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鱼目珠子(高干1v1) > 第101章

第101章

破案,敢给死人动刀子呢!” “我大哥任县令时有一奇案死活不破,多亏我大嫂站出来用证据指明了方向,案子破了,我大哥也一见倾心。” 闵乐逸脸上露出几分自然的向往,“如今我大哥在大理寺做评事,遇上疑难杂案,他们夫妻都是商量着一起查的。我要是也能……” 闵乐逸不好意思,不说话了。 秋华年不动声色地观察一番,发现闵乐逸应该已经完全走出了和郁氏一族的定亲阴影,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闵乐逸一路上嘴几乎没停过,一会儿给秋华年说京城的时兴事,一会儿问襄平府大大小小的事情,从奶霜现在一顿吃多少饭,一直问到码头边的民间艺人最近在唱什么戏。 等马车进了明时坊,闵乐逸才意犹未尽地说起租的宅子。 “明时坊虽然在东城边角,但因为贡院在这儿,每年考试前后宅子很不好租,出高价都租不到。多亏我们打听得早,我大哥又有位同僚兼好友在这儿有宅子,才直接租了下来。” “是个一进的小院子,但不靠着大街环境很幽静,里面还有马厩,一个月只要十五两银子,很划算的吧?” 闵乐逸露出求夸奖的表情。 秋华年笑着夸他,“逸哥儿已经会办事了,考虑周全,大有长进。” 十五两银子,在辽州乡下,都够盖一座结结实实的砖瓦房了,在京城只够在考试期间租一个月贡院附近的一进小宅。 秋华年想起另一个时空的“京城米贵,居大不易”。 往后他们一家就要在这“居大不易”的繁华城市生活了。 马车拐入一条巷子,到了租好的宅子,闵乐逸率先跳下去,从袖中取出钥匙打开大门。 这座宅子虽然只有一进,但院子不小,马厩里能放三匹马,还有草棚能停放马车。 正上面是三间正房和两侧耳房,东西两边是两座厢房,还有小厨房和茅厕。标标准准一个四合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水井就在巷口,每天清晨有收夜香的人,一次五文钱,朝后走一条街有卖菜和卖吃食的,坐马车不到一刻钟就能到贡院。”闵乐逸把这些摸得清清楚楚,一条一条给秋华年说,卯足了劲要展示自己的成长。 任夙音在旁笑着,不时补充一两句。 末了她才开口道,“逸哥儿,秋公子他们辛苦一路应该乏了,我们今日先告退让他们好好收拾休息,改日再来拜访吧。” 闵乐逸依依不舍地点头,“我家在哪儿刚才已经说过几遍了,华哥儿你得空要来找我玩啊。” 闵乐逸和任夙音走后,秋华年关起门来,让大家一起把带来的行李全收拾着摆出来。 王引智和邓蝶夫妻考试期间也要住在这里,王引智想问房租平摊,秋华年拒绝了。 秋华年知道王引智手头拮据,反正无论如何都要租一个院子的,房间足够,借给王引智他们一间厢房没什么。 王引智和邓蝶再三感谢,对杜云瑟与秋华年更加推崇与感激了。 如果没有秋华年和杜云瑟,以他们的家资,恐怕只能在远离贡院的其他坊的犄角旮旯处租一间小房子。 休息不好不说,还有可能被堵在路上耽搁考试。 在他们来之前,宅子已经反复清扫过了。花费了小半日时间,几人终于把包括被褥在内的日常用具全部摆好。 邓蝶带着小厮出门买来了菜,张罗着要给大家做饭。房租免了,这吃食他们家总得包了。 秋华年这次没有拒绝,一味地付出会给对方增加压力,不是长久相处之道。 邓蝶做饭的手艺很好,做的还是辽州的口味,不用担心考生因为饮食变化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她帮忙安排膳食,确实给秋华年省了不少工夫。 秋华年告诉邓蝶不要做太油腻的饭菜,保持原状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优质蛋白和优质碳水化合物,后两个名词是举例说明的。 邓蝶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她知道,凡事听齐黍乡君的准没错。 秋华年一家和邓蝶一家就这样安静地在明时坊住了下来。 隔日去贡院点了名后,杜云瑟便闭门谢客,为二月九日的第一场会试积蓄力量。 秋华年则收拾出带来的银票与地契,他来京城也不是闲着的,要开始整顿铺子和庄子,考察各处房价买宅子了。 第113章 这地方为什么紧挨着皇庄? 