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斗罗:开局签到至尊骨被夺 > 第121章

第121章

。 沈菡的生活被打扰还罢了,她不是个会和小辈计较的人。现在处境最尴尬的反倒是大福晋。原本宫中只有她一个皇子福晋,她怎么做, 就是后来人的范本。 皇后不爱人打扰, 她就不去, 结果现在叫殷勤的太子妃一衬,倒显得她不十分不孝一般。 大福晋的宫女气坏了, 连胤褆这两日听说后都有些不爽,觉得是老二这是在让媳妇儿给他使绊子。 嘉慧一看大阿哥不满,赶紧想办法, 免得连累大阿哥的名声。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嘉慧又不能去和太子妃说不用日日请安,想来想去, 那只好她赶紧改了。 这天嘉慧一大清早起来,赶紧把两个女儿从被窝儿里挖出来,收拾打扮好,叫奶娘抱上孩子,一起去清溪书屋给主子娘娘请安。 ——听说太子妃昨天请安把大阿哥也带上了。 沈菡看这一屋子大大小小:“……”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沈菡在大福晋带着孩子告退后,单独留下了太子妃,直白道:“咱们都是一家人,相互之间不必如此拘礼,以后若是无事,就不用日日过来请安,自便即可。” 太子妃闻言面色却有些迟疑,说给长辈请安是晚辈应尽的本分,她身为太子妃,却镇日不来见汗阿玛和皇额娘,恐惹人非议…… 虽然太子妃话是这么说的,但沈菡看她的样子又好像并不是很坚持? 沈菡心里转了转念头,大约明白了三分,笑着拍拍太子妃的手,温和道:“你的孝心,我如何不知?只是孝顺长辈也不该照着死规矩来,总要考虑长辈的想法和习惯。像太后这样喜好清净的,咱们也不好天天去打扰,你说是不是?” 太子妃点头:“皇额娘说的是,儿臣一定不去打扰太后。” 沈菡接着又说她这里也不清闲,又要照料孩子,还要处理宫务,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太子妃要是日日过来,她恐怕不得闲见她,反倒是无事不来打扰,那才真真正正是体谅她,孝顺她呢。 说着又让紫裳拿过一只四四方方的红漆木匣:“这些日子你侍奉长辈,也是辛苦了……” 太子妃心里松了一口气,恭敬地带着赏赐退下了。 紫裳在旁边听了半天也听明白了——这太子妃心眼儿可真够多的,她自己明明也不愿日日来请安,却又怕外人议论,非要等主子主动说这番话,才肯接下。 沈菡随手从盘子里拣了块松仁奶酥填肚子——为了见她俩还没来及吃饭呢,可饿坏她了。 听紫裳替她打抱不平,沈菡自己心里反倒没怎么当回事:“她一个小姑娘,骤然嫁进皇家,还是太子妃这样引人瞩目的身份,肯定抬腿动脚都害怕出错,小心谨慎些也没什么坏处。” 想她当年刚穿过来,还没摸清环境的时候,连话都不敢多说,有好些日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窝在屋里过日子。 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给‘宫斗’死了。 太子妃嫁进来,前朝后宫,包括太子后院的女人,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她,她哪敢犯一点错呢? 沈菡摇摇头,反正只是一句话的事,事情了了就行了,重要的是她终于又能睡懒觉啦! “去膳房叫膳,我想吃肉夹馍,要加青辣椒和卤蛋。把卤蛋切开,和肉、青椒一起剁得碎碎的。”沈菡想起来肚子就饿得咕咕叫:“对了!再加点儿辣椒油和辣子,提香!” “那主子想喝什么汤或粥吗?