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斗罗:开局签到至尊骨被夺 > 第126章

第126章

块儿当差,老这么假客气可不行。 兄弟里也就老八跟谁都关系好,胤祥一听说是老八跟他一块儿,心里接着就高兴了——他就指着老八来当这个润滑剂了。 胤禛在旁边说胤祥:“你沉着点儿,他都快叫你锢地上去了。” 一场道谢无疾而终。 …… 良妃一听说跟着太子办差还有六阿哥,心里松了一口气:“既然你是和六阿哥一道办差,那平日你该跟六阿哥多亲近亲近。” 就算她不懂朝政,但只要想想当年她的亲弟弟是怎么被继母磋磨的,阿玛是如何视而不见,看着他们姐弟跟个奴才一样在家里挣扎的,她就一万个不看好太子的未来。 要不是她被选中侍奉皇上,又生下了八阿哥,她弟弟可能早就死在家里了。 男人的心是最硬的,有了新欢和后来的儿子,前头的儿子就不值钱了。 在良妃看来,以皇上如今待皇后的情谊,难道他心里真的不想把太子之位给皇后的儿子吗? 她不信。 所以她一万个不想儿子和太子亲近。 良妃想了想:“你原本就和四阿哥交好,往后也不要疏远了,六阿哥比你大,你凡事多听听他的意见,他做什么,你跟着做就是了,千万不要和六阿哥逆着来。” 这样最安全,不管将来是太子还是四阿哥上位,胤禩都不用怕了。 胤禩听明白了,不过……其实这里面的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但他也知道,额娘万事不懂,这么说都是为他好。 他温顺地应下了:“额娘,我明白的,您放心吧。” 钟粹宫里,同样晋升了主位的瑾嫔和慎嫔也在抓紧难得的相聚机会,和女儿说话。 比起八阿哥母子还有些‘站队’的担忧,公主母女之间就单纯的多了,她们不需要考虑这些,只单纯为了晋升高兴就行了。 瑾贵人张氏早已不见了早年柔美姣好的面貌,两鬓都有些白发了,见乌云珠盯着她的鬓发看,张氏赶紧抿了抿两侧的头发盖了盖:“这几天有点儿忙,忘了染……” 她怕女儿看了伤心。 乌云珠攥了攥拳,面上没露出来:“嗯,回头我帮您染染。” 她扶着额娘到榻上坐下:“长春宫那边我过去看了,虽说现在是旧了点,但修整起来也快,我看皇额娘的意思,大概是想叫您和良妃母、慎嫔母年前就搬过去。” “是啊,你荣妃母和我们说了。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搬的这样着急,其实这些年我住在钟粹宫里都习惯了。” 荣妃脾气温和,她和慎嫔又都有公主,公主还在畅春园伴驾,她们住在这里其实也吃不着什么委屈。 这一说要搬了,还真有些怪舍不得的。 乌云珠倒是约莫猜到了一点儿,听说前朝那边仿佛是出了什么事,也不知是不是和这事儿有关系。 张氏也不过随口一说,主子娘娘的旨意不是她能置喙的。 “最近怎么样,在园子里还好吗?” 乌云珠点头:“挺好的,三位嫂子嫁进来,园子里更热闹了些。皇额娘这几年越发不爱在屋子里待了,经常带着我们出去玩。” 她和额娘说话,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只拣着好的说——实际上也确实没有什么不好的。 要说唯一不好的…… 张氏叹了一句:“要是能一辈子这么着该有多好……哪怕不在我身边,但至少隔三差五的我也能见着你,知道你好不好,咱们母女还有机会说说话。” 但乌云珠今年都已经二十二岁了,皇上虽然至今没有下旨,但想也知道,再留下去,对乌云珠也不好,最远也就是这两年了。 张氏只说了这一句,再不敢说下去了,这事儿她都不敢想,想想都能从骨头缝里往外泛疼。 乌云珠拿着帕子默默给额娘擦眼泪,没有说话。 …… 承乾宫里。 沈菡忙活了一整天,终于把宫里积攒下的事情都给忙活完了,归心似箭地带着八阿哥和三公主、四公主回了畅春园。 一进门小十一就跟一阵小旋风一样,火急火燎地跑出来,‘砰’地一下撞到沈菡的腿上抱住她:“额娘,你去哪里了?!我又好几天没有见到你。” 沈菡赶紧把小十一抱起来哄,玄烨从屋里出来:“回来了?” 沈菡牵着孩子往屋里走:“怎么没去前面?” “想着你差不多该回来了,等会儿再过去。” 沈菡本想和玄烨说点儿正经事,奈何小十一想额娘了,攒了一肚子话要和额娘说。 “后院里姐姐养的那只兔兔病了,不吃菜菜,太医过来看,说兔兔寿命到了。” 小十一有点儿伤心:“兔兔快要没有了。” 沈菡万万没想到自己走了几天,家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这只兔子可是陪了雅利奇和小十一好几年的,沈菡偶尔无聊还溜达过去喂两片菜叶子,花花朵朵路过的时候也会随手撩拨它一下,胤禛和胤祥都喂过。 虽然兔子感情没有那么丰沛,但它也认得脚步声,听见自己人过去,会主动凑上来,后院给它自己单圈出了一块地方,这一养就是好多年。 哎,要是就这么没了,多叫人伤心啊。 这下母子两个都有点儿难过了。 玄烨:“……”那就是一只兔子,要不是雅利奇当年心血来潮,早吃了。 算了。 玄烨安慰眼前这一大一小,兔子这个东西寿命本来就不长,这只能活到这会儿已经很不错了,也算是喜丧了。 沈菡:“……”你这说了还不如不说呢。 玄烨对小十一道:“回头阿玛再让人去给你寻只好的来。“ 小十一摇头:“那也不是这一个了。” 一家三口闲扯了半天,直到小十一终于和额娘倾诉完了离别之情,撒丫子出去玩了,沈菡才终于有空把这几天宫里的事情和玄烨说一说。 玄烨摇头:“你也是,又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她们不会干叫她们自己想办法学,一天学不会就学一年,一年学不会十年还能学不会,你何苦又受累安排这些。” 沈菡躺倒在榻上伸个懒腰:“这有什么累不累,不过是吩咐内务府一声,又不用我亲自做什么。” 虽说良妃等人在新年大宴上也不是主角,但关乎大局,沈菡还是习惯保证万无一失,别的方面她管不着,后宫方面是绝不能出问题的。 腊月二十五,朝廷正式‘封笔’、‘封玺’,新年假期到了。各个衙门从今天开始停止办公,一直到正月初一才重新开笔、开玺。① 不过开笔也不是说就要上班了,严格来讲,清宫的春节,从除夕‘请神’开始算,到初五‘送神’才算结束,所以两项规矩叠加,皇帝上朝听政、市井中大街小巷的店铺开始营业以及皇子阿哥们重新开课一般都是从正月初六起算的。① ——假期制度还算是比较人性化。 今年过年的场面果然和沈菡预想中的一样,十分隆重。 正月初一,天色未明,寒意沁人。 钟粹宫里,良妃和瑾嫔、慎嫔三人却已经早早地更衣梳洗完毕,在侧殿里等候着正殿里的荣妃。 ——长春宫赶在年前修缮完毕,她们三个已经搬进去了,不过头一次以主位的身份露面,三人都紧张不已,只能跟着荣妃装胆。 三人起床后都没敢用膳,怕等会儿拜年的时候内急误事,这会儿瞧着外头黑蒙蒙的天,肚子都有点儿害饿了。 慎嫔小声问良妃:“往年也没有这样的规矩,也不知今年是为了什么,八阿哥在衙门里办差,姐姐可曾听说了什么?” 良妃也小声道:“我知道的也不详细,只是恍惚听了一耳朵,好像说是万岁爷要出去打仗了……” 打仗?打仗为什么要把新年拜年的规矩改了呢? 往年宫嫔们都是早上起来到坤宁宫去给皇后拜年,屋子里暖暖和和的,行完大礼,主位们陪着皇后说几句闲话,走完流程大家就能撤了。有时候结束得早,回来还能补个觉。 今年皇上却突然下旨,在正月初一开笔、开玺、祭天、祭神的仪式之后又加了一项——朝贺大礼。 文武百官要提前到午门前恭候,之后在引导太监的带领下,按品级进入太和殿广场,向皇上行三跪九叩大礼,给皇上拜年。 加就加吧,原本也没有后宫什么事。但皇上跟着又说了,皇后与朕同为一体,朕受百官朝贺,皇后身为国母,也应当在新年当日接受内外命妇的集体朝贺。 皇上说这一句话简单,但随之而来的场面可就大了。 光是京城的官员和命妇,这得有多少人啊? 要想在皇上和皇后到来之前把两只队伍都排好,整整齐齐地见大领导,这队伍得从凌晨开始排。 荣妃终于整装完毕,脚步匆匆地过来侧殿:“让你们久等了,咱们快走吧。” 皇后把这三个交给她了,她就得负责把人带好。 “等会儿你们都跟着我,不用紧张,引导太监会把队伍排好,带着咱们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早前嬷嬷说的规矩还记着吧?今儿和往年咱们给主子娘娘请安的规矩不一样,千万记着到时候别行错了礼。” 