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算太离谱的话,他可不可以把人弄书院去呀~ 第186章 何以天下 期待袁绍回来的不只有袁术一个,还有个袁璟小公子,能干活的人永远不嫌多,他们家阿爹身边就是有再多人也不够用,未雨绸缪,他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能干活的人。 三个堂兄弟呢,二叔好样的。 原焕对儿子心里的小九九看的一清二楚,小家伙功力不到家,眼睛亮晶晶的几乎把想法写到了脸上,在场除了袁耀全都能看出他在想什么,“你二叔家的三个孩子心性如何还不清楚,你们好好相处就是。” “肯定没有我好相处。”袁小耀撇撇嘴小声嘀咕,在给另一个伯伯一家点眼药的执着上丝毫不输他爹,“我爹说二伯伯不会教小孩儿,他家的小孩儿肯定脾气不好。” 虽然他从来没见过那个伯伯,但是不影响他把人往坏处想,他爹天天在他耳边说那个伯伯的坏话,他当然要和他爹统一战线。 二伯伯就是不好! 大人这么暗戳戳说人坏话会让人觉得厌烦,同样的话从小娃娃口中说出来只会觉得好笑,原焕揉揉小家伙的脑袋,又和袁璟说了几句,待会儿袁绍来书房见他,还要袁璟小公子来接待他的兄弟姊妹们。 袁小璟昂首挺胸,“阿爹放心,肯定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 原焕没忍住笑了笑,在并州出生的小家伙们没来过邺城,可对袁绍前几个孩子来说,这座宅子当年的确是他们的家,实实在在的宾至如归。 袁璟来这儿没别的事情,说完之后便不打扰他爹和几位先生商量事情,赶紧带着袁耀去其他房间玩,就算先生们在这儿只是陪他爹喝茶他们也不能多待,忙着的时候留在旁边没关系,闲着的时候上赶着凑上去岂不是送上门的玩具? 别看先生们一个个都温温柔柔好相处,其实哪个恶趣味都不少,他已经吃够了教训,别想让他送上门逗趣儿。 郭嘉看着两个小孩儿走远,摇摇头遗憾的说道,“小公子越长大越正经,都没有小时候好玩了。” 也就他们家主公和小公子感情好,父子之间什么话都能说,但凡换一对父子,小公子的话都会被误解成小小年纪野心初露想要培养亲信以备夺权。 这事儿放在别家主公身上是能父子反目的大事,放到他们家主公身上,啧,他们家主公估计求之不得。 主公去关中的时候他在青州给陈群找不痛快,没能跟着主公一起去关中,早知道关中那边会出乱子他还管什么陈群,肯定要跟在主公身边才行。 文若也是,明知道关中情况不太好还让主公只带几个孩子过去,小孩儿跟过去能干什么,吕布典韦没一个贴心的,曹孟德也没比他们好哪儿去,主公心里藏着事情他们能看出来才怪。 如果当时他在场,肯定能在主公气病之前就把人安抚好。 袁璟小公子以前就是个稳重能干的好孩子,在关中的时候怕是吓得不轻,回到邺城后比以前更加用功,旬休的时候还会主动到官署给他们帮忙打下手,且不说他们不会让他们家主公的继承人干那些小事儿,只这心性就远超常人。 主公总说他们家奕儿少年老成是因为他这个当爹的不靠谱,他自己家里不也一样,要不是当爹的总是不让人放心,小家伙也不会急着成长。 这么一想,他们俩好像都不是什么好爹。 哈、哈哈、哈哈哈。 还好还好,就算有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有天人下凡的主公作陪,他郭奉孝混在其中一点儿也不显眼。 原焕瞥了他一眼,手里的棋子随意落下,然后不紧不慢说道,“璟儿大了自然要稳重,奉孝想找小孩子玩耍,文若家的俣儿刚开始牙牙学语,正愁没有人陪着他玩。” 郭嘉:…… “主公,嘉在您心中究竟几岁?”郭奉孝慢吞吞抬头,对自己的形象已经不抱希望。 戏志才坐在对面,听到他这问话轻笑一声,“奉孝心中已有答案,又何必再问?” 自己心里知道就好,问出来只能让大家伙儿一起发笑,既然如此还为何要问,这家伙出门一趟回来越发觉沉不住气,想来是在青州的时候太过嚣张,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可怜陈长文正经了半辈子,最终还是躲不过这祸害。 荀彧笑吟吟捏着棋子,棋路稳健丝毫不显锋芒,“奉孝若是愿意,将俣儿送你府上做几天客也不是不可以。” 郭嘉:…… 这朋友真的没法要了。 