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们自己都记不清了,自然就说不准。有些地方我们说了,但村里人也不愿意完全按我们说的做,有自己的想法。” 说白了,这就是口口传授的缺点,很考验传授人本身的掌握程度与口才。 不过等以后农书正式颁布,大规模传播开来后,有了统一的权威标准,这些问题便不再是问题。 “棉花卖得怎么样?” “就像华哥儿走前说的,漳县有人种棉花后,棉花价就跌了。我们也没门路运到远处卖,族长出面找了位风评好的商人,村里人都以一百四十文一斤的价钱统一卖了。” 去掉交的税,三亩地一共收了三十一两银子,按三七分成,云霆和夏星小两口落个九两,秋华年得二十二两。 秋华年接过银子包后放在一边。 “你们家人多地少,五个兄弟迟早得分家,你们有什么打算吗?” 云霆和夏星对视,“华哥儿的意思是?” “等云瑟考中进士,去别地任官后,杜家村的地我就更顾不上了。你们手里正有银子,有意的话,就以三两银子一亩的地价把这三亩买去吧。” 秋华年家的地离村子近,还是三亩连在一起方便照顾的水地,云霆小两口当即心动了。 但他们还是提醒,“华哥儿,云瑟考中举人后,好多姓杜不姓杜的人都想来杜家村攀亲安家,村子附近的地价已经涨了,现在水地要四五两一亩。” “这么快地价都涨了?”秋华年失笑。 这叫什么,这叫杜云瑟同学以一己之力把杜家村带成了著名学区,房子和地全都跟着涨价。 “咱们的交情,就不凑这个涨价的热闹了,还是按三两一亩算。” “不过你们日后要好好耕种,土地是农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别看地价高了,就忍不住高价卖给别人。” “我们知道!等回去就拿银子和华哥儿你买地。” 秋收分到的九两银子,刚好够买下三亩地。 夏星会纺毛线,云霆干活勤快,这一年下来小两口手头攒了些许闲钱,不至于因为买地倾家荡产。 说完买地的事情后,秋华年问他们,“别人都是成家成口来的,怎么只有秋燕婶子一个人带着云康来?” 秋华年当时就觉得疑惑,不过出于谨慎,没有当面问。 云霆看向夏星,两人脸上有为难之色。 “真的出什么事了?”秋华年下意识皱眉。 秋华年和胡秋燕的丈夫杜宝善不是特别熟悉,他们家平时与胡秋燕接触更多。 杜宝善是杜家村宝字辈里年纪最小的几个之一,今年还不到三十。 “华哥儿你知道的,宝善叔和你公公宝言叔是一个爷的堂兄弟,宝言叔没有亲兄弟,按亲缘论,你们两家在村里是最亲的。” 秋华年点头,这个在他刚穿越来第一次见胡秋燕时,胡秋燕就说过了。 “云瑟高中解元后,很多人来杜家村攀亲,找上了宝善叔,虽然有族长还有宝仁叔压着,但宝善叔还是收了不少东西。” “我们临走前,秋燕婶子为此和宝善叔吵了一架,宝善叔就没来。” “……” 秋华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比起生气,更多的是无奈与感慨。 他记忆中的宝善,年纪轻,有些小聪明,很会来事,虽然有小毛病,但大体上还是不错的。 人真是一种善变的动物啊…… “华哥儿别担心,都在一个村里,有族长看着,宝善叔不敢真的乱来的。” 秋华年点头,他没有很怕这个。反正他们很快就要回杜家村了,这次回去,正好长久解决一些后患。 在古代为官,很难与自己出身的宗族切割,杜云瑟和杜家村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与其放着不管,不如一开始就制定好规矩,以防万一。 秋华年回头和杜云瑟说起此事,杜云瑟放下手中的笔,拉秋华年到身边。 秋华年直接坐在他腿上。 “重不重?” “不重。”杜云瑟亲了亲他的脸,把他往自己怀里抱得更深了点。 洞房花烛夜走完最后一步后,两人在人前还装一装,私底下相处越来越黏糊,快要贴成一个整体了。 秋华年靠在杜云瑟怀中,就着这个姿势,看杜云瑟从旁边拿出来的纸张。 “这是……族规?” “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前族中没有成文的族规,处理事情全凭族长决断,难免存在疏漏,有人不服。” 秋华年大致翻了翻这写了满满三大页的族规,杜云瑟从基础的婚葬嫁娶、奉老育幼、财产分配,一直写到各种矛盾和罪行,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写得明明白白。 