只吃肉夹馍会不会太干?” 沈菡想了想:“那叫他们来个香菇鸡肉粥吧,再炝个土豆丝,也用辣椒油拌了,拿俩蒜瓣儿来,剩下的让他们看着上吧。” 这边太子妃带着赏赐往回走,一上车,板正严肃的样子就撑不住了,忐忑地问嬷嬷:“嬷嬷,娘娘会不会生我的气啊?” 皇后那么厉害,一定能看明白她的打算,可是除了这样做,她又想不出来什么别的好办法。 要是她直接不来请安,别人一定会说的,可来的多了,皇后也烦,她想来想去,除了等皇后主动撵她,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嬷嬷刚才就在一旁:“您放心吧,主子娘娘自来宽厚,我瞧着并没有把这点儿小事放在心上。只是您这不去请安了,总得想个别的法子弥补一二,多进孝心没坏处,对您和太子的名声都好。您这册封礼还没办,金册金印也没拿到,可不能在这会儿就让人挑出不是来。” 太子妃又紧张起来,是啊,还得继续想办法,到底怎么做才合适呢? …… 清溪书屋里,沈菡吃完饭陪陪小十一,处理一二宫务,看看闲书,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然后就在榻上窝着掐着点儿等玄烨回来——他说中午要回来的嘛。 玄烨当然说话算话,准时进了门,结果刚一靠近她脚步就是一顿:“……吃蒜了?” 沈菡看他那副表情,故意凑过去亲他,玄烨吓得赶紧往后一躲! 这可叫沈菡抓着了把柄,立马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哦,你嫌弃我!” 玄烨才不上当:“朕中午打算叫个蒜泥白肉尝尝,你要是不嫌弃,咱们等会儿好好亲。” 沈菡赶紧往后一退,双手在胸前打了个叉叉:“NO!” 玄烨看她爱娇活泼的样子,心里别提多喜欢了,笑着追过去撵她:“你埋汰别人就行,别人埋汰你就不行?” 沈菡转身撒腿就跑:“那当然。” 只能我欺负你! …… 两人在榻上厮闹了一阵,玄烨用手指卷缠着沈菡的头发把玩,两人聊起这几日各自的生活。 玄烨那边儿没什么,无非是朝政上的一些琐事,骂骂这个大臣尸位素餐,那个大臣生活奢靡,今儿又叫哪个蠢货气着了,明儿看谁折子写的不错,是个人才。 “胤禛在河务这块儿是真下功夫了,交上来的折子写得头头是道,一看就是用心钻研过得。”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带着一股子骄傲和满意:“他还说折子里有好几条是胤祥想的,没想到他小小年纪,还挺有想法。” 胤禛道五弟、六弟也都大了,明年成婚后就要上朝。还有七弟和八弟,年纪也差不多了,只闷在学堂里死读书,到时候一进朝堂恐怕扎手,不如先随着兄长们看一看学一学,提前做个准备。 胤禛没说自己带着他们办差的话,这么多弟弟,都跟着他显然是不合适的。 只是除了老九、老十、老十一还小,剩下的弟弟也确实到了在学堂坐不住的年纪,满心都是对外面男人世界的向往。 皇子怎么安排这种敏感的事,上面的三个阿哥都不敢提,也就是胤禛和玄烨说话没什么顾忌,看着弟弟们着急,直接就给说出来了。 沈菡回忆了一下,其实五六七八这几个阿哥年纪隔着很近,胤祐生在十九年,胤禩生在二十年,论虚岁今年一个十六,一个十五,放在古代都是可以当成男人看待的年纪了。 原本这次给他们俩指婚也可以,但出了之前的事情,合适的秀女是真没了。 不过大挑结束后还有小选,这次玄烨给五阿哥到八阿哥都指了妾侍,这几个阿哥和上面的大阿哥隔得远,关系也不是很亲近,对嫡长子和庶长子的问题也没有前面几个哥哥那么纠结,得了人,很痛快的把妾侍给接进来了。 沈菡自然不会干涉这些。