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鱼目珠子(高干1v1) > 第151章

第151章

殿里点了灯烛,嘉泓渊侧身坐在烛火旁出神。 十六悄无声息地睁开眼,没有发出一丝动静,默默观察嘉泓渊俊美无铸的侧脸。 陛下有烦心事,他只有在陷入最艰难的陷阱时,才会露出这样的神情。 十六脑海里闪过许多破碎的画面,结合此时的情景、身体的感觉与秘药的效果,他的大脑先一步得出结论,伪装绵长的呼吸瞬间乱了。 嘉泓渊突然转头,十六看见他映着烛火的漆黑眸子,眸中倒映着躺在地上的自己。 十六每一寸身体都在无声颤抖,一股生涩的酸痛的感觉从心底钻出来,顺着肠胃呕出心肺,比最难熬的训练还让他手足无措。 他无法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感觉,来不及细细体会,只想马上恢复到熟悉的状态,把一切都掰回正轨上。 他几乎是拼尽全力瞬间撑起身体,手抓着锦衾裹在身上,跪了下来。 “属下……办事不力,冒犯圣驾,请陛下治罪。” 嘉泓渊伸出的手默默停在半空,他低头看着十六的发旋,沉默片刻,短促地笑了一声。 “好,好。” 他越过十六,径直离开了配殿,脚步声一下一下踩在十六纷乱无序的心上。 嘉泓渊来到殿外,不远处侍候的宫人们全部规矩站着。陛下进入配殿后半日不曾出来,宫人们全都提心吊胆,但没有圣命,谁也不敢靠近询问。 嘉泓渊脸沉到能滴下水,宫人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自觉分开两路跟在他身后。 “吴嬷嬷。”嘉泓渊突然开口。 “去照看十六,等他方便的时候,召太医院案首给他请脉。” 吴嬷嬷稍愣了一下,又听到新帝压重声音道,“悉心照料,尽善尽美。” 第197章 文晖阳马上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元化二十四年六月十日, 天帝赦罪,万里无云。 秋华年凌晨五点打着哈欠睁开眼,被杜云瑟从床上扶起来。 夏日天亮得早, 纱窗外已经隐隐有微光, 清晨的寒意与未散去的残梦交叠在一起,空气中浮动着祥和的味道。 秋华年在杜云瑟怀里蹭了蹭, 贴着他的体温, 抗拒起床。 杜云瑟的拇指一下下刮过他的耳后,指肚有一层常年握笔形成的薄茧,带来微微的痒意。 秋华年笑着缩了一下,人清醒了不少。 “唉, 好久没有这个点起床了, 你每天上班真不容易。” 杜云瑟把秋华年抱下床,让他搭着自己的肩膀穿好鞋,去一旁的珐琅脸盆架洗漱。 “等我们到天津, 就不需要这个时间起床了。” 秋华年用丝帕擦掉脸上的水珠,回头问, “定好日子了吗?” “此事已经筹备许久,只待开始, 陛下登基后马上就会下旨。” “天津府会沿用原河间府的知府官衙,吏部已经派人去修整了,到天津后,我们一家可以直接住进去。” 华夏古代的行政建筑,上至皇城、王府, 下至县衙, 都采用“前事后寝”的设计,即建筑前后一分为二, 前面用来办公务,后面用来住人。 对紫禁城来说,前面是文武官员上朝和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后面是后妃们的宫殿。对县衙来说,前面是县令升堂办公的地方,后面是县令家眷们的住所。 虽然规模、形制和地位高低天差地别,但本质上都是一个道理。 杜云瑟去天津府任知府,这是一府的最高官员,自然能带着家眷住进知府官衙里。 天津府是两府合并而成的直隶府,知府官级正三品,比普通知府高出两级,官衙按理说也该建得更加宽阔与华丽。 不过杜云瑟着急上任,没有时间扩建或新建知府衙门,把原本河间府知府衙门简单翻修一下,就能住了。 无论是杜云瑟还是秋华年,都不在乎排场等虚物,只要住得舒适顺心就行了。 想到要离开住了一年多的京城,秋华年心中升起一股不舍,不过这股不舍很快就被大展身手的豪情冲散了。 天津港设立,海运正式开启后,他终于可以了解这个时空其他国家的情况,去寻找那些珍贵的作物、技术和财富了! 虽然自己一时半会儿肯定不能出海,但组建队伍派他们出去探索世界也很有趣。 与此同时,天津港未来还会出现形形色色其他国家的商人与使团,想想就好玩,他可以研究一下,怎么快乐地赚洋人的黄金与白银,把国际贸易搞起来。 秋华年带着憧憬与期待,参加了新帝的登基大典。 这几乎可以算是封建王朝最盛大的仪式,把传承数千年的礼乐与规制发挥到了极致。 秋华年作为功绩满满的县主,位置非常靠前,只比栖梧青君落后一位,许多宗室出身的郡主、县主都排在他后面。 