语言简洁凝练,文辞优美,该通俗的地方通俗,该厚重的地方厚重,贴出去甚至能当成篇美文看。 ——这可是解元亲笔,水平当然高超。 秋华年一时没找出来需要补充和修改的地方。 “回去祭祖后,把族规给全族人看过,若无意见,便请族长日后照此执行。” 秋华年笑了笑,“你现在可是杜家村最大的香饽饽,谁会有意见?” 马上就要回村了,秋华年有不少东西需要准备。 在府城住惯了,回村小住些日子,日常用的各种物件都得打包带上,免得到村里买不上不习惯。 四个人每人带几套衣服、被褥,取暖用的暖炉、照明用的油灯、读书写字用的纸笔、盥洗用的牙粉布巾、做饭用的锅碗瓢盆、各味调料……一件件小东西加起来,竟装了一大车。 之前送闵乐逸去京城时,秋华年还惊讶他光是行李就带了一车,现在轮到他自己,也没好多少。 在古代想舒舒服服出个门,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 秋华年除了准备自家的,也给来襄平府参加婚宴的杜家村亲戚们包了返程马车。 他现在不缺这些钱,能大方的地方都会大方。 这几天魏榴花等人在府城,吃住都在秋华年家,秋华年还塞了他们一些零花钱,让他们趁这个机会好好逛逛。 秋华年伸了个懒腰,把自己挂在杜云瑟身上。 “还要给关系好的熟人们准备礼物,预备下给上门贺喜的人的回礼……” 杜云瑟抱着他轻拍,“华哥儿辛苦了。” “有人帮忙,我也就动动嘴皮子,而且我挺喜欢干这个的。” 秋华年自己先扑哧一声笑起来,“第一次来府城……第二次来府城……现在回村,我们可算是正儿八经的荣归故里吧?” “有句话说得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如今带着位解元夫君回去,我当然得好好准备,让所有人都羡慕。” 杜云瑟纵容地抚起秋华年鬓边的碎发,捏了捏他透粉的耳垂。 “是他们应当羡慕我有华年才对。” …… 转眼就到了回乡的日子,云成和孟圆菱这次也回去,家中无人看管,秋华年只好拜托朋友里最闲的祝经纬多照管一二。 祝经纬拍着胸脯保证,派之前在秋华年家做过厨娘的巧婆子过来,住下看院子,防备贼人和走水。 奶霜和苏信白亲近,索性送去祝府暂养,苏信白现在活动不方便不好出门,有只猫猫陪他,他虽然嘴上不说,但眉眼里全是喜悦。 秋华年家行李装了一辆车,秋华年和杜云瑟坐一辆车,九九和春生坐一辆车,一共用了三辆大车。 金三负责赶车,又雇了两个车夫,珊瑚跟着九九,金婆子则在装行李的车上照看。 出发之前,魏榴花看着眼前的架势笑叹,“华哥儿家现在真有大户人家的样子了。” 孟福月在一旁说,“华哥儿是乡君,云瑟是举人老爷,本来就是大户人家。” 秋华年笑道,“你们快别调侃我了,再怎么样,不还是叫着婶婶嫂嫂吗?” 众人笑了起来,胡秋燕也笑了笑,神色却没有其他人那么松快。 第97章 “难道咱们家比不过孟武栋吗!” 从府城到杜家村, 坐马车最快也要三天时间,秋华年他们不赶时间,让马车松松快快地走, 时不时停下修整一番, 花了五六日才抵达漳县。 这一路上,他们每停一个地方, 都有人闻名而来, 有的试图送礼结交,有的想沾一沾文气,好回去吹嘘。 杜云瑟一律全部回绝了。 他如今是有了官身的举人老爷,哪怕不假辞色, 那些人也都客客气气的, 不敢露出不满。 马车终于到了漳县,秋华年揭开绣着漂亮花纹的车帘,看着外头。 “快一年没回来了, 县城好像没什么变化。” 金三坐在外面笑道,“乡君说笑了, 才一年时间能变多少呢。” 一大队马车驶入漳县县城,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秋华年他们打算在县城里吃口热饭, 休息一下,再回杜家村。村子已经近在眼前了,没那么着急。 进到县里后,秋华年让金三下去打听如今县城哪家食肆味道最好。 金三应了一声,没走出两步, 秋华年就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 “敢问车上可是杜解元与齐黍乡君?” 秋华年重新揭起车帘, 看见外头站着清福镇上纸笔铺子的老板。 “王诚?王老板今日在县里?” 王诚看见车里的秋华年和杜云瑟,喜笑颜开。 “到底是贵人记性好, 还记得我呢。” 