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间虚妄的表现,执着于这些,跟执着于皮相那种有形之物一样,都是应当破除的执念和迷惘,放下就好。” 宝珠道:“大和尚破除迷惘的方式,就是把一个死去的女子剥光了放在这里看着她慢慢腐烂吗?” 韦训对她直截了当的质问很是欣赏,只略微补充了一句:“池子里那个其实是个男人。” 到这种地步,杨行简已经不知该如何挽回,只能无可奈何地听着。 只见昙林点了点头,直言承认:“这便是我破除迷惘,明心见性的方式。禅波罗蜜门云:谓佛为众生贪着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自然除灭贪欲,消尽惑业,得证道果。” 他指着池中白骨说:“此人生前是寺中僧人,重病垂危时,自愿将身后躯体托付给归无常殿,供进行九相观修行的同门使用。” 宝珠疑惑地问:“什么是九相?” 昙林耐心地说:“正如殿上壁画,第一为新死相,第九为枯骨相。中间腐败过程:第二肪胀、第三青瘀、第四血涂、第五脓烂、第六虫食、第七剥裂、第八曝骨,九种不净之观,就是九相。一一观想,便能断除人对肉-体和情欲的执着,不管生前身份高低,男子女子,容貌美丑,死后都是一样的腐烂恶臭,不值得留恋。” 宝珠本就极聪明,听这老僧循循善诱地解释,心中若有所悟,刚开始的厌恶敌对情绪略微淡去。然而回想刚才所见艳尸壁画,仍然觉得不太舒服。 杨行简惊异于昙林对佛法的孜孜追求,为了开悟得道,一名出身太原王氏的致仕高官竟然能忍受腐尸荼毒,日日观想,还为此作画,真叫人刮目相看。 韦训问:“你们用稻米收购饥民尸体,也是做这个用了?他们死的时候,可没自愿烂在这里吧。” 昙林身边那个魁梧僧人忍耐不住,出言呵斥:“竖子唐突!吾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你听不懂就罢了,不要不识好歹地乱插嘴!”其声音中气十足,传遍整座大殿。 韦训笑道:“我就是插嘴,你要来打我吗?” 那僧人伸手摸到德山棒,起身就要放对,昙林伸出干瘪的手臂,轻轻拦住他:“观川,不要冲动,三毒贪、嗔、痴的嗔字,你始终克服不了啊。” 被称作观川的僧人一愣,立刻丢下棍棒,重新坐下了。 昙林看向韦训,微笑着对观川道:“像你观澄师弟,天资卓越的年轻人总是有些傲气的,他不执着于礼,不屈威武,也不盲信,是有慧根灵性的人。” 韦训不屑一顾地撇了撇嘴。 观川听见“观澄”二字,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杨行简和宝珠则想:难道昙林口中的观澄,就是那个还俗娶亲的画师吴观澄?都已经还俗了,昙林还这样高看他,是因为那人确实有灵性,还是因为昙林身为丹青妙手,欣赏吴观澄画师的天赋? 杨行简还记得今日来蟾光寺的目的,请求昙林卜卦批命,昙林也猜到前下属的意图,欣然同意了,请他写下生辰八字。 杨行简立刻打开算袋,提笔在纸上落下两个八字,第一行属于一位贵人,第二行是自己的。又殷勤恭敬地问询宝珠:“芳歇也想试试吗?” 宝珠好奇心强,立刻点头,兴致勃勃写下生辰,转头问韦训:“你算不算?我来帮你写。” 韦训根本不信相面算命那套,照实说:“我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没有生辰八字。” 十三郎说:“我只知道哪年生的,不知道时日。”两个人都没有写。 杨行简将纸张交给昙林,他只略微一看,转手交给观川收起来,对杨行简说:“我年老力衰了,明后天把批语给你。”说罢再将韦训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叹息低语道:“观澄也是孤儿。”话语中颇觉遗憾。 给了八字的人他不认真瞧,没给八字的倒仔细端详,这让杨行简觉得很是费解,心道难不成这青衣小贼福薄命短的相貌偏生前程似锦? 此时,殿外回廊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年轻僧人绕到屏风后,向昙林施礼一拜,宝珠觉得眼前一亮,原来是入寺时用稻米购尸的漂亮和尚观潮。 “上师,今日布施出去一石零二斗米。” 昙林问:“有不当死而死之人吗?” 观潮一脸愁苦地说:“有一个。” 昙林道:“等会儿我去看一眼,其他人好生安葬。” 宝珠问:“什么叫不当死而死之人?” 昙林回答说:“便是
相关推荐:
金鱼尾(古言1v1)
野性弟弟霸道爱
[咒术回战]星象仪
只能接受这种情感深度的我们(正转炮友 H)
王府小媳妇
福泽有余[重生,无虐爽文]
大乾武圣!
剑道:我和仙女姐姐双修
买了,放置后被反吃(h)
斗罗:魅力点满后,她们成了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