有些人觉得被落了面子,脸上带出一点不悦,不过仪式站位是礼部按照礼法和皇命严格排列的,不容丝毫质疑,没人敢在新皇登基大典上出一点岔子。 杜云瑟站在文武官员行列,同样是接近最前端的位置。 新帝的即位诏书由名满天下的大儒文晖阳写就,宣读则交给了文晖阳的弟子,前无古人连中六元的翰林院修撰杜云瑟。 秋华年站在殿内,能看清仪式的过程,更多人排在了殿外,站满了奉天殿前宽阔的场地,他们什么都看不清,只能跟着礼部官员的高声唱喏一遍遍跪地起身。 饶是如此,进入皇城在奉天殿前参加登基大典,也是无数权贵挤破脑袋都得不到的殊荣。 秋华年再一次见到了避居坤宁宫中的太上皇元化帝。 上次他见到元化帝,是一年前的万寿节,那时候的元化帝虽然年逾五十,却龙虎精神,一派雄主气象。 不过一年时间,元化帝急速衰老了下去,他的头发黑白参半,脸上的肉挂不住骨头,身形也迟钝缓慢起来,不像长了一岁,倒像长了十岁。 元化帝什么都没有多说,他淡淡地看着奉天殿内外的群臣,把象征国祚的玉玺交给了新帝。 杜云瑟单手捏着朝服衣摆,一步步走上高台,从礼部官员捧着的托盘上双手捧起明黄色的诏书,面向一片肃穆的人群,展开卷轴。 所有人不约而同想到,今日之后,杜翰林就不会再只是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了。 他身上的朝服,是正三品的样式,登科一年便直上青云,真是令人眼热心妒。 文晖阳的诏书写得文采飞扬,庄重恢宏,配上杜云瑟金玉击鸣般的声音,在高耸的大殿内外回荡。 最后一个字落下,天空中的云彩突然全部消散,灿烂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下,照亮朗朗乾坤。 新帝即位,改年号为“昭新”,取大道昭明,吐故纳新之意。今岁结束,明年便是昭新元年。 属于昭新帝的大裕,到来了。 元化帝毫不停留,在诏书宣读完毕后径直走出了大殿,人群垂首低头,目送这位雄主帝王不断扬起的衣摆,直到他彻底退出象征着天子无上权威的奉天殿。 登基大典还未结束,主体仪式完成后,刚刚接过玉玺的昭新帝要封赏天下。 新帝登基,普天同庆,大赦天下、减赋税和开恩科都是惯例,也都是会被无数人歌功颂德的实实在在造福万民的好诏令。 礼部官员捧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开始宣读。 大赦天下会将犯人的罪罚减轻一等,但不是所有犯人都可以享受到的。谋反、谋大逆、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等罪名不在大赦范围之中,统称为“十恶不赦”。 所以那些被关在牢房中的谋逆世家的人,不会因为大赦逃脱刑罚。 大裕这几年风调雨顺,在秋华年这位齐黍县主的带动下,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全国粮食产量一直增长。 有了这个底子,昭新帝直接减去了今年与明年两年里天下所有农田五成的赋税,圣旨宣读后,许多对税收有了解的臣子暗暗诧异,想明白缘由后,心里不约而同升起对齐黍县主的佩服。 除此之外,开恩科之事也正式昭告了,恩科会连开乡试、会试与殿试,今年八月加开一场乡试,明年昭新元年在京城开设会试与殿试。 如果云成今年乡试顺利中举,明年他就能不浪费机会,入京下场一试了。 宣读完这些大的惯例,终于到了封赏具体的人的时候。 按照礼制,昭新帝要先加封给自己写继位诏书的人,这个人的身份上去,才能显得自己的继位更加顺应天命、完美无缺。 秋华年站得靠前,在文臣队伍中看见了穿着正式朝服的文晖阳。 文晖阳面色平静,双眼中含着坚定的光,他整理了一下衣襟,双手平握象牙笏板,在诏书宣读之前,突然一个侧步迈出队伍。 秋华年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文晖阳马上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198章 “梅氏沉冤昭雪,臣,死而无憾。” 殿内的人都看到了文晖阳出列, 宣读圣旨的礼部官员停下动作,悄悄看向坐在高高丹墀上的昭新帝。 杜云瑟意识到什么,放在身侧的手微微握紧, 但这个场合下, 除了昭新帝,没有人可以随意出声。 嘉泓渊平静地问, “文爱卿有事要奏?” 短短一句话, 让无形的压力在恢宏的大殿中加剧。 