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就是变态怎么了?(脑洞合集) > 第16章

第16章

山里既有山雨停歇后阳光下的清新,更有一层模模糊糊灵雾,它同山中万物都交缠在一起,又如同微弱波浪略有动荡,更在太阳缓缓升起之时会有相应变化。 有浓有淡,时强时弱,隐有潮汐涌动的感觉。 “这便是所谓灵气吧。” 低声自语着,易书元这会真有些分不清了,他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二十一世纪的自媒体工作者穿越到了异世,还是那个疯癫之子魂梦他界。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虽然对过去心有迷茫,但有一点易书元很明确,如今的他就在这里,他就是他,兴趣未变,梦想未变! “我易书元无意做那仓颉,也可能会无意间偶行了那仓颉之事,嘿,神游万千拾道碎,既有全天道之功,总不能叫我自裁吧?易某人求一个问心无愧便是!” 前生之世,道全天地损,当今之世,天地全而道缺,一次坠河天地换,如今算补得天道完满,算不算莫大功德?只是换我能入道修行,够不够格? 易书元喃喃的同时既对心自问也是在问天地。 正在这时,易书元忽然心有所感在此刻转身,看到阔南山神已经站在身后,他皱着眉打量着易书元,神色怪异又有些难以置信,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真的是你?你没死?” 易书元笑了,你这山神向来高深莫测,没想到也有这种表情。 “很显然,天不收我!” 此时此刻,易书元身上有一股浓郁的天地之力在纠缠,周身雾气环绕不散,如同淡淡的雷云,其中更应有电光闪动,就好像那劫数还未过去。 只是在易书元说完话之后,一切气息迅速消散,雾气化为乌有,雷电如同错觉,就连易书元那泛着青丝的眼眸都归于平常,再次化为那个好似凡俗一个的书生,在黄宏川眼中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天地间,竟真有一朝成道之人?” 黄宏川心中激动非常,甚至身躯都微微颤抖,这种颠覆世界观的事情发生在眼前,就算他是阔南山之神也难以冷静。 “一朝成道?” 易书元神色茫然,口中喃喃自语。 “怎可能是一朝……而且,也不过踏破心关得以入道罢了……” 说着易书元对着黄宏川笑道。 “山神大人真是说笑了,也是因为山神大人昨日提点,我才粗明心中内景,有了一种‘道’的感觉,但对这世间玄奇的认识,依然不过无知书生一个,还是需要以修行妙法为依,方能将心中之道显化出来。” 易书元字字真心,但心里也绝对不是像表面那么平静,而是充满了激动与亢奋,只是昨夜的那种感觉尚在,以至于一言一语都好似飘忽天外。 易书元想要修行,还是需要有法可依的,但即便还未踏入修行之门,他却已经明晰自身的底蕴,算是并不迷茫,甚至对这份底蕴如何显化都已经有了想法。 而黄宏川这边也是心绪难定,他确实与易书元一同饮食,但说到底他还是一山之神,虽然敬佩易书元的为人,可对于易书元多少还带着一点神祇看凡人的心态,今日却不敢有丝毫轻慢之心了。 至于易书元嘴上说的“基础”?黄宏川有些不相信这种说辞,又不好贸然询问,因为心里有点乱,一堆话到嘴边却化为苦笑出言。 “不敢在先生面前为尊,先生一口一个‘山神大人’,可是在取笑黄某?” “在下可没那个意思,既如此,我称你一声黄公吧?” 易书元记得寻常百姓也是这么叫这阔南山神的。 黄宏川微微点头,刚想要说话,面前的易书元忽然脸色一变,一声“不好”之后就快步朝一个方向跑去。 黄宏川不明就里但只是微微一愣就也跟着过去,片刻之后两人已经到了易书元常取水的小溪边。 半道上黄宏川就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其实他身为山神,本该比易书元早察觉的,只是一来他昨天被天雷劈得金身微微动荡,二来今早因为太过震撼也乱了心神。 两人在溪边站定,视线所对的正是那块留有墨色的山石处,那溪水涓涓依旧,但石头下面却没有了任何生机。 从旁边的焦痕看,昨晚这里也落下了一道雷。 易书元闭上眼睛,然后缓缓睁开,蹲下去将石头拿起来,石头上部凹痕墨色如新,而翻转过来,底部只有一抹血迹,此外再无那条小鱼。 “是受了我的牵连了……” 听闻易书元的话,黄宏川微微张口心下骇然,视线聚焦在那凹陷处的墨迹上,心中隐有猜测,甚至很是有些后怕,因为刚刚他好悬没忍住想要请教易书元悟得何道。 但现在黄宏川不敢了,莫非此道引天妒?莫非此道天不容?那么为何易书元还能活着? “黄公是在想为何我易书元还活着吧?” 听到易书元忽然这么说,黄宏川心中一颤,连声道“不敢不敢,不敢知晓!” 黄宏川是真的怕了,他本以为自己这阔南山神足够洒脱,足够看得开了,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有恐惧,原来是自己高高在上惯了,忘了一些恐惧。 昨日那一击雷霆似乎只是威力大一些的自然天雷,但却把黄宏川吓得够呛,因为那可不太像是巧合! “黄公切莫如此,你于我有入道之恩,若他日我修行有成,定会报答!” 易书元没有再开黄宏川的玩笑,说完后只是看着手中血色和墨迹都不散的山石出神。 娃娃似乎是已经被天雷击散了,但易书元得到一线生机而度过了惊蛰之劫,那娃娃等于在陪他过同一道劫数,难道就没有一线生机留存么? 第31章 一线生机 边上的黄宏川好一会才缓和下来,他是真的怕易书元说什么了不得的天机来,伸手从易书元那边接过山石,此刻看着山石也是摇了摇头叹息道。 “神魂已散,精魄已消,娃娃是再无生机了!” “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 易书元有些不甘心,“娃娃”的死既让他内疚,“娃娃”是否有救,又有一点让自身之道没有缺憾的抗争心思在里头。 但黄宏川看着看着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嗯?” 黄宏川的声音引起了易书元的注意,他见黄宏川拿着石头仔细端详,皱着眉头思考好一会,才斟酌着说道。 “易先生,娃娃虽说确实神魂消散,但这一抹血迹却擦不掉啊,当是最后一缕精气渗入此石,已经同山石灵性和墨光交融在一起了,或许……” 黄崇川的话音缓了一缓,易书元愣了下,立刻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或许如何?” 黄宏川思索着说道。 “妙就妙在山石上所留墨迹,它与娃娃残存的一丝精气交融,它既助娃娃生智慧,也等于勾连了娃娃的灵慧气息,保了那一分灵性……” 易书元此刻也细细看着山石,渐渐品出些味道来,确实,墨晕灵动间竟然与天地灵气有着微弱的交换。 而黄宏川也在此刻继续道。 “若是其余情况,娃娃还是难救,它本源已散,重塑太难,这石头……至多是百十年之后或许能自生灵韵,化出另一个小精怪来,但是有了这墨灵保住智慧就……” “就未必没有可能!若有幽冥之力相助,借轮回造化之功,既能再造身魂,亦能掩盖天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黄宏川话音一落,易书元心头忽然有种感觉萌动了一下。 这是让娃娃去投胎?不,是让这块石头去投胎? 易书元眼神闪动,他对这世界的诸多仙妙玄奇了解不深,但他也有自己体悟,更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那一份清灵的感觉。 想着想着,易书元脑海中的荒谬感竟然淡去了,仔细想想,未必没有可能啊! “黄公觉得此事有几分把握?” 易书元的声音都不知不觉带了一分激动的感觉,他不懂幽冥,更不懂这里的仙道,只是凭借心中的那一份道蕴,以及那一种强烈的直觉,觉得此事能成。 “只能说应当不是没机会!” 黄宏川的回应模棱两可,但听得出他也希望化腐朽为神奇。 “请黄公赐教,何处鬼神好说话些,元江县城隍庙可有神祇坐镇?” 按照这里的市井传说,城隍是管辖阴间事的,易书元虽然之前去城隍庙逛过,但自然也不是他到了必须就有鬼神让他看见。 黄宏川摇了摇头,在易书元以为元江县城隍庙是个迷信空壳的时候,他接下来的话又让他收回这一想法。 “我与那元江县城隍也算有些交情,但他怕是做不成这件事的,这毕竟是块石头,实在有违幽冥之道,更可能牵扯到一些不可说的奥妙!不过嘛,幽冥之神对此道定是比我更为了解,先生可以前去问上一问!” 易书元眉头紧锁,但心中已经下定决心,不管用何种方法,娃娃他一定要救,即便借助轮回之力不行,他也要保住这石头上的一分灵性再寻他法。 