 作为一个选无可选才会启动的备选方案,不受皇帝重视的他在宫中的地位是尴尬的。 见多了他人冷眼,虽然还小,他心里却已经明白了很多道理。 他出生于秀州,从没去过开封,但他是听开封的故事长大的。 故事里的开封繁华热闹,开封府、马道街、相国寺,都是他梦中绮丽的景色。 教导他的师父常说,北伐一定会胜利,那个时候他们都能回到东京,重拾先祖的风光。 他也是如此期待着,只是偶尔从宫人口中听说皇上最近沉迷书画时内心会突然浮起焦虑。 赵佶、便是他的皇祖父,也是一位书画绝佳的大才子。 作为小辈,他本不该对父辈有所指摘,但作为大宋一员,他和百姓们拥有同样的感叹。 徽宗百事皆晓,只不懂得如何做皇帝。 繁盛的大宋自徽宗衰落,东京沦陷,而肖似徽宗的陛下真能力挽狂澜,救大厦之将倾吗? 这样的疑问在朝堂上的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变得越发凝重。 朝堂财务紧张,欲停止北伐与金朝和解。 他陷入了煎熬之中,觉得大宋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相关推荐: 宠物(百合abo)   亲爱的克莱因(NP,雄竞,小狗文学)   一往经年(破镜重圆1v1H)   为了上分女装网恋,开学掉马了   他们超爱的(NP)   快穿之姐弟最近比较火   自慰手淫摘抄笔记   清澈泥潭 (1v1)   燕尔(古言1v1)   圈套(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