这次回园子,几个阿哥都带了妾侍进来,她照旧让李玉把领份例的对牌送过去,安排好她们的衣食住行,让嬷嬷过去给几个姑娘说说园子里的一些规矩就完了。 其实沈菡觉得看玄烨给他们四个人都指侧室的安排,大约原本就打着让这四个都开始办差的主意。 玄烨点头:“是,朕原本就想好了,明年出征把老大到老八都带上,只留太子在京里看家。” “都去?” 沈菡有点儿担心,这几个年纪这么小,能行吗?刀剑无眼啊! “又不用他们上阵杀敌,这是个难得的机会,随军历练一番,对他们的性情有好处。朕这次是一定要剿灭噶尔丹的,蒙古靖平后,再想有这种立军功的机会可就难了。” 他这是还想着带儿子们刷刷功劳,否则单靠在朝堂当差,什么时候能把封爵位的功劳攒起来。 行吧,这些都是国事,自然是听他的安排。 玄烨说完,就该沈菡了。 沈菡歪头想想:“我每日理完事,在家吃喝玩乐带孩子,还真是没什么大事可说。” 畅春园的事务无非就那些。 桃林里的桃树上个冬天受了寒气,死了十数棵,今年得移栽一些新的。 西边儿的竹林今年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竹笋冒头的量比往年少了许多。 管竹林的太监首领战战兢兢地过来请罪,沈菡让他不要急,仔细找找原因,实在不行把地挖开看看,是不是里面有虫子?——她也不懂这些。 鱼池湖道都整修完了,奉宸院又买了好些新品种,漂亮得紧。 “小十一现在是一点儿也不爱在屋子里待着,整日满园子霍霍。这两天又迷上了喂鱼,天天去,绕着湖道能转悠上一天。” 花花和朵朵也对这鱼热情得很,跟在小十一身后扒拉湖里的鱼。它俩又不缺吃的,连鲟鳇鱼都吃过了,对湖里这好看不好吃的鱼半点儿不馋,就是要作弄人家,看着鱼儿被它俩吓跑,开心得大尾巴弯起小勾勾。 这三个配合得还挺好,小十一往里扔鱼食把鱼引过来,那俩就上去吓唬,看到鱼吓得一哄而散,小十一高兴地拍巴掌。 玄烨听得高兴:“喜欢就叫他们玩吧,只是得叫跟着他们的人看护好了,别掉水里去。” 这个倒是可以放心,小十一出去玩身后跟着一大群,谁也不敢叫他离了眼睛。 “只苦了那养鱼的太监们,每回这三个把鱼霍霍完,河道和鱼池里都得一团乱。” 这些鱼平日都是定时定量,算是科学喂养的,小十一这随便加餐,太监们当然不能拦,只能等阿哥玩够了再把鱼食捞出来,清理干净——不然鱼死了一条,那都是他们的责任。 沈菡听说后觉得这些人也是不容易,给管金鱼的太监们每人赏了一攒盒点心——都是他们往日吃不着的上等点心。 小太监们吃了娘娘给的点心甜甜嘴,对每天泡在水里干活的事也不抱怨了,原本见着十一阿哥过来就很殷勤,这下更要把小阿哥给当祖宗供起来了。 说着闲话,最后说起了新嫁进来的太子妃,沈菡把请安的事情说了:“总算是说开了,明儿我要在床上窝到九点再起来。” 玄烨听完却是眉头一皱,不过看她没往心里去,想想也就不提了。 太子妃年纪还小,处事不够圆滑周到也是难免,也许以后多经些历练就好了。 再想想,为人谨慎,在宫里也算是一个优点吧。 太子妃确实极谨慎,请安一事作罢了,但给帝后二人尽孝这事儿却不能省。所以太子妃转头又想了个主意,每天往清溪书屋进菜。 进菜赏菜,这也是宫里用膳的一个习俗。 皇帝每到用膳的时候,要是看着哪道菜好了,或是想起什么人了,经常会指明把这个赏给谁,那个送去给谁谁谁。 以前沈菡刚受宠那会儿,就经常能接着昭仁殿送来的赏菜。 这是皇帝对底下人表示看重、宠爱的一种常规手段,能接着赏菜的无不以此为荣。 进菜自然就是下面人给皇上送菜,这个一般发生在后宫。 每到皇帝用膳的时候,某某主位小厨房做了道什么新鲜的,送来给皇帝尝一尝,说明主位心里念着皇上呢。 说白了,算是一种争宠的手段。 再就是阿哥和公主,也会往上进菜。