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聊斋变异 > 第316章

第316章

商议每家每户分多少田,不用老爷子给他们搭把手。 新的奏疏昨天晚上刚刚写好,只有杨彪手里的那一份,原焕温声细气将人送出门,然后才将东西取回来递给荀彧,“文若看看。” 如果没有问题,待会儿就可以拿去官署商量具体该怎么实施,最好能赶在秋收之前将政策定下来,不然又要耽误一季收成。 百姓也很现实,自己的田耕种的才更用心,不然能出三分力绝大部分不会出到五分,秋收之后立刻将田地分下去,明年的收成怎么着也得翻一番。 荀彧看完之后终于明白杨太尉为什么是那般反应,他们家主公也是胆子大,不声不响把东西拿给杨彪看,老爷子没有摔桌子走人都是人家涵养好,“主公想在今年秋收之前完成?” 原焕点点头,“越早越好,天下乱的够久了,早一日安稳下来对所有人都好。” 荀彧抬眸看过去,“时间赶那么紧张的话,各州郡的兵力加你还得增加,主公何不借此机会将豪门大族藏匿的人口一同清理出来,也省得给将来留下隐患。” 原焕:…… 看不出来,下手最狠的竟然是你荀文若。 两个人心照不宣的交换了眼神,面上带着如出一辙的温润笑容,话都说出来了,不落到实处多不好意思,一件事是得罪,两件事也是得罪,反正已经得罪了,隔段时间割一刀不如直接来一刀狠的。 “奉孝、公达几位不日便回,我们先商量着,具体如何等公达他们回来再做决定也不迟。”原老板前不久将坐镇各地的亲信全部召回邺城,干大事就要有干大事的态度,今年挑出来的年轻人也是时候放出去历练,下到县乡之中的确又苦又累,可是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干得好就提拔到更高的位置造福更多的百姓,干得不好就原地踏步,本就是层层选拔出来的人才,再怎么拉胯也不会太过分。 司徒府的人来来去去,隔壁曹府也很热闹,华佗跟着带路的仆从往前走,对邺城的井然有序又是一片感叹。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年都会四处游历,中原各地的城池几乎全都去过,荆州、益州等地也偶尔踏足,早就听闻邺城聚集了天下最多的名医,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城里书铺中的医书他看了不少,因着不算太贵,也买了不少准备仔细研读,行医济世是长久的事情,哪个医者不想流芳百世,他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可以的话,他精心写了几十年的《青囊经》同样能拿出来造福世人。 他一辈子中只写了这些东西,里面记载了他毕生心血,都是多年行医用药积攒下来的经验,好生研读的话足以救人。 仆从将人送到街口就退了回去,看到华佗跟没事儿人一样走远,摇摇头替他叹了口气。 内城行人不多,除了各府出门采买的仆从之外只有巡逻的士兵,华佗和他的弟子们没有在这儿多待,汇合之后便朝他们暂住的地方而去。 邺城医馆众多,他的医术还算说得过去,找个医馆暂住算不得难事,所以他们刚到邺城就去见了张机张仲景,那个近来名声鹊起的神医。 华佗是沛国人,张机是南阳人,他们俩在当地都很有名气,听过对方的名字很正常,不过即便如此,华佗还是觉得今天发生的事情有点稀奇。 他行医多年,每到一处都会免费给百姓治病,年轻时还曾有人举荐他当官,只是他更喜欢行医便没有答应,没想到那张仲景见到他后最先说的不是医术相关,而是将他举荐给别人,再然后他就被司徒大人派人送去了曹校尉府上。 按理说司徒大人日理万机,即便知道他华元化的名字也不会太过在意,可是今天这事情又实在没法解释,如果司徒大人不了解他擅长什么病症,怎么会让他给曹校尉治病? 邺城卧虎藏龙,名医不知凡几,司徒大人府上的疾医据说是宫里出来的,如今天子在邺城,整个太常属下的太医都得跟过来,想治病不用等他才是。 没想到曹校尉的病他还真能治,估摸着天底下也只有他一个人能治,这不是巧了吗。 华佗笑眯眯走在大街上,看着路边的各色店铺心情非常不错,旁边,背着书袋药箱的徒弟李当之好奇的问道,“师父怎么出来的那么快?” 治病耗时耗力,他们几个原本以为要在外面等上一天,结果太阳还没升太高他们家师父就走了出来,这么短一会儿也不够治病啊,该不会只把个脉就出来了吧? 他们这一脉的行医路子和别家不太一样,只把脉远远不够,还要配合各种其他手段,还是说其实里面的贵人不用他们治病? “不是什么大病,死不了人。”华佗不甚在意的摆摆手,现在的确不是大病,再拖个几年就不一定了,反正该说的他都说了,病人不听他也没办法。 