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情况,尽量不要出现冻死人饿死人的情况。”原焕抿了口水,想着接下来要安排的事情有点多,于是又道,“这样,明日中午去议政厅,我这里把今冬需要做的事情整理了出来,明日在议政厅里商议,看看还有没有不妥之处。” 冀州如今已经有二十万大军,还不算世家那些私兵部曲,如果加上世家的私兵,估计能有三十万,这年头世家大族为了自保能做到什么程度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冀州在他眼皮子底下,有他各种限制还能让世家聚起那么多私兵,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就拿他身边来说,典韦来冀州时是只身一人,许褚来冀州时直接给他带了两千个兵。 许褚出身谯县,是曹操的老乡,他家在谯县不算大户,就这都能聚起亲朋好友数千户抵御贼寇劫掠,可想而知世家想要训练私兵有多容易。 只要有足够的钱粮,分分钟一支几千人的部队就拉了起来。 冀州的兵马数量已经足够,短时间内没有大肆征兵的需要,兵力贵精不贵多,把手里现有的二十多万大军训练成精兵,比五十万新兵蛋子上战场杀伤力更大。 当兵的说白了也是普通老百姓,不训练的话就一直是穿了戎装的老百姓,上战场也不一定敢打仗,冀州不像幽州、并州、凉州那样天然有胡人当陪练,这地方这征来的兵能吃苦是能吃苦,但是真到了打仗的时候就不行了。 军队的气场和主将有关,和当地百姓的习性也有关,能吃苦受累干活不代表能当好兵,一到冲锋打仗就腿软万万不行,这样的兵适合干后勤,而不是冲锋。 有上战场就腿软的兵,也有勇猛无畏一路莽的新兵蛋子,边郡逃过来的年轻人大都一往无前,遇到敌人别管是什么情况,也不看到底能不能打得过,二话不说轮着刀就往上冲,自己死了就马革裹尸,对方死了他还赚了。 新兵不好练,趁今年冬天吕布在邺城,再让那些新兵蛋子和老兵们一起感受一下吕大将军的威风,合适的就留在军中,实在不合适的就放出去屯田,这样总比稀里糊涂死在战场上强。 原焕揉揉手腕,看着桌上的书信有些无奈,“对了,幽州那边公孙瓒又送消息过来,说是要从冀州买些豆苗,还想让我们送些懂水利的匠人过去,文若觉得是给还是不给?” “不给。”荀彧拒绝的非常干脆,“我们冀州的匠人还不够用,没有人手送去幽州。” 原焕笑着点点头,“就算有人手,也要幽州那边拿东西来换,好的匠人可遇不可求,哪有平白无故就送人的道理。” 技术性人才说什么都不能送出去,就是借也得那边拿出足够的代价才行,空口白牙就想让他们送匠人过去,亏得公孙瓒说得出口。 * 幽州,将军府。 公孙瓒收到来自邺城的回信后赶紧打开,看到上面写的东西后遗憾的摇摇头,“这原司徒真是不贴心,只是几个匠人而已,也忒小气了点儿。” 田豫:…… 人家能好声好气送信而不是派兵攻打冀州已经是脾气好了,他们家将军对冀州到底有什么错觉,怎么就觉得哪儿的人好说话呢? 冀州那位司徒大人要是好说话,现在的司徒还是王允王司徒,将军怎么说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怎么现在忽然开始那么天真? 老天,他要不要提前准备好收拾行李回老家? 田豫欲哭无泪的看着外面,生怕他们家将军哪天玩儿脱了把自己搭进去,这可真是个要命的差事。 公孙瓒把信看完收起来,眼角余光看到愁眉苦脸的亲信当即笑骂道,“瞎想什么呢?本将军又不是傻子,赶紧的机灵点,马上就要中秋了,让人备礼给邺城送去,免得人家说我们不知礼数。” 田豫难以言喻的看了他们家将军一眼,拱手应下之后又叹了一口气。 他觉得不管备多大的礼都比不过他们前些天从中山官署顺来的那些东西,话说回来,中山荀太守真的没有去邺城告状吗? 冀州的官的确比他们幽州的官脾气好,中山太守被他们家将军堵到家门口也还能按捺住脾气好声好气说话,不像他们幽州,别说堵到家门口,就是不小心从别人地盘上多拿走一根草,被主人家发现之后都能由此展开一场大战。 他收回冀州原司徒不好说话的话,人家从上到下都可好说话了。 蝗虫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冀州的反应足够快,大部分蝗虫离开关中后就止步冀州,没能继续祸害下一个地方。 公孙瓒听到蝗灾蔓延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好不容易把幽州的军政全部拿在手里,还把刘虞拿捏的不敢再给他找麻烦,安稳日子还没过两天,可经不起蝗虫的折腾。 