特别是公主们,太朴轩距离清溪书屋不远,公主们晚上用膳经常会给帝后二人送菜,表表孝心。 听玄烨说他中午在前面吃的时候有时候也有阿哥会进,但少一些。 清溪书屋开始天天隔三差五就能接到无逸斋那边的进菜。 这个沈菡就不好多说什么了,这也都是太子的孝心。就连玄烨,虽然面上不说,但心里估计对太子妃这一举动也是满意的。 太子妃做为皇家儿媳,一进门就能专心为长辈尽孝,牢记夫妻一体的道理,帮太子维护名声,这很符合玄烨心里对‘太子妃’一职的要求。 进菜这样的方式也很合适,既表了孝心,全了名声,又不会打扰长辈,显得太过张扬。 玄烨看着桌上这几道菜,虽说不合他们两口子的口味,但这份心意是好的。 他点点头,随口吩咐顾问行:“把库里去年新进的那对紫玉如意给太子妃送去,就说是朕与皇后两人赏的。” “是。” 无逸斋。 太子妃嫁进来才没多久,这么快就得了万岁和娘娘赏的如意,这说明帝后对太子妃很满意啊! 太子妃身边的人与有荣焉,整个无逸斋的宫人也都对太子妃高看一眼。 毕竟太子妃和太子同为一体,帝后对太子妃满意,自然也是对太子满意。 胤礽拿起这对颜色澄净的紫玉如意看了看,满意地放回锦盒中:“这是去年江宁织造进给汗阿玛的年礼,价值不菲,你好好收着吧。” 太子妃恭敬地接过来:“是,妾身一定小心谨慎收好。” 瓜尔佳氏嫁进来之后的行事,胤礽这些日子也都看在眼里。总的来说,他对这个太子妃还算满意。 她虽然性格不够温婉,有自己的主意,但这主意都是在为他打算,替他着想,所以胤礽思量过后,觉得瓜尔佳氏这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嫡福晋不是侍妾,太子妃又是未来的国母,性子正该刚强一些,才能撑起这个位置。 胤礽想起自己小时候对当今皇后的印象,那时的‘德妃母’看起来只是一个温婉甜美的女子。 但现在再看当今皇后,在园子里说一不二,处事井井有条,打理宫务,照顾皇嗣,与内外命妇应酬交际,半点都不用汗阿玛费心。 可见在汗阿玛的心中,皇后就应该有这般能力,所以他才把‘德妃母’培养成了现在这般。 这一夜,太子自然是留在了太子妃这边休息。 清晨送走太子,太子妃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太子妃的奶嬷嬷也知道主子自从嫁进来,就没有一天敢放松心神的,如今得了帝后的赏赐,太子爷看起来也挺满意,这头一关才算过去了。 嬷嬷想了想,又提起一件事:“大福晋那边?” 帝后和太子爷满意,大福晋和大阿哥可就不见的满意了,最好还是想办法解释一下。 太子妃捏了捏眉心:“嬷嬷说的是,给大嫂送张帖子。”她也该过去拜访一二。 胤褆当然不满意! “这老二的媳妇和老二一样,净会给人添堵!” 原本他媳妇和皇后之间好好的,也没人说他们夫妻二人不孝什么的。结果太子妃这一嫁进来,竟活生生把他们给比成了不孝,这怎能叫人不生气? 嘉慧最近也被这事儿弄得烦不胜烦。 太子妃搞这么一出,算是彻底把她架在一个尴尬的处境里了。 要是她不想办法表孝心,那就成了不孝,要是也跟着太子妃学,那就成了东施效颦,故意与太子妃争锋,在外人眼里一样心不诚。 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胤褆听说太子妃明天要过来‘探望侄女’,气道:“探什么探?她就是来,你也不用给她好脸色。” 嘉慧:“……” 哎,怎么能不给人家好脸色,人家是正经的太子妃啊,真是愁人。 这妯娌两个之间的事沈菡也多少知道一点儿——她这里也开始收到大福晋的进献了。 针线、吃食、给小十一的玩具、大福晋甚至还亲手给花花朵朵做了两个小项圈,很可爱,很精致。 