李当之:…… 每次师父说不是什么大病的时候,那病最终都会演变成大病,每次师父说死不了人的时候,过个几年再去打听十有八九人就没了。 这次两句话一起说,里面的贵人还能活几年? 几个徒弟面面相觑,很想知道他们家师父是真的放弃了还是怎么,天下战乱减少都是原司徒和他身边那些大人们的功劳,哪个都少不得啊! 师父您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吴普戳戳樊阿,挤眉弄眼朝他比划了几个手势,被拒绝之后无奈只能放弃,一路无话,师徒四人回到医馆,张仲景正好送走面前的病人。 他自小嗜好医学,灵帝年间被举为孝廉,一度做到太守的职位,只是当官到底不是他的志向,南阳一带战乱频繁瘟疫横行,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在料理政事之余经常去医馆为百姓治病,后来实在忙不过来,就辞了官专心精研医术。 邺城现在几乎每个医馆都有一份的《伤寒杂病论》,便是他这些年潜心研究疫病、广泛收集民间药方整理而来的成果。 张仲景将桌上的东西收拾整齐,看到精神矍铄快步走来的华佗起身相迎,“元化先生回来了。” 华佗笑的和蔼,他平日注重养生,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却丝毫不显老态,“仲景不必如此,直接称字便可。” 两人寒暄几句,张仲景也不端着,让医馆里的学徒接待华佗的几个徒弟,落座之后才问道,“元化可曾见到司徒大人?” “并未。”说到这里,华佗也有些遗憾,“司徒大人没见着,却见到了脾气甚是暴躁的曹校尉。” “看来是曹校尉身上有暗伤。”张仲景笑了笑,早上没来得及多说,现在没有别的事情要忙,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给这位颇有名气的同行听。 他在南阳行医时被请到官署,之后只要时间来得及,每个月都会去官署给那位旧疾缠身的戏大人诊脉,许是那位大人身体不好,这些年没少在南阳寻医找药。 后来到了邺城才知道,不是戏大人到处找医术精湛的疾医,原司徒治下所有地方都在找,体弱的不只戏大人一个,最危险的反而是司徒大人自己。 原司徒身边有擅长治病调理的疾医,因此这事儿没有大张旗鼓的让人知道,每个大夫都有自己擅长的病症,不对症找来也没有用,估计也有一部分缘故。 他自己最擅长治疗伤寒,华佗华元化最擅长外疡针灸养生,学医之人融会贯通基本什么病都能治,但是除了最擅长的那类病症,其他的还是对症找大夫更妥当。 司徒大人身边那位郭疾医医术不凡,在调理身体医治顽疾之上他自愧不如,需要华佗来医治的大概率不是司徒大人自己。 “原来司徒大人早就知道我等的姓名,真是三生有幸。”华佗听完之后有些受宠若惊,原司徒曾派人四处寻访名医的事情他知道,没想到寻访之后没有强行让他们到身边听候差遣,甚至都没打扰他们云游四方。 早知如此,他该早点到邺城来才是。 此时,官署之中,曹操一动不动黑着脸坐在他的位置上,整个人都散发着暴躁的气息。 戏志才抿了口茶水,侧过身温声问道,“曹校尉可是遇见什么难事?” 贾诩还没有离开邺城,咸鱼非常珍惜自己最后这几天舒坦日子,每日按时来官署点卯,坚决不给沮授留告状的机会,来都来了,有热闹怎么可能不往上凑,“曹校尉也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被派往何方了?” 沮授捶捶额头,抬头瞥了贾诩一眼,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曹操捏捏拳头,表情比刚才还要阴沉,“无事,不知。” 这么大脾气,可见气得不轻。 戏志才和贾诩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凑的更近了些,“主公待会儿就过来,曹校尉稍微注意一下。” “注意什么?”原焕和荀彧从门口进来,听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凄子开发日志   大胆色小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取向狙击   云翻雨覆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误打误撞(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