三人连忙点头,表示她们都记得牢牢的,私下里也都练过的。 “嗯,要是到时候忘了,就看看旁边人是怎么做的……” 承乾宫中。 等着被众人拜年的‘大领导’沈菡也没有旁人想得那么悠闲,一样是火烧屁股般忙里忙外。 因为玄烨子时就要举行开笔仪式,所以这一晚上大家干脆就没怎么睡。晚上七点躺下,眯了不到四个小时,就要起床准备,整个承乾宫的灯渐次点起来。 沈菡自己都没顾得上梳洗,得先照顾小十一这边儿——别人管不听他。 小十一才刚睡了几个小时就被奶娘从被窝儿里挖出来,脾气大得很,看到额娘过来,满脸不高兴地扑额娘:“额娘,要睡觉。” “嗯嗯嗯,你乖啊,今天是有正事,等回来咱们再睡。” 小十一也得换上他的小朝冠和小朝服,沉甸甸的衣裳和帽子,外面还要裹上斗篷,小十一刚穿上还能摸着新衣裳新鲜一会儿,但没两三分钟就被压得受不了了,闹着要脱下来:“好难受啊额娘,太沉了!” 沈菡一开始还是心疼儿子的,但眼看时间不够用了,他还在这儿闹腾,情绪就烦躁起来了。 旁边收拾好了的玄烨往这一看,就见菡菡一张大黑脸,显然是耐心即将告罄。 他预感儿子再闹下去可能马上就要挨揍了,赶紧走过来把小十一牵走:“咳,那什么,朕带他过去就行了,你快忙你自己的事吧。” 说完还轻轻掐了儿子一把——真是不会看眼色。 小十一抬头,看到额娘冷飕飕的目光:“……” 屋里安静了,孩子也乖顺了,沈菡的火气略略降下来一点,蹲下给小十一整整蹦跶乱了的衣襟帽子:“行了,跟着你阿玛走吧。” 又起身嘱咐玄烨:“外头怪冷的,不要叫他在外面站着。” 去了太和殿广场,所有人都得先排队,等整个队列方阵安排的一丝不苟了,皇上才会进入大殿,接受百官宗亲的朝拜。 不过好在小十一是皇子,不用过去得那么早,等文武百官都站好后再过去就行了。 “放心吧,朕让他们收拾了屋子,老四和老六会看着他的。” 玄烨牵着孩子出门,临走嘱咐沈菡:“你那边没那么早,不要着急,吃点儿东西垫一垫,别饿着肚子过去。” “知道了。” 玄烨那边又要去开笔,又要去祭神祭天,各种礼仪,沈菡这边儿就简单多了,只需要按时辰到交泰殿接受朝贺就行了。 紫裳带着人把皇上和阿哥更衣的东西都收起来,又问沈菡要不要再睡会儿。 沈菡摆摆手:“叫人去看看,交泰殿那边儿安排的怎么样了。” 有资格进来朝贺的内外命妇加起来少说也得有个五六百人,交泰殿前的广场不比太和殿大,又是第一次搞这种新年朝贺,沈菡很担心效果不好,误了玄烨的事。 季纶接到吩咐赶紧带着人去看,好在交泰殿就在承乾宫边上,离得近,不多会儿就回来了。 沈菡叫了早膳正吃着,问季纶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季纶道交泰殿前现在虽然略有些凌乱嘈杂,但引导太监正在整队,看起来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工夫,请主子放心:“各家夫人进宫之前已经在午门排好了队伍,这会儿只是略微做些调整。” “嗯,知道了。”沈菡用完膳净手漱口,起身准备梳妆:“对了,再去公主和福晋们那里看一看,不要误了时辰。” “是。” 总的来说,第一次举行规模如此宏大的新年朝贺大典,略显忙乱在所难免。 不过好在引导典礼的太监们都是熟手,不至于生出什么乱子,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还是很震撼的。 太和殿前,寒风凛冽。 太子身着杏黄色朝服,站在整个四方阵列的最前方,自成一列。 身后紧邻的,是恭敬肃立的诸位皇子、王室宗亲、文武百官。 随着司仪官一声长喝:“跪——” 近千人齐刷刷跪倒在地,偌大的太和殿广场,只余衣摆摩擦的‘簌簌’之声。 胤礽在最后一次跪下时忍不住抬起头向前望去—— 高大雄伟的太和宝殿,金碧辉煌的丹陛龙座,明明近在咫尺,但隔着长长的汉白玉石阶,却又仿佛遥不可及。 他跪在这里,已经是距离皇座最近的一人,但当他跪倒在地,却连殿内皇上的一片衣角都难以窥见。 他感觉自己的心宛如被兜头浇下了一盆冷水,那些即将监国的喜悦、欣喜、激动,瞬间消失不见。 那座刚刚将要远离的沉重大山,仿佛又一次,重重得,压上了他的心头。 …… 太和殿前山呼万岁,交泰殿前也正在叩拜‘娘娘千岁’。 交泰殿的屋子小,相比起玄烨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只能听到声音,却什么都看不到,沈菡坐在交泰殿的凤座上,却能很清楚的看到院子里跪倒在地的众人。 玄烨后来问过沈菡,坐在上面往下看是个什么感觉,沈菡回忆了一下:“第一次的时候挺激动、挺兴奋的……” 她第一次面对这样被众人顶礼膜拜的场景是封后大典,就在她和玄烨新婚洞房过后的第二天。 说实话,那时候坐在这里往下看去,她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只一瞬间,她的手心和后背全是汗。 那种克制不住的兴奋、战栗、惶恐、忐忑……无数种复杂的情绪在心里交织,前世今生的各种记忆深刻的场景在眼前回旋,令她恍惚间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直到朝贺结束后很长时间,她整个人都熏熏然、飘飘然的。 但再往后每到年节大大小小的朝贺,千秋生辰,每日都能收到人们如山如海般的趋奉和恭维,时间长了人也就慢慢麻木了。 像现在这一次,规模比以往都要大,人数也要多得多。但沈菡坐在四门大敞的屋子里,心里想的却是这吹进来的风也太冷了,屋子里都冷成这样,外面得冷成什么样啊? 也不知道在前面行礼的小十一有没有穿斗篷,千万别在外头站久了冻着。 还有外头的雅丽奇,女孩子都不耐寒,也不知道她今天穿的靴子底厚不厚,等结束了回去要提醒她记得烫烫脚…… 玄烨听得十分无语:“你在上面坐着,心里就想着这些?” “那不然我还能想什么?” 沈菡觉得这很正常啊,人么,上到高位上,有那么点飘飘然是很正常的,但飘一飘开心一下就行了,还能整天在上面飘着不下来了。 该怎么过日子不还是得怎么过? 玄烨:“……” 行吧,你说得有理,你说得都对。 新年这一场隆重的朝贺,和之后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让朝臣宗亲都看明白了皇上亲征的决心——皇权巍巍,再无可以辩驳的余地。 群臣都闭上了嘴,没等出正月,玄烨就正式下令,以十万大军深入漠北,势要将噶尔丹一次剿杀! 第276章 君臣 此次行军共分三路。 其中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统领东三省兵士越兴安岭出克鲁伦河进击;西路则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统领陕西、甘肃的兵马, 从宁夏越过沙漠,沿瓮金河北上,以切断噶尔丹的后路。中路则为主力兵马, 由玄烨亲自率领,由京城出独石口,接着直扑克鲁伦河一线,与东西两路军协同夹击。① 皇子们也全部被分派了任务。 除了太子坐镇京师监国, 大阿哥胤褆直接担任前军统帅。 胤祉执掌镶红旗大营,胤禛执掌正红旗大营, 胤祺、胤祥、胤祐和胤禩,分别统领正黄旗、正白旗、镶黄旗和镶白旗大营, 参与军事决策。① 这一下子七个皇子都执掌了兵权…… 常泰气得跳脚:“皇上简直是!” 国有太子, 却叫其他皇子全掌了兵权, 这叫太子如何自处? 尤其是大阿哥! 皇上明知大阿哥与太子不睦, 夺嫡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却直接将其任命为前军统帅,这是生怕大阿哥手里的兵权还不够多吗? 索额图心里也很不舒服:“行了!这些话心里想想就行了,在外面可千万别露出来, 尤其是在御前!” 这次往征噶尔丹, 赫舍里家也被点了将。索额图此次与明珠一道, 都被委任随军参赞军务,常泰更是被提拔成了中路大军的前锋主将, 进入到最核心的火器营中。 只是,原本他做为正黄旗的都统,应该随同正黄旗出征, 但皇上却突然下旨,要常泰跟随四阿哥的队伍, 管领正红旗……① * “一等公赫舍里常泰……” 沈菡是最早从玄烨那里听说诸位阿哥随军安排的,跟从胤禛的有赫舍里常泰、都统齐世、原任尚书顾八代等人。① 沈菡对着这份名单思量,——太子的亲舅舅,之前被玄烨单独拎出来安了一分兵权的人。