不过沈菡一贯觉得猫咪是不爱穿衣服的,所以只是看了看就叫人收起来了。 紫裳拿出花花和朵朵专属的小箱子,一边收东西一边道:“奴婢看大福晋和太子妃是不是?”有点儿杠起来的意思? 是啊,可不就是有点妯娌相争的意思了。 沈菡揉了揉额头,果然人一多,抬脚动腿都是事,以往只有她自己的时候园子是多么清净。 想起马上要嫁进来的三福晋、四福晋,以后要嫁进来的五六七八九十福晋…… 啊!好头疼。 大福晋和太子妃这个事很不好解决。 沈菡看得出来,太子妃并不是故意要和大福晋相争才如此行事的,完全就是因为二人的身份不一样。 大福晋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福晋,她的生活重心主要在后院里,没人会整天盯着她一个内宅妇人都在做什么。 她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故意搞出一些残害皇嗣之类的恶事,那就没人会指摘她。何况她本身做为庶长媳,行事低调一些反而更好。 但现在偏偏空降了一个‘卷王’太子妃。 太子妃这个位置本身就是带有政治意义的。 瓜尔佳氏担了这个名分,就不能无为而治,必须‘有所作为’才能令所有人满意,所以她也不能因为顾忌大福晋,就缩回后宅去。 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大福晋是太子妃的弟妹,那么太子妃做为长嫂,还是未来国母,行事高调一些,对弟妹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她仍然可以默默无闻待在后宅里。 偏偏,大福晋才是这个长嫂。 实验组与对照组啊…… 大福晋现在也不得不体会大阿哥从小的尴尬了。 沈菡想来想去,都觉得这对大福晋和太子妃来说,根本就是个无解的问题。 太子妃是必须努力做到令皇上太子以及朝臣满意的,而大福晋要是跟着做,那就成了和太子妃打擂台,不跟着做,就会被对比议论,简直不能更惨。 沈菡犯愁地和玄烨嘀咕一通,倒在他的怀里仰天长叹:“怎么办啊?做婆婆好麻烦呀!” 她既不能和太子妃说“你别卷了,在屋里待着就行”,也不能和大福晋说“她卷她的,你看着不用管”。 玄烨原本回来后看她愁眉苦脸的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就是这么点小事:“这都是她们小辈自己的事,她们尽孝心,你只管高坐接着就行了,剩下的让她们自己解决。这点小事哪里还用得着你这个皇后操心。” 他觉得菡菡可能是这段时间太闲了,没事干太无聊,才会在意这些小事。 “老三和老四的婚礼就在眼前了,我看你还不如操心操心这个。” 沈菡闷头想了想:“嗯……” 其实她本心里还是希望一家人都能和和气气的,不要闹矛盾,希望畅春园能一直保持稳缓平和的环境,这样她生活才舒服。 不过玄烨说得也有道理,晚辈之间的问题,应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学着解决。她是长辈,只要看着别出大事就行了,胡乱干涉只会起反作用。 “你说得对。” 她还是先观望一下,交给两个年轻人自己去磨合吧,要是最后实在解决不好……到时候再说。 第269章 福晋 太子妃进门之后紧接着就是胤祉和胤禛的婚礼, 内务府已经将诸事都安排好了。 车马、仪仗、流程中要用的所有礼服,常服,喜服, 宫中赏给福晋的嫁妆,给福晋娘家的赏赐,宫外要开的宴会,宫里要开的婚宴, 当天要燃放的烟火,福晋进门的喜轿, 各个宫殿要挂的灯烛,新婚之夜的合卺宴…… 桩桩件件都是沈菡亲自核对验看的, 务必要让两人的婚礼圆满成功, 不留遗憾。 