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皇后笑了笑,转头就让于嬷嬷把消息传给太子。 是妻是妾,最后还是看太子的。 希望太子不要辜负了好姑娘。 * 甄青殷送走了于嬷嬷,眼里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露出疲态。 她使个宫女去问太子,何时派人回京。 太子遣人回话:“申时中。” 太子知晓大殷氏不爱出门,时间拖得晚一些,最好赶在关城门之前回京,才能不给她犹豫的时间,再加上太子的声威,把人接来的把握会大些。 甄青殷正要打发走回话的宫女,记起自己正在和太子处对象,便关切地问:“太子还在书房召见大人们说话吗?身子可好?” “回姑娘话,殿下召见了七八位大人,本是要来陪陪姑娘的,半路遇到于嬷嬷,于嬷嬷替皇后娘娘送了只小匣子,之后太子殿下便回了书房。此刻,太子殿下正在书房里读书,冯公公说,太子太傅大人留了课业,派人来说,养伤也不能懈怠课业。未曾听说殿下有不适的地方。” 甄青殷暗暗松口气。 难怪他没像狗皮膏药一样贴过来,原来做家庭作业去了。 倘若他再像昨儿一般欺负她,她不能保证他身上不会再多个刀窟窿。 嗯?家庭作业……甄青殷脑子里乱入了这个词,不由脸色一僵。 权势倾天、温润矜贵的太子殿下,还是个学生呐。 放在前世,刚好是上大学的年纪。 甄青殷搓搓脸,不能想,再多想一句,就产生罪恶感了。 不知他为何转了性儿,甄青殷好奇问:“皇后娘娘送了殿下什么?” 宫女一笑,如实回答:“是一枚碧玉扳指,听说送到万禅寺开过光。之前太子殿下戴的那枚墨玉扳指,是皇贵妃娘娘送的,殿下勇武,春狩第一日遇到刺杀,为保护皇上,挽弓射箭崩碎了玉戒。” 太子确实勇武,甄青殷见识过他右臂中了一箭,还能将弓拉满,力大无穷,甚至单臂将她轻松抱起,举到马背上…… 甄青殷耳根微热,没继续联想下去,而是记起董素素原著里关于玉戒的描述。 皇贵妃担心太子身居高位,飘飘然忘乎所以,讨皇帝和皇后的嫌,便弄了个扳指给他戴上。 跟戴紧箍咒似的,太子只要戴扳指,便会时刻提醒自己戒贪。 莫贪杀,莫贪财,莫贪色。 但她觉得,皇贵妃可能也是在提醒她自己,莫贪心,知足常乐。 皇贵妃幸不幸福不知道,可她确实是今上后宫里宫斗中最后的大赢家。 今儿皇后赠送玉戒,是提醒太子,莫贪色? 甄青殷看看面前的宫女,宫女是行宫里原本伺候的,整个行宫的人都是皇帝皇后的耳目。 倒是解决了她的苦恼。甄青殷温声细语道:“我不便出门,姐姐帮我传句话,劝太子莫要劳累了,劳逸结合,当休息时要休息,课业重要,自个儿身子也重要。杜若,姨母昨儿送的百年老参,你送到膳房去,让膳房的师傅看着切几片,每日煮一盏参茶,这段日子好好给太子殿下补补身子。” 杜若应诺,去取人参。 宫女笑嘻嘻应下。 太子正在写策论,冯有喜听了宫女的回话,脸上露出笑来,左等右等,可算等到膳房的人送来参茶。 他端着参汤,屁颠屁颠递到太子面前。 太子正口述策论,执笔太监唰唰记录。 一篇策论写完,冯有喜拿到一旁风干,明儿好送去太子太傅大人处交差。 太子端起茶盏,见是参汤,不由蹙眉:“不是说了不准在吃食上靡费铺张?” 大蜜蜂或者董素素不知给他吃了什么,虽受重伤,但总感觉身体里有使不完的力气,有流不完的血,但看他伤口三番四次崩裂,脸色依旧红润,便知那药是大补的好药,只精神上日夜受伤口疼痛折磨,常感疲倦罢了。 再补下去,怕是会流鼻血。 冯有喜眉眼喜滋滋的:“殿下,这是甄姑娘拿了压箱底的百年老参,特特亲口交代膳房,每日为您炖一盏参茶,给您补身子的。” 太子蹙紧的眉梢松开,眼尾情不自禁上扬,压了压勾起的唇角,淡声道:“既然已炖了,这次便罢了。剩下的参,留着给她自个儿补身子吃。” 他端着茶盏,一口一口喝完,直到瓷盏见底。 有点苦,但回味甘。 就是过于滋补,将将喝完,便有股要流鼻血的冲动。 第163章 划个道 心念一动,太子放下空盏,便想去找甄青殷,低眸瞥见大拇指上的玉戒,双脚生生钉在原地。 不能去。 父皇和母后盯着行宫,倘若再出格,他们对甄青殷的印象会大打折扣,搞不好父皇还会认为她是狐媚子。 狐媚子……她确实是。太子回到椅子上坐下,瞧了眼窗外天色,问道:“杜若他们出发了吗?” 冯有喜回道:“此时应是在半路上了。
相关推荐:
切切(百合)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在爱里的人
我的美女后宫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高门美人
迷踪(年下1v1)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