虽然计划要买宅子, 但秋华年没有立即着手去做这件事。 京城内城共分三十三个坊,其中包围着皇城的九个坊被称为中城区。 九坊之中,又以离承天门最近, 位于六部和翰林院、鸿胪寺、五军都督府等官衙集中区左右的大时雍坊和南熏坊最为核心。 夸张一些说, 在这两个坊有宅子的人都有些来历,扔下去一块招牌, 能砸到三个官。 它的房价也像另一个世界北京的朝阳区, 上海的静安区一样,高得没边。 因为毗邻整个裕朝的权力中心,只有钱没有些身份还买不到。 祝家之前送京城产业时只送了铺子和庄子,没有送宅子, 就是因为他们很难买到大时雍坊和南熏坊的好宅子, 而其他城区的宅子对杜云瑟一家来说又不够实用,还不如送铺子。 秋华年买宅子,一上来就瞄准了这两个最核心的坊, 他甚至想买得更精准一些,最好步行半小时内就能到翰林院。 那就只能局限在南熏坊西南的一片区域, 更增加了难度。 他手里从襄平府带来的这两千两银子,或许还不够用。 所以秋华年打算先把在京城的铺子和庄子弄清楚, 清点一下产业,再尽力买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宅子。 京城的宅子,只要不出意外,永远都是保值的,很可能要住一辈子呢。 内城几个城区, 东城有贡院、文思院, 北城靠东有国子监和文庙,文气相对浓郁一些。西城则吸引着许多商贾, 店铺林立,极为繁华,聚集了天下所有地方的奇珍异货。 有人曾说,如果你想买一件东西,在京城西城都遍寻不到,那就说明世上根本没有这件东西。 祝家送的那两处铺子都位于西城,一处在集中的西市里,一处在宣武门边上,都是极好的位置。 秋华年休整了两天后,就带着星觅和柏泉一起出门看铺子去了。 柏泉的前主家是京官,柏泉早逝的父亲还是府里的管事,在父亲的教导下,柏泉对京中事务很熟悉。 杜云瑟在家中读书,不需要人伺候,秋华年直接把柏泉也顺走了。 京城一共三十三个坊,大小不一,平均下来每个坊都有普通县城大小,从东城到西城穿过数个坊,坐着马车哪怕不堵车也得一个多小时。 裕朝的坊是按宽阔的主干道划分的,并不像唐朝那样有坊墙包围,主干道两侧人流量大,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商铺、戏馆还有茶楼酒肆。 柏泉一边在外面赶马车,一边不时回身给秋华年介绍途经的坊的情况。 秋华年的贴身小厮星觅和柏泉差不多年纪,但不像柏泉幼时丧父要早早懂事照顾爹爹与幼弟,乌达和灵雀夫妇都很有能力,星觅虽然为奴却是被爹娘宠着长大的,心性比柏泉幼稚许多。 秋华年宽和,不想让自己身边都是复制粘贴的假人,没让他改什么。 星觅头一次逛京城的街道,忍不住揭开马车车帘,看着两侧飞速后退的景色兴奋低呼。 柏泉语气平静,介绍得更详细了些,秋华年也听得津津有味。 俗话说有其主必有其仆,星觅这好奇爱凑热闹的性子,某种程度上和秋华年如出一辙。 到了西城区,秋华年让柏泉先把马车赶去西市。 虽然每个坊都能有店铺,但京城还是规划了东、西两个专门的集市,用以集中贸易。 受东城区和西城区不同风气的影响,东市随处可见书坊、书肆和卖笔墨纸砚的铺子,西市卖的东西则杂乱得多,天南海北全集中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 祝家送的位于西市的铺子是大铺子,临街一栋二层小楼,后面还带个小院,之前一直用以售卖祝家的丝绸布匹。 铺子的管事和伙计去年秋天就知道铺子易主了,因为秋华年一直没派人来京城,所以始终没有交接。 秋华年按照地契的指引来到地方,下了马车后发现,眼前的绸缎铺子生意明显不如周围的铺子,从打开的门口看进去,货架空了小半没有补,售卖的丝绸光泽度非常一般。 秋华年眉头一皱,星觅就明白了,他性格幼稚些,但并不傻,被乌达和灵雀教得鬼灵精的。 “你在外面看好马车,我陪公子进去挑料子。”星觅借机专门指使了柏泉一句。 柏泉低头,淡淡嗯了一声。 秋华年和星觅进了铺子门,隔了好几个呼吸才有个伙计迎上来。 星觅借题发挥,“你眼睛长在哪里,没看见我家公子进来了吗?还做不做生意了,叫你们掌柜出来!” 伙计苦笑着告饶,“哥儿饶了我吧,如今铺子里只有我一个人,刚才记账呢没看见,我给您赔不是了。” 在京城做生意,谁都不能轻易小瞧得罪,伙计深谙生存之道。 秋华年看了一眼星觅,星觅领会意思,继续说道,“怎么可能只有你一个人,难道这铺子是你的?