毕竟胤祉和胤禛可是等了这好多年, 才终于把福晋娶进门的。 沈菡虽然没刻意打听, 但一些明面上的事情在那摆着——胤祉和胤禛都没有在婚前生下庶长子, 连个怀的都没有。 她不知道这两人是不是都不约而同地没有去碰侍妾,但从这件事上,她隐约感觉到了, 大阿哥和太子之间从小复杂纠葛的关系, 确实给这两个年龄相近的弟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就像大阿哥自己, 大福晋至今没有诞下阿哥,他却依然宠爱着福晋, 看起来也是打定了‘长子必要嫡出’的主意了。 虽然胤祉和胤禛的婚礼规模不比太子,但玄烨和沈菡并没有厚此薄比,在婚礼当天也都专门回了紫禁城, 为两个孩子举行仪式,然后第二天再赶回畅春园。 三福晋是个十分文静的姑娘, 笑起来腼腆羞涩。沈菡和她不很熟,因为这姑娘以前来畅春园玩的时候话也不多,是个很低调的姑娘。 至于胤祉,沈菡一见他眉梢眼角带着的笑意,就知道他心里对福晋应当是很满意的。 沈菡嘱咐他:“这边儿流程走完了,记得领着媳妇回宫给你额娘瞧一瞧,陪你额娘说说话。别嫌麻烦,你额娘盼今天不知道盼了多久,现在肯定正等着你回去呢。” 胤祉心里一酸,明白皇额娘的意思——额娘早年还生过三个阿哥,尽数都夭折了,他从小到大,额娘就没有一日不害怕他生病的。 “是,皇额娘,我明天就带福晋回去。” 董鄂氏其实是个内秀型的姑娘,话不多说,但心里明白,人也有分寸,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从前进畅春园的时候,她就觉得主子娘娘待她很亲近,私底下甚至比太子妃还要亲近一些。 只是那时她不明内情,不敢随意接话,怕会错了意,给家里或是三阿哥惹麻烦。 现在真正直面皇后和三阿哥相处,她才发现原来皇后和三阿哥的关系竟然这样好,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庶子与嫡母。 董鄂氏心中思忖片刻,在回去的路上试探着问三阿哥:“爷,我瞧着皇额娘待你十分亲近……” “嗯,额娘和皇额娘关系一直很好,我与老四排行又近,小时候经常去皇额娘宫里玩,这些年受了皇额娘许多照拂。” 胤祉是个直率爽朗的性格,说话从不爱藏着掖着,又正是新婚,对貌美的三福晋正是最满意的时候,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董鄂氏静静听三阿哥说他小时候与四阿哥在永和宫的趣事,面上浅笑着回应。 原来三爷和皇后系关系真的这么好…… 这倒是真的出乎她们家的意料了。 看来往后她也该多来皇后这里走动,不要生疏了,免得叫皇后误会三爷。 忙过老三的婚事,沈菡终于要给亲儿子娶媳妇儿了! 这种感觉与之前几个阿哥结婚时候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沈菡摸着心口和玄烨道:“说不上来,就是心里怪怪的、酸酸的……” 这种感觉百味杂陈,又是喜悦,又是惆怅,数年的回忆涌上心头,叫人感慨万千。 沈菡想起当年自己在怀上胤禛之前就开始百般盘算,生怕孩子被别人抢走。 怀上他之后,更是不知遭了多少罪。 孕吐到几乎全程闻不得一点儿饭菜味,肚子大了之后夜夜睡不好觉。 耻骨痛,韧带痛,盆底肌撕裂般地疼痛,漏尿、喘不上气,夜里不停地翻身起夜。孕后期每走一步路都像是小美人鱼在跳舞,托着肚子都止不住大腿根的巨痛。 手脚肿的像个发面馒头,一按一个坑坑,生完后脚直接大了一码,从前的鞋都穿不上了。 更别提撕心裂肺的产程,孩子出生后日日夜夜的哺乳、脱发、抽筋。 