文晖阳面色不变,手持笏板躬身道,“臣有事想请陛下开恩。” “但说无妨。” 嘉泓渊没有在意,这里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下, 能臣一点小小的冒犯无伤大雅。 文晖阳吐了口气, 他能感到云瑟和华年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能感觉到两人的焦急,但他没有动摇。 他曾是当殿直谏暴怒帝王的状元郎, 曾是拔剑斩亲王帽缨的意气书生,曾是一人一马云游天涯的潇洒浪客。 年岁让他学会了审时度势和隐忍, 却不能磨损他的勇气与一往无前的决心。 这一日他等得太久,已经不想再等下去。胸中浩然之气蕴养二十载, 为的是蓬勃爆发的一日,而非苟且妥协。 由他来开这个口,是他多年的夙愿,也不会让孩子们承担失败后身份暴露的风险。 他这辈子走到今日,完成这件延迟了二十年的事, 称得上有始有终, 再无缺憾。 文晖阳抬起头,直视丹墀之上等待他开口的昭新帝, 说出在心中默念万遍的奏言。 “庶人嘉和晏曾贵为亲王,却久谋叛国,欺君犯上,罪无可恕。” “其人虽已伏诛,此前种种恶行却未完全查实……” “为显陛下仁厚之德,明君之范,臣请陛下重查嘉和晏过往二十载所办公案,平反冤假孽案,为逝者安魂赦罪,为生者讨还公道。” 嘉泓渊坐在龙椅上,修长的眉毛突兀地皱了一下,身体微不可查前倾了一丝。 文晖阳继续朗声说道,“臣有此请,既是为公也是为私。” “臣昔年曾受孤竹梅氏之人救助,梅氏在汾王之乱中被嘉和晏定罪,满门英烈背负骂名,亲朋遗孤凋零散落,令人哀叹惋惜。” “如今既已查出嘉和晏早早便包藏祸心,他当年办理汾王之乱时定的罪,必有蹊跷之处,不可轻信。” 文晖阳迎着满殿意味不一的目光,话语毫不停顿,掷地有声。 “臣不需任何官职、爵位、金银封赏,陛下若想赏臣之功,便请下旨彻查梅氏冤案,寻找梅氏遗孤,恢复其身份与家族名誉。” “梅氏沉冤昭雪,臣,死而无憾。” 文晖阳震起宽大的朝服衣袖,俯身拜下,不再说一句话,亦不肯退回行列,用沉默表达自己的决心。 文晖阳不只是闻名大裕的大儒,执笔即位诏书的文臣,还曾教导过嘉泓渊学问,有帝师之实。 他在登基大典上出列,想用所有功劳换皇帝重查恩人家族的旧案,找回并善待此家族的遗孤,理由堂堂正正,还能给皇帝一个好名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昭新帝都不该拒绝。 但嘉泓渊一时没有动作,也没有说话。 他的沉默让大殿中每一个人都心中忐忑,隐隐察觉到一丝异样。 文晖阳闭上双目,再次震袖以大礼拜下,额头触在冰凉的地板上,“臣,请陛下重查梅氏旧案。” 大殿一片寂静,昭新帝异常的态度让群臣心思浮动,就在秋华年和杜云瑟忍不住想出列时,坐在最上方的嘉泓渊终于回神。 他的神情被通天冠前垂下的冕旒遮住,无人能够看清。 “文爱卿知恩图报,朕自然应允。有功当赏,封赏已经定下,爱卿不必推辞。” 嘉泓渊的声音平静无波,他已经适应了去做一位合格的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 文晖阳背后已被冷汗浸湿,此时才察觉到冷意,他在心里舒了口气,再次行礼谢恩。 在文晖阳的判断中,请求昭新帝重查梅氏旧案,难点在于此案牵扯到干系重大的汾王之乱。当年之事虽然是嘉和晏查办的,但派嘉和晏去办案的人是太上皇,最后批准嘉和晏送上的折子的人也是太上皇。 如果新帝要顾念太上皇,认为“子三年不易父政”,那么重查梅家旧案就根本不可能推进。 因此文晖阳才想在登基大典封赏功臣时,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自己的功劳和封赏请求新帝答应此事。 文晖阳教导过尚是太子时的新帝,在他看来,这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时候。 好在他赌赢了,虽然新帝的情绪有些许异常,但只要能为梅家申冤,文晖阳无所畏惧。 负责宣读圣旨的礼部官员小心翼翼看向丹墀,得到昭新帝的示意后,刚开了个头的封赏仪式终于再次进行下去。 文晖阳升职为翰林院学士,成为翰林院的一把手,同时加赠正二品资德大夫,昭新帝显然认为文大儒还是一直留在翰林院搞尖端学术研究比较好,这也最合文晖阳的意。 文晖阳后第二位受封的是栖梧青君,诏书中写的功劳是识破乱臣贼子的阴谋诡计,于宫乱中保护了太上皇。