秋华年刚穿越来的时候,家里非常穷,靠着清明节前给王诚画祭纸,赚了对当时来说不小的一笔钱。 王诚结算工资很爽快,还帮作画的秋华年买吃的,对于他,秋华年印象很不错。 王诚主动问道,“解元和乡君这是要回乡探亲?” “云瑟中了解元,我们回来祭祖,顺便住些时日。”秋华年说,“在县里吃口饭,休息一下就走。” 王诚邀请,“我带贵人们去个好地方,那儿的饭好吃,还有个大院子能把马车全部停下。” “是我一位友人新开的食肆,乡君肯定喜欢。”王诚卖了个关子。 秋华年自无不可,王诚在前面带路,金三和其他人慢慢赶着马车跟上。 王诚带着他们一路走到偏向南城的地方,在一座两层的小楼前停下。 “孟二哥,来贵客了,快出来瞧瞧。” 秋华年愣了一下,看见许久没见的孟武栋从里面出来了。 后面马车上,孟圆菱听见声音已经跳了下去。 “二哥?二哥!你什么时候在县城开食肆了,我都不知道!” 孟武栋笑着摸了摸弟弟的脑袋。 “我怎么瞧着菱哥儿好像长高了?看来云成把你养得不错。” 云成下了马车,和孟武栋见礼。 孟圆菱现在可没那么容易被糊弄过去了。 他双手叉腰,摆出气势,“别说我,快说你的食肆是怎么回事?” 孟武栋咳了两声,“是这个月刚开的,没来得及写信告诉你。而且这也不是我的食肆,我只是出了些钱,占了点股。” 孟圆菱眯起眼睛,直觉告诉他有情况。 孟武栋告饶,“好了好了,别审问我了,你们这么多人,快把马车停到后院去,进来点菜吃饭,这顿我来请。” 菱哥儿出去大半年,怎么好像聪明了不少? 孟武栋嘿地笑了一声。 秋华年和杜云瑟下了马车,与孟武栋叙了几句旧。 孟福月等人也不知道孟武栋在县城里弄了座食肆,又是称奇,又是调侃。 一大群人在一楼大堂里落座,这会儿不到饭点,食肆里没几个人。 秋华年让孟武栋捡些家常菜上几桌,他们舟车劳顿了几日,不适合吃太油腻的。 孟武栋下去安排,孟圆菱凑到秋华年身边嘀咕。 “华哥儿,我怎么总觉得二哥有事情瞒着我呢?你快帮我想想。” 秋华年笑着看了眼云成,云成不动声色地把孟圆菱拦腰拉了回去。 “哎!哎!”孟圆菱抓住云成的手,“干嘛呀!” “先好好吃饭,待会儿我们问二哥。” 孟圆菱点头握拳,“一定要好好问他!” 云成拿起桌上的果子,投喂进孟圆菱口中。 等了几刻钟时间,孟武栋和跑堂的一起上了几大桌子菜,按秋华年所说,都是些家常菜,不过味道非常到位,量也不小。 这家食肆开在城南的平民区,装修也简单质朴,走的是平价多销的路线。 与孟武栋他们一起来的,还有这家食肆的老板,同时也是厨娘。 “见过乡君,见过举人老爷,贵人们没有点菜,我就按自己擅长的做了,贵人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觉得有不好的地方提点我一二,就是我的造化了。” 这姑娘二十左右的年纪,穿着布衣,腰里系着围裙,袖子用襻膊束至手肘,下巴尖尖的,看上去很是干练。 秋华年很欣赏她说话利落、热切又不谄媚的态度。 “孟二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友人?” 孟武栋赶紧说,“她叫沈赛,是跟着寡母从隔壁县嫁过来的,先父是厨子,学了一手好厨艺。我在县城里卖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她,一拍即合,各拿了些钱,开了这家食肆。” “这才开了不到十日,连正经名字都没定呢。”孟武栋这话是给孟圆菱解释的。 孟圆菱抱着胳膊噘着嘴,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沈赛姑娘的名字在这个时代有些奇怪,不像是给女孩起的名字。 不过秋华年没有多问,只要自己喜欢,什么名字都是好的,不用非得规定男孩该叫什么,女孩该叫什么。 秋华年看见沈赛,再看看孟武栋瞧向沈赛的眼神,把孟武栋在瞒什么猜了个七七八八。 孟圆菱也明白过来,凑到云成耳边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 孟武栋罕见地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 “华哥儿你们先吃着,如果觉得好吃的话,咳,能不能给我们这食肆起个名字,再请云瑟写个牌匾啊?” 孟武栋搓着粗糙的大手,脸色涨红。 