随着黄宏川的描述,易书元心中那种萌动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让易书元明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内疚了,更算是他自身之道的关键一步,这既是悟道修行的过程,也是显化的过程,也必定是不同于这个世界的道妙神奇! 勾连阴阳,逆转天数,化死为生,显玄机奥妙…… 易书元思绪至此,神念之中无数流光再次闪过,他心中灵光一动,三个字随着心中所思所盼所欲之念而出,是为——天罡变! “若娃娃能重获新生,易某当要还他一个修行成道的机会!” 似乎看出了易书元的决心,黄宏川生怕他立刻就带着石头离开阔南山,赶忙道。 “易先生切莫着急,此事还需慢慢来,如今这山石灵元不稳,纵然你有通天妙法可依,贸然去做只会让这一线生机立刻断绝,此石还需灵养,最好在原处继续汲取日月之辉天地之华,短则一年,多则三年,方保稳固!” 到底是山神,这方面比易书元看得通透些,也让易书元明白不要被心态所左右,不能忽略了这石头的现有基础。 易书元郑重点了点头,缓缓蹲下,小心翼翼地将山石放回原处。 黄宏川地站在边上,有几分庆幸,易书元想要保住娃娃的一线生机,他黄宏川又何尝不想呢,不光是他算长辈,也因为心有戚戚,若此事能成,或许自己也有机会一闻那招致天劫的道音? 怕归怕,但黄宏川即便是一山之神,也并非无欲无求,谁人不想更进一步,谁人不想一闻大道? 而昨夜,统御阔南山脉,勾连地脉能接天地气息的黄宏川,竟只能觉察到有浩荡天威降临,却连劫在哪都看不见,只能隐隐察觉有凶险莫测。 甚至就连山溪中的小小精怪,都因为那一点智慧之墨而惨遭天雷洗礼,他黄宏川自己几乎没做什么,就是陪着一顿酒,点了点灵台助人集中精神,就引来天雷劈金身? 能令天地阻道,易书元悟的又是什么道?不敢听,不代表不想听,不敢听不代表不渴望! “黄公。” “啊?易先生有何吩咐?” 黄宏川一下回神,不知不觉间已经将姿态放平,易书元看着流淌的山溪,心态也逐渐放松,再次展露笑颜,又变回了那个追求梦想的开朗之人。 “对于天下奇事,我不过是一个半知不解的门外之人,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还望黄公不吝赐教!” “不敢言教,黄某一定知无不言,只不过,易先生,你是不是该回元江县城了?” 黄宏川的话点醒了易书元,他一拍脑袋,暗道这都第四天了,也不知道县衙里什么情况! “所言甚是,今日我便不久留了,他日再来找黄公一叙!” 易书元拱了拱手就要走,黄宏川笑道。 “易先生若是不嫌弃,便让黄某送先生一程可好?” 这话听在易书元耳中怪怪的,啥叫送我一程?当然他也知道是以前电视剧看多了,黄宏川身为一山之神,一定不是简单的送。 “还请黄公施法!” 黄宏川点点头,一道光晕裹住两人,易书元只觉得有一种微微失重的感觉,好似踩了棉花,但下意识脚下踩扎实就立刻又是脚踏实地了。 “易先生,你这是为何呀……” 黄宏川带着易书元根本遁不下去,他也不好用强,只能有些哭笑不得地出言提醒。 易书元愣了一下瞬间反应过来,顿时有些尴尬,放松心神之后,失重感再次传来。 刷~ 一瞬间明暗交替,一种潜入水下又略带恍惚的感觉在眼前不断闪现,不算完全黑暗却也没有多少光亮,期间甚至能偶尔看到一些山石和树根等物。 在这种摇摇晃晃的感觉中,易书元微微闭上眼睛,心神仿佛也在此刻随着前进的道路延伸,好似能感受到大地之下的某种脉络。 这是,地脉? 一阵带着雾气的光影闪动过后,下一刻,黄宏川和易书元出现在了山脚下,时间也没过去多久。 黄宏川微微松了口气,还好过程中没出什么岔子,脸面保住了,带着这易先生感觉分外沉重。 “易先生,我就送到这了!” 易书元还在体会着刚刚那种神奇的感觉,此刻闻言才回过神来,转向一侧拱手致谢。 “多谢黄公相送,易某这便回去了。” “易先生先留步!” 易书元疑惑地看着黄宏川,是你刚刚提醒我该回去了,现在又叫住我? 黄宏川说完之后,右手在腰间一拍,裤腰带那有两道淡淡的流光飞出,在他手上化为了一个方形木条样式的东西,以及一本书。 在易书元的视线中,黄宏川将这两样东西交了过去。 “易先生,黄某没有什么仙脉妙法,如今所修神道之法乃此方天庭神道综录之一,也不便展示,这本书上有一些对山川地脉的感悟,另有一些个障眼法,先生可拿回去参考参考。” 易书元顿时面露欣喜,双手接过两件东西,视线除了扫过书本,自然也落到了木块上面。 