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百日清单 > 第27章

第27章

了回去,派人查案,查着查着,情况对茶楼竟愈发不利。 彭掌柜暗中打探,才知道此人是柳阁老府上严管家的亲侄,自己也经营着一家茶舍,看这儿生意好便来捣乱,没成想被那一砸砸瘸了腿,怀恨在心,不肯用钱私了,非要茶楼开不下去才罢休。 任彭掌柜手眼通天,对上柳阁老这等参天巨物也没有办法,只能求助于背后的东家。 清蕴沉吟,用了会儿理清思绪,“严管家可有出面?” “不曾。”彭掌柜道,“但官府那边断案有倾向,恐怕暗地已经疏通过关系。” 能用银子解决的都不是事,关键还是在于背后的人。官府当这茶楼普普通通,没有势力倚仗,哪肯帮他们消灾,送钱也是白送。 如果清蕴出面,这官司当然不成问题,可要她为这种小事做主,未免有失身份。更关键的是,朝堂间利益关系复杂,彭掌柜不确定是否会因此和柳阁老那边结仇,给东家带来不便。 没有立刻表明态度,清蕴视线转到了角落站立许久的少年身上,隐约想到什么,“彭掌柜说的这两件事,不会都是同一人所为罢?” “夫人洞若观火。”彭掌柜苦笑,示意少年上前,“正是如此,他叫阿飞,点心方子是他所偷,人也是他所砸,我都不知该说他戴罪立功,还是错上加错。本来打算让他直接离开,阿飞一定要来听夫人的看法,看在您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份上,我就斗胆带来了。” “为维护茶楼而不小心伤了人,当然算不上错。在这之前,谁也不知道抓个闹事的闲人会惹出大麻烦。” 此话一出,少年无精打采的双目立刻亮了起来,充满希冀。 清蕴记得他,当初他来茶楼谋生计,掌柜看他个头太小不愿要,而她见此人颇为机灵,生得也有些讨喜,便破例要下他。当时阿飞激动非常,直接跪地磕头,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不过——”清蕴话锋直转,“一码归一码,你为茶楼澄清误会,我很感激,本该给酬谢,可你偷了茶饼食方,损失远超那点误会。何况,你今日能够因祖母生病被对家诱惑,来日就能因其他事被人利用。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这个道理,彭掌柜应该和你说过,没有送你去官府,已经是我们仁慈。” “可是……”阿飞急急想要辩解,被清蕴打断,“家中有急,为何不告诉茶楼掌柜,或者彭掌柜?” 阿飞撇嘴,想说却不敢说。在 春鈤 他心中,茶楼里能够帮自己的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面前的东家。无论茶楼的尹掌柜,还是这个彭掌柜,都是利欲熏心的生意人,常挂在嘴边的话都是“做生意不是开善堂”。听多了,当然知道他们不会帮自己。 面前两人何等眼力,立马看出他心中所想,清蕴笑了笑,“你觉得两位掌柜不近人情,不愿找他们帮忙。认为我很好说话,在犯过错后仍想找我求情?” 阿飞确实是这么想的,他当初找东家无门,奶奶生病急用钱,只能先按那边说的做。做完后又心存侥幸,觉得只要说出实情,东家可能会怜悯他,对他网开一面。 如果他成熟些,便会知道,不是生得漂亮又面带笑容的就是大善人。如果他聪明些,也会意识到,如果东家真是他心中想的那样怜悯之心过盛,就不会任用彭掌柜做心腹。 可惜他太年少,无人教导,仅能凭一点匮乏的口才在这努力辩解。 清蕴丝毫没有动容,似是叹了口气,“如果没有那一面之缘,你反倒不敢这样做。看来好人并不好当,更容易受欺负些。” 阿飞听完,急得抓耳挠腮,简直百口莫辩,终于在清蕴让人送他出门时鼓起勇气,一步上前抓住她的裙摆。 “阿飞/大胆!”彭掌柜和白芷同时出声,前者立刻吓出满头冷汗,要是东家因他出了什么事,他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掉。 被两人齐刷刷摁在地上,眼看要被带走,阿飞连忙大声喊,“夫人,有东西,那人身上有东西落了下来!” “什么东西?”彭掌柜问他。 阿飞不搭理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和一枚印章,再没了先前明亮的眼神,祈求地说:“是那个人落下的。” 他指的是用虫闹事之人。 清蕴眉头微动,示意白芷去取。 信已经被拆开了,一目十行地阅过,清蕴问阿飞,“你自己拆的信?” “我不识字……” 他起初还想里面会不会是银票,结果只有三张写满字的纸。如果不是那枚印章看起来特殊,他根本不会留着。 清蕴认真凝视少年,似在确认他有没有说谎,直到他被看得再度红脸出汗,点头道:“好在你拿了出来,此物在你身上,只会招来祸患。” 