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综主FZ]恩奇都 > 第136章

第136章

事情说了一遍。 温言听后,无奈极了,送走了心腹,又派人去杜家打探,杜夫人有没有去曹家回话。 再耽搁下去,裴司指不定去求皇帝赐婚了,到时候,局面更加难堪。 婆子出门去打探了。 从杜家回来就禀告话,“杜夫人昨日回府的时候车轱辘坏了,撞了车,脚给崴了,这几日都没办法行走。” 温言一听,猜测肯定是有人暗中作乱,一个个都闲得发慌,不与大国师争,偏偏赖着她的事情。 眼看着她气得冷了脸色,婆子不知该不该退出去。 见状,银叶抓了一把铜板给她,“妈妈辛苦了,吃些茶去吧。” 婆子抓着铜板,行礼退了出去。银叶这才与主子说话,劝慰她:“耽误几日罢了,不会误了您的事儿。” 温言苦笑一声,“他是无孔不入。” “谁?”银叶没有听明白。 温言便不说了,依旧派人去杜家门口盯着,就等着杜夫人的脚早日好了。 媒人行动不便,事情就会耽搁下来。 温言在等,裴司在东宫授课。 下课后,太孙留裴司下来用晚膳。 恰逢皇帝来了,三人开了小宴。皇帝笑着询问太孙可有喜欢的人,若有,封为太孙妃。 太孙十二岁了,该定下太孙妃,准备几年,就该大婚。将来,那就是国母。 太孙下意识看向裴司,他拿捏不定皇帝的意思,裴司受意后,朝他摇首。 少傅表态,太孙心中多了些底气,说:“孙儿还小呢,您瞧,少傅还是孤身一人了,表叔父也是一人,孙儿不急的。” 表叔父指的是萧离危。两位大龄男儿还没成亲,太孙才十二岁,确实是早了些。 皇帝这才看向裴司,疑惑道:“少傅今年二十有一了吧?” 萧离危今年二十三岁了。 裴司颔首,说道:“回陛下,臣今年确实二十一岁了。” “定亲了吗?”皇帝询问。 裴司回答:“会陛下,没有定亲。” 皇帝笑了,“离危是惦记人家姑娘才耽误了自己,你呢?该成家了。” 裴司低头,缄默下来。 太孙笑了,话题从自己身上扯开,落得一身轻松。他接过话,说道:“少傅想必也是有喜欢的人。” “是吗?是谁,可要朕为你赐婚?”皇帝呵呵笑了起来,年岁大了,渐渐喜欢看些喜庆的事情。 裴司如今是东宫的人,太孙的左膀右臂,娶谁,与谁家联姻,皇帝也会关注。 裴司起身,同皇帝行礼,道:“陛下,臣与德安郡王一般,倾慕郑侯之女郑年华。” 皇帝:“……” 他看向太孙,同样,太孙也是震惊的模样,可见也是不知道的。皇帝皱眉,道:“朕记得,郑侯的女儿是在裴家长大的,是你叔父的女儿。” 言下之意是你二人身份不合适。 裴司闭上眼睛,吸了一口气,慢慢吐出,睁开眼睛,说道:“臣想恳求陛下赐婚。” “朕……”皇帝哑然了,随后给出答案:“朕给了郑年华婚嫁自由的旨意,自然不能随意赐婚,若她喜欢你,你喜欢她,你二人到御前,朕或可赐婚。” 之前,曹国舅也来跟前,请求给他小儿子和郑年华赐婚。 如今裴司又来说,一家有女,数家求。 他一个都不答应! 裴司轻轻笑了,没有失望,而是吐了一口气,皇帝说了此话,就不会给曹家赐婚了。 他不求赐婚,只求陛下别赐婚曹家。 这才是他的目的! 第442章 四百四十二 全家倒霉 皇帝拒绝了裴司,裴司默然接受。许是皇帝过意不去,继续说道:“皇后也与朕提过此事,朕并未答应皇后。朕既然给了郑年华旨意,就不会赐婚。婚嫁自由,你该去提亲,让她心甘情愿嫁给你。而不是赐婚来绑住她,不然,朕成了失信人。” 裴司笑起来:“臣谢陛下宽慰。” 太孙在旁,觉得奇怪,但没有说。 等皇帝走后,他才问少傅:“你不是要赐婚,你图什么?” “图陛下不给郑曹二家赐婚,陛下拒绝我,皇后再提赐婚,他就不会答应。”裴司抿唇笑了,“就算郑曹二家真的定亲了,陛下也不会赐婚。” 太孙不明,这一手是何意思? 