我看你分明是存心诓我。” 伙计只好仔细解释,“哥儿有所不知,我们这个铺子原本属于辽州那边的大商人,前主家在京中有许多产业,做生意可以守望相助。” “去年秋天铺子易主后,前主家传来的信说新主家要用铺子做新生意,丝绸布匹生意以后就不做了,别的产业也就不管我们了。因为一直没人交接,原本的管事们便不爱待另谋出路了,现在只留我守这个铺子。” “铺子里的好货已经卖完了,库房里所有东西都在柜架上摆着,公子有能入眼的挑一挑,价格好商量。” 伙计无奈地讲完前因后果,至于他为什么没另谋出路,是因为他不是自由身,本身就是被赠予的铺子的一部分。 商人虽然不能光明正大购买奴婢,但只要有钱,总有办法捏住一个人。 秋华年点了点头,转而问起货架上剩余的丝绸布匹的价格和储量,一边问一边在心里估算。 一问一答间把需要的信息全部了解后,秋华年突然开口。 “从去年秋天到现在差不多四个月,账上应该有五百两银子的利润,还在吗?” “啊?”伙计愣住了。 “祝家把铺子送给我,是连同库房里所有的东西以及铺子自带的伙计一起送的,这四个多月的收益,应当属于我吧,关六?” 秋华年笑意盈盈,伙计关六额头却瞬间流下冷汗。 他明白过来,眼前这位气质不俗的年轻哥儿,就是这座铺子的新主家。 “账房上有、有三百六十两银子。”关六心脏狂跳,惶恐说道。 之前的管事们离开时,多多少少顺走了一些银子,忌惮着祝家,没敢做得太过分,关六本以为新主家不会发现的。 谁知新主家一上来就报上了准确的数目,加上被前管事们拿走的,这四个月的盈利确实是五百两出头。 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难不成是神仙吗! 秋华年没有解释,直接问他,“拿走银子的管事们现在何处,可有保留证据?” “都还在西市,在其他铺子里当管事,他们走时改了账目,但我抄了原账本。” 关六行事十分小心谨慎,他怕万一事情不好波及自己,早早就留了后手,没想到真用上了。 秋华年满意地想,这个人倒是个可塑之才,有眼力劲儿又小心谨慎,回头把身契换过来,可以培养他管京城的生意。 秋华年打算再给他一道考验,看看他会不会办事。 秋华年解下腰上的乡君令牌,递给关六,这个令牌是去年加了封号后礼部新制作的。 “我是齐黍乡君,也是这座铺子的新主人,你去找到之前拿走钱的管事,随你用什么方法,把钱一分不少地要回来。” 关六愣了一下,不敢置信地确认,“您是齐黍乡君?” 祝家的人只说铺子易主了,可没透露新主家到底是谁。 秋华年笑道,“怎么,难道我在京城也有名气?” “别的地方不敢说,西市做生意的谁不知道秋记六陈,不知道您的蚝油、花露、清凉油和梅花清膏呢?” 秋记六陈的许多产品是定时限量销售的,但卖的时间久了,总会有一些流出去被人在别地倒卖,价格要翻上几番。 关六兴奋地问,“咱们这铺子以后是不是也是秋记六陈了?” 西市做生意的人个个消息灵通,谁不知道印着秋记六陈四个字的好东西? 一小瓶蚝油能卖到三四两银子,花露和梅花清膏不遑多让,就连不限量的清凉油都值半两,就这样还常常有市无价。 在西市开一家秋记六陈,关六不敢想象那得有多赚钱。 关六心跳加速,真没想到他这个被迫留到最后的,反而占了最大的好处,那些提早离开还贪了钱的管事们知道后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失去了赚大钱的机会,还得罪了齐黍乡君。 关六激动不已,秋华年仍保持着冷静。 “先不急,等我考察完京城的情况,想想工坊建在哪里,再决定怎么开铺子。” 世事皆是双刃剑,越稀有越赚钱的东西,越容易引来觊觎和祸事。 在遍地高官、宗亲、勋贵的京城,秋华年一个乡君和杜云瑟一个举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尤其杜云瑟身上打着太子党的标签,过去因为查抄钦差赵田宇和参与破获襄平府拐子案,或多或少得罪了二皇子与三皇子,更需要小心谨慎。 除此之外,二皇子至今还没把《算学浅要·方程》搞透,没获准离开御书库,据说对写这书的秋华年极其不满。 至少在杜云瑟殿试结束,得到正式官职前,秋华年不会有高调的大动作。 “你这几日辛苦一下,把账目整理清楚,再把我们周围的铺子都是卖什么的,生意怎么样,客人都是什么样的人记录下来。” 秋华年风轻云淡地给关六画了个大饼,“日后秋记六陈开起来,我让你做掌柜。” 