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鱼目珠子(高干1v1) > 第148章

第148章

色,“我想,你一定来自一个没有饥寒、没有不公、人人平等相待的地方。” “我很庆幸你来到了我身边,又感到抱歉,因为你离开了仙境,坠入风雪人间。” “云瑟……” “我想努力把裕朝变成和你的故乡一样的地方。”杜云瑟转头看着秋华年,眸子中反射着天际的光,“你会帮助我吗?” 秋华年喉咙发紧,“那样的地方,会非常颠覆你的常识。” 人的三观是由环境影响和塑造的,哪怕再开明的古人也不见得能全盘接受现代思潮,所以秋华年一直没有对杜云瑟全盘托出过自己的想法。 比如这个世界不该有尊卑,不该有皇帝和贵族,不该有士农工商的鄙视链,不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显然,杜云瑟早就察觉到了这点。 他没有要求秋华年一定要对自己知无不言,他只是说,想把裕朝变成那样美好的地方。 说一万句,也比不上真正着手去做。 “华哥儿存在,就证明那样的世界是可以真实存在的。既然它能存在,我有什么不能接受呢?” “杜宾之想为天下万民谋一个万全人间。” 秋华年沉默片刻,莞尔一笑,“那不是一人之功,也不是一世之功,哪怕在我曾经所在的地方,也没有真正做到万全。” “不过我们已经能坚信,顺着正确的路走下去,一定能成功。” 他用双手握住杜云瑟骨节分明的大手,用力握紧,“我们来一起做那个开头的人。” 第191章 “你也会有自己的报应。” 六月傍晚, 雷雨交加,乌云吞噬了天际最后一丝光亮,偌大的皇城仿佛只剩下了暴雨无休止砸落地面的声音。 嘉泓渊在雨幕中远眺, 一场暴雨洗去了盛夏的燥热, 大殿的空气中充满了带着雨水味道的凉气。 新帝身边没有像太上皇身边的温幸那样亲近的内侍,搬入宫中的这些日子, 一应起居事宜都是吴嬷嬷负责安排的。 吴嬷嬷最早是太上皇后的贴身丫鬟, 跟随太上皇后进入皇城,成为坤宁宫大宫女,太上皇后去世后遵其遗嘱去照顾年幼的太子。 后来太子常住皇庄行宫,她也跟了出去, 如今新帝即将继位, 再次回到这座巍峨雄伟、有着吞噬人心的魔力的庞大宫殿群,吴嬷嬷已经记不清自己第一次入宫时的心情。 她放轻脚步走到嘉泓渊身后,看着这具站在门边的身影。 这是大裕新的真龙天子, 在吴嬷嬷眼中,却也还是那个出生时她亲手从产婆手中接过来, 抱给太上皇后看的婴孩。 年华转眼如水般流过,太上皇后已故去多年, 那个羸弱的婴孩,也成为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君王。 吴嬷嬷微微垂下头发花白的头颅,“陛下,夜雨时候不宜在门口吹风,到了用晚膳的时候了。” 她没有问帝王为何忧思不决, 仿佛没有看见不远处桌案上翻开后被闲弃一旁的折子。 后宫之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吴嬷嬷浸染多年,深谙此道。 “让膳房随便上一些吧。” 嘉泓渊没有胃口, 但不能不传膳,天子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天下,今日他少传一顿膳,来日就会有传言说他旧病复发,即将天不假年了。 虽然他已经拿下了皇位,但离真正把整个国家掌握在手中,还有一段路需要走。 嘉泓渊回到桌案后,看着让自己心情变坏的那道折子,久久沉吟。 选妃、立皇后,这是最近递上来的折子中经常提到的议题之一。 当太子时还能以身体和太医医嘱为由拖一拖,成了皇帝,后宫依旧空无一人,就说不过去了,往大了说,甚至可以上升到动摇国祚。 嘉泓渊修长的手指轻轻扣起,旋即松开。 在无人可以看见的深深宫城之中,他不再对自己隐瞒隐藏在最深处的本能的渴求。 十几日前,就是在这个地方,他与自己敬畏、怨怼、憧憬又恐惧的父亲完成了命中注定的交割。 “你也会有自己的报应。” 这是一位被儿子亲手推下皇位的父亲的诅咒,也是一位饱经世事、经验丰富的帝王的预言。 报应吗?嘉泓渊无声而笑,眼神却平静无波。 他在选秀的折子上下了朱批,命礼部负责筹备此事。 写完最后一个字,嘉泓渊把笔丢至一旁,今日他不再想处理任何政事。 “快戌时了,让杜爱卿回去歇息吧,今日雨大,用车把他送出皇城。” 守在殿外的小太监得到吩咐,打着把伞匆匆忙忙跑去前面的文楼,传达天子赐车驾的旨意。 