在沈菡成为母亲之后,她才真正的理解了‘为母不易’这句话。 可惜,她再也不能去亲一亲、抱一抱她的生身之母,只能将满腔爱意倾注到孩子身上。 看着胤禛从只知道吃吃睡睡、哭哭闹闹,万事不懂的小婴儿,学会认娘,学会笑,学会翻身,学会坐、学会叫阿玛额娘。 为他每一次的生病焦心,为他每一次的进步喜悦。哪怕只是学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新东西,都会叫做父母的开心不已。 看着他一点点站起来、走起来,慢慢跑远…… 沈菡埋头在玄烨的怀里泪流满面:“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好想哭……” 为这个曾经在她怀中嗷嗷待哺的孩子,终于将要拥有自己的家庭。 玄烨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温柔道:“嗯,哭吧……” 从此以后,他们这里,真的就只是‘父母的家’了。 …… 胤禛的婚礼规模自然是比不上太子的,不过他们母子都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只要过程是和和美美的就好。 紫禁城热闹了一整天,胤禛在阿哥所的院子被里里外外装饰一新。 外院里,兄弟们拉着胤禛不住地灌酒,说什么都不肯放他走——四哥(弟)平时那么板正克制,难得有个机会看他出丑,一定不能放过他! 胤禛知道大家就是图个热闹,不愿意扫兄弟们的兴致,来者不拒。 最后还是胤祥和胤祐看四哥面色通红,整个人都开始犯迷糊了,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开始给四哥拦酒和挡酒。 吵吵嚷嚷又热闹了大半宿,胤禛这才得以从众人的围攻下脱身出来,回到新房。 宁楚格已经坐在床榻上等了一晚上,不敢吃不敢喝,也不敢随意走动、说话。 见四阿哥摇摇晃晃满身酒气地推开门走进来,宁楚格吓了一跳,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心里犹豫该不该上前。 喜妈妈还在一旁看着,她这样主动上前会不会不够规矩?可是不上前伺候四爷,会不会不够贤惠? 教养嬷嬷说规矩说得没有那么详细,宁楚格又过度紧张,站在原地踟蹰不前。 还好胤禛只是看着昏沉——其实他是个隐藏的‘海量’,这会儿见福晋绞着帕子站在不远处看着他,放缓声音安慰道:“没事,我缓一会儿就好了。” 宁楚格犹豫了这片刻,到底还是拿定了主意,红着脸上前扶住胤禛,小声道:“爷,我扶你……” 胤禛有点儿惊讶,心里也有点高兴,不过面上不显:“好。” 苏培盛在外头早就备好了醒酒茶和热水,这会儿见爷回来了,就要使人往里抬水。 宁楚格看着准备进来的一串太监——都是男人的样子,十分不自在。 胤禛察觉了,抬手止住苏培盛:“送到偏殿去吧。” 说完回头对宁楚格说了声:“你累这一天是不是还没用膳?” 额娘之前嘱咐他来着,说是新娘子今天一天不给吃饭。 见宁楚格点头,胤禛对一旁的喜妈妈道:“去给福晋取些膳点来。” “我去偏殿洗漱,正好你也用些餐饭,我去

相关推荐: 绝对占有(H)   天下男修皆炉鼎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云翻雨覆   吃檸 (1v1)   突然暧昧到太后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数风流人物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