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裴司喜欢东家。他询问少傅:“先生竟喜欢东家。” “喜欢,自小以为是妹妹,后来,发现他的身世,臣就无法将她当做妹妹了。”裴司说道,“殿下,她与臣,很重要。” 太孙叹气,道:“可孤瞧着,东家对你,是没有男女感情的。且你今日求赐婚,日后,你们就不是兄妹了。” 许是旁人还会以为他们是兄妹,可今日求赐婚,旁人就会骂他,觊觎自己的妹妹。 文臣们以为不耻,违背礼法规矩。 裴司的唇角抿得更紧,道:“臣不在乎。臣就是从闲言碎语中走出来的。是她一直陪着臣,她是第一个站在臣身边的人,那时父母都不愿理睬臣,觉得臣坏了裴家的名声。她一直养在舅家,养稳了才回到裴家。她那么小,看着我的时候,眼中没有害怕,也没有嫌弃,眸色澄澈,我在想,她为何不嫌弃我,不害怕我,我是一个怪物呀。” “如今我们走出来了,她却要与我分道扬镳。” 太孙恍惚,他见到的先生,都是冷厉沉稳的状元郎,殊不知,他还有心酸、爱而不得的一面。 太孙说:“我时常也会想起姐姐,可她死了。我想给她荣华富贵,给她最好的。少傅,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东家不喜欢你。她选择的归宿,你应该祝福才是。” 裴司猛地抬手,眼中闪过戾气,很快,又强行压制下,他点点头,“臣知道了。” 裴司没有再说,忽然间,自己和太孙之间,竖起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他从宫里回家了。 大夫人回来了,看到儿子近前,不自觉地轻咳一声,莫名心虚,说:“我今日去侯府了。” “儿子知道,儿子今日请陛下赐婚了。”裴司坦然地告诉母亲。 大夫人:“……” 她浑身都麻了,像是被雷劈了一般,浑身不得动弹,道:“你疯了。” “陛下没有答应,但他也说了,不会给十一赐婚。”裴司微微一笑,“母亲,就算郑曹两家成亲,我也不会罢休的。” “裴司,你要疯,自己去疯,别拉上十一。十一是倒了十八辈的血霉才碰上你吗?”大夫人被击得身子抖了起来,“你对得起十一吗?” 裴司很冷静,相比母亲的惶恐,他还笑了,“母亲,怕什么呢。” “我怕你毁了她。”大夫人怒吼。 裴司摇首,“母亲,你不怕我毁了我自己吗?” 大夫人嗤笑:“那也是你自己祸害,你毁了你自己,我就出家去,有十一在,我的日子不至于难过。” “是呀,母亲偏心,总是站在十一那边。可你看不到十一的心。”裴司叹气道。 大夫人捂着耳朵,不想听他的声音,也不想看到他的模样,“出去,我不想看到你。” “母亲保重。”裴司笑着退下。 大夫人触及他面上的笑容,吓得浑身都发麻了,他究竟要干什么? 她从来都不知道她的儿子竟然偏执成性,要为一个女人毁了所有人。 他要干什么? **** 杜夫人坐着轮椅,前往曹家,告诉曹夫人:“郑侯夫人答应了,您看,什么时候下聘?” 下聘就意味着两府定亲,告诉天下人,儿子要娶妻,女儿要嫁人了。 曹夫人笑了,“你辛苦了,腿这是怎么了,怎么还坐上轮椅了?” “那日从杜家回来,脚崴了,我也是想告诉您,要不您让旁人去做媒,我这脚坏了,没法走动。”杜夫人心虚道,她总觉得有什么玄乎,还是别掺和这门亲事了。 曹夫人听后,眼皮跳了起来,说道:“半路换媒人是不好的征兆,您别这样呀,您回去歇息两日,也不急呀。这门亲事成了,皇后娘娘也会高兴的。” 曹夫人搬出了皇后,杜夫人欲言又止,不能得罪皇后,她笑着又应下了。 但心里一直悬着。 她还是要去郑家一趟,商议哪日下聘,她又害怕了,上回从郑家出来就撞车。她提议道:“我这是不好走路了,要不您去郑家商议,也是可以的,不好一直不登门的,若不然,您就换一人。” 