除非天子恩许,皇城中任何人都不能坐车或乘轿辇,只能靠自己的双腿赶路。 这下紫禁城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其余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无关人等。 离开谨身殿前,嘉泓渊脚步微顿,最后还是把那道批示选秀的折子拿起来,暂时放到一旁。 …… 夏日的这场暴雨来得无端,上一刻还晴空万里,下一刻便乌云压顶,不给人反应的时间,瓢泼雨水便从天上倾泻而下。 秋华年担忧地看着窗外的雨幕,让全余带着人和车去长安东门等着接杜云瑟。 没等到杜云瑟回来,先等到了另一拨人。 两个多月前,云成等人从襄平府寄来信,说杜家村老族长身上不好了。 老族长虽然有过糊涂的时候,但当初确实关照过杜云瑟和秋华年一家,两人和老族长的儿子宝仁、宝义两家关系也亲近,因此秋华年专门派了管家乌达回去,带上食品药材等慰问品代为探望。 按云成当时在信里的描述,老族长的身体已经快不成了,但或许是秋华年从京城送回去的太医根据性中症状开的药有奇效,或许是老族长自己心劲足,他竟又生生撑了两个月时间。 秋华年索性不着急叫乌达回来,让他留在杜家村,遇到事也好有个照应。 杜状元和齐黍县主的名号,在漳县范围内无往不利,有乌达这样的人精坐镇,谁也别想趁族长病危在杜家村乱来。 一个月前,族长终究没有熬过天命,在炕上永远闭上了眼睛,据说当时发生了好些事,乌达没有在信里细说,打算回来再详细禀报。 秋华年让他把后事处理好后回来,乌达紧赶慢赶,在大雨滂沱的傍晚迈入府门,一同入京的还有叶桃红以及存兰、云英姐弟。 乌达进府后,把身上的蓑衣脱下,略一整理仪容,就去拜见秋华年。 他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了,老万岁当了太上皇,太子登基为新帝,他家的主子是新帝的心腹重臣,前途不可限量。 之前几个月不在府上,全余那厮绝对趁他不在挖了墙脚,他一定要把存在感刷回来! “乌达拜见县主,两月不见,县主的气色越发好了。我这一路回京,路上遇上的人都夸县主您心肠好手腕漂亮,顶个儿有能耐呢!” 秋华年笑着让星觅赶快把乌达扶起来,让星觅带着自己父亲下去换身衣服,吃口热茶。 “回来了先歇一歇,之后再说事情。” 灵雀和玛瑙在内院角门口探头探脑,人家夫妻子女两个月多没见了,秋华年没有不通人情。 叶桃红等人也被带去换衣裳喝热茶了,他们在府上住过几个月,一应东西都是全的,稍微翻找一下就齐了。 等大家收拾好聚在内院正房堂屋里,秋华年终于能问出疑惑了。 “桃红婶子怎么自己带着孩子们来了,宝义叔呢?” 屋内点了数盏明亮的油灯,为了驱散大雨带来的寒意,还放了一只火盆,暖黄色的火光为实木家具镀上充满质感的色泽。 叶桃红下意识左右看看,想到这里是华哥儿的地盘,才放下心来。 “宝义有自己的事,一个多月前就单独走了,这会儿估计也快到京中了。” 秋华年愣了一下,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丝灵感。 兵力是一切计划的前提,宫变发生之前,太上皇和已被贬为庶人的两个皇子背后的势力,必定对与太子关系匪浅的吴深与吴定山严防死守。 吴定山是何时被神不知鬼不觉地请到边境的?边境的吴家军又是何时整合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二皇子的? 这其中一定有脱离众人视线之人来回奔走,传递消息。 现在看来,因父亲病危携家眷返乡的杜宝义就是那个人。 一个没有被人放在眼里,在外人眼里出身寒微,仅仅是靠杜云瑟和吴深的关系升到百户的底层军官,悄无声息干完了一件足以左右王朝未来命运的大事。 秋华年笑道,“恭喜婶子,宝义叔和婶子都要升官发财了。” 有这样的大功劳,新帝登基后封赏功臣的名单里,一定会有杜宝义。 从被偏心父亲和无德弟弟逼迫服徭役的普通农家汉子,到前途光明的从龙功臣,宝义这一路走来,有许多幸运,但更多的是数不尽的危险与艰辛。 叶桃红想起宝义离开的一个多月里,自己每晚都担心到睡不着觉,生怕他在外面死于非命,连尸骨都找不到,白日还要强撑着四处描补,掩盖他的真实行踪。 好在如华哥儿所说的,太子如愿登基,他们付出的一切都有了回报。 “承华哥儿吉言,等出了孝期,我们好好摆几桌宴席,请大家一起聚一聚!” 第192章 旧友云集,何不快哉? 