公孙瓒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杀过来的蝗虫吓的坐卧不安,要是有军队打过来他可以带人杀回去,他公孙伯圭不敢说勇冠天下,至少在幽州这地界儿能打过他的还没出现过,可是蝗虫这种无孔不入还长翅膀能飞的玩意儿他是真的没办法。 幽州的民政他管不来,刘虞听话干活儿还行,刘虞要是不听话想暗中搞鬼他也看不出来,以那家伙的性子,大概率不会眼睁睁看着幽州百姓饿死,蝗灾过后必有饥荒,要是刘伯安把饥荒解决了,他在幽州的威望岂不是更高? 公孙瓒愁的不行,刘虞在他手里就是个烫手山芋,直接杀了不行,任他收揽人心也不行,怎么处理都不放心,只能继续把人关在官署干活。 关一天算一天,没准儿哪天好主意自己就冒出来了。 结果可好,好主意没等来,只等来了马上抵达幽州的蝗虫群。 公孙瓒胆战心惊等了好些天,天边出现一个黑点都紧张的不行,为了防治蝗虫甚至亲自到幽州和冀州的边界盯着,仗着他们幽州最近和冀州关系好,赖在中山官署学了好多针对蝗虫的小招数。 蝗虫不爱吃豆子,好的,明白,豆苗备上备上。 蝗虫卵孵化之前能翻掘出来烧掉,少量的蝗虫可以吃掉,大量的蝗虫可以让鸡鸭吃掉,好的,明白,翻掘虫卵养鸡鸭,安排安排。 蝗虫喜暖,夏天不下雨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蝗灾,好的,明白,回头就着手挖沟修渠引水防旱。 …… 公孙伯圭不擅长处理政事,架不住他脸皮够厚,为了避免刘虞借蝗灾卷土重来,机智如他果断选择先一步把事情解决了。 只要他学的够快,刘虞的威望就绝对追不上他。 虽然到最后干活儿的是刘虞,但是主意是他亲自跑去中山学的,没有他公孙伯圭千辛万苦出去求学,他刘伯安哪儿来的脑子相出那么多好主意? 总之不管怎么说,他公孙伯圭就是压了刘伯安一头。 公孙瓒在中山官署学了不少有用的小招数,把荀攸烦的听到声音就想关门赶人才风风火火回幽州,可惜他准备好了大显身手,蝗虫却没本事冲过来。 冀州的反应太快,直接把蝗虫按死在冀州地界儿,就算有些命大的不畏艰辛飞到幽州,那点儿数量还不够林子里的鸟儿吃的,严阵以待等了那么久,最后只等到了这么一点儿,差点把公孙伯圭气到吐血。 好在蝗虫不来是好事,未雨绸缪也没有坏处,今年没事没准儿明年用得上,这种防灾的准备一辈子用不上才好。 公孙瓒从荀攸那里学了不少东西,然后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既然他现在可以摸着石头过河,那还要刘虞干什么,幽州和冀州离那么近,他没事儿多去中山跑几趟不就行了吗。 刘虞把幽州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他现在感觉冀州更好,所以冀州的各种政策肯定比幽州强,让刘虞来打理幽州也比不过冀州,不如他亲自去中山找有本事的人学。 老刘家没好人,看刘虞刘焉刘表就知道,尽是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真小人,整天胳膊肘往外拐,宁肯饿死自家人也要维持表面光鲜,这样的老大要不得,表面光鲜没有用,能吃饱肚子才最重要,比起刘虞,他更喜欢直接给钱的大好人。 他承认他没本事让幽州百姓全都吃饱肚子,但是他也不觉得刘虞能让幽州变得多好,胡人老实不敢作乱那是因为有他公孙伯圭,一旦他没了再看看,不出两年幽州就会被抢的干干净净。 老刘家的靠不住,别家的靠得住,他觉得中山那位太守就很不错,爱板着脸没关系,他是个耐心的好学生,不介意老师脾气不好。 公孙瓒在邺城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眼珠子一转又把注意打到了荀攸身上,他听说蝗虫不会只有一年,万一来年还有蝗虫,他之前的那些准备远远不够,至少借他几个匠人让他把幽州缺水的问题给解决了吧。 修渠是个技术活儿,没有匠人划出路线,他征集再多民夫也不知
相关推荐: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总统(H)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屌丝的四次艳遇
致重峦(高干)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