曹夫人一听,觉得也对,两家说好了,自然是儿女亲家,哪里能一直不见面。 “好,我记住了,你回去歇着吧。” 杜夫人总算松了口气,说了几句就离开曹家。 回去的路上,杜夫人心惊胆颤,就害怕再出事儿,好在一路平稳。 她回去后,拍着胸脯告诉儿媳,说道:“我还是觉得玄乎,郑曹两家的事情,别掺和了。” 杜少夫人不以为然,“哪里由您说得那么玄乎,不如儿媳去庙里烧香,去去霉气。” “行,那你出门要小心点。”杜夫人答应了,应该求一求菩萨,指不定就时来运转了。 杜少夫人隔日就出门了,诚心诚意地去求菩萨。 回来的时候,遇到匪寇,抢夺钱财,幸好裴家的护卫路过,及时赶走了匪寇。 有惊无险。 杜少夫人吓得瑟瑟发抖,回去后,扑到了婆母的怀中,“幸好有裴少傅家的护卫路过,若不然,我就见不得人了。” 她一面哭,一面说当时的情况。 杜夫人脚还疼着呢,心里越发狐疑了,杜家是招惹了什么霉运不成,竟然一而再地倒霉。 婆媳二人哭着,小厮跑来传话,道:“大公子出国子监摔了一跤,摔破了脑袋。” 婆媳二人皆是一惊。 第443章 四百四十三 温言定亲 杜家接连三人出事后,就给曹家送了话,不干了。 曹夫人听后,觉得不对劲,杜家的运气也太差了,她回来问丈夫,“你听说杜家的事情了吗?又是撞车、匪寇,走路都能摔破脑袋,你看看,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 “走路也是得罪人了吗?”曹国舅不以为意,“撞车是因为车夫不注意,车轱辘老化了,还有匪寇,不也是没事儿吗?” “可是杜夫人半路尥蹶子,不给我家做媒人了。”曹夫人急道。 曹国舅觉得她烦,尽是些婆婆妈妈的事情,不满道:“那就换一个,那么多儿女双全的夫人呢,何必盯着她一人。” 曹夫人叹气,在他肩上捶了下,“你懂什么,半路换媒是要倒霉的,对家里不好,你别胡乱说。游儿被人算计的事情,你还不明白吗?我开始后悔给儿子求娶郑二娘子了。” 曹国舅怔了怔,想起之前的事情,这么一联想,确实感觉不对劲。 “那怎么办?” “要不退了吧,我怕游儿会出事。”曹夫人心惊胆颤。 曹国舅剜了妻子一眼,“你怎么想的,你儿子会答应吗?你拿郑侯一家开玩笑吗?皇后也知道了,你这么一闹,打了多少人的脸呀。” “那我害怕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曹夫人拍着心口,“游儿单纯,我听说裴少傅请求陛下赐婚于他,也是想要郑二娘子。” “我知道,那又怎么样,郑二娘子婚嫁自由,陛下不会赐婚的,你儿子胜了,他可赢了京城最优秀的两个青年,你还有什么理由退婚。”曹国舅说着,舒心地叹了口气,“郑二娘子是什么样的性子,你我都清楚,是个好姑娘,作何要退亲。” “话虽如此,我还是害怕。接连出事,万一游儿……” “怕什么,回头我给他多安排两个会武功的小厮,你因为害怕旁人就不给儿子娶亲?你儿子明明赢了,你却畏手畏脚,像什么样子,没有媒人,就换一个德高望重的夫人。你们妇人头发长见识短,整天想东想西,害怕别人,怕到自己日子不过吗?游儿就是被你教得怕事,既然定亲,就让她二人多相处,你不晓得郑二娘子的见识,她见识多,可比你儿子厉害多了。” 曹国舅拍桌,“就这么说定了,别拿这些玄乎没有道理的事情与我说。” 曹夫人唉声叹气,她害怕呀。 **** 曹郑两家定亲的事情传出去后,第一个登门的顺阳郡王妃郑年韶。 “是不是家里人逼迫你了,我可以帮你的。”郑年韶忧心忡忡地看着堂妹。 温言轻笑一声:“没有,我自愿的。” “可你之前不愿意的。”郑年韶惊讶,“你怎么会愿意呢。” “那是我后来见到了曹游,他很不错呀。心地善良,举止文雅,长得也好看。”温言夸赞未来夫婿,“他只是想法简单了些,日后会改的。