杜云瑟傍晚回到家中, 并没有被大雨淋湿。 据说新帝专程让宫车把他一路送到了长安东门,全余回来说起时,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不过他看见已经回来的乌达, 脸上的笑意立即僵住, 紧接着加深了几分。 两人互相叫着哥哥,心口不一地寒暄了几声, 暗地里较着劲。 主家的光景眼瞧着越来越好, 他们也要奋起追上,不能被落下了! 今天家中有远客来到,厨房多做了几道菜,把大桌子搬了出来。 桌上的菜里有一道清蒸海鱼, 鱼足足有一尺半长, 摆在桌子正中央,非常有分量。 海鱼是王引智和邓蝶夫妻让人送来的,海津镇离京城近, 送到时鱼还十分新鲜,厨房简单处理了一下, 放在锅上蒸熟了,再烹上一点酱油, 把葱丝和红辣椒丝盖在上面拿热油一浇,味道鲜美得不得了。 秋华年想到过阵子到天津后,天天都有这样的美味吃,心情都轻快起来。 在饭桌上,叶桃红和秋华年与杜云瑟说起了家里的事。 新帝登基, 按惯例一定会开恩科, 有的恩科只开会试和殿试,有的则还会加开一次乡试。 恩科在正常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中增加了一届, 相当于多给了学子们一次机会。 为了展现新皇的皇恩浩荡,也为了讨吉利,新皇登基开的恩科录取率也会比正常高,是不容错过的大好时机。 叶桃红想帮云成打听一下,这次开恩科会不会加开乡试。 云成已经考中秀才,如果恩科加开乡试,今年秋天他就能下场一试了。 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鼓励生产生活,裕朝礼法非常人性化地大幅度缩短了孝期,一个月出重孝,十二个月出孝。 只要不在重孝期内,就能参加科举考试,因此云成完全赶得上八月份的乡试。 新帝还未正式登基,朝廷处于罢朝状态,寻常人根本无从打探关于恩科的圣意。 不过对每日出入皇城处理政务的杜云瑟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云成的学问长进很快,已经能下场一试了,我回头整理一些乡试的题目与心得,让人给他送回去。” 圣意不可直言,但暗示到这个程度,云成肯定能明白背后的意思,努力准备起来。 叶桃红脸上闪过喜色,由衷为云成感到高兴。 大哥大嫂为人公道,当初在村里时,云成对存兰也照顾颇多,叶桃红虽然和公公离了心,厌恶老三一家,但还是把大哥大嫂一家当成自家人。 吃完饭后,大家各自离去,秋华年把乌达叫来细问杜家村发生的事。 杜云瑟去婴儿房看着两个孩子睡着,回来时顺手关上了门窗。 “老太公病得急,我们刚到的时候,村里确实有些乱。” “主要是杜宝礼那家人在闹,因为族学的缘故,村子里的人口快速变多变杂,榴花姑娘要照顾孩子,没力气管族学,有些心思不好的就跟着浑水摸鱼。” 去年杜云瑟高中状元后,秋华年一家人返乡,那时魏榴花已经有了四五个月的身孕,孩子是去年十月中旬出生的,秋华年还专程送了礼回去。 谷谷和秧秧出生后,秋华年切实感受到了照顾人类幼崽多么艰辛,时时刻刻都要盯着,一不小心就可能出事。 魏榴花没有仆役使唤,也没有婆婆、妯娌或者小姑子帮忙,柚哥儿年纪小,云湖还要干地里的重活,带孩子的大部分工作只能她一个人来,着实辛苦。 “九九想做衣裳首饰生意,回头让她写信回去问问榴花嫂子愿不愿意入伙帮忙吧。” 魏榴花绝佳的女红天赋和出神入化的绣功,不该埋没在锅碗瓢盆里,她可以有更好的事业。 乌达继续讲起村里的事。 乌达等人带着秋华年和杜云瑟的吩咐回村坐镇后,那些心思浮动的人立即消停了。 和县主与状元郎对着干,无异于以卵击石,大家都不是傻子,无利可图的事谁都不会做。 族长吃了御医开的药,精神好了一些,把长子宝仁叫到炕边,问清自己意识混沌的这些日子村里发生了什么后,沉默了很久。 宝义一家人虽然回来了,但肉眼可见地与族长不亲近,叶桃红只在刚来时进来问了个安,存兰保持沉默,云英虽然不太记得三岁前的事了,但也学着母亲和姐姐的样子,不在族长屋里多待。 族长躺在炕上,一阵阵心酸,却也明白这都是自己偏心造的孽,怨不得别人。 宝礼一家人天天在族长家的砖瓦大院外面哭,说想见老父亲最后一面,尽一尽孝心,宝仁和宝义商量后,把他们放了进来。 宝礼见到族长,没说几句话,就明里暗里暗示自家三个小子都大了,过几年要娶妻生子了,他家里实在太穷,想从族长手中重新讨些好处。 