郭鬼才气哼哼将桌上的点心全部端走,只给他们留下一壶茶水,他生气了,他真的生气了,以前拿三岁小孩儿来取笑他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让不满周岁的荀俣小家伙上阵,他们的良心不痛吗? 他郭奉孝!哄不好了! 旁边几个人看着郭三岁把桌子搬空都只是笑笑,就这还觉得自己成熟稳重,他也就在打仗的时候能称得上稳重、哦不、打仗的时候也不稳重,郭鬼才善出奇计,他所有法子和稳重一点都不沾边,整个人更是成熟稳重的反义词。 现在把点心全端走,待会儿吃不下饭哭的还是他自己。 郭奉孝的离开对棋局没有任何影响,甚至因为少了叽叽喳喳捣乱的家伙下的更加顺畅,原焕唇角带笑,捏着棋子沉思片刻,又把棋子放回碗里,“文若技高一筹,下一局换志才来。” 他水平不够甘拜下风,正好郭嘉跑去窗边吃点心去了,也不担心那家伙和戏志才为了谁接手棋局打起来,郭奉孝该不会是知道现在的问题,所以提前帮他解决了吧? 不愧是他们家郭鬼才,就是贴心。 原焕主动让出位置,观棋不语真君子,他旁观的时候比郭嘉正经多了,至少他是真的不会胡言乱语,看懂了能忍住,看不懂更得闭嘴,不像郭嘉,没理也能搅和出三分理来。 今年冬天是那么多年来过的最安稳的一个冬天,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大汉十三州疆域广阔,丈量土地是一项大工程,不过只要官员肯干活,两三个月的时间足以将现有的良田造册完毕。 南边山地多,山里住着不少山民,周边的异族已经被打老实了,暂时不敢给他们找事儿,他们也不会逼太紧,山里的地方没有碰,如此一来双方相安无事再好不过。 刘备来邺城之后果然没有太老实,身边还带着个耐不住性子的张飞,每次想搞出点事情都会被他的好三弟搅和,次数多了原焕甚至有种张飞是故意的错觉。 刘皇叔想图谋大事,可惜小皇帝不肯上钩,双方僵持了几个月,最终还是刘皇叔先放弃。 天子在行宫过的舒坦,清闲了就带人去城里遛弯,还时不时带着侍卫去城外村寨行医济世,怎么看都不像身体不适的样子,更不可能每次不舒服都赶上他求见。 只是不想见罢了。 天子无心夺回大权,匡扶汉室无望,要兵马没有兵马,要粮草没有粮草,连最有资格振臂高呼的大汉天子都不和他站在一起,他还能怎么办? 想他刘玄德一辈子为了匡扶汉室而努力,没想到终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皇叔心里怎么想原焕不关心,他只要刘备老老实实不搞事就行,能安稳下来自然再好不过,倒是小皇帝那里最近实在让他琢磨不透。 冬天适合窝在暖和的房间里看书写字饮酒下棋,小皇帝以前挨过冻,以往到冬天后能不出门就不会出门,最近却隔三差五去街上转悠,他是不冷了吗? 原老板抿了口热茶,想着可能少年人迎来了迟到的叛逆期,不耐烦整天待在行宫里看书学习开始厌学了,厌学也没关系,身为天子,能勤奋到他那种地步本就难得,简直不像老刘家的皇帝。 官制在拿到诏书之后就开始变动,中书令安在他自己身上,荀文若的尚书令跑不掉,其他人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填到各个空缺,度过适应期后行政效率提高了很多,不然他们现在也没时间在这儿下棋。 步子跨的太大容易出事,他不敢也没本事跨太大,只能依据后世的大一统的强盛王朝的制度来慢慢尝试,官制、兵制、税制、土地制度、人才选拔制度……老祖宗留下的都是好东西,即便他只记得大致的框架,经过身边这些经天纬地之才的补充也能完整起来。 几百年后那些制度能创造辉煌,他们现在提前一点点未必不能提前创造辉煌,一步步摸索走弯路代价太大,史书上的老祖宗已经帮他付过代价,他能睁开眼睛回到千年前的这个时代,没准儿就是老祖宗们觉得汉末之后几百年的历史太过惨痛才让他过来改变。 老祖宗们给他们准备好了盛世的支柱,他们要做的就是将支柱竖起来,把制度实施下去,然后创造出那个盛世。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没走到那一步
相关推荐: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致重峦(高干)
烈驹[重生]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