虽然他和华哥儿家交情不浅,按往常的相处,开这个口不难。 但华哥儿毕竟成了乡君,云瑟又是连县令都要郑重礼待的解元老爷…… “劳烦孟二哥备下笔墨,用过饭后我便来写。”杜云瑟开口。 这是他一路以来第一次答应为人写牌匾。 秋华年也笑道,“名字我来起,就叫赛百味怎么样?” “好、好,都好。”孟武栋连忙说。 沈赛也笑着连连道谢。 秋华年有点收不了场,“赛百味这名字……是我开玩笑的,我再想一个吧。” 孟武栋不解,这名字分明很好,怎么成了玩笑? 秋华年总不能说,这是另一个世界一家卖三明治的连锁餐饮的名字,只能打了个哈哈。 然而或许是赛百味这三个字太魔性了,他一时竟想不出来别的合适的了。 沈赛见状说,“乡君说是开玩笑,但我却觉得这个名字既好听又和我有缘,乡君要是不介意,我就选它吧。” 当事人都这么说了,秋华年自然没别的话。以后裕朝就要有一个由他起名的赛百味了,这么一想,还挺有趣的。 “待会儿把这个名字写帅点。”秋华年低声给杜云瑟说。 杜云瑟含笑点头。 一行人吃完了饭,杜云瑟挥笔写了牌匾,车夫们把马车赶出来,准备再次启程。 孟武栋出来送他们。 他对孟圆菱说,“你回去后在杜家村住几日,也回家里来住几日,反正离得近很方便。” 孟圆菱拉着自家二哥的袖子,“我回家里,你可也要回来,有事情问你呢。” 孟武栋脸上一苦,“菱哥儿,算二哥求你了,你在家可千万不要乱提赛姐儿的事。” “为什么啊?你这个年纪还没成亲,爹娘都急呢,这不是好事吗?” 孟武栋赶紧比手势让孟圆菱声音低一点,左右看看,确保沈赛没在旁边没听见。 “唉,一言两语说不清楚,等我回去找个机会给你说,反正你先别乱提。” 孟圆菱不明所以,只能点头。 马车离开漳县县城,又走了两个时辰左右,终于到达了杜家村。 秋华年揭开车帘,看着外面熟悉的景色,心里像有涓涓细流不断流淌。 他拉杜云瑟过来一起看。 “你瞧那里,有次我们一起去镇上买东西,半路骡子脚掌不舒服,不走路了,我们就在那儿下了骡车休息了会儿,你给我摘了柳条和野花编花环。” “还有那里,那条小溪的水特别凉快,里面还有河虾,你扶着我踩水玩,我一不小心没站稳,差点摔了,吓得你黑了几天脸呢。” “快看快看,前面那是不是我们的地?” “可惜这会儿庄稼全都收完了,不然还能看见棉花和麦田呢。” …… 秋华年兴奋地说着,回忆曾经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从靠近杜家村起,嘴几乎没停过。 杜云瑟充当着最完美的唯一听众,单手揽着秋华年的腰,唇带笑意。 那些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画面,随着秋华年的声音,如花朵般绽开。 说累了后,秋华年向后靠在杜云瑟怀中。 “云瑟,我……” 他突然不知该说些什么。 杜云瑟放下车帘,低头深深吻住他的唇瓣。 …… 真正到达杜家村村口时,已经快到傍晚了。 有人远远看见他们的车队,跑回去通知,村里所有人都来村口迎接本村的举人老爷和乡君。 杜氏一族的族长杜珍禾拄着拐棍,站在最前面。 一年不见,他苍老了不少,腰背没有那么挺直了。 时间在老人和小孩身上总是过得更快些。 秋华年瞧见村里好几个孩子都长大了一截,有的到了青春期,甚至让他不敢认了。 杜云瑟和秋华年下车后,族长快步上前,杜云瑟和后面的云成忙扶住他。 族长拍着杜云瑟的胳膊。 “好、好!我们杜家村出了位举人,还是解元,泉下列祖列宗若知道,不知该多高兴啊!” “我百年之后,也算有脸去见先人们了。” 杜云瑟说,“族长老当益壮,何必作此不祥之语。” 族长大笑着摇头。 “到了我这个年纪,能活多久,早就看开了,控制着自己别老糊涂犯大错就难得了。” 知道杜云瑟一家要回来祭祖,他们家的院子早早就由孟福月带头收拾过一遍了。 秋华年等人开门进去后,看着熟悉的生活场景,一时无言。 金三、金婆子和珊瑚忙着清扫不明显的灰尘,再把行李搬下来,按主家的生活习惯摆放好。 院里那棵盖宅子时移栽的桃树长大了一圈,叶
相关推荐:
打马御街前
诱你深入
明月来相照【伪叔侄】
采草风流录
热夏(师生)
兽玉难分
兽夫:强强抢!
真心假意(现代1V1,高h)
母亲节的礼物
跪伏吧,鱼唇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