对了,你婚后生活怎么样,是不是如胶似漆?” 郑年韶轻轻地笑了,瞥她一眼,“哪有你说的这样好,不过还算顺心罢了。” 顺阳郡王无父母无兄弟,郑年韶上无公婆,下无妯娌,进门就是当家主母,自然是舒心。 “顺心就好了,如今你也算嫁得不错。”温言说道。 两人说了会闲话,郑年韶话风一拐,说道:“前些时日,大国师派人来找我。” 温言心一跳:“找你做什么?” “她不是帮了我吗?我欠她人情,她缺钱用,让我以钱答谢恩情。”郑年韶冷笑道,“原来不会无故帮我,我算是晓得了,她遍地撒网呢,人家起势,她得益。” 温言不得不佩服,“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她问你要多少钱?” “一万两。”郑年韶不高兴道。 “这么多,狮子大开口啊。”温言也被惊到了,这笔数字可不小了,平常人家也拿不出这个数字。 难怪她这么乐于助人,原是有利可图,她知晓哪些人会得势,故意去蹭一把,然后成了她的功劳,再借以要钱。 郑年韶抬手,轻抚鬓上的石榴簪子,道:“自然给了,能不给吗?万一给我穿小鞋呢,你也晓得,郡王就信这个。” 她这位夫婿与旁人不一样,神神秘秘,她不敢赌,就当是忍痛打发叫花子了。 两人各自唏嘘一阵,郑年韶再度说起曹家的亲事,“我听说裴司去求陛下赐婚,怎么了这是?” “他发疯了而已,别管他。”温言也是头疼,“不说他,横竖亲事定下了,等着曹家下聘。” 郑年韶也是一阵唏嘘,没想到她二人的归宿竟然是这般,都不是德安郡王。 坐了会儿,郑年韶就回去了,毕竟都成家了,出来时间不能太久,还是要回去的。 郑年韶带了些书来,是郡王书的藏书,皇家的东西,十分难得。 温言让人收拾好,登基入册,再送入书阁。 忙完这些,侯府送来消息,让她回去住两天,至于为什么要住两天,也没说缘由。 纪婆子走过来,悄悄询问:“是好事近了吗?” “当是曹家择日来下聘了,婆婆这里给您管着,我回去住两日再回来。”温言心平气和地将母亲的信折叠起来,脸上没有欢欣也没有娇羞,但是有一些喜色。 纪婆子叹气,看着她:“您是不是不高兴?” “没有呀,我很高兴呀。”温言故意扯了个大大的小脸,“要成亲了,该羞涩,哪里就能笑了。” “是吗?您这是娇羞吗?”纪婆子哼了一声,“您就像是去赴宴,还是不情不愿的宴席,看不出喜色,亦或是清明节去上坟,淡淡的悲喜色。” 温言:“……” “不与您说了,我去收拾,下聘是大事。” 纪婆子嘲讽道:“您还知晓下聘是大事啊,你就这么匆匆地将自己丢进了火坑里,值得吗?” “我自己选的好人家呀,哪里就是火坑,为何非要情情爱爱,门当户对,不妥当吗?曹家有钱啊。”温言苦笑不得,“再说您都没成亲,您知道什么是情情爱爱吗?” 纪婆子不高兴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你娘定亲的时候,高兴得一晚上没睡觉,你呢,就像是去谈生意,我还看不出来?” 第444章 四百四十四 不长脑子 一阵凉风拂过,漾过少女白净的面容。温言十分无奈地看着纪婆子:“我真的很高兴。” 纪婆子怜悯地盯着她:“我看不出来你是嫁了心上人高兴,而是谈好一桩生意的高兴。” 温言捏了捏自己的脸,然后绽开一抹笑容,脸上捏出一团红,“您瞧,害羞了。” 廊下的婢女们噗嗤一声,跟着笑了出来。 纪婆子叹气,摘着手中的菜,装作没有看见她的‘羞涩’。 随着她的动作,婢女们都不敢笑了。 停顿许久后,纪婆子说:“您是有些像夫人的。” 郑夫人美丽柔弱,骨子里坚毅,但十分天真,这一点让她吃了很多苦。 面前的少女美丽柔弱,外表坚毅,却不天真,十分通透。她像是船过千帆,阅尽山河,什么都懂,正是因为这份通透,让她畏手畏脚。 