栖梧青君已经足够尊贵,新帝给他的封号加上了“护国”二字,让他的地位更高了。 第三位稍有些出乎意料,不是杜云瑟也不是吴深,而是秋华年。 秋华年听见宣旨的官员念出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才出列接旨。 栖梧青君此前偷偷给秋华年透过底,新帝有意直接封他为郡主,但宗室勋贵间反对的声音非常大,认为没有这样的先例,所以此事暂且搁置了。 秋华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心态放得很稳,没有特别期待,谁知反而得到了一个惊喜。 嘉泓渊的倔劲是深埋在骨子里的,宗室们反对本朝出现一位非皇亲国戚的郡主,打压秋华年,嘉泓渊明面上暂且妥协,反手就给秋华年家又封出去一位乡君。 秧秧小朋友还爬在摇床里不会走路呢,身上就落下了一个爵位。 这么小的孩子自己肯定没有功劳,只能是承袭父亲的功劳。而在裕朝礼法中,只有郡王和国公的孩子可以封为乡君。 所以这个郡主虽然没落在实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处于一个“如封”状态。 嘉泓渊封赏自己人时从来不小气,大约是觉得在爵位上让秋华年吃了亏,所以在其他地方更大方。 秋华年在元化帝手里受封县主时,没有得到封地食邑,只有二百亩的土地,但这一次,昭新帝给他把“县主”落实了。 原河间府现天津府下属的蓟县,正式成为了他的封地。虽然蓟县的县令依旧由朝廷统一任命调度,但他可以留用一部分蓟县的税收,还可以在这里征收徭役,动用土地。 虽然县主看字面意思是“一县之主”,但有裕一朝来,还从未出现过县主真的有县作为封地的先例,昭新帝的这个封赏,可谓创新。 圣旨宣读完后,那些站在殿内外的老牌宗室、勋贵们尽是面色复杂,不知自己当初的反对究竟是不是正确的,究竟是索性让齐黍当郡主划算,还是让他有封地更好? ——好像哪一个都很糟心。 眼睁睁看着新贵崛起,马上就要挤走他们的地位,抢夺他们的特权与资源,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接下来受封的是杜云瑟和吴深。 杜云瑟和说好的一样,成为了正三品的直隶府天津府的知府,两府合设为天津府的消息正式公布,也震惊了一帮人。 吴深则受封伯爵,封号定疆,可见昭新帝对他的器重与期待,他的未来绝不会止步于伯爵。 以后便是一长串需要封赏的人,一些人在奉天殿,一些人则不在这里,需要稍后由专人把圣旨送出宫去再宣读一遍。 值得一提的是,清荷因为立功,也被封为乡君,同时赐封号“诗池”,她这一支的迟氏旁系不会受到主家牵连,有举人功名的父亲还被恩赏了一个县令官职。 原本的翰林院学士石琛被文晖阳顶了官职,自己往上升了升,大摇大摆成了工部侍郎。 文晖阳得了满意的职位,却是从同僚手中拿来的,原本有些不好意思,石琛却压低声音悄声对他说。 “我很早就想去工部了,要不是陛下需要我在翰林院观察拉拢新科进士们,也不会在翰林学士的位置上待这么多年。” “工部正在督造大船,我这一去,大有可为啊!” 有人爱研究典籍文章,两耳不闻窗外事醉心学术,有人却爱大开大合的制造业,石琛显然是后者。 这场封赏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新帝登基大典大赏功臣,肯定要把该赏的一个不漏全部赏过,秋华年站到后面,腿都有些麻了。 他悄悄看了眼侧前方的栖梧青君,发现对方也在走神发呆,再往上看丹墀上的昭新帝,对方的脸被冕旒遮住,看不清晰。 文晖阳今日在殿上突然请求昭新帝为梅家申冤,秋华年事先并不知情,也没有相应的准备。 不过昭新帝已经当殿答应了,皇帝金口玉言,不容反悔,他可以暂且放心,等待调查结果出来。 第199章 “你想和我问十六,对吗?” 登基大典直至傍晚才结束, 封赏完群臣后,紧接着便是一场盛大的宴会。 因为后宫没有皇后也没有太上皇后,所以无人主导贵眷们的宴饮, 昭新帝原本想请仍住在长乐宫中的文太妃出面,

相关推荐: 从吞噬星空开始觉醒   年代:预知未来后我靠空间改命   囚宠之姐夫有毒   白色禁区 完结+番外   [斗罗同人] 穿越斗罗成为武魂殿二小姐   堕仙(修真,1v1)   花与龙(双子骨科1V1 H)   主角花容江云骓完整版   我和美女总裁的荒岛人生   苍白世界(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