她没理会阿飞想凭此留下的想法,继续摆手让白芷带人离开,并私下吩咐,着人暗中观察他一段时日。 彭掌柜毫不意外她的决定,给主子做事,重要的从来不是对错,而是忠心。阿飞在这件事上二者都不占,夫人绝不可能留他。 “严管家那儿,夫人准备如何?” “他毕竟是柳府管家,暂时不要接触。”清蕴道,“官府那儿我会派人去说,让他们按事实判,可以赔一些银子,但不能让对面占理。” 彭掌柜点头,“我也觉着该是这样。” 他很识趣,丝毫没问信封和印章,和清蕴口头上把紧急的事了结了,就告退离去。 这场见面没超过半个时辰,天色依旧很早,清蕴在厅中把那封信又看了遍才回月舍。 算起来应该还有时间去郊外,结果刚看见李秉身影,就听他说,“母亲刚刚着人传话,说今年陛下特准府中众人进宫给贵妃庆生,就在明日。” 第19章 第十九章 进宫 李贵妃身处尊位,为人却很低调,每年生辰都是在自己宫中摆小宴,邀几个嫔妃聚会就作罢,今年也是这个打算。 建帝想一出是一出,刚冒出的主意,转头就让司礼监传话,顿时让国公府忙碌起来。 清蕴初次进宫,趁女使们备礼的当口,请教李秉真关于宫中行走的忌讳,话题由此延伸,提起建帝后宫。 建帝登基十年,后宫只有二三十嫔妃、两位小公主和一位皇子,称不上热闹。 李贵妃经历的后宫倾轧之事也很少,基本不用担心。 造成这种局面有多重原因,主要有两个。 建帝及冠当年承嗣,在那之前还没娶妻,子嗣也无从谈起。他在潜邸时,本有位先皇后定下的太子妃,可惜天妒红颜,此女在成婚前三月病逝,紧接着建帝即位,时间匆促,便没再选正妻。 此事一拖再拖,后位始终空悬。 再则是,建帝登基的前五年,朝堂内忧外患交加,他忙于国事,根本无暇顾及后宫,三年一次的大选也改了规矩,变成五年一选。 先帝驾崩前,朝内已经天灾频繁,流民起义四起,朝外跶虏倭寇侵扰,烦不胜烦。 当时蒙古部落统一,势力空前强大,想趁建朝政事交接混乱之际偷袭大同,被得知消息的建帝亲自领兵击退。战事持续数年,胡虏一度南下,和倭寇一起侵袭江浙等地。这事说起来,连清蕴都有印象。 建帝调兵遣将,先镇起义再压倭寇,蒙古那儿则以互通贡市为策,和他们达成息战协议,建朝得以休养生息。 经此种种,所有人都认为新君雄才大略,有明君相。谁能料到,才几年的功夫,他行事就越发随心所欲、难以捉摸了。不仅在朝堂上有意分权,平时也会突然干出一件震惊朝野的荒唐事。 当然,后面这些不是李秉真所言,而是清蕴根据见闻推测。 “祖母身体不便,那我明日就和母亲、郡主一起进宫,你和父亲则在下值后同往承乾宫?” 李秉真建议,“你那两位女使行事都很沉稳,但明天最好带上春分,她曾随我进宫,认得些人。” 清蕴采纳了他的提议,提前嘱咐过春分,翌日一早便去厅中等待大长公主。 李贵妃信佛,不喜奢靡,她就选了自己调制的一味香作生辰礼,叫北苑名芳。此香最适合寒冬,燃起来有股幽兰之韵。除此之外,还备了味道相似的香膏。 准备礼物时,清蕴只在手上过了一遍,没想到大长公主嗅觉出奇灵敏,刚上马车就看着她,“擦的什么?好香。” “我没有用香,母亲闻到的,应是给娘娘备的礼物。” 说完把北苑名芳和香膏都取出示看,大长公主瞧了两眼,直夸她制香手艺好,匠心独特,比一些香道师的成品更出色。 “听说母亲好酒,我曾调制过一种醒醉香,放在枕中能够缓解宿醉不适。如若母亲不嫌弃,今晚我就让人送去。” 大长公主闻言大喜,“这正适合我。还有吗?给你父亲也备一份。” “当然。” 这个小插曲引得大长公主颇有聊兴,干脆坐到清蕴身旁和她说起话来。 偌大香车,乘坐的不只她们二人,还有偎在大长公主身侧的李琪瑛。 大概没几个女孩儿对香料不感兴趣,李琪瑛爱熏香,贴身女使中就有擅长制香者,听起来比清蕴依旧差了一层。 不过她内心感兴趣,面上丝毫没显露,从头到尾都做出傲慢模样,甚至几度想岔开话题冷落清蕴,全被大长公主四两拨千斤地带过。 李琪瑛气极,她至今还没在心中认可这个大嫂,本打算进宫路上拉着娘亲不搭理人,让陆清蕴独自尴尬,没想到转眼坐冷板凳的成了她。 默默生了一路闷气,刚踏进宫门,她就头也不回地走在最前,急匆匆走向承乾宫。 大长公主对此只笑笑,不紧不慢地带着清蕴在宫廷中行走,偶尔和她说些见闻。 两人踏进承乾宫时,李琪瑛正赖在长姐怀中撒娇,似乎在诉说什么,脸上满是忿忿之色。李贵妃满眼无奈,一直让她坐好,见到

相关推荐: 将军宠夫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赘婿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魔界受欢之叔诱(H)   人妻卖春物语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倒刺   缠绵星洲(1v1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