她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总觉得眼前的好就很好了,殊不知,她若放手去搏,会得到更好的。 温言疑惑,眸光湛湛,纪婆子说:“您和夫人又不像,夫人若像你这么通透,与您就不会分离十四年。她太过相信男人了,相信你爹。” “我知道。”温言说。 纪婆子摇首:“你不知道,你将自己困在了相反的地位,您应该学习夫人,天真些,何必将自己弄得那么劳累呢。” 温言沉默,低头也去摘菜了。 纪婆子便不说了。 吃了午饭,温言收拾行囊回侯府,将女学暂时交给纪婆子。 午后阳光正好,回府后先去拜见母亲,与奶娃娃玩弄了会儿,郑夫人憋了半晌的话,还是说了出来:“你可晓得杜家出事了?” 温言戳着奶娃娃的手一顿:“什么事儿?” 郑夫人据实说了,温言一听,都不是要命的大事儿,旋即松了口气,只说:“杜夫人怕是不能给两家做媒人了。” 鲜少有半道换媒人,就算换了,这桩亲事也不被人看好。 郑夫人道:“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说,背后是不是有人干的,是裴司还是郡王。我问了你爹,你爹说和他没有干系,拿他娘起誓的。” 温言噗嗤笑了出来,榻上躺着的奶娃娃也跟着笑了起来,两人对视一笑,温言抱起奶娃娃往空中丢了丢,他笑得更欢快了。 温言说:“横竖就是他二人干的,计较什么呢,曹家若连这档子事都解决不了,还是皇亲国戚吗?我们等着便是,杜夫人不肯,必然会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夫人过来,压得过闲言碎语的。” 说白了,曹家解决不了,那就不用娶妻了。低头娶儿子,抬头嫁女儿,那就是男方家的事情,与女方没有关系。 郑夫人颔首,“是这么个理,咦,你怎么知道的?你以前成过亲吗?” “没有。”温言摇首,“有男人,但没成亲。” 郑夫人:“……” 气氛莫名凝滞,突然间,奶娃娃哭了起来,两人许久没有搭理他了,被冷落了。 温言抱起他,轻轻拍了拍,说道:“我带他去屋里玩会儿,曹家的事情,就让曹家去想办法,您是嫁女儿,又不是娶媳妇,何必担忧那么多。” 郑夫人凝眸,她竟然反过来安慰自己了,不该是她最急吗? 罢了,那就不管问了。 温言抱着孩子,欢欢喜喜地走了。 郑夫人直接躺下,她心太大了,似乎就不管事了。 按理来说,半路换媒人,曹家是要来说一声的,但曹家没有动静,反是杜家的管事来说的,杜家的主子不是脚崴了就是脑袋破了,若不然就是吓坏了,都不敢出门。管事上门来说的时候,再三道歉,也是无奈之举。 郑夫人愁死了,后日就是要下聘,没有媒人,曹家就不急吗? 曹家不急,郑夫人急了。 可急也没用。 她惦记的曹夫人想了个办法,去裴府请裴夫人去做媒,皆因郑二娘子是在她跟前长大的,她来做保山做红媒,正合适。 裴大夫人闻氏倒吸一口冷气,招呼曹夫人喝茶,一口气吞进肚子里,半晌没有吐出来。 她做媒? 她儿子搅得杜家鸡犬不宁,她来做媒? 不成不成。 裴大夫人绞尽脑汁去想拒绝的说辞,思来想去,想到了丈夫,便笑呵呵地说:“怕是不成的,我家夫君感染风寒,脱不得身

相关推荐: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地狱边境(H)   在爱里的人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综影视]寒江雪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林峰林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