关六被当掌柜的美好愿景鼓动,赌咒发誓自己一定好好完成任务。 秋华年又恰到好处地勉励了他几句。 告诉关六自家暂住之处的地址,说好回头让星觅来取账本与银子后,秋华年三人奔赴下一个铺子。 第二个铺子在宣武门边上,宣武门是内城的西南门,一般来说,南边外城的人想进入内城,走的都是这道门。 它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却不是第一个铺子那样的优越。 第一个铺子位于西市繁华处,有二层小楼和小院,地方宽阔,是赚钱做生意的好位置;第二个铺子只有一院平房,没那么适合做生意,却是接收消息、落脚休息的绝佳位置。 南来北往的人只要路过宣武门,一眼就能看见它。 祝经诚赠送的两个店铺,都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精挑细选出来的。 这院铺子祝家原本办了一个茶摊,临街的一排房子朝外开了窗户和门,卖些平价的茶水和糕点,里面则是简易的客房,供祝家来京城的伙计们暂住。 宣武门城门口虽然人流量大,但其中大多是外城的平民百姓,没什么闲钱天天到茶摊消费,因此茶摊的营业额一般。 管这个茶摊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人很老实,茶摊四个月净利润六十两,全都交给了秋华年。 秋华年暂时还用不到这处位置特殊的铺子,认了个人后,让这对夫妻先继续照常经营着。 交接完铺子后,接下来两天,秋华年又马不停蹄地去京郊看庄子。 第一日去的是祝家赠送的那六十亩地的大庄子,它离京城有一段距离,得花半日路程,因为祝家人不会千里迢迢到庄子上住,所以主家的宅院已经年久失修了。 不是祝经诚不送更好的,而是京郊的庄子比京城里的房子还难得,绝大部分都握在达官贵人手里。 这个庄子有六十亩肥沃的土地,有几小片果树林,有几十户上百人的佃户,已经非常不错了。 秋华年用自己洞若观火的观察力挑出几个问题,敲打了一番庄头和佃户们,带走了去年的一百五十两银子收成,留了二十两让他们把住宅修一修。 当然,他也没忘记画大饼。 “齐黍”乡君,以粮食作封号,自然要好好种地。 攻克了棉花后,秋华年打算向新的领域进军,这次他要实验个大的,搞果树扦插嫁接育苗技术。 “不花一分钱买树苗”、“一年就能种出一大片果林”、“两年就能收获果子”…… 在秋华年高超的口才和强大的人格魅力的加持下,佃户们全被弄得晕晕乎乎的,虽然理智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天方夜谭,心里却期待了起来。 忙忙碌碌一整天,秋华年在城门落锁前赶回了内城,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路上。等以后庄子上的宅子修好了,他就可以住两三天慢慢来,不用这么赶了。 回到家中,杜云瑟刚温习完了书,考试的事情,秋华年操心不了也不用操心。 他把今日在外面买的板栗糕分给杜云瑟,两人一起吃夜宵,边吃边聊事情。 “明天我出城看看你考中举人后圣上赏的那三十亩地。” 一般举人赏地都在祖籍,只有十五亩,杜云瑟不仅翻了个番,还在寸土寸金的京郊。 这份圣眷又可以让有心人猜很久了。 “三十亩呢,要是位置好能连成一片,就可以盖些房子,招些佃户,弄个小庄子了。”秋华年更注重土地本身的用处。 他不清楚地的具体情况,只知道那三十亩地离京城非常近,出了宣武门乘坐马车不到半时辰就到了,骑马还能更快些。 第二日真正出城到了地方,秋华年看着眼前大片的土地,有点傻眼。 地确实全是好地,土壤肥沃,水渠纵横,方方正正连成一大片。 只是这地方为什么紧挨着皇庄,甚至像是从皇庄里挖了一块出来? 第114章 “你长高了些。” 皇庄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归属于皇室的庄田, 由皇帝直接委派人管理,所产粮食为皇室

相关推荐: 阿福呀(1v1   h)   芜命[骨科]   小城骚事儿(精修版)   北极星   诛妖帝(NPH)   [神雕gl] 伊人水中央   老祖,时代变了   快穿:女配花式当炮灰   女友唯唯的舂情舞曲   和暗恋对象先婚后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