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军席卷八荒,横扫宇内再造乾坤并非不可能。 奈何天不遂人愿。 可惜。 实在是可惜。 冀州兵强马壮,袁基有从郿坞搬来的那么多粮食,若能迅速招兵买马组建大军,幽州公孙瓒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甚至不需要一个冬天,就能将幽州纳入掌控。 幽、冀之兵能征善战,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地方会是他们的对手,再想办法将小皇帝从长安接到邺城,挟持天子发号施令,名正言顺讨伐逆贼,前途岂不是一片光明? 结果自袁基成为冀州牧,最关心的不是如何镇压叛乱讨伐逆贼,而是白白拿出粮食来支援别的州郡,给长安送粮,给袁绍送粮,给曹操送粮,甚至在豫州缺粮的时候,还分出粮食支援袁术。 他知道冀州粮食多,但是也不能这么浪费,乱世之中有粮食才有底气,他这么把粮食送出去,等将来没有粮食了怎么办? 只送粮还不算,他还杀鸡用牛刀,让勇冠三军的吕布吕温侯带兵在冀州境内剿灭山贼劫匪,天底下造反的乱贼何其之多,不打拥兵自重的诸侯,反而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清剿无伤大雅的山贼劫匪,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益州以山川之险为牢笼,刘焉可以割据益州关起门当他的土皇帝,可是冀州和益州完全不同,冀州四通八达,周边有并州幽州抵挡北方胡人,他们同样被并州幽州窥伺,益州牧可以事不关己独善其身,冀州牧绝对不行。 再这么下去,接下来就是冀州被治理成天下乐土,然后为别人做嫁衣,哪儿有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周边虎狼环伺,他们不主动出击,别人同样会打上门来。 沮授无声叹了口气,抬头看了荀彧一眼,低下头神色晦涩不明,任由同僚们低声探讨即将到来的冀州牧,面无表情继续处理他书案上的公文。 如果没有猜错,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进入政事堂。 辛评辛毗兄弟俩没有沮授的定力,唉声叹气只觉得前路无光,他们两个当初被韩馥征召到冀州为官,如果被黜落到手里没有一点实权,留在邺城还不如回颍川老家。 要是两三年前的颍川还好,有家族做后盾,他们还能从头再来,可是现在的豫州在袁术袁公路手中,袁术对袁基这个兄长言听计从,他们从冀州回老家,颍川乃至豫州的着上官为了讨好袁术,没准儿不光不会让他们从头再来,甚至还会刁难他们。 荀彧温和有礼将他们家主公要来的消息公布下去,也不管政事堂中是不是开始人心浮动,只是和荀攸交换了目光,继续温温吞吞等待正主到来。 按照他们家主公的习惯,至少还有一个时辰才能来到官署,在此之前,就让这些同僚们先有点心理准备,免得待会儿真的见到人不知道如何反应。 日头渐渐升到头顶,政事堂的办事效率陷入新低,除了荀氏叔侄和沮授,其他人面前的竹简都没怎么动弹,就在他们开始怀疑荀彧之前的话是在耍着他们玩时,门外终于传来了别的动静。 随着下人进来通报,敞开的房门外,容貌出众的俊雅青年脚步缓缓走进来,面上带笑唇角上扬,雍容华贵令人不敢小觑,身边冷面肃然的高大武将杀煞气十足,更是让人心生惴惴,生怕这人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 荀彧荀攸带头起来,待他们家主公在主座坐下,这才不慌不忙上前拜见,其他人见状不敢怠慢,回过神连忙起身过去行礼。 原焕笑吟吟看着在场的人,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后温声道,“我身体不适,一直在偏远庄子上养病,一直不曾前来邺城,诸位皆是冀州顶梁柱,拖到现在才见诸位的确不妥,只望诸位莫要心有怨怼。” 其他人听他这么说,心中更加紧张。 辛评辛毗兄弟俩心生绝望,这是先说自己哪里不好,然后再话锋一转找他们麻烦,同样的计策他们不是没有见过,苍天在上,他们是不是真的要被夺去实权了? 辛氏兄弟二人旁边,沮授和他们两个的想法截然不同。 在沮监军眼中,这位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冀州牧大人是彻底坐实了优柔寡断心慈手软的评价。 郭嘉在他们家主公身侧坐下,注意到沮公与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眨了眨眼睛很是不解。 他前几天才见过沮公与,那时候这人还挺正常,怎么几天不见,这人就跟吃错药了似的? 