这东西乌黑发亮,手感颇为沉重,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反正易书元知道肯定不会让他带回去当柴烧。 “这木头是?” “哈哈哈,先生不是说志在红尘,要以说书人行天下嘛?此物在我手上一直也没什么用,虽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宝贝,但水火不侵坚固异常,我看大小合适,先生可拿去做个醒木抚尺吧!” 易书元闻言也笑了。 “哈哈哈哈哈,好,妙!多谢黄公了!” 再次相互告别之后,易书元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中的两个宝贝,又顺手用一根藤蔓扎了个发髻,随后大步向着县城方向离去。 而黄宏川则站在原地皱眉思量,又抬头看向天空,很显然,此番易书元渡劫,怕是只有他们两人知晓了。 第32章 踏入修行 县衙内,易书元三天多时间未归,确实造成了的一定的影响,但却也没他想象中那么大,毕竟除开最初几天,之后一直关注文库的人也不多,而且他走之前还请了假。 易书元回去的时候,自然也没见到什么寻人启事之类的事情,甚至一些衙役还和他正常打招呼,所以他就这么没有任何波折地回到了文库之中。 走进门的时候,里面的摆设也和他那天早上离开的时候一样。 易书元嘴角微微抽了一下,哎,我易某人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悲凉啊,悲凉!” 这么自我调侃着,易书元走到了书案前,放下伞和包袱,拽过那块之前一直没有用的砚台准备磨墨。 最近易书元自觉有点疏于工作了,他毕竟是来修撰县志的,虽然没人催进度,虽然他也不是故意拖延,但估摸着算是落后不少了,只是手上磨着墨,眼睛却一直盯着桌下的包袱,有些心痒难耐。 就先看一会,就一会! 这么想着,易书元把笔墨纸砚都准备妥当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袱,取出了山神所赠的书册。 这本书明显不是一般的材质,仅仅是触碰起来就给易书元一种相当扎实的感觉,书本封面和扉页都没有书名和多余描述,而是直入主题。 易书元只是略微阅读,心神就沉浸进去了。 所谓山川大地,以黄宏川站在山神的视角来看,是一种势的凝聚,承其厚重而勾连地灵,也是山神土地除神道香火外的主要修行方式。 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能够在最后做到完全摒除香火而执掌大山大岳,那么山岳便是我,我便是山岳,携大地山川之势,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也不逊于仙道第一流。 只可惜,难!太难了! 尤其是一些山神土地其实本身一开始是鬼,因为人间供奉又得正统敕封,化出金身得以修行,这类山神本就同香火纠葛太深,可谓成也香火败也香火,已经成为了香火愿力所希望的样子,想自修突破就更难。 以此类推,易书元大概能联想出几方天庭中神祇的处境了,只会更依赖人间香火,已经是纯粹的香火之神,但又不能介入人间大势太深,否则反噬起来难以承受。 当然几方天庭多少也相互有所制衡,这应该是各地在信仰上体现出来的差距所形成的。 这些似乎有些矛盾,但其实就是如此,不过是在发展与制衡中为自身的处境取一个平衡点罢了,以期那一丝突破的可能。 事实当然会远比易书元想的复杂,但他觉得这个概念应该是存在的,黄宏川也有意无意表露出一些类似的想法。 易书元一点点往后面看,终于看到了真正的修行心得,用黄宏川的话说,其实山神土地的能耐,最明显的外在特点就是御土控金生木,而内在就是对山势的掌控。 易书元没打算当山神,其他宽泛的先通读,而在他眼里或许以后能够得着的就着重细品。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从上午到了傍晚,易书元这一天都坐在文案前,甚至忘了出去吃午饭。 正在这时候,有脚步声匆匆接近,易书元抬头看看门口方向,赶紧先放下书,拉过桌案角落的参考文献,抓起一边的笔沾了沾墨水,开始在白纸上对照着书写起来。 几息之后主簿吴明高步履匆匆地走了过来,他一到门口看到易书元在里面,顿时松了口气。 “哎呀易先生啊,你这一去就是三天,请假时的招呼也不打明白一点,再不回来我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呢!若非刚刚有人说看到你了,我都打算派人去西河村看看了!” 易书元既尴尬又顿感少许欣慰,至少还是有人在关心他的。 “林大人昨天提到想要看看县志修撰得怎么样了!” 吴明高这一句话一出口,易书元刚刚浮起的一丝笑容就尬住了,我去,报应来的这么快吗,这还不如没人关心我易某人算了! “林大人什么时候要看?” 吴明高走到了书案边上,看了看易书元正在写的内容,嘴上也回答着他的问题。 “原本昨日就想看看,让我给搪塞过去了,说你家中有事,要暂时回去几天……嗯,易先生,大人想看的进度,你应该知晓是什么吧?” 易书元哪能不知道呢。 “多谢主簿大人提醒,易某自然是明白的,再润色一下便可让林大人看看了,不过这案子还没结束,肯定写不完全。” 易书元话里有话,在他心中,真正意义上的结束,至少也是贾云通被腰斩,其背后的人也不能善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写入县志的话,不管结果如何,光是夜审那一篇就很够格了。 “哎,你清楚就好!” “吴大人放心,应当无碍!” 这句话易书元说得还是有底气的,因为这正是他志趣的一部分,那天夜里就已经写得差不多了。 “那便好……” 吴明高说着就站在书案边,低头细细看着易书元的字,不由抚须暗叹,真乃妙手天成之笔。 “主簿大人可还有事?” “哦,没别的了,易先生可要记得刻一方印章,没有印章终究是不太方便的!” 易书元笑了。 “忘不了!” 两人又随便聊了几句,随后吴明高就告辞离去,不打扰易书元赶进度了。 易书元看着吴明高走出文库,脚步声也渐渐远了,立刻放下笔重新把黄宏川给的书拿出来继续看下去。 书上也不只是写了山神能力范围的一些感悟,而是由土木金延伸到五行之道,毕竟五行相生相克,单一之道也需要统筹着来看才全面。 时间匆匆一下子就到了晚上,即便腹中开始觉得饥饿,易书元也不舍得动一下,只是点燃油灯后继续看到了一些障眼法的内容。 这部分所谓的障眼法,其实也就是幻法的一类,或以幻术呈现幻景,或以外法乱人心神。 山野之地有时候有人所遇的鬼打墙也属此列,虽然看似虚假,却也并非都是小道,理论上修为到至高之境甚至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难以辨别,未必不能实现从简单的借物遁形到偷天换日的转变。 “万法皆不可小觑……” 易书元喃喃出声,内心留下几分敬畏的同时,也倾注更多心神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因为他要将自己的道推衍并显化而出,这一部分内容至少在修行初期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 夜越来越深了,易书元也暂时放下了手中的书,看向灯火发呆,今晚没有罩上灯罩,所以火苗的跳动清晰可见。 从黄宏川的书上也能明白,仙缘是何其难得,仙道是何其难测,易书元觉得如果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很难说他究竟要多久才能真正接触到修仙的基础妙法。 我的桎梏真的只是仙道功法么?或许还要加上见识和能力不足,以及其他外部困境? 县令林大人在那一晚,面对自身两难困境的状态下,是怎么产生某种心理变化的呢?或许有时候并没有那么复杂,很可能只是一种很细小的原因吧? 易书元此刻想起了那一只画眉鸟,内心的杂念也逐渐消散。 或许很多事是我想太复杂了,易书元这么想着便站了起来,看了看文库,内部也算比较宽敞,他将袖子卷起一些,站到中央放松身心,轻轻闭上眼睛,想那么多不如一试! 就先从武功开始吧! 易书元回忆着阿飞当初在他面前打拳的样子。 那种感觉,那种气势,那份劲力,那一种筋骨的震动,一切都好似在易书元面前重现。 第一式的起手就是向前推掌,而易书元的手只是缓缓推出。 易书元的动作并不快,可以说极为缓慢,甚至就连动作的准

相关推荐: 我被污染物狂热崇拜   苍穹之怒   你好,河豚小姐【SP 1V1】   三分之一   理查德外卖   四合院:我是棒梗的大伯   贱不过三(H)   「NP」离开冷宫之后   一生错爱(H)_御宅屋   鬼契(灵异 1v1)