族长的目光扫视过神情如出一辙的父子四人,闭上眼睛,一言不发,往后再也没有提过三儿子一家。 “老太公出殡的时候,漳县有头脸的人几乎都来了,那家人穿着孝服突然冲出来,跪在路中央一阵哭天喊地,说宝仁宝义两位爷苛待兄弟。” 宝仁家的云成要科举,宝义在朝为官,这个苛待兄弟的名声落下,对两家来说绝不是好事。 乌达露出鄙夷的神情,“他们难得聪明一次,也聪明得有限。来送殡的人都是看在您二位的面子上来的,只要您支持两位爷,谁会帮他们说话?” “何况云成公子在呢,几句话就把他们的谎言戳穿,让众人看清了这家人的真面目。” “后来老太公丧事结束,云成公子让人开了宗祠,按照当初定下的族规,以借父丧闹事、污蔑同族的罪名把他们逐出杜家村了。在背后给他们出谋划策的那家外来的人,也在查出来后一并送走了。” 乌达一口气说完事情的过程和结果,才缓了口气。 秋华年放心点头,示意乌达喝口茶水。 杜家村的生活虽然有许多小波澜,但一切都在正轨上,族长去后宝仁接手了这个位置,秋华年相信,宝仁和孟福月夫妻会做得更好。 不过新帝登基开恩科,族学先生廖苍应该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如果廖苍高中,杜家村族学还要再请一位先生。 对于这点,秋华年并不担心,以杜云瑟连中六元的盛名,邀请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先生信手拈来。 秋华年让乌达下去休息,对杜云瑟笑道,“兜兜转转了几年,大家又要在京中重聚了。” 不只是魏榴花、云成、廖苍等人有可能入京,等开设天津府的消息正式公布,祝经诚和苏信白也很有可能过来。 旧友云集,何不快哉? 第193章 “再有两日,小舅舅就要回来了。” 从江南到京城的官道上, 一路穿着黑衣的骠骑飞速掠过。 队伍里除了打着黄旗的骑兵,还有几架囚车与一辆马车。 盛极一时的江南迟氏一夜之间沦落地狱,传承数百年的家底让负责抄家的官员忙活了十余天, 才勉强整理出粗略的账目。 除了囚车中这几个涉及重大隐秘需要押回京中细审的, 迟氏主系的人已经全部处斩了,旁系中那一群群涉事的也在加急审理。 因为新帝下了急令, 让他们务必在登基大典前赶回, 这队人马一直在日夜兼程地赶路,每天只在沿路歇息三个时辰。 不出意外的话,再有两日,他们就能入京了。 天色近晚, 今日已经连续赶路七个时辰了, 勘测过地形后,精简的队伍在官道旁不远处的一片平坡上停驻。 穿着黑衣的年轻人翻身下马,示意骑兵总旗安排人扎营, 接着走向队伍中唯一的马车。 为了跑得快,马车车厢不大, 不是很舒服,不过比起骑在马上或者绑在囚车里, 肯定要好上不少。 “迟小姐今日如何?” 深青色的车帘从内揭开,面色苍白的迟清荷镇定道,“多谢十六公子,我还撑得住。” 骑兵们训练有素,很快就扎好数个帐篷, 生起火烧水加热食物。 十六伸出手臂, 让迟清荷扶着自己下来。 在马车上窝了一天,迟清荷的双腿接触到地面时一阵酸麻, 差点没站稳,道了声抱歉。 急行赶路,人员一再精简,自然不能带伺候的丫鬟,不过迟清荷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比起还有马车坐的自己,迟清荷更佩服十六公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快马上,真不知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还中了…… 随行携带的帐篷数量不多,迟清荷和十六共用一顶小帐篷,两人前后走进帐篷,迟清荷忍不住问,“十六公子,那药到底……” “无碍,返京后我会去太医院细查。” 迟清荷皱起淡淡的烟眉,心里还是放不下。 想到这些日子发生的事,迟清荷有一种恍如梦境的不真实感,当然,是无比美好的梦。

相关推荐: 倾辞呈章(1V1,H)   此岸风情(H,NP)   同时穿越:每个我有不同的金手指   反扑金主大大_新御书屋   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   妈妈的美会让人疯狂   锁妖   你好,河豚小姐【SP 1V1】   恶果(骨科 1v1 甜H)   待她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