这么个人,放在胤禛的麾下? 她大约能明白玄烨对赫舍里家的盘算,放到胤禛的麾下,应该也是想要胤禛对其加以监视。毕竟玄烨军务繁忙,不可能一边打仗一边盯着赫舍里家。 只是,这么一来,若是真的有什么事,胤禛岂不成了那个首告赫舍里家的人? 这有些…… 沈菡不知该怎么说,她当然相信玄烨,她也明白正是因为玄烨对胤禛的信任格外不同,才把这个对任何人都不能声张、不能言说的任务交给他。 可原本玄烨这份盘算就很‘弄险’。 打仗不易,战场混乱,军营嘈杂,赫舍里家心里究竟是怎么打算的他们现在谁也不知道,玄烨的诸多猜测和防备也不能宣之于口,对外还要格外器重赫舍里家。 可万一真的有事……到时候乱局之中,究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敢说。 而胤禛如果接下这份任务,他将首当其冲,成为险境之中最危险的那一个。 玄烨明白菡菡在顾虑什么,这确实是个两难的决定。放在胤禛的麾下,不管出了什么事,他们父子之间沟通的效率都是最快的,但胤禛接下此事,也确实要面临一定的风险。 玄烨看她沉默:“不然……”就算了,他再想别的办法。 沈菡却突然道:“让胤禛自己决定吧。” 玄烨的话音顿住了,让他自己定? 沈菡看向玄烨:“他都二十岁了,自己要不要接这个差事,能不能办好这件差事,当然要由他自己来说。” 她是担心儿子,但也不能替他做决定。 胤禛是皇子,他以后想做、要做的事情多了去了,哪个不危险,哪个不困难,难道还能因为她这个当娘的担心儿子安危,就不叫他做了吗? “叫他自己定吧,我尊重他的意愿。” 玄烨右手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几下,片刻后道:“好,那就叫他自己定。” 胤禛大中午被阿玛和额娘从衙门里叫回来,还以为是什么紧急的大事,原来就是这个事。 胤禛没犹豫,直接道:“儿子没有异议,但凭阿玛吩咐。” 沈菡还想给他说一说这里面的干系,但胤禛其实都明白,而且他也很清楚,这件差事除了他,别人也接不了。 先不说别的,只说如果赫舍里家真的心怀不轨,在军中有所异动,别人发现了,告诉阿玛,阿玛肯定不能当即拿下赫舍里家,而是要先仔细验证此事的真伪,再做打算。 ——不然,万一有人想要构陷赫舍里家呢? 这一来一回,其中可以发生的意外就太多了。 但如果由胤禛盯着常泰,一旦发现异常,他自己就能当场决断。告诉玄烨,玄烨也能更迅速地作出反应,安全性和保密性都更好。 而且,胤禛认真道:“何况这事儿交给旁人,我也不能放心。” 如果赫舍里家真的有异心,首当其冲针对的对象一定是阿玛,他怎么放心把阿玛交给旁人?谁知道对方靠不靠谱? 万一对方疏忽大意呢? 胤禛觉得什么都比不上他自己来盯着最保险。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沈菡不再说了,玄烨伸手拍拍儿子宽阔的肩膀:“行,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 赫舍里家。 常泰被索额图说了一通,脸上的不忿收敛了一点,但内心仍旧愤懑不已。 之前皇上突然大力培养太子监国,又是联姻又是给兵权,他们还当皇上这是转性子了。 结果好么,这才高兴了几天呐! 他们家想要点儿兵权,折折腾腾了几十年,费尽心机才得了个拆出来的散兵杂将。 结果现在连七阿哥和八阿哥这样的毛头小子,都能不费吹灰之力的独领一旗,皇上这不是打脸是什么? 常泰:“我看皇上这就是成心要打太子和咱们家的脸!之前弄那个什么新年大贺我就看出来了。” 皇上就是怕自己不在京里,再叫太子夺了权,这才又是示威又是分兵权压制太子,还把他们家的人全都调到阵前去,生怕给太子留下一个自己人! “还把皇后又提起来唱那一出戏,我看就是专门针对太子妃的!“ 往年怎么不用新年朝贺?哦,太子妃刚一进门,就叫太子妃领着命妇跪在殿外对皇后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生怕自己走了,太子妃欺负皇后吗? 还是想叫皇后也效仿当年的孝庄文皇后出来监国,再压太子一头? 