如果他没有记错,沮授应该是第一次见他们家主公吧? 第83章 山雨欲来 * 荀攸在邺城半年,对邺城官署里的每个人都很了解,他看上去木讷,实际上和木讷二字完全不沾边,如果觉得他呆头呆脑就容易蒙骗,反正最后吃亏的不会是他荀公达。 原焕远在中山郡,对外的说辞是身体虚弱只能静养,事实上他的身体也的确不能劳心费力,但是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能做,有荀攸荀彧等人贴心的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处理好,最终放到他跟前的已经不剩多少。 他从来没有来过邺城,对邺城的情况却算不上陌生,加上他是个知道后世发展的大BUG,邺城官署里谁能用谁不能用对他来说不是难事。 史书已经将这些在汉末乱世中发光发热的人记载下来,他们所作所为、秉性品行、性格优劣等各个方面都记得清清楚楚,如果这样还拿不准该不该用,他未免太废物了点儿。 如今在政事堂里的这些人平时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想起袁绍,旧主难忘是人之常情,偶尔会想起袁绍是一回事,真有机会让他们做选择,会选择跟在袁绍的怕是寥寥无几。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袁绍和韩馥相比称得上是明主,只要坐镇冀州的新任州牧比袁绍更好,他们也会继续留在冀州。 原焕来之前已经把任命书准备好,一州之中,治中、别驾、诸部从事都要有人来做,治中和别驾都是州牧副手,沮授不能监管三军,让他来做冀州治中也不算委屈。 居中治事,故名治中,治中官职不算高,但是职权却极为重要,按照官职品级,治中比不过别驾,但是比手中权利,治中不比别驾逊色。 至于掌控州郡官署以及文书案卷众的一州别驾,则要留给荀彧。 他从中山太守的位子上升为冀州牧,离开中山之后中山太守的位子就空了下来,中山郡是冀州的北方门户,不能随随便便从下面提拔上来一个太守,荀攸沉稳持重,让他出任中山太守,至少不用担心幽州那边忽然发生变故。 至于其他人,都官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典学从事、劝学从事等诸部从事都还空着,不怕官署中人多,只怕他们人不够多忙不过来。 诸部从事看上去只主管一样事情,整个冀州的公务堆积在一起数量也相当可观。 郭嘉神神在在坐在他们家主公身侧,看这人恩威并施游刃有余的模样竟然不合时宜的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就在前不久,他还担心他们家主公心软心善拿捏不住底下那些小心思不断的家伙,现在看来,他是操心操错了地方。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主公以前不显山不露水,弄得他总以为自己跟了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现在看到他从容应对这种场面,不得不说,心情是相当的复杂。 原焕察觉到郭嘉奇奇怪怪的目光,瞥了他一眼没有太在意,将诸部从事的任命书送到掩饰不住激动之色的辛氏兄弟还有其他人手中,等他们接过任命书行礼退下,这才抬眸看向沮授。 沮公与已经心如止水,不管接下来是回家种田还是像在韩馥手下一样任个闲职他都不会感到意外,即便他觉得上首这人心慈手软,也不觉得自己能够担任州郡要职。 除非这人是个傻子。 他不信这人不知道他曾建议袁绍斩草除根,若是这样还能让他手握实权,不是傻子是什么? 虽然他沮公与自认为品性尚可,谈不上是什么德才兼备的端方君子,但也是个光明磊落的人,他笃信自己不会因私废公,别人可不一定这么想。 如果只是心慈手软,有猛将良臣辅佐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是个傻子,莫说事业,过些年甚至能把家底都赔出去。 沮授垂眸敛目,自嘲的扯扯嘴角,已经做好离开的准备。 不过,沮公与的猜测似乎一直都不怎么准确,甚至可以说从来没猜对过,只是他自己至今没有察觉到,但凡他回过头想一想,就会发现不管他猜什么,最后的结果必然和他猜测的截然不同。 原焕压下最后一份任命书,眉眼含笑宛若谪仙,“如今天下大乱,在座诸位皆蒙受皇恩,当尽力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然而齐桓公没有管仲无以成霸业,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盛爱小萝莉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