皇上这翻来覆去的心思,跟耍着人玩儿似的,何曾真的把太子放在眼里过? 太子有用的时候就把人拖出来用一用,没用了就扔到一旁,任由别人骑到头上来! 常泰气焰嚣张地在屋里蹦跶了一通,索额图的子侄在一旁听着,都没有说话。 直到常泰等人走了,关起门来只剩自家人,格尔芬才不悦地嘟囔了一句:“领了几个大头兵,这都快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想吆喝上自己府里吆喝去,跑这儿来耍什么威风。 索额图瞪了儿子一眼,不过也没开口斥责什么。 阿尔吉善看阿玛没有制止,也忍不住抱怨道:“我看太子还是更信公府……” 虽说他们家权势更大,但论血缘,也确实是那边公府更近。没事的时候看不出来,这一有什么事,太子待人这亲疏远近就显出来了——明显还是待常泰更亲近。 何况现在常泰掌了兵,更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连索额图都快不放在眼里了。 索额图还是没说话,褶皱的眼皮垂在眼球上,耷拉着面皮直勾勾盯着地板出神。 常泰怎么嚣张先不论,但有句话说得却很有道理。 ——皇上这翻来覆去耍着人玩的心思,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 二月底,大军出征的一应事宜终于筹备完毕,万事俱备。 玄烨为了平衡明党和索党的势力,在前方,命索额图和明珠各督一军,一同参赞军务。而在京城里,太子留下监国,负责辅佐协助的则是刚刚被调回来的川陕总督兼礼部尚书、明珠的铁杆儿佛伦,和户部尚书马齐。① 可谓是将平衡玩到了极致。 与此同时,除了沈菡手中那枚可以调动步军统领衙门的私印,玄烨又给了她一块牌子。 沈菡摸着这块其貌不扬,已经有些落色的铜牌,不明所以地看向玄烨:“这是?” “这是粘杆处的牌子。” 沈菡手一抖,差点儿把牌子给掉了——粘杆处??? 这个,这个…… 玄烨没过多解释什么,只说了这东西的用法,以及要用的时候需要找谁:“朕会嘱咐他们,京中如有异常,自然会有人来与你禀报。” 她平日在畅春园,看似掌控着园子的上上下下,消息灵通,但实际上,这些消息的主要来源还是他。 一旦他远离京师,胤禛和胤祥也都不在,她的消息来源就只剩了园子里的奴才,对朝廷和京师的动向将一无所知。 往年还罢了,前朝留下的都是他的心腹,真出了事也不会无视皇后。 但偏偏,这次留下的是太子。 在朝臣的眼中,皇后和太子,若真的起了冲突,连玄烨也不敢保证,朝臣会站在哪一边…… “这块牌子你留着,以备万一。” 沈菡右手的拇指摩挲着这块牌子上的纹路,半晌,轻轻应了一声:“嗯。” 她没有拒绝:“好。” 二月二十八日,中路大军正式开拔。 玄烨一身戎装立于马上,身后是裕亲王、恭亲王,以及统率八旗的诸位皇子。 年轻的阿哥们第一次登上战场,各个意气风发,干劲十足。 沈菡作为皇后,是唯一一个得以列席送行仪式的女眷——连太后都没有这份殊荣。 胤礽看着威风凛凛的一众兄弟,心里的滋味说不清道不明的,他带着文武百官向着玄烨的方向行大礼送行。 偌大的空地上,声势震天——“预祝万岁,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玄烨望向一旁正注视着他的沈菡,大庭广众之下,也无法再多说什么,只能对着她轻轻一点头。 两两相望,沈菡看一旁所有人都垂首跪着,绽开笑颜对着玄烨点了点头,顺带悄悄挥了挥手。 玄烨笑了一下,继而伸手一拽马头立住,对着身后送行的队列朗声道:“朕出征之后,尔等当全力辅佐皇太子,朝中一应部闻章奏,皆呈皇太子处置。”① 百官齐声应允:“臣等领旨。” 胤礽跪在阵列前,心潮澎湃。 “儿臣领命,预祝

相关推荐: 蔡姬传   凄子开发日志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取向狙击   吃檸 (1v1)   [快穿]那些女配们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致重峦(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